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面:
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離不開做飯,也就離不開鍋了。好的鍋具可以事半功倍,用起來也是得心應手。前段時間購買了一款不粘鍋,鍋體的表面是有塗層的,雖然起到了不粘的鍋的目的,但是隨著時間用久了,塗層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脫落,給人體造成危害,而且日常清潔,維護都比較麻煩。乾脆有網購了一款臻三環古法泥模鑄鐵鍋,目前體驗有幾天了,來跟大家分享下。
細節與體驗:
我們先來看下這款臻三環古法泥模鑄鐵鍋的包裝吧,採用了全白的紙盒,封面有著這款鑄鐵鍋的外觀,雙手柄設計,瞬間想起來童年的時光,那時候幾乎家家都在用這種鑄鐵鍋,沒有任何塗層,原生的鑄鐵材質,用著非常的安全,而且做得飯菜也香。
除了封面的外觀圖之外,還標註了火候臻三環古法泥模鑄鐵鍋,以及火候和臻三環的品牌LOGO,包裝風格跟小米有品家的產品風格相同。我的這款鍋的想好事型號是32cm的,一般三口之家用的話是足夠了。
保證包裝設計了手提,這樣搬運的時候就方便多了。當然你也可以把它當做禮物送給親朋好友,尤其是有朋友喬遷新居的時候,將它當做禮物送給他,也是不錯的選擇。
打開包裝可以看到你整個鍋體被厚厚的薄膜包裹,上面還有紙質的固定卡扣,將鍋蓋牢牢地固定在上面,除了鍋體,就連左右兩側的把手也做了全面的包裹,保證了運輸的安全。
配件方便方面,附帶了一個松木的純實木鍋蓋,採用了燻黑的設計,而且非常的厚實,還能聞到淡淡的木香味。
附帶的說明書上面詳細介紹了這款鑄鐵鍋的使用方法,以及日常的維護。使用方法無非就是開鍋的過程,介紹的非常詳細,而且掃描旁邊的二維碼還會有開鍋的視頻,真的是很貼心呢。
我的這款鑄鐵鍋的型號是32cm的,三口,四口之家使用完全沒有問題。鍋身內外側出廠的時候,已經為用戶塗抹了植物油,為的是更好的保護鍋身。即便買來長時間不用,也不用擔心生鏽。
這種鑄鐵鍋也就是所謂的生鐵鍋。為了讓鐵水更加純正,採用了1600°C高溫濾去鐵水雜質,然後再用1350°C高溫鐵水進行壓力澆鑄一體成型,再經過打磨,使得整體非常的光滑。細看都可以看出鍋體無任何焊接,如此花大費周章的工藝,才鑄出了這樣的一口好鍋。由此來看這工藝還是很複雜的,這樣鑄造的鐵鍋具有不易開裂,不易碎的特點。
在鍋身內部,可以看到有很多不規則的紋理,像是龜裂紋,小時候看見的炒鍋也是這個樣子的。看來官方所說的古法並不是噱頭,而是的的確確存在的。怎麼才能形成這樣的紋理呢?原來火侯臻三環古法泥模鑄鐵鍋需要採用太湖稻殼燒製成的白灰和深層粘混合,手工製成泥模。並且泥膜內外還帶有龜背的紋理,這樣的紋理其實就像是加強筋一樣,讓整個鍋身更加堅固。
這款鑄鐵鍋採用了雙耳把手設計,為了防止用戶燙手,在把手的上面纏上了很多的麻繩,簡直跟小時候的鐵鍋樣式是一樣的,如今過去這麼多年,這樣的古法鑄鐵鍋應就依舊能再次復刻。在鍋身的外側,也就是居中的位置,則標註了臻三環的品牌LOGO,辨識度還是很高的。
附帶的鍋蓋好事很厚實的,全實木材質,由於是松木,拿在手中並不是很重,在鍋蓋的居中位置,則設計了一個貫穿左右的把手,這樣掀鍋蓋的時候就簡單多了。為了更好的貼合鍋身,這個鍋蓋的邊緣做了斜邊的磨邊處理。
由於是鑄鐵,這口鍋的重量還是蠻重的,筆者試著稱了一下達到了2.18千克的重量,是不是很重呢?厚重的鍋身也是有好處的,可以讓熱量更加均勻的分散整個鍋身。
說完這款臻三環古法泥模鑄鐵鍋的細節和做工外,我們再來看看它的實際表現如何。在使用前我們使用前需要開鍋,開鍋有詳細的文字步驟,也有更詳細的視頻學習,總之是很全面,我這裡就不詳解了。
平時喜歡吃水煮魚,酸菜魚和麻辣炒雞。今天就用酸菜魚這道菜來體驗下這款鑄鐵鍋吧。酸菜魚的具體怎麼做呢,其實很簡單,由於是買的成品料包,上面也有詳細的方法,這裡就不分享了。我買的是草魚,店家幫忙切塊,其實也可以切片的。無論是酸菜魚還是麻辣水煮魚,切片最好。然後在使用料包中的醃魚料倒在盆中,攪勻。
其次放入120g的食用油燒熱,再將酸菜和辣椒料包一併放在鍋中翻炒,然後再加入1.2kg的水,等到燒開時,將魚頭,魚尾等先放入煮上3分鐘,然後再將剩餘的魚塊放入鍋中煮個2分鐘,即可大功完成。
這款火候臻三環古法泥模鑄鐵鍋的鍋身非常厚,加熱均勻,能夠更好的激發食物的內在營養。而且鍋身內部沒有任何的塗層,用起來豈不是更加健康嗎?過幾天還打算帶上這款鑄鐵鍋去戶外搞個野炊,用它來當個火鍋也是不錯的。
體驗小結:
目前體驗這款臻三環古法泥模鑄鐵鍋有幾天的時間了,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首先它的鍋體夠厚,而且表面沒有塗層,這樣用起來就放心多了。這口鍋有點厚重,妹子拿起來還是有點吃力的,當然這也說明了它的用料紮實的特性。當然也有些許不足,就在它的左右兩側的兩耳, 使用起來還真是不太方便,建議後續能夠增加單把手設計的鑄鐵鍋。如果近期你也在選購一款鐵鍋的話,不妨看看這款臻三環古法泥模鑄鐵鍋,不會讓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