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慈禧,可真是被國人罵了好多年,而有關於慈禧的秘辛,大家也是十分的關注。今天我們不說慈禧的生前諸事,只來說說她亡故之後發生的故事。
自古,人就對自己的身後事比較在意的,下到平頭百姓,上至王公貴族,沒有人會拿死後的事開玩笑,都害怕死後不得安寧。
不僅如此,人們還想出好多辦法,比如看風水選穴,死後請法師超度等等。為了既能全了此生的面子,還能為下輩子謀個好胎,人們還十分重視自己的歸處,也就是死後睡的棺材。
在周易風水學中認為,人要想安寧,一定要入土為安,還要睡在木質棺材中下葬,這也才能陰陽輪迴,不妨礙下輩子的投胎轉世。
而對棺材的選擇也比較有講究,要選擇一些質地堅硬,不容易腐壞的陰木作為材料。比如楠木、柏木、黃楊等。這些樹木可以有效的防止棺木的損壞,而且自帶香氣,十分符合有身份的人的需求。
在眾多木料中,有一款是皇家最為鍾愛的,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它的名字,那就是金絲楠木。
在慈禧去世前,她就已經為自己考慮了死後埋葬的事。她命令當時的大太監李蓮英,去京城有名的棺材鋪定製專屬的棺材,要求以金絲楠木為底,金漆塗面,要多華貴有多華貴。
李蓮英不敢怠慢,趕忙跑去選購原材料,晝夜兼程地運到棺材鋪,可是花了不少錢。棺材鋪的老闆也不做他想,盡心盡力地打造著這尊貴的棺材。
耗時三個月,這副棺材終於做好了,外觀端莊大氣,極為奢華。不僅如此,內務府還在棺材內部又做了更為複雜的印刻,用金龍彩緞做內襯,可謂費盡心血。
這還不夠,內裡華麗只是一部分,外在更要精雕細琢。棺木外側還塗有49道貢漆,勾勒了金線,其華貴程度令人乍舌。
然而這世間想不到的事有很多,如今我們看到的慈禧棺木卻只是一口大紅棺材,這是為什麼呢?
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還得從孫殿英說起。當年孫殿英盜取慈禧陵的時候,手下的士兵太過土匪,衝進地宮後,不管不顧的強取豪奪。開棺時更是暴力,直接用刀劍劈開,不僅將外槨砍成了碎片,還把內棺劃的面目全非。
後溥儀知道此事,當即趕去看情況,可是棺木已經損毀嚴重,大家也很無奈。本想買新棺,奈何花費巨大無人能擔,最終只好決定請人再重新油漆一遍。
於是,當年呼風喚雨的慈禧太后的棺材,就變成了這麼一副難看的劣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