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廉政電影《羅城廉吏于成龍》籤約儀式

2021-01-09 諮聞天下

由杭桐影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與星銀飛影(北京)影業有限公司主導投資的電影《羅城廉吏于成龍》2020年8月28日在北京與相關導演、演員、投資人正式籤約。

清初,邊陲土匪橫行,百姓民不聊生,前朝舉人于成龍補官廣西羅城知縣,初到羅城便在草棚升堂,貼告示緝剿匪盜,不想僕役反被土匪殺害,于成龍施政「保甲制」,團結四鄉百姓,辦了不少利民利縣的事,深受羅城百姓愛戴。

羅城土匪首領李吉得知剿匪告示便下山火燒縣衙,危機時刻,于成龍幸得豪俠李鼎相助逃過一劫,隨後于成龍委以李鼎巡捕一職,召集縣內青壯年組成鄉勇民兵團,由李鼎帶領鄉勇進山剿匪,李吉一夥猝不及防,山寨據點一窩端。土匪初滅,羅城百姓重新回到家園,由於生活貧苦,于成龍教育百姓農耕技術,不想侗寨百姓剛獲得種子就被土匪搜刮一空,于成龍前往查明土匪是柳城縣境內的馬鬍子,於是立刻來到柳城縣求縣衙胡坤幫忙,胡坤此人貪婪枉法,暗地裡收受土匪馬鬍子賄賂,故此胡坤推脫于成龍。

于成龍怕眼下播種誤了農時,連夜帶侗族青年和鄉勇團兵開赴柳城擒獲馬鬍子,胡坤得知此事來到上級知府衙門馮文錦處狀告于成龍觸犯大清律例越境剿匪,馮文錦以心繫百姓不畏土匪巧妙退回胡坤的污衊狀告。李吉潛回羅城縣城,喬裝鄉民假意伸冤,在公堂之上亮明身份要刺殺于成龍,被李鼎打退,李鼎追拿李吉一路跑進山林,卻中了李吉的埋伏,受傷中毒,壯寨青年救起中毒的李鼎並用壯族特有的草藥給李鼎解毒醫治。李吉沒了李鼎的阻撓,聯合匪首呂毅、李燕、馬鬍子一起在山野圍攻于成龍,于成龍帶著鄉勇兵抵抗土匪,危急之際,山上趕來各村寨的青壯年,苗寨、壯寨、仫佬寨、侗寨,大家紛紛趕來營救于成龍,幾路土匪被大家盡數擒獲。于成龍審案中得知原來幕後主使卻是胡坤,並牽連出上一任知縣被殺也是胡坤所為,這次埋伏圍殺于成龍是故技重施,胡坤勾結匪首,收受賄賂,致使羅城柳城一帶土匪橫行,李鼎將搜集到的證據贈獻給于成龍,鐵證如山,于成龍上奏巡撫金光祖,知府馮文錦,金光祖對于成龍卻刮目相看。聖旨來到,表彰于成龍在羅城的功績,評為卓異,並調離于成龍為四川合州知州。

至此,于成龍在廣西羅城縣任命知縣七年,將匪患猖獗的荒芒之地治理得百姓安居樂業,映襯著羅城的美好景色,于成龍踏上了四川合州的路程。

電影《羅城廉吏于成龍》演員陣容強大,擬請著名演員侯勇、閻維文、王璐丹、于榮光等。該片長約100分鐘左右,以反腐倡廉、動作、愛情為元素題材,採用中文普通話加英文字幕。本片擬請中宣部、中紀委、中央黨校、廣西自治區宣傳部、廣西羅城縣委、縣政府等黨政機構的影視中心作為聯合攝製單位。本片計劃於2021年上映。

參與本次活動的領導有金聯安國際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方偉博士、總裁馮曉華先生、星銀飛影(北京)影業有限公司總裁銀星女士、杭桐影視總裁戚樹中先生、杭桐影視宣發部總監趙欣女士等知名人士。

大家對該題材影片的前景交換意見,積極借鑑我國歷史上優秀廉政文化,不斷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傳承我國傳統廉政文化。對該影片大賣充滿信心。

相關焦點

  • 臺胞讚賞于成龍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臺胞讚賞于成龍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2017年12月14日 09:3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河池訊 12月3日下午,臺灣花蓮縣萬榮鄉參訪團一行24人到廣西羅城縣于成龍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參訪
  •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在廣西羅城任知縣時都幹了哪些事
    他做官23年,以愛民清正廉潔著稱,被康熙皇帝稱為「天下廉吏第一」。今天,我們主要說于成龍在他的仕途起點——廣西羅城時任知縣時都幹了哪些事。于成龍的仕途並不順利。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他取己卯科副榜貢生。然而,直到順治18年(1661年),才得以副榜貢生資格獲補授廣西羅城知縣,時年已45歲。
  • 古代歷史,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龍,羅城起步,磨難重重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龍,羅城起步,磨難重重。廉潔自奉、慎始慎終的于成龍曾說:「我生來無他嗜好,布衣蔬食,才免饑寒足矣。不知世間有享受事,亦不知饋遺交際欲何為計。傣人自給有餘,要錢何用?」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于成龍離開永寧老家,轉眼間到了櫻山縣。
  • 山西山陰縣科級幹部觀看優秀廉政劇《廉吏于成龍》
    山西山陰縣科級幹部觀看優秀廉政劇《廉吏于成龍》 2020-09-29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以一代廉吏于成龍為鏡鑑
    通過在「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故鄉的詳細考察,王儒林同志指出:「我們要高度重視、深入挖掘、大力弘揚于成龍廉政文化,以古代廉吏于成龍為鑑,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推進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這為我們鑑古以資今,營造弊革風清、幹事創業的社會政治生態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此,本期特刊發此文,以資學習。
  • 一代廉吏于成龍所擔任過的官職,都是什麼品階?
    被康熙帝稱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從前明的貢生一步步成長為從一品的封疆大吏――兩江總督。後來由于于成龍的長兄於化龍早逝,父親於時煌年老體弱需要人照顧,于成龍受家庭所累,也就沒再參加鄉試。 于成龍的父親於時煌去世後,于成龍於順治十八年(1661)以貢生的身份參加了官員選拔考試,最終被任命為羅城知縣。這雖然只是一個正七品的職位,但年已四十四歲的于成龍終於踏入仕途。
  • 廣西都安縣質監局赴羅城縣于成龍廉政教育基地學習
    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廣西都安縣質監局黨支部把學習黨章黨規、系列講話與廉政基地教育學習相結合。5月6日,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到羅城縣參觀于成龍廉政文化展示館,學習「一代廉吏」于成龍清正廉潔為官之道,給黨員們上一次意義極深的廉政課。
  • 他45歲開始做官,人稱「於半鴨」…王振川「對話」一代廉吏于成龍
    2000年,中央電視臺推出電視連續劇《一代廉吏于成龍》。作家王振川一集不落看完,還專門查閱了《清史稿》于成龍的傳記。他當時沒有想到,八年後自己會和這位有清一代「天下廉吏第一」結緣。那是一個秋天的早晨,王振川剛剛登上故鄉萬榮縣孤峰山山頂,就接到一個電話:「呂梁文化叢書」的主編邀請他撰寫一部于成龍的傳記。自此,王振川就和這位清代廉吏建立了一種超乎尋常的默契。2010年,王振川撰寫的于成龍傳記《天理良心》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此後,他陸續出版了4部有關于成龍的專著。時隔數年,王振川再度「對話」于成龍。這一次,他們又會說些什麼呢?
  • 第15屆東博會廣西羅城籤約3個項目 投資總額12億元
    圖為籤約儀式現場。  「縣委、縣政府將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把籤約的項目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跟蹤推進,並列入年度績效考評。」9月13日,在第十五屆中國—東協博覽會河池市投資合作推介會暨專場籤約儀式上,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成功籤約投資總額12億元人民幣的3個項目後,縣委書記藍啟章如是說。
  • 一代廉吏于成龍的墓被挖開,隨葬品被賣到了商店……
    一代廉吏于成龍,其陵園清末時保存完好,壯觀肅穆,成為方山一大勝景。1947年,經過減租減息、反奸清算,當地一些剛剛翻身做主的貧苦農民,在村長劉金長、農會主席郝東清帶領下,決定挖掘于成龍墓換錢。世紀之交的千禧年,央視正在播放《一代廉吏于成龍》,彼時每天守著固定時間準時收看。于成龍這位生活在17世紀的賢臣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遊山西·讀歷史——走近于成龍故裡 感受一代廉吏正氣
    一幅楹聯道出「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的一生。《合州志·宦績》中記載:「于成龍……居官清正廉明,多善政,州人號於青天。」在他23年的從政生涯中,曾跨越廣西、湖北、福建、直隸、兩江等地,從七品知縣做到封疆大吏。于成龍愛撫民眾、懲治腐敗、平冤獄、整吏治,深受百姓擁戴和朝廷讚譽。位於呂梁市方山縣的于成龍故居。
  • 遊山西·讀歷史 | 以史為鑑,走近「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
    9月23日,順著九曲黃河,「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黃河線的第一站,來到了呂梁市方山縣來堡村的于成龍故居,感受一代廉吏的好品德、好家風。「做官就是擔當,秉公清風熱腸,男兒青史寫志向。」2017年,一部講述于成龍為民做主、為民請命、為民除害、為民造福的同名電視劇,在中央電視臺一套熱播。全劇帶著濃厚的山西色彩,將于成龍修齊治平、知行合一、義不辭難的價值追求表現得淋漓盡致。帶著這樣的崇敬之心,此行的記者們推開了于成龍故居的厚重大門。
  • 廉吏于成龍的外號「於青菜」是怎麼來的
    「於青菜」是清朝廉吏于成龍的外號,他在兩江總督任上,每餐下飯主要靠青菜,時人稱之「於青菜」。給父母官起外號,雖是戲謔之詞,更有褒獎之意,可見民與之近,與之親。
  • 桂黔湘自駕小環線第一站《羅城(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第一站我選擇到羅城,距離廣州大概7-8小時車程,因為太近,可以選周末出行;車程太遠,開車太累,自駕本就是走走停停。這次羅城呆了兩天,羅城真的值得非常來自駕,風景得天獨厚,風貌獨特。6、于成龍公園(羅城為紀念「一代廉吏」于成龍而修建)于成龍公園
  • 「天下第一廉」的于成龍,為什麼被稱為「於青菜」?
    《于成龍》這部電視劇,在早先幾年我就看過,給我印響最深的是,于成龍履任兩江總督時,依然是粗茶淡飯,菜餚多為青菜蘿蔔,少肉菜。官至封疆大吏卻不改農家本色,令人欽佩。也許正因為如此,才得了個「於青菜」之美名吧。
  • 于成龍當官的地方,如今盛產野生毛葡萄酒,風景美如畫
    大清朝官員典範于成龍,他的電視劇在全國播出之後,很快變成了家喻戶曉的一代廉吏。根據歷史資料記載,于成龍從第一次任職的地方就是到了廣西羅城縣任知縣,于成龍在羅城縣擔任知縣9年,把一個貧窮落後強盜橫行的縣,治理的井井有條,老百姓安居樂業,羅城縣人民給于成龍留下大石碑,刻上「於公舊治」,以紀念他的豐功偉績。幾百年之後,如今的羅城縣變成什麼樣子了呢?
  • 廣西旅遊發現一塊巨石,石上記載了于成龍的作為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從山西到廣西羅城任職,在羅城期間大有作為,傳為美談。于成龍的功績,都被記錄在一塊巨大的石頭上。羅城縣是中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羅城縣風光秀麗,山水奇美,素有小桂林之稱。所有的景區都與山水有關,奇山綠水,確實讓人無法忘懷。與于成龍有關的那塊巨大的石頭,位於羅城縣小長安鎮歡雙合村。
  • 自駕遊廣西河池羅城,看潺潺流水,賞天坑奇觀,探秘千年仫佬族
    這裡居住著仫佬、壯、漢、苗、瑤、侗等民族,也是"一代廉吏"于成龍的入仕之地,清初順治年間,于成龍初仕羅城知縣時曾題,"山似劍排,水如湯沸"此地傳說因四周群峰環繞,,紅豆生羅城,四季都相思。棉花天坑氣勢如虹,如同一個大型漏鬥,十分罕見~景區大門可徒步到坑底,全程0.5公裡,通過珍木、奇石、古藤的自然結合,展現一條原始森林形象的
  • 中國唯一仫佬族自治縣:廣西河池羅城
    石圍古村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 2014年,經國土資源部批准,羅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獲國家地質公園資格,被稱為廣西"有色金屬之鄉"、"廣西煤炭之鄉",「中國野生毛葡萄之鄉」。
  • 半鴨知縣于成龍
    這首詩說的是一代名臣于成龍的故事。于成龍,字北溟,號於山,山西呂梁人。康熙稱他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乾隆題御書「清風是式。」他清正為官二十多年,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對得起天地,對得起自己的良知,對得起百姓,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如同一股清流,卓然於世。   「半鴨知縣」是老百姓給他的美稱。據清代筆記史料記載,源自于成龍在廣西羅城縣任知縣時的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