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京城著名的小吃攤街——門框胡同

2020-12-16 諾諾旅行記

說起京城的繁華之處,小小的門框胡同不可不去。

門框胡同南起大柵欄中部,縱穿廊房三條、廊房二條,北至廊房頭條中部。長約165米,寬約3米。據《光緒順天府志》載:「大柵欄,有小胡同曰門框胡同。」胡同中原有一個石砌的過街樓,下有石門框,胡同因此而得名。

這麼一個「一線天」的小胡同,曾經匯聚了京城著名的小吃攤,從南到北,依次有復順齋醬牛肉、年糕王、豌豆黃、油酥火燒劉、餡餅陸、爆肚楊賣年糕、炒餅、湯圓的廚子楊、年糕楊、豆腐腦白、爆肚馮、奶酪魏、康家老豆腐、炒火燒沙、包子楊、同義館涮羊肉、瑞賓樓(原名祥瑞)裕褳火燒、德興齋燒羊肉白湯雜碎和俊王爺燒餅等。這些小吃飯館雖然門臉不大,但幾乎每家都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傳說,都是老北京文化的見證者。

門框胡同曾有一家「同樂軒戲園」,很多戲曲文藝界的名流常出人此地。他們也是門框胡同小吃攤的常客。裘盛榮、尚小雲、金少山、魯迅、常寶坤等文化界名人均是這裡的忠實顧客。我國著名章回體小說大作家張恨水曾住在門框胡同12號院,在這兒寫下了《啼笑姻緣》《金粉世家》等聞名於世的小說。

現在,門框胡同有的小吃店店主、大廚已換成了外地人,並對老北京小吃進行了「改良」,還增加了韓國烤肉、新疆羊肉串兒、山東炸蠍子、溫州魚丸湯等小吃。在傳統的京味兒中融入了五湖四海的味道。若去門框胡同就餐,可先在團購網站上看看點評,定購團購券。

今天小編帶給驢友們的門框胡同就到此結束了。門框胡同的文章雖結束了,但小編為朋友們的創作永遠不會結束!小編還承諾會繼續為大家帶來優質文章,確保朋友們的閱讀質量。在此,我希望您們都能伸出的富裕之手,在最後,對小編的文章點一個小贊。給小編無限的力量繼續創造!

相關焦點

  • 大柵欄這條胡同原來是久負盛名的小吃街,深藏著百年老店
    逛前門大柵欄經過這條「門框胡同」,原先居然沒留意過,看招牌就是個美食街。沿胡同一直往裡走,有的路段被外賣摩託車擋住半條道,行人得避讓著走。兩側的店鋪「中華老字號「、」非遺「的牌匾赫然掛著,都是老北京小吃。 原來,這條胡同的小吃聞名於世。
  • 這條藏在大柵欄裡的美食胡同,一定要去吃一次
    和北京人聊門框胡同,總是離不開吃食的,但聽老輩兒講廊房二條過去多是經營玉器生意的,而與它一牆之隔的門框胡同經營的則是與玉器行相關的加工行當只是不知道從何時起,門框胡同與玉器一點也粘不上邊漸漸地成為了小吃一條街。
  • 600歲大柵欄西街重開 門框胡同老字號小吃重聚首
    除了恢復大柵欄西街上眾多著名的歷史遺存外,小腸陳、爆肚馮、年糕錢、豆腐腦白、奶酪魏、茶湯李、羊頭馬、瑞賓樓褡褳火燒等11家當年曾經或發源或輝煌於廊坊二條、門框胡同等地的老字號小吃,也終於重回大柵欄,再現了當年門框胡同「小吃一條街」的勝景。大柵欄西街今年600歲大柵欄西街東起煤市街,西至櫻桃斜街和鐵樹斜街東口的交匯處。
  • 藏在京城胡同深處的美食小吃,吃播、明星紛紛打卡,地道京城京味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下藏在京城胡同深處的美食小吃,胡同,是北京城的靈魂。如果沒有了它們的存在,北京將是另一個北京,也將失去大半吸引世界的魅力。那些已經存在上百年歷史的老胡同,不僅是北京人難以隔離的存在,同時也是眾多遊客樂於探尋的奇妙空間。行走在老北京胡同裡,仿佛時間在迴轉。別小看胡同裡的美食,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其中不乏一些吃播、明星前來打卡,地道的京城京味。 1、老北京奶酪宮廷,方家胡同(安定門內大街230號)
  • 門框胡同百年滷煮老店,京城最正宗的老北京小吃
    今天介紹的是具有百年歷史的門框胡同滷煮老店,京城最正宗的老北京小吃。一進門就能看見收銀臺,然後就是兩個比洗澡盆還大的滷煮鍋。每個人要在收銀臺處點餐,滷煮出的是票,爆肚灌腸一類的給一個號牌,自取餐。大家都在排隊等著師傅切滷煮,手法非常的快導致我根本不能抓拍到一張清楚的照片。
  • 北京這些最接地氣的胡同,你去過幾條?
    北京的胡同要麼南北或者東西,斜街不多,菸袋斜街是最知名的一個。菸袋斜街全長232米,在清朝時就是北京著名的商業街。在斜街轉轉,剪紙、糖人、古玩、字畫,充滿了古老而獨特的老北京市井風情和民俗手藝,韻味十足。
  • 北京這些最接地氣的胡同,你去過幾條?
    老北京胡同與小資情調結合讓南鑼鼓巷成北京最受遊客歡迎的步行街之一。最具市井風情菸袋斜街北京的胡同要麼南北或者東西,斜街不多,菸袋斜街是最知名的一個。菸袋斜街全長232米,在清朝時就是北京著名的商業街。在斜街轉轉,剪紙、糖人、古玩、字畫,充滿了古老而獨特的老北京市井風情和民俗手藝,韻味十足。
  • 品味老北京胡同文化,暢遊99條有名胡同,強烈建議收藏
    坐落於北京著名的大柵欄商業區,北起廊房頭條,南至大柵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清光緒年間,當年的門框胡同,可以說是京城眾多著名小吃攤的集聚地,後逐漸沒落。有家百年滷煮店「門框滷煮」正是得名於此,在滷煮界備受追崇。
  • 大柵欄街區是皇城根下最古老、最著名且又別具一格老北京人生活吧
    有老北京特色的一條街,挺熱鬧一條街。大柵欄商業街東起前門大街,西抵煤市街。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且又別具一格的古老街市和繁華的商業鬧市區。 這裡保存著大量原汁原味的古老建築。這些古老的建築和發生在它們中間的「城南舊事」,都是古都北京重要的人文瑰寶和文化資源。大柵欄位於天安門西南側,是北京著名的古老街市和繁華的商業鬧市區,更是京城文化的縮影和精華。
  • 北京十大著名胡同,沒去過胡同和沒呆過北京一樣!
    當年住在北城一帶的旗人大都有抽菸的嗜好,北京城裡的菸葉行業因此而發展起來。抽菸講究用菸袋,住在斜街上的人家看準了行情一戶挨一戶地開起了菸袋鋪。日子久了,「打魚廳斜街」和「鼓樓斜街」漸漸聽不到了,「菸袋斜街」卻是越叫越響。東頭入口像菸袋嘴兒,西頭入口折向南邊,通往銀錠橋,看上去活象菸袋鍋兒。
  • 京城周末丨春日胡同遊哪裡去?前門外草廠胡同「最愜意」
    京城周末丨胡同小巷「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要想真切體會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最好的辦法是自己親身去走一走、看一看。「京城周末」欄目將為大家推薦北京的展覽活動、胡同小巷、歷史遺蹟、文化小店,讓大家在閒暇周末,走出房間、走進城市,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感受北京這座城市濃鬱的文藝氛圍,去了解北京這座城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快來跟小印一起周末打卡吧!京城胡同遊,哪裡去?
  • 這條京城宣南老胡同,舊貌換新顏!這才是胡同應有的樣貌
    而我更喜歡十一期間到北京的胡同走訪拍攝,秋天的京城胡同天高雲淡,顯得更加美妙,節日的京城胡同紅旗飄揚,增加了喜慶。此次,主要走訪了京城宣南地區的胡同,也就是宣武門南菜市口西片區的胡同,此次走訪讓我對這一片區的胡同有了新的認知。
  • 北京鼓樓東大街的小吃攤:既能在門口擺攤,也可以躲入胡同的裡面
    北京鼓樓東大街的南側有一個特殊的小吃攤,這其實是一非正規的小攤,賣的傳統的北京小吃。它既能在門口擺攤,也可以躲入胡同的裡面做東西。這個北京市中心小吃攤也非常有意思,它屬於在胡同口隱蔽經營,顧客則是端著碗在路邊直接吃,這也形成了北京市中心旅遊區附近的一道風景。下面就是北京市鼓樓東大街的南側,也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商業街。
  • 淺談北京前門大柵欄,著名的商業街,曾經是京城的娛樂中心
    北京歷史上許多著名的劇院,茶館,書店和最早的電影院都在這裡定居,值得一遊。500多年歷史的大柵欄,既古舊又現代。興起於元代,建立於明朝,從清代開始繁盛至今。1900年義和團曾一把火將整條街付之一炬,重建後依舊繁華。逛百年商業街,買百年老字號,看百年老戲臺。做一身瑞蚨祥,嘗一口六必居,張一元文記茶莊休息一下,同仁堂裡面拜訪。
  • 北京市中心小吃攤一瞥:胡同口隱蔽經營,顧客端著碗在路邊直接吃
    北京鼓樓東大街的南側有一個特殊的小吃攤,這其實是一非正規的小攤,賣的傳統的北京小吃。它既能在門口擺攤,也可以躲入胡同的裡面做東西。這個北京市中心小吃攤也非常有意思,它屬於在胡同口隱蔽經營,顧客則是端著碗在路邊直接吃,這也形成了北京市中心旅遊區附近的一道風景。下面就是北京市鼓樓東大街的南側,也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商業街。
  • 從南鑼鼓巷開始,讓我們來遊串老北京胡同,體驗京城的市井文化
    這是一條修舊如舊的古老胡同,斑駁的牆面都是通過「花補」的方式完成的,牆上還保留著很多古老的歷史遺蹟。如果你注意觀察,在灰牆當中,有兩個繁體字「萬慶」,上邊還有雕花的門簷,下邊的門已被堵死,那就是老字號——萬慶當鋪,它是清末民初京城五大當鋪之一,可見,南鑼鼓巷一直是熱鬧繁華的風水寶地。
  • 七百米長的胡同,展現著京城的活態歷史
    乘坐公交車到燈市東口下車向東一溜達就是京城頗有名氣的史家胡同。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史家胡同小學是一所有著漫長歷史的學校,在這裡讀書的孩子們經常能夠參加迎賓、國慶等大的活動,是我們這些在工廠子弟小學讀書的孩子們仰慕的地方。
  • 京味兒濃鬱的胡同—「北京胡同」,老舍的靈感也由此而來
    今日我們將走進北京胡同,了解胡同背後的故事。「北京胡同」是許多名人生長的地方,「胡同故事」選了四十多位著名作家寫的關於北京胡同的散文,他們有的在胡同裡生活了幾十年,有的卻只生活了幾年。不管居住時間長短,他們對胡同的看法和感受都不盡相同,每一段內容都夾雜著他們獨特的視角和情感。
  • 北京有哪些胡同值得去?北京老胡同推薦
    胡同文化是北京的旅遊特色之一,它不僅見證了北京發展的歷史,也是幾代人生活記憶的承載體。來北京旅遊,一定要來看看這些胡同,才能感受到北京的生活文化。  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如今是北京的特色旅遊景點之一,在這裡有很多的美食小吃,特色小店,而它最根本的特色還是胡同風景。南鑼裡的每條胡同街道都不是特別的寬闊,充滿了古風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