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空梭不再推出新世代?
太空梭沒有成功。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美國需要:
一種物美價廉的載荷量大的宇宙卡車。
載人飛船可以進行在軌維修,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做一些在軌實驗,幫助部署複雜的空間站組件。
它是一個研究新技術,例如可重複利用性、新材料、超音速和新的空氣動力學/氣動結構設計。
但這些功能不一定要被安放在同一艘宇宙飛船上,而太空梭將它們以一種完全悲觀的方式結合在一起(用一個我最喜歡但沒被充分利用的詞來說)。巨大的帶翼宇宙飛船不應該重返大氣層——妥協是必須的,這是殘酷的,也是這個項目失敗的原因。這不是一個很好的重複利用方式。雖然提升裝置很小,但是有翼的空氣動力重返大氣層的成本隨著規模的擴大而大幅增加。而超低效的設計必須通過超優化其他所有東西來彌補,比如不能很好地重複使用但性能非常好的SSME(Space Shuttle Main Engine太空梭主發動機)。
然後,像SRB(Solid Rocket Booster,固體火箭助推器)這樣的折中方案不應該在一個乾淨的設計上。這種設計是政治目的,是為了確保所有相關的國會議員都能在各自的選區內各盡其責,而沒有人不得不承擔更大的開發成本超支。這不利於良好的工程設計,而且太空也無法承受如此糟糕的決定。
太空梭令人震驚地昂貴,每次發射大約20億美元。幾十年來,它幾乎吃掉了NASA載人計劃的全部預算。它是不安全的,不能按時發射或快速周轉,而且只是名義上可重複使用,它需要大量的翻新和重新測試,因此它沒有從它的重複使用中獲得顯著的成本節約。想想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這個無聊的項目上花費的2000多億美元能做什麼,或者噴氣推進實驗室能執行多少任務。
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份不斷被接受的禮物。在該項目被取消多年後,NASA一直試圖重新利用Shuttle-C(正不載人的貨運型太空梭),現在是SLS(Space Launch System空間發射系統),所有這些巨大的浪費項目都被堅持認為它們會變得更好,因為這些是研發太空梭的遺產。
如果我們沒有建造太空梭,把這些錢用於更好的設計,那麼現在,我們會在月球和火星的擁有基地,我們會有一個真正的軌道基礎設施。我們現在可能會挖掘小行星,發射探測器和飛行器在太陽系中最有趣的天體上了。
我能說的唯一積極的事情是,即使太空梭是如此糟糕,但它為SpaceX和藍色起源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太空梭是一種部分可重複使用的近地軌道太空飛行器系統,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作為太空梭計劃的一部分運作。它的官方項目名稱是空間運輸系統(STS),取自1969年的一項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系統計劃,STS是該計劃中唯一一項用於開發的項目。第一次四軌道測試飛行發生在1981年,1982年開始運作飛行。除了原型機的完成被取消外,五套完整的太空梭系統從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KSC)發射升空,在1981年至2011年間共完成了135次任務。運作任務發射了許多衛星、星際探測器和哈勃太空望遠鏡(HST);在軌道上進行科學實驗;並參與了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和服務。太空梭的總飛行時間為1322天19小時21分23秒。
作者: quora
FY: 罔象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