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維安小姐
中國象棋,以「河」為界,棋子共三十二枚,以黑紅分。小小棋盤全含沙場兵法戰事,牽一髮而動全身,下棋人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全神貫注,其中趣意妙不可言。
01
早在先秦時期便對象棋有所記載,《楚辭·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王逸注:"言宴樂既畢,乃設六簙,以菎蔽作箸,象牙為棊,麗而且好也。"洪興祖補註引鮑宏《博經》:"用碁十二枚,六白,六黑。"
象棋最早是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後經朝代變遷於宋代改造成中國象棋,象棋的"象",是"象徵"的意思,而與動物象無關。
比如,以舞蹈象徵戰鬥,則名"象舞",而以著棋象徵戰鬥,則名為"象棋"。
02
我最早接觸象棋是在小學,父親是個不折不扣的棋迷,時長會在幫母親出門採買生活用品時看公園裡的老人下棋忘了時辰,這件事不知道母親說過他多少回,他總笑道答:「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父親教會我下象棋,「馬走日字,象飛田,車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路護將邊,小卒一去不復返。車走直路馬踏斜,象飛田字炮打隔,卒子過河了不得。」
03
中國象棋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伏羲先天八卦推出,另一是韓信推出。
無論怎樣,中國象棋的思想源於《易經》,與《易經》中的太極八卦圖有很大的聯繫,可以這麼說,中國象棋就是太極八卦。
就用太極八卦來解析一下中國象棋。
太極八卦的精髓思想:一個概念(內部時刻變化的)在某一方向上歸根結蒂分為對立兩面,表現為三種形式(對立兩者加他們的統一體),接著一直細分下去,無窮無盡。
04
棋盤上有兩對立方,還有一與雙方接觸的河界。
古人發明象棋一定考慮到象棋的的和棋 但是古人自有他的道理下象棋的目的不在於贏棋,而在於下棋中的樂趣。
就看哪一步可以力挽狂瀾,就看哪一步可以妙手回春,點到為止,所以勝負不重要,這是下棋的境界,象棋就是要體現一個"和"字。
戰爭的最高境界就是 "和平"而且中國象棋最能體現中國傳統的 仁、義 、智、禮、信、忠。
05
其實現如今,不光是一些傳統文化、技藝在慢慢丟失,就連象棋也面臨著新的危機。
象棋一直處於一個自生自滅的狀態,並沒有太多的人去學習和研究它,頂多作為無聊時的消遣之物,在忙碌的當今社會,象棋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關注度明顯降低了很多。
希望在此呼籲更多的新一代的年輕人去學習和了解傳統文化和國粹,這當中有很多的樂趣等待著我們去發現,我很感謝父親教我象棋,教我「觀棋不語真君子」的道理,也希望更多年輕人愛上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