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廉吏于成龍所擔任過的官職,都是什麼品階?

2020-12-10 騰訊網

1644年清軍入關後,阿濟格、吳三桂、多鐸等率軍乘勝追擊農民軍,不久多鐸又攻佔南京,滅掉了弘光政權,佔領江南。至順治七年(1650年),除了雲南、福建等地尚有反清勢力外,全國基本統一。面對廣袤的國土,僅僅依靠滿人去治理顯然是不可能的。當時清初官員的來源主要有四類:滿人、隨滿人入關的漢人官員、前明留任官員和前明取得功名的科舉人士。被康熙帝稱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從前明的貢生一步步成長為從一品的封疆大吏――兩江總督。

于成龍出生於山西永寧,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呂梁方山。于成龍生於官宦世家,他的高祖於坦曾在明朝官至巡撫。到了于成龍的父親於時煌這一輩,家世逐漸衰落,於時煌只是個從九品的官員。家道雖然中落,但對于成龍的家教依然非常嚴格。

于成龍雖然天資聰慧,但科舉之路卻頗為不順。崇禎十二年(1639)的時候,22歲的于成龍參加鄉試,只考取了個副榜貢生。直到清順治八年(1651),35歲的于成龍還是沒有在鄉試中考中正榜。後來由于于成龍的長兄於化龍早逝,父親於時煌年老體弱需要人照顧,于成龍受家庭所累,也就沒再參加鄉試。

于成龍的父親於時煌去世後,于成龍於順治十八年(1661)以貢生的身份參加了官員選拔考試,最終被任命為羅城知縣。這雖然只是一個正七品的職位,但年已四十四歲的于成龍終於踏入仕途。

得知于成龍的這一任命時,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反對他前去就任。因為羅城地處偏遠,瘴瘟盛行,民風彪悍。可是于成龍不顧親友的勸阻,別妻離子,背負行囊,踏上行程。

到達羅城後,環境的艱苦超出于成龍的想像。縣衙只是幾間破敗的草房,于成龍平時只得居住在關帝廟裡。其中于成龍的一個隨從身染瘴氣而亡,其他隨從也心有餘悸,紛紛離于成龍而去。

既來之,則安之。于成龍迎難而上,立志改變羅城面貌。于成龍紮根羅城,在羅城做了七年的知縣。七年來,羅城在于成龍的治理下,社會秩序井然,民生大為改善,羅城成為廣西的模範縣。

于成龍的頂頭上司廣西巡撫金光祖可以說是他人生的貴人。金光祖是一個非常愛才的官員,他對于成龍的才能非常賞識。康熙六年(1667),金光祖向當時的兩廣總督盧興祖推薦于成龍為「卓異」。所謂卓異,故名思意就是政績突出有卓越才能的官員。

於是,這一年于成龍作為廣西唯一的卓異,升任合州知州。按照清朝的官制知州是從五品的官階,這樣,五十歲的于成龍以自己的實幹用了七年的時間連升三級。

于成龍接任的合州當時由於戰亂影響,民生凋弊,人口只有百餘人,賦役卻非常沉重。于成龍到任後,大力革舊布新,號召百姓墾荒,又別出心裁地出臺借給百姓耕牛和種子的措施,獎勵農耕。很快人口和耕田出現回升,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由于于成龍在合州任上的出色表現,康熙八年(1669)于成龍又被提拔為黃州府同知,同知是知府的副職,官階為正五品,于成龍在兩年的時間內,官階再升一級。在任黃州府同知期間,于成龍主要負責社會治安工作,他當時紮根麻城,親自到民間訪問調查,取得一手材料,破獲了許多大案,嚴懲了大量賊寇,對草寇起到威懾作用。

于成龍早年科舉失意,但在踏入仕途後,屢得上司賞識。前面說過,他在任羅城知縣時,被上司金光祖欣賞,舉卓異,升任合州知府。在康熙十二年(1673)時,于成龍在黃州同知任上又被湖廣巡撫張朝珍垂青,再次被舉「卓異」,升任福建建寧知府,官階為從四品,但很快又臨時調任為武昌知府。因吳三桂軍進攻湖南,于成龍受命建浮橋便於清軍渡河。但浮橋卻被洪水衝毀,于成龍因此獲罪革職。此後于成龍又因招降叛軍劉君孚官復原職。後于成龍又任黃州府知府等職。

康熙十七年(1678),六十一歲的于成龍被授為福建按察使,這是一個正三品的職位。次年,于成龍就因政績突出獲福建總督姚啟聖、巡撫吳興祚舉「卓異」,這是于成龍為官生涯中第三次被舉卓異。很快于成龍被升任福建布政使,官至從二品。

此時六十二歲的于成龍已年老體弱,多次想告老還鄉卻得不到朝廷的準許。此後于成龍又任直隸巡撫、兩江總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六十七歲的于成龍積勞成疾,在兩江總督任上離世。

于成龍離世前的職位是兩江總督,總督的官階一般為正二品,但康熙二十年的時候,康熙帝在任命于成龍為兩江總督時,加兵部尚書銜,這樣于成龍的兩江總督就升格為從一品。

于成龍為官二十餘載,從正七品知縣至從一品總督,勤政愛民,清廉一生。他為官不帶家眷,四十四歲孤身外出為官,直到六十四歲因為葬母才回家一次,與家人分別二十載始得相見,二年之後便累死任上。于成龍一生克己奉公,兩袖清風,天下廉吏第一,名至實歸。

相關焦點

  • 一代廉吏于成龍的墓被挖開,隨葬品被賣到了商店……
    一代廉吏于成龍,其陵園清末時保存完好,壯觀肅穆,成為方山一大勝景。1947年,經過減租減息、反奸清算,當地一些剛剛翻身做主的貧苦農民,在村長劉金長、農會主席郝東清帶領下,決定挖掘于成龍墓換錢。多年過去,劇中場景大都早已忘卻,只殘存下幾個關鍵詞:康熙、廉吏、于成龍……小小的心靈中,于成龍形象雖早已生根發芽,但卻塵封許久,幾近忘卻。2014年,晉省官場地震,彼時的自己身處異鄉,更加關注故土上所發生的一切,新任主政者調研呂梁,專程探訪于成龍故居,對這位一代廉吏做出高度評價,並指示重新修復早已荒廢多年的于成龍墓地與故居。這一年的於清端公似乎又變得廣為人知,其故居也因各種參訪團的到來而熱熱鬧鬧。
  • 遊山西·讀歷史——走近于成龍故裡 感受一代廉吏正氣
    「日有三餐足矣為百姓造福千金何用,宦漂四海行所度蒼生太平萬物可棄。」一幅楹聯道出「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的一生。《合州志·宦績》中記載:「于成龍……居官清正廉明,多善政,州人號於青天。」于成龍愛撫民眾、懲治腐敗、平冤獄、整吏治,深受百姓擁戴和朝廷讚譽。位於呂梁市方山縣的于成龍故居。彭可兒攝康熙二十三年,久病纏身的于成龍病逝於南京總督衙署,身後僅笥中綈袍一襲、床頭鹽豉數器而已,別無他物。康熙帝親自為其撰寫碑文,御書「高行清粹」匾額,並賜于成龍諡號為「清端」。
  • 他45歲開始做官,人稱「於半鴨」…王振川「對話」一代廉吏于成龍
    2000年,中央電視臺推出電視連續劇《一代廉吏于成龍》。作家王振川一集不落看完,還專門查閱了《清史稿》于成龍的傳記。他當時沒有想到,八年後自己會和這位有清一代「天下廉吏第一」結緣。于成龍:其實,老夫並不是只讀四書五經的秀才貢生,儒釋道各家的經典書籍我都閱讀。讀書多了,懂的事情也就多一些。另外,我們這一代人,經歷了戰亂災荒,生活閱歷要豐富些。我的前半生都生活在民間,官場的陋規,百姓的疾苦,也見識過不少。所以,做官之後,我知道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
  • 以一代廉吏于成龍為鏡鑑
    通過在「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故鄉的詳細考察,王儒林同志指出:「我們要高度重視、深入挖掘、大力弘揚于成龍廉政文化,以古代廉吏于成龍為鑑,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推進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這為我們鑑古以資今,營造弊革風清、幹事創業的社會政治生態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此,本期特刊發此文,以資學習。
  • 古代歷史,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龍,羅城起步,磨難重重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龍,羅城起步,磨難重重。廉潔自奉、慎始慎終的于成龍曾說:「我生來無他嗜好,布衣蔬食,才免饑寒足矣。不知世間有享受事,亦不知饋遺交際欲何為計。傣人自給有餘,要錢何用?」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于成龍離開永寧老家,轉眼間到了櫻山縣。
  • 遊山西·讀歷史 | 以史為鑑,走近「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
    9月23日,順著九曲黃河,「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黃河線的第一站,來到了呂梁市方山縣來堡村的于成龍故居,感受一代廉吏的好品德、好家風。「做官就是擔當,秉公清風熱腸,男兒青史寫志向。」2017年,一部講述于成龍為民做主、為民請命、為民除害、為民造福的同名電視劇,在中央電視臺一套熱播。全劇帶著濃厚的山西色彩,將于成龍修齊治平、知行合一、義不辭難的價值追求表現得淋漓盡致。帶著這樣的崇敬之心,此行的記者們推開了于成龍故居的厚重大門。
  • 廉吏于成龍的外號「於青菜」是怎麼來的
    「於青菜」是清朝廉吏于成龍的外號,他在兩江總督任上,每餐下飯主要靠青菜,時人稱之「於青菜」。給父母官起外號,雖是戲謔之詞,更有褒獎之意,可見民與之近,與之親。
  • 山西山陰縣科級幹部觀看優秀廉政劇《廉吏于成龍》
    山西山陰縣科級幹部觀看優秀廉政劇《廉吏于成龍》 2020-09-29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墓遭村民發掘,墓前豎立康熙親書龍頭御碑
    于成龍,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來堡村人。于成龍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康熙帝稱他:「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康熙二十三年農曆四月十八日,68歲的于成龍病逝。
  • 大型廉政電影《羅城廉吏于成龍》籤約儀式
    由杭桐影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與星銀飛影(北京)影業有限公司主導投資的電影《羅城廉吏于成龍》2020年8月28日在北京與相關導演、演員、投資人正式籤約。土匪初滅,羅城百姓重新回到家園,由於生活貧苦,于成龍教育百姓農耕技術,不想侗寨百姓剛獲得種子就被土匪搜刮一空,于成龍前往查明土匪是柳城縣境內的馬鬍子,於是立刻來到柳城縣求縣衙胡坤幫忙,胡坤此人貪婪枉法,暗地裡收受土匪馬鬍子賄賂,故此胡坤推脫于成龍。
  •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在廣西羅城任知縣時都幹了哪些事
    他做官23年,以愛民清正廉潔著稱,被康熙皇帝稱為「天下廉吏第一」。今天,我們主要說于成龍在他的仕途起點——廣西羅城時任知縣時都幹了哪些事。于成龍的仕途並不順利。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他取己卯科副榜貢生。然而,直到順治18年(1661年),才得以副榜貢生資格獲補授廣西羅城知縣,時年已45歲。
  • 古代最被低估的官職,聽起來像是芝麻大的小官,卻讓一品官員羨慕
    不過,如此眾多的古代官職裡,還有一些非常特殊的官。因為名字聽起來像是芝麻大點的小官,它們往往被現代人低估,其實,放在當時,他們雖然是小官,但權力一點都不低,甚至讓一品官員都要羨慕。到底是些什麼小官能有如此威懾力,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 臺胞讚賞于成龍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臺胞讚賞于成龍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2017年12月14日 09:3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河池訊 12月3日下午,臺灣花蓮縣萬榮鄉參訪團一行24人到廣西羅城縣于成龍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參訪
  • 廣西都安縣質監局赴羅城縣于成龍廉政教育基地學習
    5月6日,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到羅城縣參觀于成龍廉政文化展示館,學習「一代廉吏」于成龍清正廉潔為官之道,給黨員們上一次意義極深的廉政課。  黨員們跟隨講解員依次參觀了于成龍展館各個展廳,認真聆聽了清代初期「一代廉吏」于成龍如何勤政愛民、廉潔奉公的從政生涯,充分了解了 「於青菜、無米總督、半鴨遣子」等一個個為官清廉的故事,給全體黨員上了一堂精彩直觀的廉政課,思想上受到了一次強烈的洗禮。
  • 劉邦曾做過泗水亭長,這個亭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據《史記》記載,漢高祖劉邦在壯年時,曾做過官吏「泗水亭長」。劉邦喝點小酒,流連美色,為人灑脫不羈。平時和官府中的官員混得也很熟,連當地縣令家請客,他都是座上客。劉邦就是在縣令家吃酒,被老泰山呂公相中,從而娶得妻子呂稚。劉邦在當地非常吃得開,儼然是一位頭面人物。那麼他所任職的泗水亭長是個什麼差使呢?
  • 歷史上的包拯在今天是什麼官職?
    《少年包青天》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是大部分人的童年,包拯可以說是從老人到孩子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作為一代清官的代表一直被後世的人們所稱道,那麼包拯到底是什們官職,放在今天他又相當於那個級別的官員呢?包拯,今天的安徽合肥人,在28歲那一年考中了進士,正式步入官場,他的第一份官職是正八品的大理寺評事,在今天也差不多就是縣長級別的,但是最後包拯並沒有做這一份官職,當時他的父母身體不好,於是包拯主動上書,請求把自己的官職安排在自己的家附近,宋朝以孝治國,對於孝道非常看重,所以皇帝就準許了,但是這樣一來,他的官職就變小了,從大理寺評事變為監稅,就是相當於從縣長變成稅務局局長
  • 日本軍隊的大佐軍銜,實際權力很大,到底能擔任什麼官職?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過日本軍隊的將官。今天,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大佐軍銜。在各種影視劇中國,經常出現大佐、中佐之類的軍銜。一個重要問題出現了,大佐到底是什麼等級的官職,為何其他國家都沒有這一軍銜,大佐軍銜能夠擔任什麼官職呢?
  • 桓臺村民挖出御葬塋立柱 為康熙賜清代廉吏伊闢御葬物品
    原來,村民口中的「寶貝」是清康熙年間傳奇進士、一代廉吏伊闢的御葬塋立柱,而這立柱為康熙降旨所賜,上面康熙賜予的御聯清晰可見。  現場  挖水灣挖出御葬塋立柱  根據《清史稿》記載,伊闢,字盧源,山東新城人。順治五年,舉鄉試第一。順治十二年,成進士,次年,授御史。順治十四年,巡按山西。
  • 北宋時期的「狀元」,最高能做到什麼官職?
    一、北宋狀元的官職授予唐代進士及第,僅僅只是獲得做官的資格,還要進行吏部銓選,通過「身、言、書、判」四項標準遴選,複試合格才能授官任職,但大都是一些品階低微的閒散小官,即使是狀元,初入仕途也不過九品小官而已。
  • 于成龍當官的地方,如今盛產野生毛葡萄酒,風景美如畫
    大清朝官員典範于成龍,他的電視劇在全國播出之後,很快變成了家喻戶曉的一代廉吏。根據歷史資料記載,于成龍從第一次任職的地方就是到了廣西羅城縣任知縣,于成龍在羅城縣擔任知縣9年,把一個貧窮落後強盜橫行的縣,治理的井井有條,老百姓安居樂業,羅城縣人民給于成龍留下大石碑,刻上「於公舊治」,以紀念他的豐功偉績。幾百年之後,如今的羅城縣變成什麼樣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