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華貴一生,為何死後的棺材卻殘破不堪,只能塗上紅漆?

2020-12-15 資深盤點員

說起慈禧,可真是被國人罵了好多年,而有關於慈禧的秘辛,大家也是十分的關注。今天我們不說慈禧的生前諸事,只來說說她亡故之後發生的故事。

自古,人就對自己的身後事比較在意的,下到平頭百姓,上至王公貴族,沒有人會拿死後的事開玩笑,都害怕死後不得安寧。

不僅如此,人們還想出好多辦法,比如看風水選穴,死後請法師超度等等。為了既能全了此生的面子,還能為下輩子謀個好胎,人們還十分重視自己的歸處,也就是死後睡的棺材。

在周易風水學中認為,人要想安寧,一定要入土為安,還要睡在木質棺材中下葬,這也才能陰陽輪迴,不妨礙下輩子的投胎轉世。

而對棺材的選擇也比較有講究,要選擇一些質地堅硬,不容易腐壞的陰木作為材料。比如楠木、柏木、黃楊等。這些樹木可以有效的防止棺木的損壞,而且自帶香氣,十分符合有身份的人的需求。

在眾多木料中,有一款是皇家最為鍾愛的,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它的名字,那就是金絲楠木。

在慈禧去世前,她就已經為自己考慮了死後埋葬的事。她命令當時的大太監李蓮英,去京城有名的棺材鋪定製專屬的棺材,要求以金絲楠木為底,金漆塗面,要多華貴有多華貴。

李蓮英不敢怠慢,趕忙跑去選購原材料,晝夜兼程地運到棺材鋪,可是花了不少錢。棺材鋪的老闆也不做他想,盡心盡力地打造著這尊貴的棺材。

耗時三個月,這副棺材終於做好了,外觀端莊大氣,極為奢華。不僅如此,內務府還在棺材內部又做了更為複雜的印刻,用金龍彩緞做內襯,可謂費盡心血。

這還不夠,內裡華麗只是一部分,外在更要精雕細琢。棺木外側還塗有49道貢漆,勾勒了金線,其華貴程度令人乍舌。

然而這世間想不到的事有很多,如今我們看到的慈禧棺木卻只是一口大紅棺材,這是為什麼呢?

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還得從孫殿英說起。當年孫殿英盜取慈禧陵的時候,手下的士兵太過土匪,衝進地宮後,不管不顧的強取豪奪。開棺時更是暴力,直接用刀劍劈開,不僅將外槨砍成了碎片,還把內棺劃的面目全非。

後溥儀知道此事,當即趕去看情況,可是棺木已經損毀嚴重,大家也很無奈。本想買新棺,奈何花費巨大無人能擔,最終只好決定請人再重新油漆一遍。

於是,當年呼風喚雨的慈禧太后的棺材,就變成了這麼一副難看的劣質品。

相關焦點

  • 慈禧的棺材是由金絲楠木製成,後來卻被塗了紅漆油,原因羞於開口
    1908年,統治了半個世紀中國的慈禧太后預感自己不行了,於是他就找來了自己的心腹李蓮英,安排自己的身後事,其中一件就是她歸天后的棺材。在中國傳統風水學中,人的最終歸宿是「木」與「塗」,即人死後要安睡在木棺裡,在埋在土中。作為大清王朝的統治者,慈禧的棺材肯定要最用料最好的。
  • 歷史上慈禧棺材本是金絲楠木,為何現在卻變成了大紅色?
    為了確保他們的物質生活,他們通常在死後進行厚葬。他們生前住在豪華的大院裡,死後建造陵墓,因此才會出現盜墓猖獗的現象。今天,我們將談論一些與慈禧太后有關的事情。1908年,統治中國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覺得她快要不行了,於是他找到了她的心腹李蓮英,並安排了她的葬禮,其中之一就是她死後的棺材。
  • 慈禧太后死後,為何房間密室藏滿珍寶
    呂雉、武則天、慈禧,這三個女人在歷史上可以說都畫下了濃重的一筆,而我覺得比較成功的就是武則天了,畢竟是真正走上皇帝寶座的人。呂后也算不錯,差點把劉邦打來的江山改了性別。而慈禧太后相比較就有點遜色了,雖然也曾獨掌大權,但是到了最後卻把大清江山攪了個七零八落的。
  • 慈禧的棺材本是金絲楠木,最後竟變成了紅色,原因讓人難以啟齒!
    而她又掌握著全中國的財富,死後更是恨不得把這些都帶進棺材裡,所以她的陵墓最後建造的是十分氣概非凡,金碧輝煌。關於慈禧太后的一生,很多人都認為這個人給中國帶來了太多的災難,但是,慈禧也會有死去的一天,於是,在很多人的盼望中,慈禧太后於北京病逝,作為國內權利最高的統治者,死後的喪事規格肯定是按照最高的規模來操辦的,儘管這個時候的清朝早就破敗不堪,但皇室的人,還真不缺錢用。慈禧出殯當天,天空陰暗無比,隊伍如陰兵開道,當時圍觀的人們看了都起雞皮疙瘩。
  • 慈禧原本的金絲楠木棺材,如今卻變成大紅棺材,心酸只有溥儀能懂
    作為清王朝最後一位掌握實權的統治者,慈禧太后生前在皇宮中權力無邊,生活上也是享盡了榮華富貴,驕奢淫逸。慈禧太后死後,貪圖權力和地位的慈禧太后的墓葬也是奢華到讓人吃驚。從慈禧的棺木就能看得出來當時的情況。
  • 慈禧棺材本是金絲楠木,為何如今卻成大紅棺材?滿清遺族羞於開口
    當時的她便命令李蓮英前往京城桅廠的老字號壽材鋪去定製一口金絲楠木為底、密塗金漆的棺材,材料的話是由內務府直接負責的。金絲楠木當時在清朝是皇家所獨享的木材,為能夠為慈禧尋找到良好的金絲楠木,於是李蓮英便專門派人前往雲南進行採購。在購買到鍾意的木材之後,便立刻運往北京城為慈禧太后制度棺材,僅是這一項便消耗白銀十萬兩!
  • 慈禧棺材本是金絲楠木製成,後來卻變成了紅色,溥儀都難以啟齒!
    當然作為一個統治者,這樣的結局必然是備受打擊的,因此慈禧的身體也加快了衰老的速度,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因痢疾引發心臟衰竭病逝西苑儀鸞殿,葬於普陀峪定東陵,享年七十四歲。作為晚清的最高掌權者, 慈禧太后 的葬禮自然是風風光光,隆重異常,規模空前,世人皆為之震撼。 慈禧太后生前極其豪華,死後也是十分奢侈。
  • 晚清的擎天巨柱慈禧太后去世下葬的過程中,一路上為何臭氣衝天?
    在清朝末年,有這麼一個女人掌握了整個國家的權勢、有這麼一個女人在生活上奢侈無比、有這麼一個女人即便死去了那麼久仍舊受到人們無情的唾棄,這個女人大家都熟悉的很,她就是近代史中惡名昭著的慈禧太后。慈禧是清朝鹹豐皇帝的妃子,在鹹豐皇帝駕崩後,慈禧和鹹豐皇帝所生的年幼兒子同治登上了皇帝寶座,執掌起了清朝無盡的榮耀。
  • 慈禧太后第一次坐火車,向司機提出一個奇葩要求,司機苦不堪言
    慈禧太后能書善畫,但也是一位誤國殃民的奇才,吃穿用度極度奢侈,一生搜刮天下極品,號稱「皇室珠寶狂」,死後都恨不得天下財寶,都鑽進她的墓裡,有人說,她的奢侈不是一個人的奢侈,是以整個大清的滅亡作為代價,清朝才是她的陪葬品,慈禧太后一生也做過一些奇葩的事情。
  • 鹹豐帝死後慈禧太后害死麗妃?其實她待遇很好,僅次於兩宮太后
    在許多野史、小說和影視劇中,鹹豐帝最寵愛的就是麗妃他他拉氏,而麗妃也倚仗生育大公主和鹹豐帝的寵愛,對懿貴妃多有不敬,二人在爭奪鹹豐帝的寵愛和後宮的權勢鬥爭中打得不可開交,但是鹹豐帝死後,懿貴妃母以子貴成為了聖母皇太后,麗妃失去了鹹豐帝的庇護,自然要遭受到慈禧太后的反撲和報復。可是歷史上的麗妃真的如此悲慘嗎?
  • 慈禧太后守寡47年,每晚睡前都要使用這件東西,從不離身!
    慈禧和武則天都是歷史上的兩個女性掌權者,但一個令世人誇讚,一個卻遭世人謾罵,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武則天自己稱帝,政治才能十分出眾,也打造了唐朝盛世,但慈禧身為太后,控制自己的皇帝兒子,導致中國領地被瓜分,受到世人的辱罵。
  • 李蓮英:慈禧最喜愛的太監,死後卻遺臭萬年!
    但最令人令人驚訝的還是棺材中僅僅只有一塊已經腐爛了的頭骨!頭下面的被子裡卻空空如也,甚至連一塊碎骨都沒有!棺材裡的頭骨是李連英的嗎?如果是,他的軀幹去了哪裡?如果不是,真正的他又埋到了何處?棺材裡頭骨的主人又是誰?一堆的疑問不禁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
  • 1909年,慈禧太后下葬時臭氣燻天,民間盛傳:她遺臭萬年
    這樣一來,慈禧的屍體就不會腐敗了。直到盜墓賊挖開慈禧的墳墓,讓外界的空氣進入了墓地,這一情況才發生改變。 除了使用了包括汞,冰塊在內的大量的防腐材料來防腐外,還定做了金絲楠木材質的棺材。這種木材可以防止屍體的腐爛,也具有防腐的作用。
  • 慈禧太后最喜歡什麼?權力!甚至在她死後,也要將其留在自己家族
    尤其是慈禧太后掌控朝政大權以來,清宮中已經好幾十年,都沒有聽到過新生兒哇哇落地的聲音了。因此,皇室十分空虛,子嗣單薄,皇位的繼承人只能從皇室的旁支家族中挑選。 恰好溥儀祖父的身份極高,這讓溥儀在人生的起點上,比別人高出了許多,從小就處於皇位繼承者的候選人行列之中。
  • 慈禧太后葬禮現場:帝王的規格,外國人全程圍觀看熱鬧,圖9令人不寒...
    【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死,終年73歲。慈禧太后死後,清廷為她舉行了堪比皇帝規格的葬禮,本組老照片真實反映了慈禧太后葬禮現場老照片,拍攝者為荷蘭記者亨利·博雷爾。【送葬隊伍】亨利·博雷爾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因為他從來沒有看到如此規模的葬禮。
  • 「兩宮垂簾」時,跋扈的慈禧是否壓制了正統太后慈安?
    「垂簾聽政」的事情在中國歷史上有過先例,不新鮮,但兩個皇太后一同垂簾聽政,這事兒就怪了,正常情況下,不應該是先皇皇后一個人被封為太后嗎?為何清朝會出現「兩宮聽政」?皇后聽政,那是很合理的,皇后是誰呢?死後慈安陵神道直通鹹豐帝定陵神道,而慈禧陵神道則只能通接慈安陵。此外,慈安陵修建時,初步造價亦略高於慈禧陵。),但慈安似乎根本沒有起到制衡慈禧的作用,這是為何?
  • 清朝第一大太監,慈禧跟前的紅人,其棺材打開後把考古專家都嚇壞
    清朝第一大太監,慈禧跟前的紅人,其棺材打開後把考古專家都嚇壞文 | 史哥哥行行出狀元,李蓮英算得上是太監行列裡的狀元了,從最初的給慈禧梳頭博得歡心後,一步一個腳印成為慈禧跟前的紅人,不過李蓮英憑藉的可不是運氣
  • 慈禧死後口中夜明珠價值千萬,最終去向如何?
    慈禧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死後屍體還沒腐爛,陵墓就被孫殿英盜掘。孫殿英本來是幫會土匪出身,在亂世中求生存就自己拉起一伙人成了一方勢力,前後投靠過多位軍閥,竟然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一股不小的勢力。孫殿英後來投降蔣介石,被改編後擔任軍長,由於孫殿英的部下本來就是土匪出身,再加上不是蔣介石嫡系,所以在軍餉配給上很難得到保證,而孫殿英就開始將目光瞄向清東陵。1928年7月,孫殿英以剿匪的名義帶兵進入清東陵,最開始的兩天時間,根本找不到地宮入口,後來抓到一位守陵人才基本確定地宮入口位置。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的名義掩蓋爆破清陵的事實,最終炸開慈禧太后陵墓。
  • 垂簾聽政的太后,不止慈禧,還有鹹豐帝的正皇后慈安
    一說到垂簾聽政,大家可能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慈禧,其實除了慈禧,還有一位太后也喜歡垂簾聽政,而且和慈禧是一起垂簾聽政的,她就是鹹豐帝的皇后慈安,同治即位後的東太后。鹹豐帝去世時,慈安太后年僅25歲,成了清宮未亡人,她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給鹹豐帝生下兒子,位於她之下的因生 下載淳(這個鹹豐唯一的兒子,身份地位很快上升。鹹豐死後,東西二宮垂簾聽政。
  • 得知慈禧去世,日本皇宮做了一件讓人意外的事,集體戴孝21天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下午2點45分,慈禧太后去世,當時她不在紫禁城裡面,而是在西苑儀鑾殿。趁著慈禧屍體還沒有完全僵硬,隆裕太后下令為慈禧太后舉行小殮。這個過程持續了55分鐘。之後,隆裕太后下了一道懿旨:「謹比照列聖喪禮,逐款改擬。」也就是說要按照皇帝之禮為慈禧治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