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咖啡浪潮來襲:數據證明 泡咖啡館促進經濟發展

2020-12-24 贏商網

  如今人們可以毫不費力地說出卡布奇諾和美式咖啡的差別,但能夠說出愛樂壓、手衝壺、V-60、冰滴等區別的人卻寥寥無幾。這些是不同的咖啡製作手法,常常可以在獨立精品咖啡店見到,正是這些獨立精品咖啡店推動了第三波咖啡浪潮。

  據美國網站 QUARTZ 報導,第一波咖啡浪潮出現於 20世紀初,速溶咖啡的發明和崛起將咖啡作為消費品推向了大眾市場。二戰以後,義大利的蒸氣加壓萃取濃縮咖啡的方法開始被人們熟悉和接受,於是以濃縮為基礎的花式咖啡得以流行,隨後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Starbucks)等連鎖咖啡店出現並風靡,成為第二波咖啡浪潮的代表。

  現今,人們試圖了解更多咖啡製作的起源,喝咖啡成為一項體驗而不僅僅是一款商品。在這第三波浪潮之下,咖啡被看做是一項手藝或工藝產品,正如好的葡萄酒一般,為了做出一杯完美的咖啡飲品,咖啡豆的種植、採摘、烘焙和製作方式都被認作是重要的工序。

(上圖:星巴克波特蘭門店)

  技藝高超的咖啡師

  第三波咖啡浪潮的核心是咖啡師,他們熟練的運用工具和設備,製作出最挑剔的鑑賞家也接受的咖啡。對於獨立咖啡館來說,擁有一個技術高超的咖啡師是關鍵。技術最好的咖啡師會去全球各地參加咖啡節日和大賽,如倫敦咖啡節(London Coffee Festival)的 Coffee Masters 大賽。

  咖啡師的專業水平由 Australian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Specialist Coffee Association of Europe 等機構認證,這些機構運營著比賽,還提供官方認定的咖啡感官品評、烘焙和製作培訓。

  這些技能都是咖啡師打開第三波咖啡浪潮的鑰匙,為消費者帶去從咖啡豆品種到製作工藝的多種選擇。多數咖啡店都會從自己偏愛的獨立烘焙商處採購咖啡豆,如 Origin、Square Mile、Volcano Coffee Works、或 Ancoats。烘焙商通常會有 1~2家咖啡門店,同時供應咖啡豆給其他人。

  在第三波咖啡浪潮中,製作方法和咖啡本身同等重要。選擇包括愛樂壓、手衝壺、V-60、和冰滴等。咖啡師必須留心控制每一杯水、牛奶的用量和熱度。

  以英國為例:

  英國的咖啡店有著漫長的歷史,可追溯回 18世紀,它們為談話和消費提供了空間。目前,咖啡店在英國的高街隨處可見,是城市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被認為是重要的經濟推動力,對當地經濟增長的貢獻高達 2~4%。

  更重要的是咖啡店正成為新的社交場所。它們不在只是消費場所,而是漸漸成為一個「第三空間」——工作和家之外的空間。

  2009年的英國,每 9個人中會有 1個人每天光顧咖啡館,今天,這個比例已增長至每 5個人中 1人。這得益於全球咖啡連鎖店的快速擴張,以及其他食品零售商涉足咖啡市場,如麥當勞的 McCafe,同時獨立咖啡館的數量也有顯著增加。咖啡市場十分龐大,據估計,2014年咖啡在英國的銷售額約為 72億英鎊;去年,英國門店數超過了 1.8萬家,預計到 2020年,這個數字可能上升至 2.7萬以上。

  截至到目前,佔領英國市場的仍是這三大家:星巴克、Costa、Caffè Nero。但市面上出現越來越多獨立咖啡館指南,可見專業咖啡店的數量也在明顯增長,包括倫敦、英國西南部和北部地區,各地咖啡節大受歡迎,例如 London Coffee Festival、Cup North、 Edinburgh Coffee Festival等。

   

本文轉載來自:華麗志 作者 蔣晶津,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第三波咖啡浪潮來襲:咖啡店成為新的社交場所
    如今人們可以毫不費力地說出卡布奇諾和美式咖啡的差別,但能夠說出愛樂壓、手衝壺、V-60、冰滴等區別的人卻寥寥無幾。這些是不同的咖啡製作手法,常常可以在獨立精品咖啡店見到,正是這些獨立精品咖啡店推動了第三波咖啡浪潮。
  • 黑咖啡的興起 澳大利亞「第三波咖啡浪潮」新風尚
    越來越多中國的精品咖啡館主前去探訪澳洲精品咖啡市場,上海不少咖啡館以直接運營新鮮澳洲咖啡熟豆作為店內出品的首選。澳洲市場是如何接受並理解「第三波咖啡浪潮」,中國市場又如何借鑑澳洲市場的經驗呢?如果說「第一波咖啡浪潮」是指二戰之後1945年興起的滴濾式的低品質羅布斯塔咖啡,「第二波咖啡浪潮」指的是大規模生產、較高品質的濃縮咖啡和超市中銷售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如今,「第三波咖啡浪潮」如火如荼,眾多烘焙師、咖啡專家和咖啡師參與其中,與消費者分享著他們對於咖啡最高品質的追求,傳播著咖啡在從果實變成杯中美味這一過程中涉及的各類專業知識。
  • 咖啡故事-第三波咖啡浪潮
    2003年~至今代名詞:咖啡美學化在這波咖啡浪潮中精品咖啡越來越盛行,更加重視地域風味的不同,烘焙避深就淺,更多展示咖啡原本的風味,手衝咖啡成為主流。有第二波咖啡浪潮隨處可見的咖啡店到第三波咖啡浪潮更多的人在家裡製作咖啡飲品,不僅把咖啡作為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第三波浪潮」關鍵在於個人體驗,以及人與咖啡的互動。在這一趨勢的引導下,咖啡廳開始改變外觀設計,並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咖啡的品質上面,並注重咖啡的產地和衝泡方式。
  • 第三波咖啡浪潮興起:洋快餐爭相搭車「精品咖啡概念」
    第三波咖啡浪潮興起:洋快餐爭相搭車「精品咖啡概念」 澎湃新聞記者 宦豔紅 2016-12-14 18:29 來源:澎湃新聞
  • 路易莎咖啡全新品牌識別,宣告進入第三波咖啡浪潮
    路易莎咖啡Louisa Coffee(品牌總部)已有多年的歷史,持續與大眾分享他們對於咖啡的熱情。路易莎經營團隊在兩年多前,帶著希望成為「臺灣精品咖啡的領導品牌之一」的期許,迎接第三波咖啡革命浪潮的來襲。此浪潮的核心精神強調咖啡豆的品質、處理過程和享用環境,追求的是咖啡豆本身的風味表現。
  • 第三波咖啡浪潮來襲,「GreyBox Coffee」獲1億元A輪融資
    有業內人士甚至直接指出,第一波咖啡浪潮在歐洲(雀巢),第二波咖啡浪潮在北美(星巴克),而第三波精品咖啡的主場,就是在亞洲(GREYBOX COFFEE)。據悉,GREYBOX COFFEE目前已實現每日銷售額過萬,並成功吸引了星巴克臻選店裡對咖啡有更高要求的客戶。
  • 三波咖啡浪潮在國內製造的是焦慮
    前幾天和一個咖啡館老闆聊天,對方問起了我第四波咖啡浪潮的事兒。   我有些震驚,一個獨立咖啡館關心的不是「糧食和蔬菜」,而是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   在國內,對三波咖啡浪潮、精品咖啡的研究,比多賣出兩杯美式還重要嗎?
  • 第三次咖啡浪潮來襲
    隨之而來的,還有咖啡美學對人們的消費方式的影響、對咖啡文化的重新思考以及對零售形態創新的推動。速溶咖啡、星巴克到精品化的咖啡升級符合「第三次咖啡浪潮」這個定義的咖啡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像釀酒一樣的用精細工藝製作咖啡。而按照這樣的劃分,第一代浪潮為咖啡的商品化,即二戰期間美國軍方大力推廣速溶咖啡從而引發的商業行為。
  • 第三波咖啡浪潮——碳酸咖啡|廣州學調咖啡
    咖啡的賽道上讓各路品牌喧賓奪主,如今農夫山泉也帶著獨具一格的碳酸咖啡風味飲料亮相咖啡市場。這款飲料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竟然代表了農夫山泉打響進軍咖啡市場的第一槍?1、捨棄傳統,創新的產品形式——碳酸咖啡,為何被看好?
  • 咖啡發展經歷三波浪潮後,大數據新零售咖啡會是第四次咖啡浪潮嗎
    文/咖啡小芝士從19世紀開始咖啡的發展經歷了三次完整的市場更迭,如今的第四次咖啡浪潮依然開始,「新零售咖啡」如何成為第四次浪潮的主角呢?第一波速溶咖啡主導的咖啡浪潮:在第一波咖啡浪潮中,雀巢速溶咖啡是浪潮的代表。
  • 第三波咖啡潮遭遇中式尷尬,星巴克加入戰局
    同時講究烘焙方式,以便讓最終製作出來的咖啡,能還原咖啡豆的風味和口感。   在生意場上,精品咖啡成了第三波咖啡浪潮的主角。   咖啡發展至今,有三次浪潮。第一次是二戰前後,速溶咖啡被大力推廣。第二波是1966年左右,現磨現泡理念開始流行,星巴克成為了這波浪潮的得利者。它通過開設連鎖咖啡館,用工業化的方式流水線生產現泡咖啡。
  • 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席捲神州大地
    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緊隨世界步伐,咖啡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全國各地。經營者主要由年齡段為20至30多歲的青年一代組成,他們視此為擁有自己買賣的良好商機。在極為重視面子的文化環境下,中國人和其他很多亞洲人一樣,認為在像星巴克這樣的咖啡館喝咖啡是一件時髦的事,能夠體現某種社會地位。
  • 太原歐米奇:商業咖啡後,第三波行業新浪潮來了!
    這在咖啡行業演變成「第三波咖啡浪潮「,相對於第一波以雀巢為代表的速溶咖啡、第二波以星巴克為主的商業咖啡,而第三波就是精品咖啡浪潮。2012年,中國開始進入精品咖啡時代,咖啡館也在分眾,主打不同目的、不同用途的咖啡館出現。
  • 第四次咖啡浪潮來襲,這波時髦你要不要趕
    從即開即衝即喝的三合一速溶咖啡,到手持連鎖咖啡店會籍勤奮打卡,再到對咖啡豆產地、烘焙程度、衝泡方法的講究,在喝咖啡這件事兒上,國人已然經歷了三波浪潮。而今,百花齊放的線上咖啡市場也來革新咖啡觀,回歸速溶,hold住精品,便捷不減,更有黑科技加持,難道第四次咖啡浪潮又將來襲?
  • 世界咖啡浪潮,你經歷了哪一波?
    咖啡發現於非洲,通過宗教戰爭傳遞到歐洲且被廣泛流傳世界各地;飲用方式也從生豆煮水,到烘熟後磨碎烹煮,再到濾渣飲用,接著滴濾壺虹吸壺等一系列烹製咖啡器具誕生,人們為了咖啡從未停止探索步法,發明咖啡機和全自動咖啡機……飲用方式和烹煮方式也跟隨咖啡發展浪潮在變化。你知道第一波全球咖啡大浪潮是什麼嗎?
  • 第三波咖啡潮:咖啡美學化
    上期我們講到了世界上第二波咖啡潮,美國咖啡教父及教母對咖啡精品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讓咖啡市場重新煥發新的生機。今天我們來講講第三波咖啡潮:咖啡美學化。可以說從第二波咖啡潮開始,人們對咖啡的質量越來越關注,而這也是第三波咖啡潮的引子。
  • 從實用功能到生活態度:三次咖啡浪潮中的店與人
    第二次咖啡浪潮則以星巴克等咖啡品牌為代表,喝咖啡的重點從海量生產的標準化產品轉向了一種綜合了社交內容的品味過程,如果說這一階段是對第一次咖啡浪潮的反省,那麼第三次浪潮或許也正是對這一時期的一種批判式升華。「倘若去研究正在美國或英國興起的第三次咖啡浪潮,不難發現,振奮精神等實用功能已經逐漸與咖啡這個詞剝離。人們像品評葡萄酒一樣,細化衝泡咖啡的步驟,體會各種操作所帶來的微妙的不同。
  • 比美國更具「人」味的英國第三波咖啡革命
    這時期的英國咖啡館,成為藝術家與表演者愛好的空間。直到美國星巴克在1990年代快速崛起,英國連鎖咖啡店品牌咖世家也跟著打起對臺,分店遍布英國,更外擴到中國,英國咖啡文化開始改變,英國人離開酒吧,走進咖啡館,愛上一杯有濃濃奶香的拿鐵咖啡。在這第二波的咖啡文化,咖啡吧檯師的專業、強調社會責任的認證咖啡豆、咖啡館的社交氛圍,都融為咖世家等咖啡館的元素,並逐漸成為英國生活的一部分。
  • 關於轉型的思考:《第三波:20世紀後期的民主化浪潮》
    【書籍信息】書名:第三波:20世紀後期的民主化浪潮書號:978-7-300-14875-5作者:塞繆爾·P·亨廷頓(Samuel P.代表作有《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變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第三波:20世紀後期的民主化浪潮》等。亨廷頓的學術研究橫跨政治思想、比較政治學和國際政治學等領域,學術影響逾半個世紀,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內容簡介】本書是已故政治學巨擘亨廷頓的代表作。
  • 從速溶、連鎖到生活方式:日本所經歷的三次咖啡浪潮
    全球範圍內的三次咖啡浪潮就全球範圍而言,咖啡發展的三次浪潮與人們的消費行為變化息息相關。第一次咖啡浪潮從 19世紀延續到上世紀末,人們犧牲咖啡的口味與質量,換取了咖啡產品的大量普及,速溶咖啡、罐裝咖啡都是這一期間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