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萬物復甦,你的身體經過冬天的耗損,也該醒來補補。
春來雨水足,溼氣重,而如花的女人,則大多氣血虛,此時最應該來一道祛溼滋陰補氣的滋補食物。
今天,老阿姨隆重推介一道所有泉州女人在月子裡都要吃的美味——姜爆麻油烏雞。薄薄的薑片炸得香酥美味,麻油浸潤著烏雞更是香飄萬裡。每當老阿姨做這道菜的時候,我家先生都要趕緊關窗,他說:太香了,待會被人誤會我們在做月子呢。
哈哈,這老不正經的,不過,這道菜不僅對女人很友好,男人同樣也是滋補益氣,烏雞本身所含的胺基酸蛋白質,那不是什麼食物可以比擬得了的,而老薑的祛溼補陽功能也是非凡,所以這道菜我們全家上下都喜歡。
而我家先生每次吃這道菜,都會來一杯黃酒,那春風得意的樣子,簡直賽神仙。
其實我也很喜歡做姜爆麻油烏雞,因為不會有丁點浪費,不僅雞肉嫩滑得瞬間被吃光,連黃姜也很快見底,最後的湯汁,用來煮一碗麵線,面線有雞湯的滋養,怎一個「美」字了得。
老阿姨做得好吃,也沒什麼訣竅,套用一個很通俗的說法,就是「為愛做美食」,只要心中有愛,用心去做,那麼食物的選擇、調味的多寡、火候的掌握,每一個步驟都會投入精力,全神貫注地完成一道菜,那換來的肯定是家人愛的回饋。
【爆漿麻油烏雞】
一、準備食材:
烏雞半隻(淨重約750g)、香菇若干朵、老黃姜一大塊、麻油多多、臺灣紅標料理米酒半瓶(20°)、味極鮮少許。
材料如此而已,少得讓人不安。
草草叨叨:
1、烏雞,老阿姨年輕的時候都是用家養的白羽良雞,但如今的白羽良雞基本都是飼料養大的,滋補效果也就呵呵了,而後起之秀德化烏雞,如今堪當重任,在一眾烏雞當中肉質最嫩,最為營養,所以建議選擇德化烏雞。
2、750g的半隻烏雞配半瓶料理米酒,如果是一整隻烏雞的話,那麼你得整瓶酒倒下去,以酒代水,一滴清水都不能放。
3、麻油就是芝麻油,如果真正月子裡吃的,那麼建議一定要用泉州農村的老阿伯老阿嫲們自己壓榨的黑麻油,特別滋補特別香,平常嘛,就不必如此講究。
4、香菇,這個隨意,不喜歡的可以不用加,可老阿姨認為,香菇吸收了烏雞的肉香,竟是比烏雞還好吃,不信你可以試試。
而有人喜歡在這道菜裡加上紅棗枸杞之類的,隨你喜歡咯,個人認為沒啥效果,還是香菇與其最搭。
5、姜,建議用泉州永春的老黃姜,最辣最有姜味,也最祛溼。
6、料酒,可以用農家紅麯酒,也可以用加飯酒,我今天用的是臺灣紅標料理米酒,此料酒微甜,無色,酒味足,個人認為和烏雞超配。
二、烹飪過程:
1、烏雞洗淨剁塊,儘量剁小塊,這一步可以讓攤販代勞;
冷水下鍋,加入少許料酒焯水,焯水後過清水洗乾淨。
2、在烏雞裡加入少許味極鮮、少許麻油,抓勻,蓋上蓋子,醃製2小時入味;
烏雞要提前醃製,肉會更有滋味,而加入麻油一起醃製,會讓烏雞肉更香更嫩滑。
3、烏雞醃製的時候,我們來處理配料,香菇泡發;
老黃姜切薄片,喜歡老薑味道的,可以多來一點哦;
老黃姜不用去皮,姜肉是熱性,而姜皮則是涼性,如果不是做月子的話,建議一定要連姜皮一起吃,才不會太熱上火。
4、醃製入味以後,我們來起火烹飪:
鍋中放入麻油;
中火麻油爆姜;
爆到微微焦脆之時撈起,切勿爆焦黑了。
5、鍋中留底油,下醃製好的烏雞和泡發好的香菇,烏雞醃製的湯汁一起倒入,翻炒均勻。
6、倒入料理米酒,沒過烏雞。
7、蓋上鍋蓋,大火燒開,轉小火燜半小時。
烏雞裡沒有一滴水,全是酒,所以很容易熟,別擔心半小時不可以,我用的是農家自己養了半年的小母雞,一樣肉香酥爛。
8、半小時後,倒入爆好的薑片,翻炒均勻,如果醃製夠味的話,不用再添加任何調料了,如果不夠,根據個人的口味增減;
收汁起鍋。
一道絕對香濃的姜爆麻油烏雞就做好了。
說實在,沒什麼技術含量,只要你用心走好每一個步驟,一定也能做出一道香飄萬裡的美味。
而這半隻姜爆麻油烏雞真不夠我夫妻倆吃的,很快就見底了,一點也不過癮,於是按照老傳統,用雞湯煮了兩碗面線墊肚皮,真正做到,一道菜連點湯都不浪費。
春天是萬物的起始,吃完這道姜爆麻油烏雞,你便可以踏著輕盈的腳步去走完一年四季。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看似草草,卻是人間百味。喜歡請點讚鼓勵,覺得有價值就轉發、收藏。而無論喜歡與否都在評論區說兩句,我會更努力。原創不易,拒絕不良自媒體盜文盜圖,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