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_中國網

2020-12-19 中國網

缽仔龜苓膏

粵菜

廣東菜系,簡稱粵菜。粵菜,即廣東地方風味菜,是我國著名四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韻味,獨樹一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粵菜的特點:它以選料廣泛,講究鮮、嫩、爽、滑、濃為主要特點。它主要由廣東菜、潮州菜和東江菜組成。用料廣泛,選料精細,技藝精良,善於變化。口味上以爽、脆、鮮、嫩為特色。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脆嫩不生,油而不膩。

粵菜的著名菜餚有:烤乳豬、文昌雞、白灼蝦、龍虎鬥、太爺雞、香芋扣肉、紅燒大裙翅、黃埔炒蛋、燉禾蟲、狗肉煲、五彩炒蛇絲、菊花龍虎鳳蛇羹、龍虎鬥、脆皮乳豬、咕嚕肉、大良炒鮮奶、潮州火筒燉鮑翅、蠔油牛柳、冬瓜盅、文昌雞等。等都是饒有地方風味的廣州名菜。

 

粵菜發源於嶺南,以廣州、潮州、東江三種地方菜為主。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二千年前西漢人所著的《淮南子》一書中,就有「越人得蚺蛇以為上餚」的記載,南宋人也誇張描述:粵人「不問鳥獸蛇,無不食之」。 粵菜集南海、番禺、東莞、順德、中山等地方風味的特色,兼京、蘇、揚、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長,融為一體,自成一家。粵菜取百家之長,用料廣博,選料珍奇,配料精巧,善於在模仿中創新,依食客喜好而烹製。味重清、鮮、爽、滑、嫩、脆,講求"鑊氣",調味遍及「酸甜苦辣鹹鮮」,菜餚有「香酥脆肥濃」之別,「五滋六味」俱全。廣州菜配料多,善於變化,講究鮮、嫩、爽、滑,一般是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醇,尤其擅長小炒,要求掌握 火候,油溫恰到好處;潮州菜以烹製海鮮見長,更以湯菜最具特色,刀工精巧,口味清純,注意保持主料原有的鮮味;東江菜主料突出,樸實大方,有獨特的鄉土風味。

漢魏以來,廣東地處我國南端沿海,一直是中國的南方大門,地處亞熱帶,瀕臨南海,四季常青,物產豐富,山珍海味無所不有,蔬果時鮮四季不同,境內高山平原鱗次櫛比,江河湖泊縱橫交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故動、植物類的食品源極為豐富。同時,廣州又是歷史悠久的通商口岸城市,吸取了外來的各種烹飪原料和烹飪技藝,使粵菜日漸完善。加之旅居海外華僑把歐美、東南亞的烹調技術傳回家鄉,豐富了廣東菜譜的內容,使粵菜在烹調技藝上留下了鮮明的西方烹飪的痕跡。

廣東清人竹枝詞曰:"響螺脆不及蠔鮮,最好嘉魚二月天,冬至魚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幾登筵。"把廣東豐富多樣的烹飪資源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出來。

粵菜選料廣博奇特,選料精細,配合四時更替,四季時令菜餚重在色、香、清、鮮。品種花樣繁多,令人眼花燎亂。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遊的,幾乎都能上席。鷓鴣、禾花雀、豹狸、果子狸、穿山甲、海狗魚等飛禽野味自不必說;貓、狗、蛇、鼠、猴、龜,甚至不識者誤認為「螞蝗」的禾蟲,亦在烹製之列,而且一經廚師之手,頓時就變成異品奇珍、美味佳餚,每令食者擊節讚賞,嘆為「異品奇珍」。

粵菜的另一突出特點是,用量精而細,配料多而巧,裝飾美而豔,而且善於在模仿中創新,品種繁多,1965年「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介紹的就有5457種之多。

粵菜的第三個特點是,烹調技藝考究,刀工操作精細,常用的有熬、煲、蒸、燉、扣、炒、泡、扒、炸、煎、浸、滾、燴、燒、滷等。並且注重質和味,口味比較清淡,力求清中求鮮、淡中求美。而且隨季節時令的變化而變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濃鬱,追求色、香、味、型。食味講究清、鮮、嫩、爽、滑、香;同時,調味遍及香、松、脆、肥、濃五滋和酸、甜、苦、辣、鹹、 鮮六味,此即所謂五滋六味,具有濃厚的南國風味。

粵菜有"三絕"之說:炆狗,選"砧板頭、陳皮耳、筷子腳、辣椒尾"形的精壯之狗,加上調料烹製,食時配上生菜、塘蒿、生蒜,佐以檸檬葉絲或紫蘇葉,使之清香四溢;雀指的是"禾花雀",此雀肉嫩骨細,味道鮮美;燴蛇羹,俗稱"龍虎鬥",是用眼鏡蛇、金環蛇等配以老貓和小母雞精心燴制而成的佳餚,因蛇似龍,貓類虎,雞肖鳳,故又名"龍虎鳳大燴"。

「食在廣州」還離不開廣東飲茶,它實際是變相的吃飯,各酒樓、酒店,茶樓均設早、午、晚茶,飲茶也就與談生意、聽消息、會朋友連在一 起了。廣東飲茶離不開茶、點心、粥、粉、面,還有一些小菜。值得一提的是潮汕工夫茶,它備用特製的微型茶壺、白瓷小杯和烏龍茶,斟茶時有「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兩步,所衝茶濃香帶苦,回味無窮。廣東點心是中國面點三大特式之一,歷史悠久,品種繁多,五光十色,造型精美且口味新穎,別具特色。

廣東粥特點是粥米煮開花和注意調味,有滑雞粥、魚生粥、及第粥和艇仔粥。廣東粉為沙河粉, 軟中帶韌。廣東面以「伊府麵」最為出名。

總之,粵菜廣採「京都風味」,「姑蘇風味」和「揚州炒賣」之長,貫通中西,揚名海內外。

相關焦點

  • 三亞文華東方酒店特別推出「歡樂國慶套餐」(圖)_中國網
    三亞文華東方酒店特別推出「歡樂國慶套餐」(圖)時間: 2010-09-17責任編輯: 策馬踏雪旅遊_中國網中國網訊 記者近日從三亞文華東方酒店(Mandarin Oriental, Sanya)獲悉,國慶佳節期間,該酒店特別推出了歡樂國慶套餐(National Day Package),該套餐讓遊客享受三亞天然美景的同時,還可享受一系列超值享受,包括在酒店的倚洋餐廳品嘗經典粵菜和海鮮美味、在酒店屢獲殊榮的水療谷內體驗傳統中醫理療等,並可免費參加太極、瑜珈等課程。
  • 【粵菜】經典粵菜 苦瓜炒牛肉
    幫大廚主創點擊關注中國粵菜菜系協會鼎力支持力邀粵菜大廚出任主編顧問致力於地道粵菜家庭化烹飪讓您每天學會一道正宗粵菜
  • 粵菜
    粵菜即廣東菜,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發源於嶺南。粵菜由廣州菜(也稱廣府菜)、潮州菜(也稱潮汕菜)、東江菜(也稱客家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三種風味各具特色。在世界各地粵菜與法國大餐齊名,由於廣東海外華僑數量佔全國六成,因此世界各國的中菜館多數是以粵菜為主。
  • 《粵菜大師》出圈 粵菜文化出海 2021年:廣東率先打響粵菜文化品牌...
    大會由郎琴傳媒科技與深圳衛視、廣州市廣播電視臺、溫氏食品等聯合發起,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作為《粵菜大師》指導單位出席會議,共同見證《粵菜大師》第二季啟動儀式,共商《粵菜大師》出圈,粵菜文化出海。 作為粵菜發源地的廣東省,粵菜系門店的保有量雖達到4.5萬多家,但在廣東餐飲門店總體量中佔比較小,僅佔12.4%。且粵菜在全國範圍內市場滲透率低,全國粵菜門店總量近50%都分布在廣東地區,粵菜品牌全國影響力亟待提高。在海外市場,粵菜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孕育出一批走出國門的具有代表性的高端餐飲品牌,積累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及聲量。
  • 中國網健康頻道(健康中國)
    中國網健康頻道(健康中國)發布時間: 2014-08-01 10:43:41   |  來源: 中國網-健康中國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中國網是由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 粵菜的文化
    粵菜即廣東菜,狹義指廣州府菜,也就是廣州菜,含南番順,是中國漢族四大菜系之一,發源於嶺南,廣義由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發展而成。在烹調上以炒、爆為主,兼有燴、煎、烤,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有「五滋」(香、松、軟、肥、濃)、「六味」(酸、甜、苦、辣、鹹、鮮)之說。時令性強,夏秋尚清淡,冬春求濃鬱。粵菜著名的菜點有:雞燴蛇、龍虎鬥、烤乳豬、太爺雞、鹽焗雞、白灼蝦、白切雞、燒鵝等。粵菜在國外是中國的代表菜系。
  • 打造粵菜文化品牌,《粵菜大師》第二季起航
    12月10日,「粵菜文明,中國智慧」——粵菜文化工程及產業發展戰略發布會暨《粵菜大師》第二季發布會在花果山4K超高清視頻產業特色小鎮隆重召開。粵菜產業蓬勃發展,在廣東粵菜系門店的保有量雖達到4.5萬多家,但在廣東餐飲門店總量中僅佔12.4%。且粵菜在全國範圍內市場滲透率低,全國粵菜門店總量近50%都分布在廣東地區,粵菜品牌全國影響力亟待提高。在海外市場,粵菜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孕育出一批走出國門的具有代表性的高端餐飲品牌,積累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及聲量。
  • 「粵菜師傅」大比拼,增城「金牌粵菜」十強出爐!
    2020年增城區首屆「金牌粵菜」評選活動「十強」出爐!本次活動自10月下旬開展以來,增城13個鎮街,109家餐廳報名角逐增城「金牌粵菜」榮譽。、金牌鄉村粵菜、金牌增城新味、金牌私房菜、金牌創意粵菜等5類獎項,10個獎牌。
  • 「粵菜師傅」大比拼,增城「金牌粵菜」十強出爐
    2020年增城區首屆「金牌粵菜」評選活動「十強」出爐!本次活動自10月下旬開展以來,增城13個鎮街,109家餐廳報名角逐增城「金牌粵菜」榮譽。本次活動設金牌星級粵菜、金牌鄉村粵菜、金牌增城新味、金牌私房菜、金牌創意粵菜等5類獎項,10個獎牌。所有參選單位均有機會獲得「粵菜師傅」工程專項創業基金優先扶持。參選優秀菜品將被收錄進《增城粵菜美食地圖》,予以線上線下推廣。在歷時近一個月的活動中,吸引了超過26萬人參與投票,92萬人點擊瀏覽。
  • 曹錦明:傳承粵菜技藝,創新粵菜風味,打造「萬豪味道」
    從廚30年,他將粵菜本味做到了極致。而這次,萬豪中餐廳品牌形象升級,更是將粵菜再次「搬上」了顧客的菜單,可以說,萬豪中餐廳粵菜方面從未有過如此大規模的創新與改變。新品最大的亮點是什麼?帶著這個疑問我們開始了今天的採訪。
  • 「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掛牌立足培養國際化粵菜大師
    八大菜系的粵菜,長期風靡大江南北,「食在廣州」的口碑也奠定了食客基礎。近日,廣東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掛牌成立,該學院立足於培養高素質粵菜師傅,讓粵菜走向世界。 廣東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日前掛牌。
  • 粵菜經濟圈
    1932年,同為廣東南海人的蔡建卿在南京路上開辦新雅粵菜館,設大中小28個房間,在保留粵菜特色的基礎上,汲取京蘇淮揚的優點,獨創「海派粵菜」,李宗仁、魯迅、巴金等均是座上常客,從1932 年開業至1942 年日軍進佔租界,新雅一直是上海餐飲營業冠軍。
  • 《粵菜大師》第二季啟動,助推粵菜文化破圈出海
    12月10日,「粵菜文明,中國智慧」——粵菜文化工程及產業發展戰略發布會暨《粵菜大師》第二季發布會在花果山4K超高清視頻產業特色小鎮召開。大會由郎琴傳媒科技與深圳衛視、廣州市廣播電視臺、溫氏食品等聯合發起,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作為《粵菜大師》指導單位出席會議,共同見證《粵菜大師》第二季啟動儀式,共商《粵菜大師》出圈,粵菜文化出海。
  • 誰說粵菜清淡的?68歲粵菜大廚:這5道粵菜,連川菜都靠邊站!
    粵菜作為中國傳統八大菜系最受歡迎的菜系之一,有著悠久的傳統美食文化,締造出了不計其數的經典美食。而粵菜所用的食材「大膽」程度也是眾所周知,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裡遊的,凡是老廣認為能夠吃的食材,在粵菜的烹飪方式下,總能烹飪出一道道精緻又美味的菜餚!在我們所認知的粵菜裡面,大多數都是以清淡為主,食之食材的原汁原味。
  • 粵菜名廚李耀蘇:要創建博物館傳承粵菜文化
    自從順德均安大板橋農莊食店廚師李耀蘇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產業發展交流活動上獲得「粵菜廚王」美譽,連日來,到大板橋農莊食店品嘗「廚王」拿手好菜的人絡繹不絕。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廚王」,不是李耀蘇在廚藝界獲得的第一個榮譽稱號,他14歲開始學習烹飪技藝,後來開設燒臘店傳承祖輩技藝,改良均安蒸豬製作工藝,推動均安蒸豬製作技藝獲評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南京夫子廟_旅遊中國_中國網
    南京夫子廟時間: 2011-06-15責任編輯: 天使之翼旅遊_中國網 南京夫子廟是供奉和祭祀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中國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中國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您在中國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 四大菜系·---粵菜
    粵菜即廣東菜,狹義指廣州府菜,也就是一般指廣州菜(含南番順),是中國漢族四大菜系之一 [7] ,源自中原,經歷了兩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後
  • 粵菜也可以很跨界!來自廣州的大廚粵菜深圳火了
    近日,一家來自廣州的網紅輕奢粵菜品牌——那未大叔是大廚,來到了深圳。這家餐廳的名字十分有意思,「那未大叔」,第一次聽到,許多朋友表示並不知道原來是吃粵菜的。大叔的餐廳在廣州就是以「王牌特工電影為主題,藏在西裝店裡的粵菜館」而成為當地打卡必去美食地!
  • 粵菜師傅工程來了,中山如何借勢擦亮「中國粵菜名城」招牌
    中山是美食之都,全國首個「中國粵菜名城」,粵菜名菜名師迭出,走出了鮑魚大王楊貫一、中山市飲食業商會永遠會長鄭志明、中國烹飪大師黃悅坤等粵菜大師,中山粵菜和粵菜師傅在行業中頗有盛名。近日,由中山市申報的海港城麥廣帆工作室、三溪酒樓鄭耀榮工作室被評定為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此外,一併申報的三鄉鎮理工學校、中山市技師學院也被確定為廣東省粵菜師傅培訓基地,中山市級層面正在編制《中山市實施「粵菜師傅」工程行動計劃(2019-2022年)》。借粵菜師傅工程之力,中山在新派粵菜發展三十餘年之際,再次撬動其豐厚的粵菜飲食文化資源,擦亮「粵菜名城」品牌。
  • 佛山禪城:孵化「粵菜名廚」抖音IP 傳承發展粵菜文化
    9月19日,在禪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牽頭下,佛山市旅遊協會(高鐵經濟帶旅遊聯盟秘書處和辦事處)聯合第三方公司在抖音平臺發起「粵菜名廚」抖音IP孵化活動,利用抖音大流量優勢,通過培養粵菜師傅網絡達人,挖掘禪城餐飲界網紅達人,以美食彰顯「嶺南文脈、品味禪城」的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