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這裡是石子食為樂,我是石子。
大家對「皮蛋」應該都不陌生,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叫法,有的就叫松花蛋,也有的叫灰包蛋,包蛋。同一種東西叫法不同,這種現象很常見,但是對於皮蛋這種食品來說,有的是按地方習慣分的,有的是按做皮蛋的蛋種來區分的,比如說有的地方把用鴨蛋做的皮蛋叫松花蛋,用雞蛋做的叫皮蛋。其實不管用哪種蛋,做法都是差不多的。所以為了方便,小編下述統稱皮蛋。
皮蛋起源傳說成迷,看似平平無奇卻名揚海外
皮蛋在我國起源一直都是個無法定論的傳說,出現的最早的時間是600年前,是在元末明初時出現的。也有的說皮蛋的歷史很短,差不多就兩百年而已,總之各有各的說法,大家若是有興趣可以詢問一下度娘。雖說皮蛋的起源誰都拿不準,但是皮蛋遠銷海外倒是事實,早在清朝就已經名揚天下了,最早的皮蛋可能是味道不好吧,這是猜測,但是到了清朝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製作手法,可以這樣說清朝的皮蛋已經成熟了。而現如今皮蛋發展更是迅速,不僅產量遠勝從前,而且在皮蛋製作的原料上還予以了改進,讓這個傳統食品環保,健康,吃得安心,放心。
從皮蛋起源開始到現代製作,主打的食材用料是鴨蛋。小編曾經就有疑惑為什麼不能用其他的蛋來做皮蛋呢?其實用其他的蛋來做也是可以的,對於這一點我們後面再做描述。但是為什麼直到現代做皮蛋還是以鴨蛋為主呢?其實用鴨蛋做為首選,還是很有道理的,這也是我們老祖宗的一種智慧體現。首先就是鴨蛋的大小比較適中,比雞蛋大比鵝蛋小。鴨蛋的蛋殼厚度比較適中,並且厚度均勻,蛋殼表面的毛細孔也是差不多的大小,在醃製過程中穩定度高,成功率非常的高。
皮蛋不管是傳統的製作方法,還是現在工藝製作方法。都會用到石灰粉等純鹼原料,這種原料在醃製過程中,鴨蛋的鴨蛋白的酸鹼度要相對高於其他蛋類,可操作強,不會因為稍不留神就會讓蛋白化成水。第三個就是成本問題了,產蛋數量鴨蛋沒有雞蛋多,但是雞蛋雖說也能做皮蛋,但是成功率以及保質期都比較短。而有的朋友會問那為什麼不用鵝蛋,先不要說鵝蛋了,光養鵝的成本就已經大了去,相比之下鴨蛋是最為合適的。還有一點是鴨蛋獨有的,那就是具備一定的藥用價值,大家都知道鴨蛋是涼性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生上火喉嚨疼,口腔潰瘍,鴨蛋做出來的皮蛋加入一點麻油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皮蛋看似簡單,要做好其實真的不容易
在80,90年代,我們的父輩們時常是自己在家製作皮蛋的,用到是石灰,茶葉,草木灰,純鹼,食鹽混合成泥狀。然後塗抹在鴨蛋上面,最後在表面附上一層稻糠,這是80後的朋友小時候見到最多的皮蛋了。如今在家做皮蛋其實比以前要方便很多,因為市場上就有賣的皮蛋粉,不需要你自己配置的,只需要準備好蛋和茶葉,鹽就可以操作了。既然是自己在家做,那麼就不需要太局限於鴨蛋這一個品類,雞蛋,鵪鶉蛋都可以拿來做皮蛋的。當然了,不同品類的皮蛋除了味道不同外,成熟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但製作方法完全相同,小編在這裡用鴨蛋來做描述,首先將鴨蛋洗乾淨,洗乾淨後一定要徹底晾乾水分;
第二步,拌泥。先將茶葉泡出茶葉水,等到茶水冷卻後濾掉茶葉,然後將鹽放入皮蛋粉中稍微攪拌一下後倒入茶水攪拌均勻,這時皮蛋粉因為有石灰成分所以會產生熱量,屬於正常現象,這時將泥攪拌至粘稠狀態後等待冷卻備用;
第三步,裹泥。待皮蛋泥徹底冷卻後,將洗淨晾好的鴨蛋裹上一層,再放到儲物盒裡面存到陰涼處保存起來即可,自己在家做不需要用稻糠,用稻糠的目的是為了緩衝,防止蛋蛋之間碰撞導致破裂;
第四步,等待。這是決定皮蛋是否成功的關鍵,時間,溫度把握是最難的,新手小白要格外注意。一般鴨蛋在醃製完成後,要先將蛋上的皮蛋泥洗乾淨,然後擦乾水分,放在通風處等幾天再吃。因為剛做好的皮蛋有非常重的鹼味,通風幾天後鹼味會散去,會更好吃一些。對於新手小白來說,不同的時間點要做查看,鴨蛋在醃製後12天時就可以拿出來了,而我們查看的時間點一般從12天開始,因為不同品種的鴨蛋,以及個頭的大小都會影響到時間。
醃製第12天
醃製第13天
醃製第14天
醃製第16天
醃製第17天
醃製第18天
醃製第21天
醃製完好的鴨蛋狀態
為什麼到時間要查驗皮蛋呢?
製作皮蛋的醃製過程是從外到內的,有很多時候看醃好的鴨蛋蛋清是很好的,但是掰開後蛋黃卻沒有完全成熟。當看到蛋黃有半透明感,雖然蛋黃仍然還有流動性,如上述第14天圖樣,這就已經是最好狀態了,這時只需將所醃製的鴨蛋洗淨,擦乾,放在通風處幾天,蛋黃自然會凝固。如果不注意繼續醃製,就會出現蛋清粘蛋殼的現象,如果還繼續就會出現蛋清水解現象,如同上述第16天以後的圖樣。這是因為蛋清一開始在鹼的作用下,會形成凝固狀態下的蛋白質凝膠,如果在鴨蛋醃製成熟後不停止醃製,繼續在這種強鹼狀態下,它就會發生蛋白質變性,也就形成了水解,簡單的說就是醃製鴨蛋先從液態到固態,再由固態到液態。如上述第21天圖樣。
製作皮蛋注意事項
製作皮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確實是一個非常精細的化學反應的過程,尤其是對新手小白在最後等待的階段是最難受的。製作皮蛋首先要注意的環境溫度,最好是在25攝氏度的環境下 ,也就是說在春秋季節做皮蛋最合適。其次就是皮蛋泥的濃度,濃度的強弱直接影響到成熟的時間,因為整個過程是鹼的作用過程。第三就是蛋的大小了,所以在做之前要選好差不多大小的蛋。第四對時間的把控,由於上述原因,到了12天以後就要開始檢查了,以免過頭。
皮蛋上的松花雖然好看,不要被其迷惑
皮蛋剛剛成熟時,是不會有松花的。不要以為松花是做皮蛋成功的標誌,其實不是,皮蛋成功與否和松花沒有任何關係。產生松花的原因是皮蛋在風乾的過程中,由於鹽分沉積積累的產物,所以不需要在意此點。
溫馨貼士:
1. 基本配比:皮蛋粉100克,茶水90毫升,鹽15克,鴨蛋適量;
2. 皮蛋粉在市場的品類有很多種,不管哪類製作皮蛋的方法是相同的。另外,皮蛋粉是一種化學混合物,千萬要放好,小孩不可以用來玩耍,使用皮蛋粉時一定要帶上膠質手套,防止粉中的鹼燒傷皮膚;
3. 家用皮蛋粉基本上都是無鉛,所以不要擔心鉛所造成的傷害。以前做皮蛋是因為加入了黃丹粉(氧化鉛),所以鉛含量就非常的大,就會出現超標現象;
4. 不管是市場上的無鉛皮蛋,還是自家做的皮蛋,雖說都是「無鉛」。但是希望大家要明白一點,所謂無鉛不是不含鉛,而是鉛含量低,符合國家標準;
5. 雞蛋,鵪鶉蛋也是可以用來做皮蛋的,方法相同,只是時間不同而已。在25攝氏度的環境下,雞蛋的時間約14天成熟,鵪鶉蛋約4天成熟;在15攝氏度的環境下,雞蛋的時間約18天成熟,鵪鶉蛋約7天成熟;
6. 所用茶葉不分品類,只要是茶葉都可以用於製作皮蛋;
7. 皮蛋雖然好吃依然要注意量,孕婦兒童禁食,孕婦吃後容易產生流產,早產,胎兒畸形的現象,兒童會影響智力發育。老人最好少吃,皮蛋屬於高膽固醇食品,它的膽固醇是鮮鴨蛋的5倍,是羊肉的10倍,是非常不適合高血壓,高血脂的人食用的;
皮蛋是一道家常美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試的。按照石子的步驟來做,相信都是能夠成功的。天下雖大,美食盡在其中。假如您喜歡就給石子一個關注或收藏吧。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若是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謝謝大家。
文字內容原創,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