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十裡春深,落花輕覆草痕。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
——老樹畫畫
三月:澤天夬
辰月
律呂是姑洗之音
節是清明,氣是穀雨。
《呂氏春秋·音律》:
「姑洗之月,達道通路,溝瀆修利。」
朱新建《獨上枝頭》
丨清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重要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為節始於唐朝,但緣由卻還是寒食,所以《初學記》、《太平御覽》唐宋兩代類書中都只有寒食而無清明。
古人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rú];三候虹始見。」意即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接著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是雨後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
朱新建《二月雲煙迷柳色》
丨姑洗
古代樂律名。古樂分十二律﹐統稱「律呂」,陰陽各六,第五為姑洗。古人將十二律與十二月相配,夾鍾配二月,所以夾鍾也是農曆二月的別名。
律,本來是用來定音的竹管,古人用十二個不同長度的律管,吹出十二個高度不同的標準音,以確定樂音的高低,故這十二個標準音也就叫做十二律。
排在奇數位置的黃鐘、太簇……稱為六律,
排在偶數位置的大呂、夾鍾……稱為六呂。
十二律中所有的音就是所謂的:"黃鐘生林鐘,林鐘生太簇,太簇生南呂,南呂生姑洗,姑洗生應鐘,應鐘生蕤賓,蕤賓生大呂,大呂生夷則,夷則生夾鍾,夾鍾生無射,無射生仲呂"。這種音的生成方法就稱為"三分損益法"。而在西洋音樂理論中稱之為"五度相生律"。古代最早記載生律方法的書是《管子·地員篇》。而最早記載十二律生律法的是《呂氏春秋》。
朱新建《滿堂春色》
丨音系
十二律的絕對音高,也是半音關係(律名相對於音名)。因歷代黃鐘律音高標準之不同而隨之上下。對不同律制而言,上列十二律名的精確音高關係一般僅指三分損益關係的前十二律,稱為十二正律。對中國古代音樂的研究結果表明,十二律的絕對音高有兩種系統。黃鐘=f1,稱為第一音高系統,又叫鐵尺律;黃鐘=c1,稱為第二音高系統,又叫北朝隋唐太常律。
若按第二音高系統,即太常律,則中國古代十二律和西洋音樂十二絕對音高的對應關係為:
黃鐘_大呂_太簇_夾鍾_姑洗_中呂_蕤賓_林鐘_夷則_南呂_無射_應鐘
c1___#c1__d1___be1__e1___f1___#f1__g1___ba1__a1___bb1__b1
丨月份及地支對應
十二律與月份關係
由於音律與一年中的月分恰好都定有十二個,於是在中國上古時代,人們便把十二律和十二月聯繫起來。據說古人在十二律管中放入蘆葦薄膜燒成的灰,然後將律管放在密室或者埋入地下,到了相應的節氣(嚴格說是十二氣)相應律管中的灰就會飛出來,以此來測月份和時節。
朱新建《花奴》
依照《禮記.月令》上的記載,它們之間的對應為∶
孟春之月,律中太簇;仲春之月,律中夾鍾;
季春之月,律中姑冼;孟夏之月,律中中呂;
仲夏之月,律中蕤賓;季夏之月,律中林鐘;
孟秋之月,律中夷則;仲秋之月,律中南呂;
季秋之月,律中無射;孟冬之月,律中應鐘;
仲冬之月,律中黃鐘;季冬之月,律中大呂。
朱新建《牡丹春事》
十二律與地支關係
黃鐘(子,十一月)、大呂(醜,十二月)、太簇(寅,正月)、夾鍾(卯,二月)、姑冼(辰,三月)、中呂(巳,四月)、蕤賓(午,五月)、林鐘(未,六月)、夷則(申,七月)、南呂(酉,八月)、無射(戌,九月)、應鐘(亥,十月)。
【辰月】說文:「震也。三月,陽氣動,靁電振,民農時也。物皆生。」清代段玉裁《辰說文解字注》:「震振古通用。振,奮也。律書曰。辰者,言萬物之蜄也。律曆志曰。振美於辰。釋名曰。辰,伸也。物皆伸舒而出也。季春之月。生氣方盛。陽氣發洩。」
【辰時】辰時即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上午 7 時正至上午 9 時正)。
十二闢卦
丨卦象
澤氣上升,決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潤萬物。
即辰月,陽氣接著上升,已經是五個陽了,卦變「澤天夬」。節氣是清明和穀雨。外卦是兌卦,兌為澤,澤為水,表示天上水分很多,空氣溼潤。內卦是乾卦,乾為天,澤天夬,這個卦象,表現出地球物理的氣象,與我們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陽能快要全部上升完了。上為兌卦,下為乾卦,兌為澤,乾為天,兩者構成卦象澤天夬。這夬卦,便就此刻畫了農曆三月的特徵:梅雨季節,淫雨霏霏。
朱新建《英雄圖》
丨養生
我國民間有「春捂秋凍」的養生方法。春捂要根據自己的體質,捂好不同的部位,才能起到作用。「春捂」要掌握好「815原則」:如果晝夜溫差大於8℃,上衣可稍微穿薄一些,但下身褲子不能減,要繼續捂;如連續3天平均溫度在15℃以上,人體則不適宜再捂了,否則會上火、血壓升高。腸胃不好,捂腳踝;保護心腦血管,捂頭;高血壓,捂腳背;慢性支氣管炎,捂腿肚子;前列腺疾病,捂膝蓋。
清明正是陽氣上升的時候,當春之時,內經強調「食應減酸宜甘以養脾壯陽」,也就是說,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祛溼為食養原則,忌過於酸澀,宜清淡可口,尤忌油膩生冷。
古人所謂「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腎,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臟,乃順天理」。溫食有利於護陽,姜、蔥、韭菜宜適度進食,但也不宜多食大辛大熱之品,如參、茸、烈酒等,以免助熱生火。至於寒涼、油膩、粘滯之品易傷胃陽氣,則應儘量少食。可多食些柔肝養肺的食品,如薺菜、菠菜、山藥。在湯品調理中,可多用利水滲溼和補益、養血舒筋的藥材。如銀耳、薏仁、黃芪、山藥、桑葚、菊花、杏仁等。清明還要多食種子植物如燕麥、蕎麥、稻米、扁豆、薏仁、花生、黃豆、咖啡豆、葵花子等。種子植物營養豐富,多食清明五穀養生粥可益肝、除煩去溼和胃、滑腸、補虛、增強抵抗力、延年益壽。
朱新建《擬關良筆意圖》
丨十二律相關
十二律
古樂十二調。古代漢族樂律學名詞,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損益法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種律制。
律呂
古代漢族樂律的統稱,是有一定音高標準和相應名稱的中國音律體系。十二律分為陰陽兩類,凡屬奇數的六種律稱陽律,屬偶數的六種律稱陰律。另外,奇數各律稱「律」,偶數各律稱「呂」,故十二律又簡稱「律呂」。陽律六:黃鐘、太簇、姑冼、蕤賓、夷則、無射;陰律六:大呂、夾鍾、中呂、林鐘、南呂、應鐘。共為十二律。
讀音
十二律呂從低到高的準確讀音依次為:黃鐘(huáng zhōng)、大呂(dà lǚ)、太簇(tài cù) 、夾鍾(jiā zhōng)、姑洗(gū xǐan)、中呂(zhōnglǚ)、蕤賓(ruí bīn)、林鐘(lín zhōng)、夷則(yí zé)、南呂(nán lǚ)、無射(wú yì)、 應鐘(yìng zhōng)
三分損益法又稱五度相生律,是古代漢族發明制定音律時所用的生律法。根據某一標準音的管長或弦長,推算其餘一系列音律的管長或弦長時,須依照一定的長度比例,三分損益法提供了一種長度比例的準則。
漢族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創造。秦以前,漢族已創造了樂器和樂曲,發明了樂律。漢唐盛世,漢族音樂以歌舞音樂見長;宋元以後,則以戲曲音樂為主。當今世界公認的音樂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漢族稱三分損益律)、純律及平均律,漢族皆獨立發明。
朱新建《英雄圖》
丨詩文詞賦
南宋丨湘春夜月·近清明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月當門。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雲。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這次第,算人間沒個並刀,剪斷心上愁痕。
朱新建《心靜自然涼》
畫家介紹
朱新建(1953—2014.2.10),江蘇省南京市人。1980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留校任教、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獲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銀質獎;作品《除三害》獲全國少兒圖畫優秀獎。為上海美術電影廠、中央電視臺設計動畫片《老鼠嫁女》、《金元國曆險記》、《皮皮魯與魯西西》的人物造型,動畫片《選美記》的造型設計獲上海美術電影廠優秀獎及金雞獎提名。曾赴比利時、法國舉辦個人作品展。作品曾被中國美術館、法國國家圖畫館、比利時皇家歷史博物館、巴黎美術學院等機構收藏。出版有《朱新建畫集》三種。
陳丹青: 「朱新建的畫作影響了江南、江北一大批畫畫的人。這些人可能都不是所謂那些『嚴肅繪畫』的畫家。朱新建開闢了一條新路。可以說,我們所有玩水墨的、玩文人畫的、在當代藝術圈玩情色的、玩個人主義的,都受到了他的感召。朱新建是一個非常有性情,同時又非常有內涵的一個人。現在他走了,我倒是很希望現在80後、90後多看看他的畫。現在的孩子太乖了。」
-END-
【編者按】
在公眾號內下方輸入「清明」
即可查閱【二十四節氣】專題之《清明·茶神陸羽》等節氣文章
(圖/文 編輯 巫小茶)
感謝您對海容教育的關注和支持
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感恩您的傳播與分享
點擊右上角可分享本文並關注我們
微信:haironghuadefu
海容生活館微信平臺:海容生活館
新浪微博:廣州海容學校
★ 小學部郵箱
hairongxueyuan@163.com
諮詢電話:18148983396
★ 幼兒部諮詢電話
大學城校區:82352188—838
珠江帝景校區:020-62892469
錦安苑校區:020-89660956
★ 華德福海容教育培訓(淘寶店)
http://shop109511787.taobao.com
★海容華德福生活館(淘寶店)
http://shop68726725.taobao.com
★海容童樂園育兒論壇
http://hirong.cn/discuz/index.php
★廣州 ·四年全日制優律司美專業培訓★
諮詢及報名郵箱:hairongeu@163.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eurythmy
微信平臺:走進優律司美Eurythmy
↑↑↑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立刻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