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好吃的美味都藏在不起眼的地方」,這似乎成了人人都認可的美味定律。
城中村裡的酸辣魚、廢墟旁的燒烤、小巷子裡的滷麵、老廠房邊的家常菜……無一不在用行動證明著「真正的美味不需要華麗的外表」。
遊叔今天要帶大家去的這家店,也沒有「逃過」這條真理。與其他凹糟館、路邊攤一樣,最大的特點依舊是便宜、好吃,還不起眼。
遊叔和小夥伴騎著電動車,順著建設路向地臺寺方向走去,行至雲南師範大學培訓學院門口,遇上了兩輛等待左轉進入學院門的電動車。
對視一眼,吃貨與吃貨間的默契,便在電光火石間擦了個火熱。先後騎車進入學院大門,雖相互不認識,心裡想的卻應該都是:「能找到這裡,也倒是真懂吃!」
沒錯,今天要去的小店就藏在這裡。
年代久遠的老式宿舍樓安靜地矗立著,茂盛的綠樹在樓下為居民搭起了幾寸陰涼。一樓住戶的小院裡,老人在咿咿呀呀地唱著小曲兒。
看樣子宿舍樓裡居住的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可每日朝氣蓬勃的青春氣息卻一點都不少,這全是因為開在宿舍一樓的這家「美味石鍋拌飯」。
下午2點,已然過了飯點,可宿舍樓前空地上搭起的雨棚下,卻坐滿了正在享用美味的食客。幾張摺疊的小桌子也擺了出來,招待著絡繹不絕的客人。
就連有點悶熱的店內,也三兩成群地坐上了好幾桌人。
「你也是怪找得著呢,喊我自己來我肯定找不到。」
「我還不是有朋友領的來過麼才找得著呢嘛。」
這樣的對話經常在餐桌前發生,忙忙碌碌的老闆早就見慣不怪了,「之前有個客人來吃著一次,就講她經常來這邊免費公廁上廁所,但是都沒有發現我們家店開的這點。」
誰能想到,這家藏在宿舍樓裡的小店,雖然一點都不起眼,店內環境也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卻憑藉著一道石鍋拌飯,讓一波又一波吃貨愛了17年。
小店的老闆姓趙,開店時是師大的老師,專門向賣韓餐的侄子習得了做石鍋拌飯的手藝,於是便在宿舍區裡開起了這家小店。
雖然賣的是韓式料理石鍋拌飯,但他卻結合了昆明人的口味,對這碗石鍋拌飯進行了改良。
於是17年來,菜單從「石鍋拌飯、果凍、壽司」三個菜發展到了現在的十三個菜,石鍋拌飯的價格從5元/份漲到了現在的15元/份,衝著這碗飯來的食客卻絲毫不減。
不同於韓式料理的石鍋拌飯,美味石鍋拌飯裡的素菜,都是先炒了之後才放到飯上的,小瓜、胡蘿蔔、番茄、香菇經過油炒之後,激發了香味,更加下飯。
而溏心蛋也是昆明人最偏愛的味道,蛋白滑嫩適口,蛋黃呈現剛剛好的半固半液的狀態,一定要粗暴地和飯一起拌開,吃起來才叫一個爽!
點睛之筆——韓國辣醬,則是老闆購入了韓國醬之後再進行調味,因此,這份美味石鍋飯吃起來是微鹹微辣的味道。
配飯吃的辣白菜,酸酸辣辣,完全是老昆明的手藝才能醃漬出的味道。一份飯配上一碗鹹菜,韓式吃法滇式味道,讓人慾罷不能。所以「一天賣個100多份」可不是吹牛。
石鍋拌飯的最佳搭配泡菜湯也值得一試,滿滿的泡菜和大塊的嫩豆腐一起熬煮,一口飯一口湯,香到沒朋友。
除了石鍋拌飯和泡菜湯之外,店裡的另一大招牌就是特色小肉串。
別看它個小,每塊肉可都是實實在在的,肥瘦相間,緊實不柴,撒上辣椒麵和孜然之後,一口一串根本停不下來。他家的冰稀飯也和其他地方的不同,看上去相當樸素,可是吃起來卻非常清爽解膩,還有玫瑰淡淡的香。
再來份果凍作為飯後甜點吧!晶瑩剔透的果凍有三種味道,舀一勺送進嘴裡,滿滿的童年味道。
「他家的味道說不上好吃到上天,但就是半夜的時候會讓人非常想念」,沒有華麗的辭藻,這就是食客給出的最好的褒揚。
因為店開在師大宿舍區內,於是最初光顧店裡的食客大多是師大的學子們。
「以前有個河北呢小夥子經常來吃,後面畢業了就回老家了,前久來昆明出差還專門過來吃了一次。」
對於那些一周吃兩次美味石鍋飯的師大學子來說,這碗石鍋飯不僅僅是飽腹的美味,更是多年後值得回顧的青春記憶。
而對於那些熱衷美味的吃貨們來說,「美味石鍋拌飯」是他們私藏著的寶藏小店。
他們偏愛那一口家常的味道,更喜歡那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用餐時光。
上班族午餐時相約同事來吃一碗石鍋飯,工作中的瑣碎也能消融在這個老舊的院壩中。
天天在CBD約會的情侶,到簡易的小棚中坐上片刻,也能收穫到不一樣的甜蜜。
和孩子分食一份飯的年輕媽媽,看著孩子津津有味地吃著烤腸,自己碗裡的飯也好像變得更加香甜。
午後的宿舍區院壩裡,響起了陣陣的機械轟鳴聲,破了的小店招牌在風中撲閃,烤肉的煙火在陽光下嫋嫋升起。
說起來,小店的用餐環境並稱不上雅致,可每一位食客都能享受其中,絲毫不受幹擾。
那種慢悠悠地吃一頓飯的時光在這裡一點都不難得,可這樣的小店卻越來越難得。
「這邊好像後面要拆了」,無意中聽見老闆說的話讓人惆悵。所以,趁它還在,別讓相見變成懷念。
# 今 日 話 題 #
你還知道哪些旮旯裡的寶藏小店?
留言區裡和遊叔說說唄
下次就安排~
五華區建設路16號雲南師範培訓學院內(校醫院背後)▌文案:小芒果 攝影/ 後期:貳十伍
▌文章聲明:昆明全接觸原創發布,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商務合作:18987021999(微信同號)
▌主編電話:13312558879(微信同號)
▌法律顧問:雲南博凡律師事務所 李開甫律師:1828876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