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BOSS說財經
在疫情期間,很多企業都面臨著產品積壓的情況。人們的消費減少之後,小到一些養殖場,大到一些巨頭公司,全都免不了遭受虧損。面對這種棘手的情況,各大企業也實施了很多臨時計劃。近日,百威作為啤酒業巨頭公司,也決定要生產洗手液。
北京時間24日消息,當地時間3月23日,百威英博宣布,因為擁有大量酒精原材料,公司將轉產消毒洗手液(hand sanitizer)。該公司表示,將利用集團位於全球各地的裝瓶廠和渠道網絡,產出百萬瓶洗手液和消毒劑,並將其捐贈給物資匱乏的地區,目前主要以歐洲市場為主。
旗下擁有尊獲尼加(Johnnie Walker)、百利甜(Baileys)等洋酒品牌的英國酒業巨頭帝亞吉歐隨後也表示,將捐出200萬升96%濃度的酒精溶液,可以製造出八百萬瓶消毒液(每瓶250毫升),可以捐贈給防疫物資緊缺的國家。這麼多的酒精溶液來自於用來生產伏特加和金酒的原材料。百威之前更是推出了無酒精啤酒,是通過在釀酒的過程中把酒精提煉出去,得到無酒精的產品,將多出的酒精物盡其用,減少了浪費,更加環保,原料利用率提高了不少。
百威(Budweiser)這個啤酒品牌可謂全球知名,1876年誕生於美國,創始人是Adolphus Busch,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市。1995年百威啤酒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因為他卓越的品質從而佔據了高端啤酒產業的主導地位。百威啤酒,百年發展中一直以其純正的口感,過硬的質量贏得了全世界消費者的青睞,成為世界最暢銷、銷量最多的啤酒,更是獲得了「啤酒之王」的美譽。
百威的源頭可以追溯到1876年,Adolphus Busch與摯友合作創製了一個啤酒新品牌,這就是百年來經久不衰的百威啤酒。1901年以後,他們的釀酒公司的啤酒產量竟然高達100萬桶,大大超過了其對手帕布斯特公司,從此成為美國啤酒企業裡最大的。
1981年,旨在全球生產、推廣和販售百威啤酒的安海斯-布希公司國際公司成立,百威啤酒從此在國際啤酒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同時又相繼在國內新建了四家啤酒廠。
1997年,在全球百威啤酒產量已經超過了一億桶。1998年,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sch Cos, Inc.)公司啤酒產量達到1.303萬千升。如今,其已在世界11個國家均設有分廠。2020年1月,2020年全球最具價值500大品牌榜發布,百威排名第321位。
作為一個百年企業,經歷了禁酒令,經歷了世界大戰,在美國站穩腳跟,又火速殺入了中國,其中「百威純生」已經成了每一家餐館的必備,有口皆碑。但這次疫情讓百威損失嚴重,百威在前段時間公布了在中國市場收到疫情的影響:百威此前預計,今年的前兩個月,在中國的銷售收入,比同期下跌近3億美元,淨利潤就損失1.7億美元。
即使不看數據,從轉產洗手液這番操作已經可以看出其積壓不少,然而這次的決策卻是一舉兩得。不但能夠解決龐大的積壓問題,藉助這次的轉產也可以為公司提高形象,給自家產品打一個軟廣告,自從該公司宣布該項舉措後,美國民眾都紛紛表示了支持。
在國內,包括河套酒業、國美酒業、衛河酒業等白酒企業在今年的一月份也紛紛開始了改裝生產線經濟的生產提供75%濃度酒精,用來應對疫情防控有可能發生的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資短缺。相信轉產之後,洗手液短缺的問題也會得到很好的解決。
本文BOSS說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平臺、渠道,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