近日,位於北京市長安街的賽特購物中心開始清倉大甩賣,並將在今年正式閉店改造。事實上,不止賽特購物中心,很多曾經風光一時的老牌高端百貨商場,如今都面臨經營難題。
傳統高端百貨商場的困境有深刻的時代背景,是兩種新型零售業態共同衝擊的結果。第一種新型零售業態是電子商務。電子商務藉助價格低廉、時空不限、交易便捷等優勢不斷地蠶食實體百貨商場的市場份額。第二種新型零售業態是商業綜合體。商業綜合體融合了餐飲、購物、休閒、娛樂等多種業態,致力於打造一種電子商務無法取代的體驗式消費,因而近年來得到了高速度、大規模的發展。
上述圖景的背後隱藏著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消費升級。我國消費規模逐年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經從1978年的1558.6億元增至2018年的38.1萬億元。伴隨消費規模增長,消費結構也在持續不斷地遞次升級。「結婚三大件」的變化就是一個相當典型的表現。20世紀70年代的老三大件「手錶、自行車、縫紉機」,80年代的「彩電、冰箱、洗衣機」,90年代的「空調、電腦、電話」……國人的每一次消費結構升級,一方面淘汰了老舊業態,另一方面也在有力地催生新興業態。
隨著消費結構升級,人們如今去逛商場,不僅是為了購買高質量的有形商品,更是為了體驗高品質的生活方式。在這個體驗經濟時代,消費者更加注重感官體驗和心理認同,希望從被動的消費價值接受者變為消費價值創造的參與者。
適應消費升級,嘗試結合電子商務和商業綜合體的雙重優勢,將是傳統高端百貨商場擺脫困境的一種可行選擇。首先,深度了解主流消費群體的偏好。其次,重視業態組合和品牌布局。多業態融合是滿足消費者多層次需求的主要方式,因而如何搭配業態和品牌將決定經營轉型的成敗。再次,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目前大型電子商務企業正在積極推動新零售發展,因而可以選擇與之合作,共同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最後,關注場景搭建。舒適愜意的場景有利於消費者獲得更好的服務期望和服務體驗。
【關注百家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