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熊月之 上海灘雜誌公眾號
熊月之
XiongYueZhi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城市史研究會會長
鳥瞰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會場
一年一度秋風勁。橙黃橘綠,瑞菊傲霜。儘管新冠肺炎仍然肆虐全球,但舉世矚目的進博會依然如期在上海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各類企業,攜其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新模式、新業態,在此進行全球首發、亞洲首秀、中國首展,大而巨型拖拉機、直升飛機、新型汽車、各種機器人,小而鑽石、化妝品、農產品,熱門的防疫用品,還有超級廢物處理機,爭奇鬥豔,美不勝收。
舉辦進博會,是國際貿易史上的一大創舉,是我國對外開放的一大創新,是上海城市開放品格在新時代的展現。
古往今來,人類不知道舉辦過多少博覽會,大而世界博覽會,小而一洲一國不同主題的物品博覽會,名稱不同,實質相近,就是推銷本國、本地產品。為了求得進出口平衡,所以除了出口,也會有進口內容,但其主旨無疑是出口。而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單以進口為內涵,則是首創。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成為世界製造業大國,具有近乎完整的工業體系,全面而強大的生產能力,龐大而系統的供應鏈,擴大出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此情況下,舉辦單一的進口博覽會,似乎與國情不合。殊不知,這正是在特殊國際背景下,我國推動開放、突破重圍的奇招。
鑑於近些年一些西方國家對我國持續挑起貿易摩擦,重要領域設障礙,關鍵產品設壁壘,核心技術卡脖子,我國不得不自闢蹊徑,施放新招。
舉辦進博會,為世界各國展示發展成就、開展國際貿易搭建開放型合作平臺,提供經濟全球化的國際公共產品,這本身體現了中國著眼更高水平全球化的雲水襟懷。進博會不僅有商品展,還有國家展,參與國可以系統展示本國的發展道路、發展成就和文化特色。通過這些公共產品,相關國家可以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與中國一道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國家將進博會舉辦地放在上海,是對上海城市開放傳統的弘揚。上海自近代以來,就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最大窗口。
舉辦進博會,可以讓國內企業了解國際行業前沿、借鑑發展經驗,進一步倒逼提升服務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增強創新能力。只有在開放的環境中,企業的眼界才能更加廣闊,企業的創新精神和競爭能力才能充分激活。
舉辦進博會,有利於提升國內的消費水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更強調品質、更注重健康、更講究享受。進博會為國內消費者提供了一個與世界一流產品、服務直接接觸的機會。
舉辦進博會,可以進一步帶動世界各類企業、組織在上海的投資與落戶。虹橋商務區承接進博會,直接催生了功能性平臺虹橋海外貿易中心,引進了數十家家海內外貿易投資機構,帶動了一批國際企業入駐。
總之,進博會的舉辦,是上海從國家新一輪戰略發展需要出發,直接參與國際嶄新貿易平臺的創造,在開放中塑造城市核心功能,提升自身配置全球資源要素的能力和水平,提升自身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的能力,是上海城市開放品格的精彩呈現。
END
製作:馮 曄
原標題:《【上海品牌】熊月之:進博會與上海城市開放品格》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上海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