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西·讀歷史——走近于成龍故裡 感受一代廉吏正氣

2020-12-10 中國日報網

「日有三餐足矣為百姓造福千金何用,宦漂四海行所度蒼生太平萬物可棄。」一幅楹聯道出「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的一生。

《合州志·宦績》中記載:「于成龍……居官清正廉明,多善政,州人號於青天。」在他23年的從政生涯中,曾跨越廣西、湖北、福建、直隸、兩江等地,從七品知縣做到封疆大吏。于成龍愛撫民眾、懲治腐敗、平冤獄、整吏治,深受百姓擁戴和朝廷讚譽。

位於呂梁市方山縣的于成龍故居。彭可兒攝

康熙二十三年,久病纏身的于成龍病逝於南京總督衙署,身後僅笥中綈袍一襲、床頭鹽豉數器而已,別無他物。康熙帝親自為其撰寫碑文,御書「高行清粹」匾額,並賜于成龍諡號為「清端」。在清朝七百餘名官吏中,享有「清端」諡號的,僅兩人而已。

在山西呂梁方山縣,黃河之濱,北武當山腳下,有一個名叫來堡村的地方,這裡便是于成龍的出生地和成長地。

9月23日,來自全國各地的近30名媒體記者,從太原出發,來到「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黃河線的第一站——于成龍故居。在三百多年之後的今天,實地感受一代廉吏的忠義節烈。

「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採訪團到訪于成龍故居。彭可兒攝

于成龍故居總佔地面積2600平方米,共有房屋15間、窯洞22孔、門樓3棟、照壁2座。由于成龍、於化龍兄弟二人與其父於時煌宅院共同構成,三座院落分別以廉、孝、德為主旨。

講解員向記者們講述于成龍生前故事。彭可兒攝

故居屋內主要陳列于成龍及其家人生活用品、生產用具、讀書和勞動場景等。據講解員介紹,這處故居是于成龍出仕前45年耕讀生活的重要場所,見證了于成龍的成長、成熟及其優秀品格的養成。現如今,因其中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教育含義,這裡已成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市級廉政教育基地。

「一代廉官正氣歌,身無長物舊衣遮。」于成龍用一腔正義,兩袖清風鑄就了一座清正廉潔的豐碑;以通天至誠,甚嚴律己,樹立了一個勤政為民的榜樣。史為鑑,人為鏡,於公已逝,卻值得後人永遠銘記。(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遊山西·讀歷史 | 以史為鑑,走近「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
    9月23日,順著九曲黃河,「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黃河線的第一站,來到了呂梁市方山縣來堡村的于成龍故居,感受一代廉吏的好品德、好家風。「做官就是擔當,秉公清風熱腸,男兒青史寫志向。」于成龍故居大門「一代廉官正氣歌,身無長物舊衣遮。」
  • 一代廉吏于成龍的墓被挖開,隨葬品被賣到了商店……
    一代廉吏于成龍,其陵園清末時保存完好,壯觀肅穆,成為方山一大勝景。1947年,經過減租減息、反奸清算,當地一些剛剛翻身做主的貧苦農民,在村長劉金長、農會主席郝東清帶領下,決定挖掘于成龍墓換錢。世紀之交的千禧年,央視正在播放《一代廉吏于成龍》,彼時每天守著固定時間準時收看。于成龍這位生活在17世紀的賢臣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以一代廉吏于成龍為鏡鑑
    通過在「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故鄉的詳細考察,王儒林同志指出:「我們要高度重視、深入挖掘、大力弘揚于成龍廉政文化,以古代廉吏于成龍為鑑,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推進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這為我們鑑古以資今,營造弊革風清、幹事創業的社會政治生態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此,本期特刊發此文,以資學習。
  • 古代歷史,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龍,羅城起步,磨難重重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龍,羅城起步,磨難重重。廉潔自奉、慎始慎終的于成龍曾說:「我生來無他嗜好,布衣蔬食,才免饑寒足矣。不知世間有享受事,亦不知饋遺交際欲何為計。傣人自給有餘,要錢何用?」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于成龍離開永寧老家,轉眼間到了櫻山縣。
  • 他45歲開始做官,人稱「於半鴨」…王振川「對話」一代廉吏于成龍
    2000年,中央電視臺推出電視連續劇《一代廉吏于成龍》。作家王振川一集不落看完,還專門查閱了《清史稿》于成龍的傳記。他當時沒有想到,八年後自己會和這位有清一代「天下廉吏第一」結緣。那是一個秋天的早晨,王振川剛剛登上故鄉萬榮縣孤峰山山頂,就接到一個電話:「呂梁文化叢書」的主編邀請他撰寫一部于成龍的傳記。自此,王振川就和這位清代廉吏建立了一種超乎尋常的默契。2010年,王振川撰寫的于成龍傳記《天理良心》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此後,他陸續出版了4部有關于成龍的專著。時隔數年,王振川再度「對話」于成龍。這一次,他們又會說些什麼呢?
  •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的「小八達嶺」——固關長城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的「小八達嶺」——固關長城 2020-09-23 0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代廉吏于成龍所擔任過的官職,都是什麼品階?
    被康熙帝稱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從前明的貢生一步步成長為從一品的封疆大吏――兩江總督。到了于成龍的父親於時煌這一輩,家世逐漸衰落,於時煌只是個從九品的官員。家道雖然中落,但對于成龍的家教依然非常嚴格。 于成龍雖然天資聰慧,但科舉之路卻頗為不順。崇禎十二年(1639)的時候,22歲的于成龍參加鄉試,只考取了個副榜貢生。直到清順治八年(1651),35歲的于成龍還是沒有在鄉試中考中正榜。
  •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墓遭村民發掘,墓前豎立康熙親書龍頭御碑
    于成龍,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來堡村人。于成龍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康熙帝稱他:「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康熙二十三年農曆四月十八日,68歲的于成龍病逝。
  • 大型廉政電影《羅城廉吏于成龍》籤約儀式
    由杭桐影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與星銀飛影(北京)影業有限公司主導投資的電影《羅城廉吏于成龍》2020年8月28日在北京與相關導演、演員、投資人正式籤約。李吉沒了李鼎的阻撓,聯合匪首呂毅、李燕、馬鬍子一起在山野圍攻于成龍,于成龍帶著鄉勇兵抵抗土匪,危急之際,山上趕來各村寨的青壯年,苗寨、壯寨、仫佬寨、侗寨,大家紛紛趕來營救于成龍,幾路土匪被大家盡數擒獲。
  • 廉吏于成龍的外號「於青菜」是怎麼來的
    「於青菜」是清朝廉吏于成龍的外號,他在兩江總督任上,每餐下飯主要靠青菜,時人稱之「於青菜」。給父母官起外號,雖是戲謔之詞,更有褒獎之意,可見民與之近,與之親。
  • 山西山陰縣科級幹部觀看優秀廉政劇《廉吏于成龍》
    山西山陰縣科級幹部觀看優秀廉政劇《廉吏于成龍》 2020-09-29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山西 讀歷史】太山秋色
    【遊山西 讀歷史】太山秋色 2020-11-11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山西·讀歷史】文旅在線特別專欄——仝建平《山西歷史地位及...
    【遊山西·讀歷史】文旅在線特別專欄——仝建平《山西歷史地位及文化區域》(一) 2020-09-22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山西 讀歷史】郭峪古城:漫步古城 一夢千年
    【遊山西 讀歷史】郭峪古城:漫步古城 一夢千年 2020-10-15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2020山西運城文化旅遊推介(招商)會北京...
    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2020山西運城文化旅遊推介(招商)會北京專場成功舉行
  • 【遊山西 讀歷史】 張壁古堡:藏在山間的千年古堡
    【遊山西 讀歷史】 張壁古堡:藏在山間的千年古堡 2020-11-20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山西·讀歷史 | 組圖:全國主流媒體走進于成龍故居 感悟清廉正氣
    9月23日下午,「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記者團參觀了于成龍故居和于成龍廉政文化園。通過導遊聲情並茂地講解,大家仿佛又看到了那個有血有肉、鐵骨錚錚的于成龍。于成龍故居位於方山縣北武當鎮來堡村,創建於清代早期。
  • 【遊山西 讀歷史】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遊山西 讀歷史】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2020-09-13 0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山西 讀歷史】愚公移山移的哪座山?
    【遊山西 讀歷史】愚公移山移的哪座山?策劃:黃河新聞網新媒體部原標題:《【遊山西 讀歷史】愚公移山移的哪座山?》
  • 遊山西·讀歷史丨追尋英雄足跡,瞻仰革命遺址
    山西是著名的革命根據地流淌著紅色基因傳頌著英雄事跡遊山西讀中國紅色革命史掃描下方二維碼追尋英雄足跡瞻仰革命遺址重溫崢嶸歲月感受紅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