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難「有救了」,共享電單車規範停車黑科技將攻克行業運營難題

2020-12-19 LLsight

如果說,前幾年是共享單車的天下,那麼近兩年絕對是共享電動車主宰兩輪車出行市場,用時下熱詞「彩虹大戰」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2020共享電動車太火了。火到全國各地「無處不在」,火到各方資本「前赴後繼」。

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超過250家產品標籤含「共享電動車、共享電單車」以及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共享電動車、共享電單車、共享電動自行車」,且企業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共享電單車相關企業。其中94%的相關企業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全國已投放總量超500萬輛,這背後還不斷有新的品牌進入。

不過提起共享電單車,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在剛需市場下,企業完全配合政府監管要求,「恪盡職守」,真正發揮共享電單車的價值,是一件難事。這也導致,用戶對此褒貶不一,各城市接納態度也不盡相同。

尤其是今年以來,不少城市對共享電動車「亮紅牌」或是「粉轉黑」。屢見不鮮的共享電單車交通事故、不合規電動車被接二連三清理出局、過度投放及激烈的品牌競爭,堵路又堵心……

先不說讓大眾廣為吐槽的停車點少、故障車多、運營範圍小、續航時間短、亂收費等車輛問題,共享電動車出現了與共享單車泛濫時期一樣的亂停亂放亂象,嚴重影響了市容環境秩序、市民安全出行和城市文明形象,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城市的共享電動車會從被接納淪為被「驅逐出境」。

共享電單車亂停亂放現象一方面是因為用戶素質良莠不齊,最主要還是因為企業疏於管理或是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來指導或約束用戶規範停車。此前我國多個城市交通管理部門也接二連三約談過不少不合規投放的共享電動車企業,並對運營企業提出加強停放秩序管理,按位規範停放,優化技術監管,解決車輛停放定位誤差問題等監管要求。

為解決共享電動車發展道路中的「絆腳石」,助力共享電單車運營企業更快更有效地解決當下城市共享電單車停放難題,泰比特於前段時間正式推出了完善的規範停車方案,既滿足共享行業監管要求,又大大降低運營企業技術研發成本。

【P點高精度定位+垂直停車雙重技術加持】

北鬥應用到共享電單車的核心原理是在車身的智能鎖上裝配北鬥定位晶片。實現亞米級高精度定位是採用RTK技術。RTK技術也叫載波相位差分技術。是通過地面衛星定位服務系統基站長期觀測,獲取到衛星信號的電離層誤差、對流層誤差,把誤差數據播放給基站附近的終端設備,終端設備通過算法把誤差數據修正掉,從而獲取高精度位置。

泰比特高精度定位技術利用北鬥的定位能力,通過」定點還車「的方式達到規範停車的目的。通過定位功能、車身內置的地磁儀、陀螺儀等高精準的傳感器,可以判斷車輛停放的地點、車輛姿態與馬路垂直角度,進而判斷車輛是否停放有序,只有車輛完全停在還車站點內且垂直於馬路邊緣,才能還車成功。

【藍牙道釘技術】

泰比特藍牙道釘產品具有更精準的定位技術,藍牙通信,更進一步優化了其電子圍欄定位技術,並基於海量出行大數據向政府提供共享單車停放區域規劃方案和建議、解決了不精準GPS定位、亂停亂放等現象。

道釘發射藍牙信號,車輛接收道釘廣播的藍牙信息,只有收到了道釘的藍牙信息才允許還車,否則認為在站點外不允許還車,誤差不超過2米。

該方案採用泰比特自主研發的4G 共享智能中控,可實時採集車輛、控制器、BMS、傳感器數據,除了具備高精度定位和垂直停車功能,還支持後輪鎖、電池倉鎖、頭盔鎖、智能語音等功能,最快化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共享電單車如今發展勁頭正旺,但仍面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行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不僅靠用戶的認可、政策的支持,更靠企業的不斷「打怪升級」。當前,除了行業巨頭和部分有實力的企業,許多小品牌尚且缺乏研發能力,處於低調冒險行事狀態,面對趨向同質化的產品服務及嚴格的政策監管,稍有差錯,就容易面臨出局的風險。

而現在,行業有了更加規範和完善的技術手段,無序、違規停放,妨礙城市治理現象也能大幅減輕,換言之,在解決掉這些核心問題以後,共享電單車行業或將被重新認知。未來,共享電單車將化「政策阻力」為「驅動力」,繼續發揮其廣闊的市場價值。

相關焦點

  • 小遛推出90°停車,承德就要這樣的共享電單車
    小遛首創90°規範停車,攻克亂停放難題今年四月,小遛共享首次對外發布了自身研發的兩項最新技術:90°規範停車及亞米級精準停車。小編了解到,採用了這項90°規範停車技術後,用戶用完車後,需要將車輛放置在規定的停車點並垂直(90°)馬路牙子(路緣石)進行擺放後系統才允許還車,結束計費,否則如果將車輛隨意碼放,就無法還車成功。
  • 小遛在杭發布兩項黑科技,攻克共享電單車亂停放難題
    (原標題:小遛在杭發布兩項黑科技,攻克共享電單車亂停放難題) 前言
  • 共享電單車不等於共享單車,小遛黑科技助力停車規範化
    共享單車、電單車應運而生,有效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的需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等七部委聯合更是印發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將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列為綠色產業重點發展。雖然共享單車、電單車帶來了良好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但是也帶來了"投放過量"和"亂停亂放"兩大問題,給城市交通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了解決亂停亂放這個問題,小遛共享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尋找一套有效可行的答案。
  • 90度規範停車,小遛實力逆襲,撬動共享電單車千億出行市場
    新國標為共享電單車行業帶來了兩方面的利好:一是為地方監管部門根據本地情況開放共享電單車提供了法律基礎,共享電單車有機會以合規車的身份向當地政府申請運營牌照;二是佔比超過9成的超標車陸續退出,為共享電單車空出了大片市場。
  • 共享單車規範停車探索再升級!哈囉在滬首個規範定點停車管理示範區...
    原標題:共享單車規範停車探索再升級!作為黃浦江沿岸市民、遊人的特色交通出行方式,哈囉出行與交通委將共建共享、共管共治。哈囉在上海首個規範定點停車管理示範區上線後,將如何規範停車行為,又將對市民用車帶來哪些變化?
  • 規範共享電單車 長沙將實行配額管理
    《「彩虹大戰」亂象叢生,警惕重蹈覆轍》後續 規範共享電單車,長沙將實行配額管理 有企業搶在限額前加大投放,也有企業主動減量「瘦身」 今年長沙「兩會」期間,陳樹提交了《關於對長沙市共享助力車進行規範管理的建議》,共提出四點具體建議:儘快出臺管理辦法,規範共享電單車管理;支持和鼓勵共享電單車成立行業協會;對長沙市共享電單車實施總量控制;對共享電單車企業收取押金的情況進行嚴格監管。
  • 共享電單車編入綠色產業,小遛90°停車技術或成「關鍵一招」
    2019年3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等七部委聯合印發《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圍繞發展綠色交通,提出推進城市慢行系統、共享交通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明確將「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的建設和運營納入了產業目錄。同時,《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也提出加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大力發展共享交通,打造基於移動智能終端技術的服務系統,實現出行即服務」。
  • 共享電單車的新牌局,小遛共享為何能突圍?
    共享電單車正在形成新的戰場。中國有2700多個縣,加上260個左右的地級市,在中國的三四線城市,居住著數億有共享電單車出行需求的居民。電單車續航能力強,成本低,所謂「一度電穿行一座城」,便捷實用,成為居民日常出行的首選。
  • 90°停車智控技術加持精細化運營,小遛共享撬動下沉市場?
    艾瑞諮詢出行行業分析師表示,電單車前期投入要求較高,需要足夠的資本,重運營對許多公司來說也意味著挑戰,再加上多地政府對車輛投放多有約束,這些痛點都給共享電單車的健康成長帶來不確定風險。 共享電單車的運維也是塊「難啃的骨頭」,尤其是無樁模式下,一方面,換電需要人工定時操作,這極大地增加了運營成本,另一方面,隨地借還很容易導致亂停亂放、車輛堆積,同樣也給運維增加了難度和政策風險。我們看到,去年因為共享電單車亂停亂放現象,不少地方政府頻頻約談哈囉、街兔、摩拜等企業。
  • 小遛共享推出90°停車黑科技,停車難的承德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小黃車!
    天氣轉暖,很多承德的市民朋友們開始將騎行作為短途出行的首選方式,共享單車也重新回到市民生活中,今年在承德,市民們有了新的選擇——共享電單車。
  • 共享單車將有「違停罰單」:禁停區停車超三次將被罰款
    廣州已有100萬輛共享單車,亂停放影響交通怎麼辦?近日,記者獨家獲悉,有共享單車企業上線「電子圍欄」禁停措施,記者體驗發現,目前,該禁停區主要設置在廣州城中村區域,超過三次違停將被罰款5元。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位於海珠區的鷺江村,在靠近新港中路的區域,記者看到,村口有寫著共享單車村內禁止停放和使用的告示,也有管理人員在此次引導居民將共享單車停在村口。不過,記者進入該區域,仍能發現一些共享單車。
  • 「彩虹大戰」亂象叢生,長沙將規範共享電單車,實行配額管理
    今年長沙「兩會」期間,陳樹提交了《關於對長沙市共享助力車進行規範管理的建議》,共提出四點具體建議:儘快出臺管理辦法,規範共享電單車管理;支持和鼓勵共享電單車成立行業協會;對長沙市共享電單車實施總量控制;對共享電單車企業收取押金的情況進行嚴格監管。
  • 4個方法,解決共享單車停車難、用車難的問題
    共享單車也是屬於現代交通的一部分,而合理的讓它們運轉起來,才能合理的解決停車和死車問題,才是共享單車發揮更大價值的關鍵。共享單車自從誕生以來,為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破解了城市交通「最後一公裡」出行難的問題,迅速成為了一種現象級的產品。其實,共享單車這個概念很早就有了,相信大家也很熟悉,共享單車的前身就是我們熟知的政府公共自行車。
  • 共享單車行業難題如何破解?
    部分地方還存在著不再使用單車時押金難退,車輛輪胎變形,擋板損壞等「受傷後無人問津」的問題。「目前,我省共享單車並未形成統一的規範模式。」山西省交通廳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省城有不少共享單車品牌車輛投放,但全省其餘地市共享單車並未形成一定規模。據了解,為了規範車輛的管理,省城部分易擁堵路段或繁華街道,交警部門已統一進行停車區域劃定。
  • 共享單車運營區域內規範停車 這些區域要注意
    「我很長時間沒有騎共享單車了,記得以前騎車都是一個小時一塊錢,這次也沒有超過一小時,就被莫名扣了6塊錢。」陳女士告訴記者,鎖車時發現手機頁面顯示已騎出了運營區域,將額外收取調度費5元。記者了解到,所謂的調度費是根據運營區域範圍而定的,如果自行車超出劃定的運營區域範圍的話,就要收取相應的調度費,這也是淄博兩家自行車租賃公司通過運營區域範圍來對共享單車停放進行管理的方式之一。
  • 觀察| 「新國標」落地 共享電單車發展有「規」可循 治理難題仍待解
    2019年4月15日正式執行的新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簡稱「新國標」),又是共享電單車發展的另一重要節點。新國標將安全性放在首位,從整車安全、電氣安全、行駛速度、防火防篡改等多個方面進行嚴格規範。「我們認為,這對共享電單車行業來說是個發展契機。」某共享電單車企業工作人員李偉(化名)向記者表示。
  • 共享單車7天騎1次 小遛電單車1天騎7次 大數據有哪些啟示?
    寧波市公共運輸協會網際網路租賃非機動車分會相關人士表示,首先,目前共享單車處於退潮期,一批單車雖然還在運營,卻無法正常使用,相比之下,共享電單車的規範停放和日常維護會做得更好,此外,共享電單車騎行速度較快,周轉速率也就更高。因此,相比較而言,共享電單車更受市民青睞。這組數據也讓共享電單車的投放優勢盡顯無遺。
  • 2020夏令熱線·記者調查|停車難、取車難、通行難 共享單車難題...
    圖說:共享單車「鋪」了一大片,停車、取車都很難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王軍 攝(下同)共享單車無序扎堆停放、任性佔道,經常造成其他非機動車停放難、取車難、通行難。騎完「最後一公裡」,人走車留,市民在享受共享單車靈活出行的同時,也催生不少亂象。夏令熱線期間,不少市民反映單車違停、亂放、佔道問題。停放是否有序?劃線是否合理?
  • 共享電單車「亮紅燈」!未來走向如何?
    令他沒想到的是,最近手機屏幕上出現了無車可用的提醒,陳斌突然發現,江門市的共享電單車已經全部被叫停。 共享電單車成長之路 近日,江門市交通運輸局發布《關於限期回收存量共享電動自行車的通知》。 該通知要求,企業需將投放在江門市的共享電 單車集中收回。
  • 北京7號共享電單車收費標準、進駐地點及7號共享電單車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鑑於共享單車之前的隨用隨停,已經產生了日益嚴重的「亂停亂放」問題,7號電單車設置了「指定停車點」。藉助地理圍欄技術,在居住區、工作區、生活消費場所附近建立的「虛擬」規範停車區,通過7號電單車app引導用戶在提前設定好的「指定停車點」集中規範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