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以「印刷」命名的大學,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印刷博物館

2021-01-20 章哥說學習

它是全國唯一以「印刷」命名的本科院校。毫無疑問,北京印刷學院的特色就是「印刷」。學校所設專業基本上涵蓋了新聞出版的全過程。以出版一本書為例,第一步是編輯,有編輯出版學、傳播學等專業;第二步是包裝,有藝術設計、包裝工程等專業;第三步是印刷,有印刷工程、自動化等專業;第四步是發行,有廣告學、市場營銷等專業。這四步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北京印刷學院的其他專業表面上好像與印刷無關,實際上也與印刷「暗結姻緣」,比如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在工科院校裡幾乎都設置,而北印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印刷包裝機械領域。再比如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北印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印刷材料以及人民幣防偽材料等。

1996年6月1日,經過4年籌建的中國印刷博物館在北印落成。博物館共有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設有源頭古代館、近現代館、印刷設備館和綜合館。同時還設有港澳臺印刷、錢幣印刷、郵票印刷、歐洲早期印刷、印刷精品等專題展,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印刷專業博物館。

北印的圖書館前有一座石雕,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術的鼻祖畢昇的塑像。2010年10月,北印的教學樓前又豎起一座石雕,是中國「當代畢昇」計算機漢字照排技術的開發者王選的塑像。當年的泥活字,是惠澤天下的一座豐碑;今天的雷射字,是傳承文明的千年薪火。

隨著出版業、印刷業的迅猛發展,用人單位對出版印刷高級專業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北印的學生由於受過系統的基礎和專業教育,具備較強的適應性和發展後勁,所以畢業生深得各企業單位的歡迎,就連遠在廣東的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也經常到該校招聘。

前身是1958年文化部所屬的文化學院印刷系。1961年文化學院被撤銷,將印刷系併入輕工業部所屬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78年,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印刷系基礎上改建為北京印刷學院,由國家新聞出版署主管。2000年學院改由北京市管理。

小編提醒:學校的普通文理專業在各地都是安排在二本批次錄取,但在多數省份招生時,錄取分數往往都在一本控制線以上。色弱、色盲考生不宜報考該校所有專業。2.學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自2010年始,教育部批准該校列入參考獨立設置藝術院校招生,有了這個資格以後,藝術類專業招生時不再做分省計劃,而是全國大排隊,從高分到低分錄取。

相關焦點

  • 全國印刷博物館展示聯盟成立 傳承印刷文明傳播印刷文化
    圖為全國印刷博物館展示聯盟成立  傳承印刷文明,傳播印刷文化。5月31日,全國印刷博物館展示聯盟在京成立,中國古代印刷史學術研討會同期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江西、甘肅、福建等地共16家印刷博物館、展示館的館長及負責人在中國印刷博物館參加儀式,見證聯盟的成立。50餘位學者、專家參加研討會,就印刷術的發明發展問題交流碰撞。
  • 以「印刷」命名的北京印刷學院怎麼樣
    就像北京印刷學院,不能夠簡單定義為印刷東西的,但它確實又和印刷行業有關,今天就讓我們了解一下這所學校的「廬山真面目」。北京印刷學院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共建,前身是1958年文化部創辦的文華學院印刷工藝系,後因文華學院停辦,印刷工藝系併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改革開放同年,經國務院批准,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印刷工藝系基礎上組建北京印刷學院,至此,這所學校發展成為獨立院校。
  • 中國印刷博物館是一個充滿無數印刷故事的地方
    今天館長帶你走進中國印刷博物館,了解千年的印刷史!看一本書的前世今生!!中國印刷博物館是一個充滿無數印刷故事的地方!這可不是一節無趣無聊的課,而是一節大大的文化和技術課,讓我們帶著好奇的探究心去體會中國印刷歷史與文化,去尋找文明的源頭。
  • 上理工大印刷博物館為小朋友設計"說明書" 推送印刷文化
    書籍精品展廳,更是印刷專業學生們的「第二課堂」。不僅如此,如今的上海理工大學印刷博物館,已不再「藏在深閨無人識」,而是主動走出大學校園,向大中小學生和社會推送中華「千年印刷文化」。  展示古代書籍裝幀變遷  上海理工大學印刷博物館,位於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的四樓。
  • 中國印刷博物館成立十周年
    12月20日,中國印刷博物館成立10周年。海內外業界人士參加紀念會慶祝這一盛事。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中國是個印刷歷史悠久的國家,在範慕韓等老一輩學者的倡導下成立的博物館為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印刷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印刷專業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印刷專業博物館。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印刷博物館館長孫寶林:
    「這是組織上的信任,也反映了人民群眾對中國印刷博物館所代表的出版印刷文化的期許。」一年前,新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中國印刷博物館館長孫寶林如是說。    近日,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孫寶林表示:「一年來,作為新一屆政協委員的我一直在不斷學習、調研、思考,因為全國政協委員是要站在國家層面去思考問題的,這也讓我重新思考如何在當下傳承印刷文明,並以我們的行業服務大眾。」
  • 中國印刷博物館「我的印刷工坊」公益小遊戲上線
    印刷工坊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 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由中國印刷博物館開發的公益小遊戲「我的印刷工坊」正式上線,旨在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可謂家喻戶曉,但具體到古代印刷原貌和印刷出版文化內涵,不少人都一知半解。一直以來,中國印刷博物館致力於推廣和宣傳印刷出版文化,大力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 走進東莞首家民辦包裝印刷博物館——力嘉包裝印刷博物館
    一座城市文化的品味,需要民辦博物館的支撐。近些年,隨著民辦博物館的興起,一批由民營企業主導建設的民辦博物館拔地而起。在中國環保包裝名鎮橋頭,力嘉包裝印刷博物館濃縮了印刷包裝上千年歷史文化,全面記錄了印刷先賢的智慧。遊客可以通過3D列印技術,將文物複製品輕鬆帶回家。
  • 中國印刷博物館重新開放
    本報訊(記者賈曉燕)曾因缺乏資金閉館數月的中國印刷博物館20日迎來10周年慶典,常務副館長張連章眼含淚水激動地告訴記者:「多虧你們的及時報導,引起有關部門重視。現在,中國印刷博物館解決了歸屬和資金問題,重新對外開放。」  1996年6月1日對外開放的中國印刷博物館,是目前世界規模最大的印刷專業博物館,由新聞出版總署興建。
  • 中華印刷博物館十周年,恢復失傳近半個世紀的石版印刷技藝
    從清末到中華民國時期,中國出現的大小石印書局多達百餘家,以上海為中心遍布全國。石印可以印彩色製品,印出的年畫、招貼畫、對聯等顏色鮮亮,豐滿圓潤,廣受民眾的歡迎。清光緒十年前後正是石印技術應用成熟之時,許多珍貴的古籍善本也就是在那個時期,通過石印得到複製和流傳。
  • 中國滸灣雕版印刷博物館(中國印刷博物館滸灣書鋪街分館)
    隨著現代印刷技術的發展,滸灣木刻印刷業逐漸衰落,這一傳統工藝也瀕臨消失,該博物館的設立,對即將失傳的雕版印刷技術的傳承和保護髮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金谿縣滸灣雕版印刷博物館下一步將按照《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進行藏品管理,建立藏品總帳、分類帳及每件藏品的檔案,採集藏品文字與影像信息,建立館藏資料庫,並嚴格遵守文物法律法規,按照國家有關博物館管理的各項規定規範運行和管理。
  • 中國雕版印刷技藝,太絕了!帶你探秘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
    印章太小,石頭也不易雕刻,人們改進使用木板後,便是「雕版印刷」了。無論是宋人畢昇的泥活字,還是撬開西方現代文明之門的鉛活字統統源自於雕版印刷術,它是當之無愧的現代印刷術的源頭,在世界文化傳播史上起著無與倫比的重要作用,是我們中華民族「史詩級」的絕技之一!那究竟有多絕!史詩級絕技寫樣是雕版的第一道工序,是由寫樣手藝人用毛筆,將雕版的內容工整地繕寫在宣紙上。
  • 孫寶林:印刷文化的使者
    上了初中,經常會看到老師們端坐在辦公桌前,用一塊鋼板、一支鐵筆、一筒蠟紙,刻出一張張試卷。後來,孫寶林知道,這叫謄寫印刷。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孫寶林在大學擔任學生會主席時,辦了一張小報,小報名稱他已模糊,但鉛字印刷過程卻記憶猶新:3000多個鉛字,需要熟悉字盤中每個鉛字的位置,邊看文章邊迅速找字摁下,像發電報一樣打在蠟紙上。
  • 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成立10周年
    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藝術總監、石印技藝傳承人顧雪根現場示範石版印刷技藝。本報記者 金鑫 攝  本報訊 (記者金鑫)8月29日,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版畫東方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共同主辦了一場石印工坊掛牌儀式暨「石間印記」印刷技藝成果回顧展。今後,觀眾可以在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一睹失傳近半個世紀的石版印刷術的風採。
  • 印刷界一流大學北京印刷學院怎麼樣
    印刷術曾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印刷行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以印刷為主要特色的高校——北京印刷學院。在名校林立的首都北京,北京印刷學院不算是一所搶眼的大學,但它卻有自身獨特之處。
  • 到《中國印刷博物館》搜尋億萬年前 漢字印刷的起源
    目的地:中國印刷博物館 坐標:北京大興區黃村鎮, 地鐵4號線清源路站,A口右手邊! 費用:0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 今天來到《中國印刷博物館》, 這裡是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應該值得一看。 本想請個講解員,問了下,150元/次~一個人。
  • 橋頭力嘉包裝印刷產業園開園 東莞又添一家民間包裝印刷博物館
    作為博物館之城,東莞如今又添包裝印刷博物館。11月18日,在有著「中國環保包裝名鎮」稱號的東莞市橋頭鎮,廣東最大的「包裝印刷+網際網路」產業園——力嘉環保包裝印刷產業園舉行開園揭幕儀式。前日,橋頭鎮宣教文體局透露,目前該項目已成功打造了東莞首家民間包裝印刷博物館、環保包裝印刷科技新動向展廳、會議廳、創客空間、生產基地以及汙水環保工程等區域。  深圳生產基地將遷至橋頭鎮  橋頭鎮宣教文體局介紹,2013年9月16日,橋頭鎮引進東莞嘉頤實業有限公司項目,項目總投資6.8億元。投資方香港力嘉國際集團,已有47年的營運經驗。
  • 中國雕版印刷技藝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國出現的印刷形式。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剛經》(現存大英博物館),不過雕版印刷可能在大約2000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公元4世紀東晉時期,石碑拓印得到了發展,它把印章和拓印結合起來,再把印章擴大成一個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方式,把紙鋪到版上印刷,即為雕版印刷的雛形。大約在公元7世紀前期,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術在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誕生了。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紙上按所需規格書寫文字,然後反貼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據文字刻出陽文繁體字,這樣雕版就做成了。
  • 張文才:把活字印刷體驗館開遍全國
    2013年,青島開出國內第一家活字印刷體驗館——時光印記。在之後六年的時間裡,這個誕生於青島的文創品牌,從山東走向了全國,最火爆的時候平均每兩天就有一家加盟店開張。「最困難的時候給員工發完工資,帳面上只有幾萬塊了,說句矯情點的話,大家真是靠著情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作為時光印記的聯合創始人,90後小夥張文才見證了「時光印記」從默默無聞到家喻戶曉。
  • 印刷工程,北京印刷學院的好專業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統計的印刷企業年度匯總數據可以看出,近幾年來,整個印刷行業營業收入呈現連年增長趨勢。對於報考志願的考生來講,報考印刷工程專業會是不錯的選擇。而提到印刷類專業就不得不提到開啟中國出版印刷高等教育的先河的北京印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