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紅極一時」的章丘鐵鍋,如今還不如一根大蔥有名,真可惜

2020-12-21 斑馬斑馬兒

曾經「紅極一時」的章丘鐵鍋,如今還不如一根大蔥有名,真可惜!

最近「火晶柿子」在網上特別火,讓人不得不感慨現在電視節目強大的「帶貨能力」。一部《長安十二時辰》,讓曾經默默無聞的火晶柿子,變成炙手可熱,甚至「一斤難求」的程度。這番景象,讓人想起來之前曾經「紅極一時」的章丘鐵鍋,如今卻還不如一根大蔥有名,真可惜!

前些年火爆網絡的《舌尖上的中國》,堪稱是一部「帶貨神劇」。帶火了很多產品,而章丘鐵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當時的介紹語是這樣寫的,「歷經十二道工序,再過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溫錘鍊,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直到鍋如明鏡」。

煽情的描述,加上動人的劇情,讓章丘鐵鍋一下就火了起來。加上章丘鐵鍋,純手工打造,遍布錘花,炒菜省油還不粘鍋的特點。讓這口鐵鍋變得異常火爆,加上網絡的炒作和商家的營銷,一時間「洛陽紙貴,章丘無鍋」成為一句經典的熱詞。

那會,一口章丘鐵鍋炒到上千塊,若是「名家」打造的,價格更貴,而且想買還要託熟人。然而好景不長,很快就爆出一系列「假鍋」。幾乎都是用機械加工廠鍋的形狀,然後再打出所謂的「錘花」。根本就不是所謂的千錘百鍊,更不是老師傅純手工打造的。

正如《桃花扇》裡所言「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曾經紅極一時的章丘鐵鍋,轉瞬間就「糊掉了」。工藝精湛的手藝人,在追求利潤,營銷炒作,機械製造的現在,沒有絲毫還手之力。好端端的產品,被推進流量帶貨的頂點,轉眼就跌落低沉的塵埃裡,只留下罵聲一片。

如今再說起章丘,幾乎沒人在提起鐵鍋,更多的是想到章丘大蔥。畢竟山東的大蔥蘸醬是真好吃,而且章丘大蔥完全經得起考驗,一根能長到2米高的大蔥,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仿」出來的。

曾經「紅極一時」的章丘鐵鍋,如今還不如一根章丘大蔥有名,真可惜!最後話說回來,真正的章丘鐵鍋,確實好用,對得起它「非遺」的頭銜。只可惜,淪落到現在真假難辨這個樣子,不過或許也不是壞事。大風吹過,留下的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東西,希望它有一天能夠涅槃重生。

相關焦點

  • 真·你還沒有一根大蔥高 2.532米章丘大蔥破世界紀錄
    【真·你還沒有一根大蔥高 2.532米章丘大蔥破世界紀錄】近日,山東濟南市章丘區,2020章丘大蔥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世界吉尼斯總部派員現場對一棵大蔥進行測量,長度為2.532米,創造了新的世界吉尼斯大蔥高度記錄。
  • 向一根章丘大蔥學習
    因為遇見了一個山東的朋友,就遇到了章丘大蔥……其實,以前的自己可謂井底之蛙,孤陋寡聞,只知道山東大白菜,卻不知道章丘的蔥。或許都是背井離鄉的遠離故土,所以我和山東這個哥們兒第一次見面,就叫他為「響馬」,而他也開心的回敬我為「侉子」……直到這個哥們兒送來章丘大蔥,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山東人總是愛說:你牛什麼牛,長得還沒有俺家裡的蔥高呢……國慶前夕,這個哥們兒又送來八根大蔥,還別說,這每一根蔥,都是一米七八左右的身高,這在天府之國的四川,絕對是一種神奇的稀罕。
  • 章丘人談「章丘鐵鍋」:從來沒聽說過 有點不適應
    大意是《舌尖3》捧紅了「章丘鐵鍋」,不但網上賣斷貨,居然還成了傳說中的「相親利器」。我半開玩笑地說,我老家的那兩口鐵鍋,豈不成了「傳家寶」?不能不承認,面對「章丘鐵鍋」的走紅,作為一名在北京的章丘人,並沒有感到一絲自豪,反而有點蒙。因為,在《舌尖3》播出之前,我還從來沒有聽說過家鄉還有這麼一號特產——「章丘鐵鍋」。
  • 好品質打造「章丘鐵鍋」好品牌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以後,章丘鐵鍋一夜之間躥紅,當地製作鐵鍋的家庭小作坊也遍地開花,然而鐵鍋的質量卻良莠不齊,甚至出現了以次充好的現象。僅僅過去了4個月,紅極一時的網紅章丘鐵鍋突然「遇冷」,不僅產品出現了滯銷,甚至很多跟風的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 從網紅到滯銷 章丘鐵鍋如今為何遭遇尷尬?
    章丘鐵鍋從網紅到滯銷 這鍋誰背   《舌尖上的中國》讓「章丘鐵鍋」一夜成名,紅極一時,最火時線上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然而這個熱搜爆款,似乎開始賣不動了,從難買到難賣,「網紅」鐵鍋經歷了什麼?在它的出身地山東章丘,現在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前往章丘鐵鍋的產地一探究竟。
  • 是什麼砸了章丘鐵鍋的牌子
    &nbsp&nbsp&nbsp&nbsp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以後,章丘鐵鍋一夜之間躥紅,甚至出現一「鍋」難求的局面。僅僅過去了4個月,紅極一時的網紅章丘鐵鍋突然「遇冷」,不僅產品出現了滯銷,甚至很多跟風的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 章丘鐵鍋從網絡爆紅到現如今過氣滯銷 這鍋到底誰來背?
    《舌尖上的中國》讓「章丘鐵鍋」一夜成名,紅極一時,最火時線上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然而這個熱搜爆款,似乎開始賣不動了,從難買到難賣,「網紅」鐵鍋經歷了什麼?在它的出身地山東章丘,現在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前往章丘鐵鍋的產地一探究竟。
  • 品牌山東丨章丘鐵鍋真的涼了嗎?
    章丘鐵鍋同盛永 臻三環品牌負責人劉紫木告訴我們,「那幾天網店下了近千萬的訂單,相當於去年三天賣了一年的貨。」由於遲遲供不上貨,他們也迅速下架了所有的鐵鍋。然而經過短短的幾個月,紅極一時的「章丘鐵鍋」,卻在網上被曝出「涼了」的聲音,大家追捧的熱度也逐漸降低。「章丘鐵鍋」繁華褪去,進入理性,從品牌發展的角度,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一風波呢?
  • 從拼多多上100塊買的章丘鐵鍋,顛覆了我對國產的看法
    前幾天五一,看到拼多多上正在直播章丘鐵鍋,純手工鍛造,只賣100元左右,毫不猶豫下了一單。現在鍋到了,試了一下,沒想到太有驚喜。雖然看起來好像「其貌不揚」,但很厚實,導熱快,做菜完全沒有黑色雜質。說起章丘鐵鍋,一直是中國人勤勞智慧的寫照。章丘位於山東濟南,是有名的「鐵匠之鄉」,冶鐵製造農具、鍋具的歷史已經有2700多年。在過去,打鐵是章丘家家戶戶必備的一項技能。50年代,章丘73萬人口居然有38萬人從事打鐵相關行業。
  • 章丘鐵鍋為何紅不過半年
    一家之言每個人都想榨取章丘鐵鍋的價值,卻少有人來維護品牌價值,這或許正是章丘鐵鍋從「爆紅」到「遇冷」的重要原因。據媒體報導,某知名美食節目播出以後,章丘鐵鍋一夜之間躥紅,當地製作鐵鍋的家庭小作坊也遍地開花,然而鐵鍋的質量卻良莠不齊,甚至出現了以次充好的現象。僅僅過去了4個月,紅極一時的網紅章丘鐵鍋突然「遇冷」,不僅產品出現了滯銷,甚至很多跟風的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 「章丘鐵鍋」現象背後的品牌培育和保護之路!
    短短不到半年,章丘鐵鍋走出了從紅極一時到鮮有問津的過山車行情。網上一片「送一首涼涼」「產品滯銷」的唱衰之聲,使章丘鐵鍋再次成為熱詞。濟南市章丘區在歷史上是有名的"鐵匠之鄉",古有"章丘鐵匠遍天下"之說。所謂章丘鐵鍋,其實是源自這裡的工匠世代傳承的手藝。早年間,農村家庭大都使用這樣的鍋,但手工鐵鍋產量低,耗費人工,隨著便宜又輕巧的機器鍋普及,手工鐵鍋已經很少人做了。即便能生產,工匠的打造技術不同,鐵鍋質量也會不同,手藝好的老工匠,已經所剩無幾。
  • 急功近利,毀掉了一個知名品牌:章丘鐵鍋
    提到鐵鍋大家應該並不陌生,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門老手之前藝竟然支撐著章丘整個收入來源。可是越是在興旺的時候越要有後顧之憂。我相信大家都看過《舌尖上的中國》吧!裡面有各種美食,(想的我都快溜口水了),就在前段時間章丘的鐵鍋讓《舌尖上的中國》大火了一陣子。章丘鐵鍋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傳統手工鍛造的鍋具,其製造需經十二道工序,多遍火候,在一千度左右的高溫錘鍊,經受萬次鍛打,直到鍋如明鏡完工,一道最簡單的清水炒雞蛋,便能看出其特點,不放一滴油,就能做到絲毫不粘。
  • 被舌尖捧紅的章丘鐵鍋,曾經千元難求,如今99塊包郵卻沒人買了?
    在《舌尖》第三部裡,節目對章丘鐵鍋做了詳盡的描述,這看似普通的鐵鍋,被節目揭秘後,觀眾才發現,這鐵鍋原來是如此的「傳奇」,製作一個鐵鍋需要用到十二道工序,光是過火就要十八遍,在成型時,需要用到一千度的溫度進行錘鍊,最後還要經過三萬六千次捶打,鐵鍋才能成型。由工匠千錘百鍊純手工打造出來的鐵鍋,受熱均勻,導熱快,做菜時不用擔心粘鍋。
  • 章丘鐵鍋真假難辨 匠心品牌不容抹黑
    原標題:匠心品牌不容假冒抹黑(人民時評)   面對「流量明星」「網紅產品」的誘惑,堅守誠信、堅守匠心,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短短不到半年,章丘鐵鍋走出了從紅極一時到鮮有問津的過山車行情。
  • 被「舌尖」捧紅的章丘鐵鍋,主播花1800嘗試無油煎蛋,結果……
    推薦語:好好的章丘鐵鍋,被炒作成這個樣子,可惜了這些傳統的老手工藝了下文轉載自作者:李小胖美食達人被「舌尖」捧紅的章丘鐵鍋,主播花1800嘗試無油煎蛋,結果……曾經舌尖上的中國可以說是中國最火的一檔美食節目,裡面包含了中國各地的美食
  • 章丘鐵鍋從「網絡爆紅」到「過氣涼涼」這鍋誰來背?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報導)今年春節期間,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播出,「章丘鐵鍋」一夜成名,紅極一時,最火時線上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然而這個熱搜爆款,卻似乎開始賣不動了,從難買到難賣,「網紅」鐵鍋經歷了什麼?在它的出身地山東章丘,現在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帶著這些疑問,日前財經頻道記者前往章丘鐵鍋的產地,去一探究竟。
  • 章丘鐵鍋,明天見!「臻三環」開業提供130口鐵鍋現貨
    6月9日,章丘鐵鍋「臻三環」傳承人之一的劉紫木在其朋友圈宣告,由王立芳、王玉海父子擔任總代理的章丘「臻三環」手工鐵鍋旗艦店將於6月18日在章丘百脈泉大街路西唐人中心開業。這是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的章丘鐵鍋品牌,繼寬厚裡的「同盛永」鐵鍋體驗店之後,在濟南開的第二家線下銷售店。開業當天提供130口鐵鍋現貨劉紫木表示,為表示對王玉海父子旗艦店的支持,開業當天會提供130口鐵鍋現貨,還有5口王玉海親手打的「宗師」鍋,以供顧客選擇。
  • 章丘鐵鍋成名後:一鍋難求,有人為求鍋翻牆入廠
    在這陣突如其來的「鐵鍋狂風」席捲鐵匠之鄉章丘的同時,也攪動了不少鐵匠的心,部分鐵匠另立門戶。「如今在章丘,每一位鐵匠都想打鍋。」王玉海一夜之間成為了「宗師」,不少師傅也希望藉助媒體讓大眾認可自己的鐵鍋。這陣突如其來的「狂風」,攪動了不少章丘鐵匠的心。一位章丘人向紅星新聞笑稱,「如今,在章丘每一位鐵匠都想打鍋。」
  • 章丘鐵鍋這半年
    半年過去了,劉紫木到廣州參加首屆非遺品牌大會,章丘鐵鍋的熱度淡去,他不再是媒體追逐的對象。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他笑著說,王玉海師傅的鍋還欠著1000多口,希望顧客不要著急。劉紫木接觸章丘鐵鍋實屬偶然。2012年,有人提著一口黑乎乎的鐵鍋走進他的辦公室,嚇了他一跳。聊了之後,他得知了一個關於章丘鐵鍋的略顯傷感的故事。
  • 4個月毀掉一個知名品牌,章丘鐵鍋「涼」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後,捧紅了一個「章丘鐵鍋」。這種純手工製作的鐵鍋,製作非常麻煩: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1000℃高溫冶煉,36000次錘打……整個鐵鍋用一塊鐵皮一氣呵成,一個人每天頂多能完成一口鐵鍋。節目播出後,章丘鐵鍋成了「網紅」,刷爆了朋友圈。很多網友衝著這名頭,也要去購買一口正宗的章丘鐵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