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象棋中很少有人知道的道理

2020-12-13 貴州講棋第一人

我時常在想,同時下棋之人,就論棋藝來說,有的人少年成大師者大有人在,有的人奮鬥終身,卻拒之大師門外。有的人借棋之道能下得一手生活好棋,有的人卻不盡人意。天賦決定上限,努力決定下限。就生活工作而言,究其原因,小編以為在棋盤上以然告訴了我們一切。

象棋的核心在哪裡?在棋盤上是如何展現出來的?當然思維決定了很多東西,象棋的思維在哪裡?小編以為應該在楚河漢界的河裡面。想像楚河裡面有水(細節決定成敗),帥將(棋子的調度)的一切都是靠水去運行(人身體百分之七十由水組成)?我們自身為將帥我們要像水去學習。很多成功企業家,管理者(上班而論)領悟了水的特性後才能有理有節有據的合理運用車馬炮等棋子。水是無定形的,善柔,卻可水滴石穿。啟示:做人要外柔內剛,做事要堅持,總會把事情做好(兵無常態,水無定型)。

以前在文章中提到過,河是彎彎曲曲,S形,180度旋轉,從而把棋盤看成了太極圖。為什麼太極圖又叫陰陽魚?魚在水裡面遊。中華文化的道理都是相通的(精讀孫子兵法,很多地方都講到了水的特性)。水不動就是死水,人不動就是廢人。本不是職業棋手,如果我們沉迷如遊戲,那就成了死水,容易生蟲。反觀其自身,如果我們不擴大自己的交友圈,不充實自己的知識等等,久而久之也將成為廢人,最終空悲切,白了少年頭。同樣一本易經,讀出了很多君子(被困難壓不倒的人,人格健全的人)。同時也讀出了很多小人,我們本不是學術研究者,如果研究得太深,反而不可取,搞得差不多,在學以致用。象棋也好,易經也罷,不是用來研究的,本意是要我們玩,玩出人生精彩,玩出人生格局。

把象棋看成太極圖,有陽的一面,陰的一面,當我們自身生活出現了困境,要自我反思,怨天尤人無濟於事,我們馬上就應該考慮,對手的棋路是怎麼來的?我該如何化解這步棋,問題是解決不完的,只能靠化解,易經乾坤二卦開始,既濟未濟結尾(水火,火水)就是告訴我們人精子和卵子結合時就已經水深火熱之中了,懷孕期間也是高度危險的事(屯卦)。其實從這時候開始人的思想就已經慢慢形成。胎兒也能感受到外界的事情。從而形成了性格(本性及格局),人其自身是帥將,小宇宙,但整個棋盤是大宇宙。其小無內,其大無外。說句題外話,懂易經術數的人看人的面相及八字基本能看得出你未來的路及高度,原因在哪?相由心生,讀書能改變面相,但不是看網絡小說,而是看中華文化那幾本古書。為什麼有的企業家及領導人看人很準?閱歷經歷等等。中華文化的道理很多都是相通,萬變不離其宗。棋盤中棋子的特點在生活中對應相同的人,那麼此人後面的事基本上八九不離十。

像現在軟體普及的時代,自己走一步,對方若用軟,不管怎麼走,下一步一目了然。那人呢?中醫裡面講,怒傷肝,思傷禆,恐傷腎,久視傷目,久坐傷肉,久行傷筋,久站傷骨,等等,所以說有的棋手能看十多步,人生很多事情理所當然,事所必然。很多文章講象棋的優點?其實一個人的優點就是缺點,缺點就是優點,象棋有多少優點就有多少缺點?我們不能光看其優點,而忘記了缺點。中庸為好,中庸不是和稀泥,也不是當老好人,合理為好(象棋的平衡點在楚河漢界)。該說的還是要說,該做的還是要做。就像企業裡面小訂單明知虧本,難道不做了嗎?開發新產品,有難度難道不做了嗎?小編可以負責任地講,新客戶給你的第一個樣品一般是有困難的,而且困難不小,面對楚河漢界難道兵卒就不過河了嗎?想想棋盤上兵卒過河的困境,再想想自身就明白一切。

象棋思維確實是一套實際可行的思維很適用於生活之中,很多象棋愛好者或多或少的領悟了一些,而且領悟的東西都不一樣,這是正常現象,每個人出生環境,家庭等等原因造就。學棋幹啥?兩個字,做事。棋盤棋子走來走去幹嘛?他們還是在做事。只是做事分三種:第一種,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二種,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三種:你懂的!

最後談談近百年棋壇第一人是誰?小編以為是謝俠遜謝老,首先蓋棺定論。其次謝老以棋道藝抗日救國,為了民族為了國家而奮鬥。新中國成立後為推廣棋文化做了很多貢獻。筆者以為謝老順應天時,做當下該做之事值得我們敬仰。

閱讀 689投訴文章

相關焦點

  • 淺析中國象棋中很少有人知道的道理
    象棋的核心在哪裡?在棋盤上是如何展現出來的?當然思維決定了很多東西,象棋的思維在哪裡?小編以為應該在楚河漢界的河裡面。想像楚河裡面有水(細節決定成敗),帥將(棋子的調度)的一切都是靠水去運行(人身體百分之七十由水組成)?我們自身為將帥我們要像水去學習。很多成功企業家,管理者(上班而論)領悟了水的特性後才能有理有節有據的合理運用車馬炮等棋子。
  • 中國象棋:復盤不是走過場,看看你不知道的技巧
    很多棋友都知道或了解過復盤,但是如果要細緻來說,估計很少有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特別是對於業餘棋手來說,可能就是誤以為簡單的回頭再看一遍。道理和程序上似乎就是如此,但是實際操作上卻有著天壤之別。這時棋友們可能就會瞬間疑惑,不就是個復盤嗎,誰不會呢?其實你的知道中國象棋如何復盤嗎?
  • 象棋之美盡在思索與快樂中——從12個問題了解中國象棋博大精深
    象棋,又稱中國象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中國象棋是我國正式開展的第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為促進中國象棋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和推廣,希望大家能更了解中國象棋博大精深。
  • 中國象棋電腦應用規範——論中國象棋信息化的發展
    儘管很多程式設計師對XQStudio不屑一顧,但是很少有人能推出自己的產品,要麼軟體操作起來困難,要麼宣傳和推廣的力度不夠,要麼因為軟體收費而無人問津。所以現在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棋譜格式被一個象棋軟體所壟斷,然而格式卻是加密的,其他軟體無法打開。我們注意到,西洋棋軟體WinBoard之所以成功,跟它使用上的便利是分不開的。5、對弈引擎沒有統一的平臺。
  • 中國象棋,正逐漸被年輕人所遺棄?
    曾幾何時,象棋曾經風靡過大街小巷。每有一處下棋的地方,周圍都是被圍得水洩不通,紛紛在此指點江山各抒己見,但是現在這種場面已經很少見了,即便是有,幾乎都是老年人在玩,而年輕人,有了智慧型手機之後,很少有人去沉下心來去下象棋了。琴棋書畫,棋是排在第二位,可見古人對其重視程度。
  • 中國象棋:象棋幾乎是按照古代戰爭設計的,5個卒原來是這個意思
    《楚辭》中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 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說苑》中記載:「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鬥象棋而舞鄭女。」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開始下象棋了。秦漢時期,象棋已經非常盛行了,不過當時的象棋跟現代象棋,在模式上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唐宋時期,象棋模式逐漸改良,至北宋末年完成最終定型,棋盤有河界,棋子有32枚。
  • 方舟子:中國古代並沒有大象,所以「中國象棋」的起源是印度
    但是,網絡上一直有人說:印度連續六次拿「中國象棋」去申遺,理由是中國沒有大象,簡直就是令人噴飯。正當大家覺得印度搞笑之餘,忽又有傳聞,國內學者方舟子,竟然也認為中國象棋起源於印度,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為此,我專門搜索資料,發現網傳印度拿象棋申遺,其實是「無中生有」的事。而方舟子倒是有可能懷疑過象棋的起源。
  • 中國象棋高手排行榜,如果不知道他們,不要說你是棋迷!
    象棋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發展於楚漢,唐宋時代,出現了最早的象棋棋譜《棋經論》《事林廣記》等,建國後,隨著各大象棋賽事的設立,象棋也迎來的蓬勃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湧現了一大批象棋高手,他們為象棋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今天來盤點一下中國象棋的十大高手,快來看看有沒有你非常熟悉的棋手。
  • 印度拿中國象棋申遺6次未遂,中國象棋真的是起源於印度?
    剛剛在問答裡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據說印度最近第六次把中國象棋申請世界遺產被否決,這是真的嗎?」今天就來和大家說道說道這個問題。首先說這件事情是真的,但這並不是什麼新聞。這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不知道又被哪些人給挖出來寫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剛剛發生的事情。
  • 終於知道中國象棋將帥不能照面的原因了,原來是這樣,還是太天真
    終於知道中國象棋將帥不能照面的原因了,原來是這樣,還是太天真 相信大家一定都玩過象棋,對於其中的許多規則更是爛熟於胸。比如非常簡單易記的一個口語歌就包含了所有規則,上面這樣寫著:馬走日字,象飛田,車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路護將邊,小卒一去不復返。
  • 「觀棋不語真君子」看中國象棋的獨特魅力!
    象棋最早是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後經朝代變遷於宋代改造成中國象棋,象棋的"象",是"象徵"的意思,而與動物象無關。無論怎樣,中國象棋的思想源於《易經》,與《易經》中的太極八卦圖有很大的聯繫,可以這麼說,中國象棋就是太極八卦。就用太極八卦來解析一下中國象棋。
  • 4000字長文:讓你知道關於「中國象棋軟體」的一切
    因為目前電腦無法窮盡中國象棋的所有變化(國家級實驗室科研電腦也不行),目前電腦象棋軟體只能靠開局庫走打分高的固定開局,容易中開局飛刀,所以純人在面對純軟、人機的情況也不同,純人可以背和棋譜、可以走一些平穩的開局。
  • 象棋中的學問
    □鄭州市緯五路第二小學四(6)班 楊樹  暑假,爸爸買回來一副象棋,我很好奇,於是問爸爸:「這是什麼棋呀?」爸爸回答說:「這是中國象棋,在我們國家有悠久的歷史,如果你想學象棋,我可以教你。」我忍不住好奇心,就答應了爸爸。
  • 中國象棋都知道,可這個「象」是什麼意思?
    中國象棋,是我們日常隨處可見的一種棋類遊戲。夏日街頭,傍晚時分,每每在昏黃路燈下,都會有三兩好友圍桌對弈,一旦棋逢對手,叫好聲此起彼伏,還會有圍觀者,常常忍不住發出聲來,引得他人側目。不過,中國象棋為何要叫象棋呢?這個問題早就有人思考過,在十八世紀,英國人威廉·瓊斯便有考據認為中國象棋應該起源於印度,理由便是印度是產象國,而中國古代並沒有大象。但在我國古代的很多歷史資料中,其實已經有了大象的記載,《楚辭·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
  • 象棋,中國象棋的起源與發展
    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如:《說苑·善說》中有(雍門子周對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半象棋而舞鄭女。」可見,遠在戰國時代,象棋已在貴族階層中流行開來了。據上述情況及象棋的形制推斷,象棋當在周代建朝(公元前22世紀)前後產生於中國南部的氏族地區。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著、局等三種器具組成。
  • 中國象棋,正逐漸被年輕人所遺棄?
    曾幾何時,象棋曾經風靡過大街小巷。每有一處下棋的地方,周圍都是被圍得水洩不通,紛紛在此指點江山各抒己見,但是現在這種場面已經很少見了,即便是有,幾乎都是老年人在玩,而年輕人,有了智慧型手機之後,很少有人去沉下心來去下象棋了。琴棋書畫,棋是排在第二位,可見古人對其重視程度。
  • 中國象棋:象棋幾乎是按照古代戰爭設計的,5個卒原來是這個意思
    《楚辭》中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 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說苑》中記載:「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鬥象棋而舞鄭女。」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開始下象棋了。秦漢時期,象棋已經非常盛行了,不過當時的象棋跟現代象棋,在模式上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唐宋時期,象棋模式逐漸改良,至北宋末年完成最終定型,棋盤有河界,棋子有32枚。
  • 象棋之美盡在思索與快樂中——從12個問題了解中國象棋博大精深
    象棋,又稱中國象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中國象棋是我國正式開展的第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為促進中國象棋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和推廣,希望大家能更了解中國象棋博大精深。
  • 終於知道為什麼原本沒有炮的時代,而在象棋中會有出現
    終於知道為什麼原本沒有炮的時代,而在象棋中會出現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中國象棋的故事。中國象棋是一種二人對抗性遊戲,因為所需要的只有棋子和棋盤,並且趣味性很強,所以一直流行至今。現在會下象棋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吧。
  • 方舟子堅稱中國象棋起源於印度,然而他並不知道象棋的鼻祖在中國!
    中國象棋起源於印度。而且還有理有據的指出,中國象棋裡的「象」,在宋代之前就已經滅絕,當時宋朝人根本沒見過大象,更不會把大象當做兵種,所以中國象棋肯定是舶來品。喜歡中國象棋的我就納悶了,如果古代中原人沒見過大象,那麼盲人摸象、曹衝稱象這些成語是怎麼來的?宋朝當時統治著南方廣大區域,難道處於亞熱帶的我國南方地區大象也滅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