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豆腐的滋味,冠絕所有豆腐

2021-02-16 柒鬥米

所以,當我頭一回在北方求學而見著麻婆豆腐的時候,當我在知名美食日漫《中華小當家》裡發現,全中國最為著名進而輻射異邦的豆腐,居然不是「西施」而是「麻婆」的時候,生於西施故裡,打小接受西施文化薰陶的我,一時之間,是難以接受的。

但這不能衝淡我對西施豆腐的偏愛。我想,這份偏愛,在每一個「諸暨寧」的心裡頭,都是無法被稀釋的。

一勺熱油將輔料爆香,照村堂裡頭的規矩,應該有筍丁、香菇、木耳,最重要是一把雞雜,切得稀碎。有韌性十足的腸、嘎嘣脆的胗、軟嫩嫩的肝和彈牙的心,或許還有一點腰子爛在了湯裡。

然後,劃重點,雞湯!必須是不摻一點水、原汁原味走地雞湯,譁啦倒滿一鍋,等它咕嘟嘟冒了泡。這時候,咱們的正主兒——西施,哦不,是豆腐,出場了。

白玉豆腐,必須擁有沒有什麼少女的皮膚比得上的那種嫩白,是不小心抖漏一小塊在桌子上,能夠顫巍巍顛出細紋的那種。

豆腐下鍋滾一滾,也就離成熟不遠了,此時可以溜一點兒蛋花兒,但決不可忽略的是比雞雜還靈魂的那最後一下子勾芡。必須是恰到好處的番薯粉,調製得不稠不淡,用手指頭劃勻了,無聲無息地撒到一鍋熱騰騰的豆腐羹上,澱粉遇熱迅速糊化,光滑潤潔的滷汁將雞雜、小料緊緊包裹,這鮮香撲鼻的西施豆腐才算畫龍點了睛。撒上一撮蔥花、幾粒鹽花、一勺醬油,收工大吉!

一碗豆腐收了工,一桌宴席往往才開張。因為一碗豆腐,我吃過一桌虧,所以記得特別牢。

那是十歲光景,家裡一位堂族姑姑出嫁,諸暨娘家的宴席通常設在中午,睡個大懶覺,餓著個癟肚子,來到一桌擺滿了空碗筷的婚席前,巴巴兒盼著頭一道菜。

她來了!

鮮香熱辣,勾了芡亮晶晶,一撮兒蔥花,脆生生的西施豆腐!

抄起調羹,一勺到底,撈起一瓢,灌進嘴裡。

哇呀!燙死我啦!

從牙齦到舌面直至食道,都針扎火燎一樣。

至此,一桌宴席,卒。

只有開初這一勺西施豆腐的滋味,一生難忘。後來,我像每一個「諸暨寧」一樣,開始製作西施豆腐。從第一次製作算起來,竟也有十來個年頭了。

那是大學本科的時候,學校裡忽然搞起了廚藝大賽,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我居然擼起袖子,想要與眾多飄著川香、湘辣、廣味的同學一較高下。

那一定是大一了,只有剛剛從高考桎梏裡脫出來,才會有這麼中二的表現吧?

室友們都很支持我,包括名譽室友韓國MM一深,她如今嫁了位金髮碧眼的加拿大老公、繼承了父親的跨國企業,當初的美貌勤奮有了完全與之匹配的事業身份,同我們並非身處同一個世界了。

然而,那一年,18歲的我們,眼裡閃爍的只有對未來的無限好奇和憧憬,並不知道人生的道路,在將來會分岔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我上報的菜單是黃金盞、白玉羹,其實就是南瓜餅和西施豆腐。

事實證明,我們的菜餚完全只停留在幾隻中文系小萌新的筆端。過程如何糟心全不記得,只記得時近晚十點,我們這一組的黃金盞仍然在糯米粉多了摻南瓜和南瓜多了摻糯米粉的怪圈裡反覆循環。

食堂為我們提供原材料的小哥哥實在看不下去,終於出手援助,勉強做成了一味奇形怪狀餅。他再一看菜單:一道豆腐羹。就急急地燒滾了鍋,小料過油炸了,滷水豆腐順勢下鍋,澆上一通滾水,自作主張地出了鍋。

我幾乎急紅了眼:「這不是我的西施豆腐!」

「小同學,裡邊兒的評委都快睡著兒了,差不多兒就行了吧,豆腐羹兒還能翻出一朵花兒來!」小哥哥不耐煩地卷著舌頭。

他確是在出手相助,雖然顯而易見地沒有獲得任何名次,但由於好歹完成了作品,還是有些安慰獎勵。

但我內心是不淡定的,總覺得憋屈和冤枉,要是我先做西施豆腐的話……就算僅僅只有一道菜,我也未嘗不能獲獎呢!

當然,那是18歲的我,第一次製作西施豆腐的心情。

18歲的時候,

我還以為——

我走過山的時候,山也會為我開道;

我路過海的時候,海也會為我潮湧;

我還以為——

漫天的煙花,會為我綻出「芳齡永繼」;

寂寞的窗臺,會有楊大俠賀壽的身影。

十五年過去了。

不知在何時,我已經學會了燒制西施豆腐,也在大大小小的家宴上,捧出過這道菜餚。

她的滋味,依然冠絕所有豆腐。

相關焦點

  • 西施豆腐?No,是「奢香」豆腐
    古有禹杭西施,近有黔中大方!禹杭即為古代的浙江之稱,黔中自然指的是貴州,因為浙江有一道菜品名為「豆腐西施」的很受人們的喜愛,接下來讓小編來說說西施豆腐的由來吧。相傳是西施遺留的習俗,西施本來是農家婦女,洗衣服織布,心靈手巧,而且擅長烹飪,曾經用葛粉調製豆腐濃湯。因為它鮮美可口,鄰居都競相效仿她做豆腐的方式,當時人們就稱它為西施豆腐。
  • 豆腐西施是個人名,西施豆腐是個菜名,終於分清楚了
    導讀:豆腐西施是個人名,西施豆腐是個菜名,終於分清楚了諸位看官您請教好,小西美食時間到了。今天給大家來普及知識了,話說在文學作品裡有一個很出名的人物形象豆腐西施,一個賣豆腐的美女,於是有了豆腐西施的說法。
  • 古鎮上的「豆腐西施」
    每次到古鎮來,我都會去這家豆腐店買上幾斤豆腐包子。細想起來,近些年幾次來古鎮,大概都和這兒的豆腐有些關係吧。古鎮豆腐名氣很大,堪稱一絕。許是這裡的水質好,工藝精,老街上經營豆腐的作坊、烹飪豆腐的餐館一家挨一家,剛點成的豆腐就攤在大簸箕上,擺在老街兩邊小店前,一方一方白瑩瑩、厚篤篤,看著就喜人。
  • 【家鄉味】西施豆腐
    不算漫長的等待之後,服務員端著盤子送上了開宴的第一道菜——西施豆腐。厚實寬大的白瓷碗盛得滿滿當當,雪白的豆腐,金黃的湯汁,加上一抹翠綠的小蔥作點綴。隨著碗裡的熱氣在空中升騰,餐桌上香氣四溢。「西施豆腐來了,開飯嘍。」大家你一勺我一勺,白瓷碗很快便見了底。高朋滿座,觥籌交錯,珍饈美饌,但最能抓住賓客的味蕾的,還是這一碗西施豆腐。
  • 好想吃這個河源豆腐西施的「豆腐」
    「豆腐西施」乃龍川車田人,祖傳車田豆腐的手藝。車田豆腐早已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手藝工序繁瑣,用其手藝做出來的豆腐自然比一般的豆腐更嫩更香。圖為 人人樂門店位於旺業路人人樂肯德基對面稻珍鄉右側小巷裡的「豆腐西施」門店,門面醒目的「豆腐西施」招牌,大大的玻璃窗,餐廳不大,僅有五六張桌子,是名副其實的店小名聲大,位置雖偏,知道的熟客倒是不少。
  • 非物質文化遺產——西施豆腐的由來
    西施姑娘深知自己不能忠孝兩全,一旦去了吳國就不可能再回故鄉為父母盡孝。經過再三考慮,她向越王勾踐提出了一個請求:要求朝廷準許她去薴蘿村老家操辦幾桌告別酒宴。表示答謝父母和鄉親的養育之恩。       西施姑娘再三懇請,家鄉的一道「煎豆腐」一定讓她自己烹飪製作。這道菜的豆腐由西施自己磨製,佐料在薴蘿山上就地取材。
  • 「豆腐西施」驚現西江農場!這位醜西施還要請貴港人免費吃一個月...
    現在豆腐的最全吃法來啦!就在豆腐西施!豆腐西施自2016年貴港第一家店開業以來俘獲了不少貴港人的胃去過的人都知道豆腐西施有多火爆!選料上乘,美味又衛生無論是孕婦還是小孩都放心吃!連外國人都被吸引到豆腐西施!一家好吃又放心的小吃店!
  • 豆腐西施的豆腐菜
    菜都是可繁可簡的,酒店有酒店的做法,蒼蠅館有蒼蠅館的作法,在自家做,就將就手邊的原料就能做出一道非常好吃的麻婆豆腐了,要多簡單有多簡單。【肉末蒸豆腐】(BY 萬萬)豆腐是我大愛,滷水豆腐,石膏豆腐,絹豆腐,內酯豆腐,豆腐腦,沒有哪個我不喜歡。
  • 【梅苑題畫】豆腐
    豆腐馬瑞香(內蒙古)祥雲幾朵下淮南,一片冰心滾雪嵐。剖破黃衣揉軟玉,磨旋紅曲拾瓊蠶。人間煉慣文思醉,盤上調嘗乳品酣。圓粒西施疏逐臭,清廉世代不徒貪。豆腐晴兒(江蘇)史出劉安妙術佳,延承今日眾生誇。研磨點滷呈顏體,烹煮添香展豔葩。南北剛柔雖有待,短長麗色卻無瑕。其中滋味誰知曉?僧道兩家高贊嘉。
  • 漯河美食街『豆腐西施』開過公交帶過操,不靠顏值真勵志!
    在新天地美食街口,有這樣一家店,小小的門面,乾淨的灶臺,豆腐西施在裡面忙碌著,為顧客做著臭豆腐.
  • 四川有個豆腐小鎮,街上都是豆腐飯館,共有100多道豆腐美味
    豆腐是我國的傳統美食,被譽為「植物肉」,味道鮮美,還有養生價值,無論是城裡還是鄉下,豆腐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不僅國人喜歡吃豆腐,連來中國的外國人也喜歡吃豆腐,稱得上是物美價廉的食品了。雖然過去做豆腐被譽為三苦之一,但還是誕生了「豆腐西施」這一千古佳話,以至於現在很多賣豆腐的女士都被冠以「豆腐西施」。
  • 新化名吃:白溪豆腐(詩百首之20)
    新化名吃:白溪豆腐(詩百首之20) 字號:小大 2014-09-19 16:46作者:張計平 >來源:婁底新聞網 我要評論() 新化名吃:白溪豆腐(詩百首之20)張計平在白溪不用看招牌隨意選一個小吃店把包放下來把所有欲望放下來專心品味白溪豆腐裡
  • 燈光節與燈光秀雜談:是「豆腐西施」還是東施效顰
    是「豆腐西施」還是東施效顰?雖說大到城市都流行舉辦的燈光節和燈光秀,小到縣城舉辦的花燈會,人們總歸是愛熱鬧一場。我們不能要求每個燈光節都能像裡昂雪梨柏林國際燈光節那樣的規模,如果都變成千篇一律的模樣,能有什麼好看?
  • 四川有個豆腐小鎮,街上飯館都主打豆腐,共有100多道豆腐美味
    雖然過去做豆腐被譽為三苦之一,但還是誕生了「豆腐西施」這一千古佳話,以至於現在很多賣豆腐的女士都被冠以「豆腐西施」。在四川南充卻有一個小鎮,不僅生產豆腐、賣豆腐,還擅長做豆腐大餐,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豆腐小鎮了。南充這個豆腐小鎮位於蓬安縣南約9公裡的地方,名曰河舒鎮,這裡生產的河舒豆腐是蓬安的特產之一。
  • 豆腐從美食大道到歪路的歷程,黑色美味?網友:終究是豆腐墮落了
    其中之一就有西施,說起西施,我們肯定會想到一種食物,就是豆腐。作為豆腐的鼻祖,中國人在豆腐上面的詮釋和創作都非常到位。並且中國的豆腐還流傳到了日本,變成了日本豆腐。關於豆腐有很多的種類,不管是南豆腐還是北豆腐,都動搖不了豆腐在中國料理上的地位。豆腐已然成為了享譽中外的中華美食的重要食材之一。
  • 「天下第一菜」平橋豆腐
    但吃豆腐吃出名堂、吃出水平的要算平橋人,一道被稱為「天下第一菜」的平橋豆腐,成為淮揚菜系中的著名佳餚,流傳到江浙滬、北上廣,甚至歐美海外,讓那麼多的人情有獨鍾,讓那麼多的人慕名神往,把豆腐文化發揮得那樣的淋漓盡致。由此可見平橋豆腐這道菜餚的影響力以及它在豆腐美食家族中的地位。
  • 尋味建水|用舌尖感受建水豆腐的滋味
    說到古城建水,吃貨們最先想起的就是建水燒豆腐和汽鍋雞。到建水一定要去西門吃聞名全國的西門燒豆腐,那個被央視一套《舌尖上的中國》隆重推薦的地方。據說建水的西門水做的燒豆腐天下第一,不用滷水點,用這裡的井水就可以點出豆腐。燒豆腐攤在建水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找到,當地人圍坐在燒烤攤上,吃著烤到金黃色的燒豆腐,拉著家常,很愉快。
  • 青菜豆腐滋味長
    去年暑假去鄭州,當地的同學每餐必點滷水豆腐,說有多麼多麼的好吃,看我不那麼起勁,還奇怪的問是否不合口味,我笑言,吃過家鄉的豆腐,怎麼還會覺得外面的豆腐好吃呢?        羅山最好吃的豆腐在鐵鋪,只可惜無緣生在那個山青水秀的地方,總也嘗不到最正宗的鐵鋪豆腐。
  • 這個老闆娘的豆腐很好吃,每天三小時售馨
    西施老闆娘早上七點開門,全部賣完大概十點左右就收檔!每天都是新鮮貨!起得晚可就都買不到咯~真是早起的鳥兒才有蟲吃來豆腐西施家吃個全豆早餐可要努力早起咯~豆腐西施開店以來一直堅持自家純手工製作,正因為是西施自己家裡人親自純手工製做,量都是有限的,每天限量供應,所以供不應求呢~
  • 看看吃豆腐的由來
    叫做吃豆腐,那為何不叫做,吃花生,吃雞蛋,而叫做吃豆腐呢,這裡小編和大家講講吃豆腐的由來。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古時候賣豆腐的,多為夫妻店,男的在家磨豆腐,女的負責出去賣豆腐,有一對夫妻也開了家豆腐店,同樣男的在家磨豆腐,女的去售賣豆腐,這家的女主人,長得五官端正,樣貌較好,風情萬種,被人們稱為豆腐西施, 為了招攬顧客,時有賣弄風情之舉,就吸引了周圍的男人們以吃豆腐為名,去豆腐店和老闆娘調情,並且動手動腳的,還在付帳之際摸摸老闆娘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