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兩優900」稻種承載畝產1000公斤攻關任務
—分享— 紅網隆回2月24日訊(通訊員 賀上升 劉期友)2月24日,從我國超級稻高產攻關畝產
-
中國超級稻畝產超1000公斤 可多養活7000萬人
新華社圖 閱讀提示|農業部委派的專家組10日對湖南省漵浦縣橫板橋鄉紅星村的超級雜交稻進行了現場測產驗收,通過隨機抽樣測得平均畝產1026.70公斤,這標誌著袁隆平領銜的我國超級雜交稻第四期畝產千公斤攻關取得成功,也標誌著我國雜交水稻育種技術再上新臺階,科技之手讓我們的飯碗端得更牢。
-
省農科院佳木斯分院新品種「合農71」畝產447.47公斤!創國產大豆單...
黑龍江日報11月8日訊 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佳木斯分院了解到,由該分院郭泰研究員團隊等選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種「合農71」,日前通過了科技部專家組的現場驗收,該新品種畝產達到447.47公斤,創國產大豆單產新紀錄。
-
江蘇海水稻創高產新紀錄
袁隆平「超優千號」創鹽鹼地水稻平均畝產量802.9公斤,創下鹽鹼地水稻高產新紀錄。前不久,第二屆中國海水稻發展論壇在廣東湛江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為論壇發來祝賀視頻,並給參加作物學研究生論壇和第二屆中國海水稻發展論壇的農業青年科技工作者回信,高度讚賞江蘇試驗示範種植基地取得的豐碩成果。
-
廣西:「超級稻+再生稻」平均畝產突破1500公斤
11月4日,在廣西灌陽縣水稻超高產攻關示範基地,農民將收割的再生稻挑走,準備進行測產。當日,農業部測產驗收專家組對廣西灌陽縣水稻超高產攻關示範基地進行再生稻測產,結果顯示平均畝產達552.1公斤,加上一季稻的平均畝產1009.45公斤,「超級稻+再生稻」平均畝產首次突破1500公斤。
-
再創浙江水稻單產紀錄 「甬優」超級稻是怎樣煉成的
2012年,我市鄞州區洞橋鎮百梁橋村種糧大戶許躍進的百畝方最高畝產達1014.3公斤,並以百畝方均產963.65公斤創全國紀錄。 此次不僅單產創新高,百畝方平均畝產也從963.65公斤提高到了970.7公斤。 高產的實現,離不開一位「功臣」———由我市科研人員自主選育的超級稻品種「甬優12」。
-
長沙縣金井鎮2米高「巨人稻」試種成功 畝產破1噸
2米高「巨人稻」試種成功,畝產破1噸水稻與青蛙、泥鰍共生,生態稻田畝產綜合收益預計超五萬元頭頂是連片的防鳥「天網」;田裡,剛抽穗就有一米多高的水稻排成個頭兩米,禾下乘涼不是夢在長沙縣金井鎮,巨型稻試種成功。 「現在還剛開始抽穗,最高可以長到2.25米,禾下乘涼不再是夢。」
-
高兩米畝產1000公斤「巨人稻」在重慶試種成功
眼下正是秋收的季節,上遊新聞記者在江津區看到了一種高2米的水稻即將進入收割季,這種水稻到除了高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畝產達到1000公斤。除此以外,稻田養娃和泥鰍的生態立體養殖,每畝的收入達到4-6萬元,完全上遊新聞就子很心目中顛覆了原有的傳統農業的概念。稻田裡,泥鰍遊,青蛙跳,禾下乘涼不再是夢。
-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
還記得袁隆平90歲生日時許下的生日願望嗎——「(第三代雜交水稻兩季)畝產3000斤,要早日實現」。11月2日中午,正在測產的湖南衡陽市衡南縣水稻基地,傳出好消息: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遠超此前881公斤的預測值。此前7月,該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
-
「兩優616」成超級稻品種 助力中國糧食安全
「兩優616」育種主持人黃庭旭研究員告訴記者,「兩優616」具有株葉形態理想、根系發達、生機旺盛、結實率高、豐產性和穩產性好、適應性廣、米質優、抗瘟性較強等特性,2012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新品種審定。2009-2010年,「兩優616」參加福建省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17.86公斤,比超級稻對照品種「Ⅱ優明86」增產10.10%。
-
育種新突破!這個辣椒種,畝產超萬斤以上,高產又耐熱!建議農戶試種
所以農戶要想種出高產高質的螺絲椒,還需要有一個好品種!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龍騰」這個育種新突破的優質螺絲椒品種!畝產可達13400斤以上! 其次,在商品性方面,坐果性好,果形優美,長30釐米左右,寬4釐米左右!最關鍵的是,辣味濃,口感鮮美,皮厚質佳!遠遠要比一般的螺絲椒品種優秀!
-
我國高產「海水稻」試種成功 畝產620公斤[組圖]
「最高畝產為620.95公斤,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28日,在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舉行的「耐鹽鹼水稻材料評測會」上,「海水稻」實地測產結果一經宣布,現場人群沸騰了——這個畝產意味著我國在「海水稻」研發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據測算,我國鹽鹼地總數約15億畝,其中有約3億畝具有改造潛力。
-
畝產超3000斤 袁隆平又破紀錄了!
據央視新聞消息,11月2日,位於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 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
-
雙季雜交稻畝產破紀錄後連說「要得、excited」
(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 第三代雙季雜交稻畝產達到1530.76公斤,湖南衡南基地衝擊雙季稻畝產紀錄成功! 面對遠超預期的測產結果,袁老在現場激動地表示:「excited、要得!」 雙季雜交水稻「超級」在哪?
-
長沙縣金井鎮2米高「巨人稻」試種成功,畝產破1噸
個頭兩米,禾下乘涼不是夢在長沙縣金井鎮,巨型稻試種成功。「現在還剛開始抽穗,最高可以長到2.25米,禾下乘涼不再是夢。」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夏新界介紹,巨型稻穗長粒多,圓潤飽滿,稻穗的粒數多的可達800粒,每千粒稻穀重28克左右,此前在常德西洞庭種下巨型稻「試驗田」畝產突破1000公斤。
-
畝產856.9公斤!山理工生態無人農場冬小麥單產刷新全國紀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樊舒瑜通訊員王偉目前,全國大面積小麥機收已結束。經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和專家實地調查,國內多家媒體報導了2020年全國各省小麥最高產量,山東理工大學生態無人農場冬小麥以畝產856.9公斤位列榜首,刷新全國單產新紀錄。
-
廣西灌陽一季超級稻畝產再破1000公斤
新華社南寧8月30日電(記者唐榮桂)測產驗收專家組近日對廣西灌陽縣水稻超高產攻關示範基地進行一季超級稻測產,結果顯示加權平均畝產再次突破1000公斤,單產連續9年名列廣西第一。 受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委託,桂林市農業局組織專家組按照《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隨機選取3塊稻田,每塊稻田隨機連片實收67平方米以上,經脫粒、稱重、測量面積、折幹處理等程序,測得3塊稻田幹谷加權平均畝產1005.62公斤,最高畝產1023.39公斤。
-
畝產819.85公斤,安徽小麥單產再創新高
央視新聞6月3日消息,6月1日上午,安徽阜陽市農業農村局邀請有關專家組成專家組,對阜陽市潁泉區中北社區樊營村一塊高產攻關田進行了實打驗收結果顯示,畝均單產達到819.85公斤,刷新安徽小麥單產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