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前的1968年6月20日清晨,北京龍潭湖邊,一位風華正茂的青年不幸離世,年僅31歲。他是中華民族第一位世界冠軍,國球開山祖師容國團。
容國團,生於1937年,廣東珠海南屏人,少年貧寒,在香港魚行打雜為生,人窮志堅骨頭硬,容國容在艱苦的環境中學會了一身出神入化的桌球技術,培養了錚錚傲骨。
1957年,容國團在香港埠際桌球賽豪奪男團、男雙、男單三金。不久在一場交流賽中擊敗剛獲得世乒賽冠軍的日本球星荻村伊智朗,聲名大振。年底返回大陸,報效祖國。
容國團身患肺病,身體瘦弱,人們不相信他能在桌球界打出名堂,人問:「十年能拿世界冠軍否?」容國團答:「三年!」豪言一句話,苦練無日夜。
1959年第25屆多特蒙德世乒賽,容國團連過6關,殺入男單決賽,對手是曾九次獲得世界冠軍的匈牙利老將西多,經驗豐厚,實力雄厚。
當年的中國百廢待興,在體育事業上舉步維艱,中國亟需一個世界冠軍來振奮民族精神。
22歲的容國團肩上擔負億萬中國人的重託,只許勝不許敗,身上壓力可想而知,容國團有點縮手縮腳,先輸一局。
容國團豁出去了,大喊一聲:「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待何時!」
容國團敢字當頭,搶字當先,發球長短兼施,把扣殺的角度加大,調動老將西多左撲右擋,把西多累得氣喘籲籲,容國才連扳三局,逆轉奪冠,高高捧起了聖勃萊德杯。
這是中華民族奪得的第一個世界冠軍,為國人摘下了「東亞病夫」的帽子,中國人揚眉吐氣。
捷報傳來,全國振奮,各行各業各條戰線都掀起創優爭先的熱潮,帥氣瀟灑的容國團成為全民偶像。
容國團為桌球成為中國的「國球」打響開門紅,桌球項目火遍神州大地,全國掀起桌球熱潮,中國申辦了世乒賽,1961年第26屆世乒賽在北京舉行,容國團率隊在男團決賽中5-3擊敗當時的世界乒壇霸主日本隊。
此次男團擊敗日本奪冠,全國人民的愛國激情與桌球熱情更加高漲,桌球在中國推到了一個更崇高
地位。從此,桌球被譽為「國球」,成為國家形象的亮麗名片。
容國團不僅為中國桌球男隊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在女隊的做出的貢獻也居功至偉。
當時中國女隊連敗於日本隊,1964年底,容國團受命出任女隊教練。容國團嘔心瀝血,廢寢忘食,帶出了一支敢打惡仗硬仗的桌球娘子軍。
1965年4月第28屆南斯拉夫世乒賽,容國團率女隊參賽,獲得了女團、女雙和混雙三項冠軍,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從此,中國女乒面目煥然一新,雖說人員不斷更迭,容國團給整個團體注入的精神與靈魂代代傳承至今,中國女隊長期稱霸世界。
如果沒有容國團,桌球是否會成為中國的國球?也許不會,為什麼呢?
因為他克服困難回到祖國為國爭光,使桌球有了愛國情懷。
因為他給中華民族奪取了第一個世界冠軍,使桌球身上自帶榮耀光環。
因為他的榜樣力量,桌球在中國星火燎原,遍及城市鄉村每個角落。
因為他的「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待何時」,使桌球帶著拼搏與勇氣。
因為他給中國桌球隊種下了「快準狠變轉」的根基,使桌球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發展。
容國團生命雖短,精神永恆,斯人已逝,英靈常在……
桌球網——太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