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莎咖啡全新品牌識別,宣告進入第三波咖啡浪潮

2021-01-18 DDG寰策品牌

建造品牌是一個長遠艱辛的工程,而許多企業探索並發展品牌新方向時,會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如何在追求更大的夢想時,保有品牌的初衷?


路易莎咖啡Louisa Coffee(品牌總部)已有多年的歷史,持續與大眾分享他們對於咖啡的熱情。路易莎經營團隊在兩年多前,帶著希望成為「臺灣精品咖啡的領導品牌之一」的期許,迎接第三波咖啡革命浪潮的來襲。此浪潮的核心精神強調咖啡豆的品質、處理過程和享用環境,追求的是咖啡豆本身的風味表現。


為了完整地讓消費者體驗「第三波咖啡浪潮」,路易莎團隊除了持續研究生豆處理法、衝煮方式和引進頂級烘豆技術之外,更打造了新的品牌識別系統與店內設計。路易莎和DDG團隊討論品牌設計的過程中,決定以簡約自然的設計,反映出精品咖啡的精神。並在識別系統中加上鮮明的色彩對比,提升品牌的辨識度。


今年路易莎邁入第11年,歷經種種挑戰,已有超過300家的直營與加盟店,以新面貌與大眾分享喝咖啡的喜悅。路易莎的改變,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新招牌,而是持續落實的品牌精神!



第三波咖啡浪潮的革命精神

路易莎咖啡創始於1996年,為臺灣本地的咖啡連鎖品牌。在成功晉身速食咖啡的領導品牌之餘,隨著消費者對咖啡品質的提升,路易莎團隊毅然投入 第三波咖啡浪潮(Third Wave of Coffee),將品牌精神提升至對咖啡美學的生活態度,並為路易莎品牌的下一個階段做準備。



回溯莊園產地,驅動品牌識別

在新的識別系統裡,如何在原品牌識別已有高辨識度之下,帶來新鮮的視感及質感的提升,是極富挑戰的。除了統整原來不一致運用的品牌元素,還要將路易莎對莊園級烘培咖啡的講究,從新的品牌識別中營造出來。新的logo設計上,路易莎成為產地女神,返璞歸真的輪廓及黝黑臉龐,致敬莊園咖啡的歷史和文化,也讓路易莎品牌在視覺意像上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及風味。



藏在細節裡的精緻品味

第三波咖啡源自於北歐,路易莎品牌的風格也跟進為重視本質、簡約自然的斯堪地納維亞設計(Scandinavian Design)。同時為解決原來品牌字體上有黑體、明體、手寫體等複雜運用,導致品牌形象不鮮明的問題,在新的字體選用上,Mallory是一套結合現代與洗鍊,擷取英美字體的優勢並進化,並有筆畫細節及現代感的設計字體,能跳脫大眾品牌的形象,更有獨樹一格的個性。排版風格及材質的選用上,其簡潔明亮的特色,在萃取品牌精神下簡化並一致地應用,為路易莎品牌帶來更愜意、更有機的生活美學。


原文刊登於:DDG官網


轉載請註明「DDG寰策」、作者姓名與連結URL,想要進一步了解或採訪,可直接在後臺聯繫我們~ 謝謝!


相關焦點

  • 路易莎帶領精品咖啡浪潮
    秉持著對於咖啡的熱情,路易莎咖啡自2006年開始深耕臺灣市場,讓更多人能夠體會品嚐咖啡的樂趣。從開店至今,路易莎已經在臺有超過300間門市,成為本土最大的連鎖咖啡店。品牌形象,簡潔鮮明的設計,加深消費者對路易莎的印象如何在原品牌已有高辨識度下做出改變是極富挑戰的。以提升品牌的質感為目標,我們重新檢視了臺灣咖啡與飲料的產業現況,並實際訪查了路易莎各地的門市。
  • 黑咖啡的興起 澳大利亞「第三波咖啡浪潮」新風尚
    越來越多中國的精品咖啡館主前去探訪澳洲精品咖啡市場,上海不少咖啡館以直接運營新鮮澳洲咖啡熟豆作為店內出品的首選。澳洲市場是如何接受並理解「第三波咖啡浪潮」,中國市場又如何借鑑澳洲市場的經驗呢?如果說「第一波咖啡浪潮」是指二戰之後1945年興起的滴濾式的低品質羅布斯塔咖啡,「第二波咖啡浪潮」指的是大規模生產、較高品質的濃縮咖啡和超市中銷售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如今,「第三波咖啡浪潮」如火如荼,眾多烘焙師、咖啡專家和咖啡師參與其中,與消費者分享著他們對於咖啡最高品質的追求,傳播著咖啡在從果實變成杯中美味這一過程中涉及的各類專業知識。
  • 咖啡故事-第三波咖啡浪潮
    2003年~至今代名詞:咖啡美學化在這波咖啡浪潮中精品咖啡越來越盛行,更加重視地域風味的不同,烘焙避深就淺,更多展示咖啡原本的風味,手衝咖啡成為主流。有第二波咖啡浪潮隨處可見的咖啡店到第三波咖啡浪潮更多的人在家裡製作咖啡飲品,不僅把咖啡作為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第三波浪潮」關鍵在於個人體驗,以及人與咖啡的互動。在這一趨勢的引導下,咖啡廳開始改變外觀設計,並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咖啡的品質上面,並注重咖啡的產地和衝泡方式。
  • 第三波咖啡浪潮——碳酸咖啡|廣州學調咖啡
    咖啡的賽道上讓各路品牌喧賓奪主,如今農夫山泉也帶著獨具一格的碳酸咖啡風味飲料亮相咖啡市場。這款飲料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竟然代表了農夫山泉打響進軍咖啡市場的第一槍?1、捨棄傳統,創新的產品形式——碳酸咖啡,為何被看好?
  • 第三波咖啡浪潮興起:洋快餐爭相搭車「精品咖啡概念」
    第三波咖啡浪潮興起:洋快餐爭相搭車「精品咖啡概念」 澎湃新聞記者 宦豔紅 2016-12-14 18:29 來源:澎湃新聞
  • 第三波咖啡浪潮來襲:咖啡店成為新的社交場所
    如今人們可以毫不費力地說出卡布奇諾和美式咖啡的差別,但能夠說出愛樂壓、手衝壺、V-60、冰滴等區別的人卻寥寥無幾。這些是不同的咖啡製作手法,常常可以在獨立精品咖啡店見到,正是這些獨立精品咖啡店推動了第三波咖啡浪潮。
  • 第三次咖啡浪潮來襲
    咖啡行業內有著一種這樣的說法,目前在上海至少50%上的咖啡店是獨立運作的精品咖啡,剩下的則是星巴克這樣的商業連鎖品牌。美國Wrecking Ball咖啡烘焙工廠的烘焙師Trish Rothgeb把精品咖啡的流行稱為「第三次咖啡浪潮」 (Third wave of coffee)。
  • 第三波咖啡浪潮來襲:數據證明 泡咖啡館促進經濟發展
    如今人們可以毫不費力地說出卡布奇諾和美式咖啡的差別,但能夠說出愛樂壓、手衝壺、V-60、冰滴等區別的人卻寥寥無幾。這些是不同的咖啡製作手法,常常可以在獨立精品咖啡店見到,正是這些獨立精品咖啡店推動了第三波咖啡浪潮。
  • 第三波咖啡浪潮來襲,「GreyBox Coffee」獲1億元A輪融資
    GREYBOX COFFEE認為,必須具備國際競爭實力,才能從全世界高端品牌競爭的北京上海脫穎而出,除了做中國精品咖啡的先行者,他們希望3-5年成為世界排名前三,5-10年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精品咖啡品牌,他們正在計劃開拓香港、臺北、新加坡,紐約、矽谷、東京等海外城市。
  • 三波咖啡浪潮在國內製造的是焦慮
    前幾天和一個咖啡館老闆聊天,對方問起了我第四波咖啡浪潮的事兒。   我有些震驚,一個獨立咖啡館關心的不是「糧食和蔬菜」,而是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   在國內,對三波咖啡浪潮、精品咖啡的研究,比多賣出兩杯美式還重要嗎?
  • 咖啡館求變,特色店爭勝——路易莎咖啡
    文創領域中,書店與咖啡店的合作已成常態,日本著名的蔦屋書店落戶上海不知將和哪個咖啡品牌合作?而蔦屋臺灣第五家店選擇的是臺灣本土第一咖啡品牌路易莎。眾所周知,咖啡業的競爭也是愈演愈烈,大城市中,各種品牌的咖啡館雖不能說三五步一個,卻也到處可見,耳熟能詳的咖啡品牌星巴克儼然是巨無霸身姿,而蔦屋卻選擇了路易莎,這路易莎又是何方神聖?在臺灣,路易莎異軍突起,短短十年就展店超過五百家,超越了星巴克在臺灣二十年時間的努力。
  • 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席捲神州大地
    而在臺灣,諸如但丁咖啡和上島咖啡這樣的連鎖店已然興起。這些店有專供吸菸人士的房間,咖啡師熟練掌握製作拿鐵和卡布奇諾的藝術,那時才是2001年。與麥當勞和肯德基不同,經營咖啡館的一大優勢即每一家店都可以有自己的特色,提供不同的餐食。此外經營者可以將咖啡店打上個人標籤,而不用花錢費力購買特許經營權。因此,在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等國興起的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正是在各種獨立咖啡店的推動下進行的,每一家店都致力於創造向消費者提供獨特的飲食和就餐體驗,以此與那些只能提供一般咖啡的平庸咖啡連鎖店區分開。
  • 「第二波咖啡浪潮引領者」Peets 進駐中國
    8月初,Peets通過一條招聘信息低調宣告進軍中國。根據「咖門」的報導,Peets為了進入中國市場已經籌備了2年之久。  有趣的是,據說Peets在中國市場的核心團隊包含來自星巴克的多位業內資深人士。而1971年,星巴克在西雅圖開店時使用的豆子和烘焙技術都來自Peets。
  • 太原歐米奇:商業咖啡後,第三波行業新浪潮來了!
    這在咖啡行業演變成「第三波咖啡浪潮「,相對於第一波以雀巢為代表的速溶咖啡、第二波以星巴克為主的商業咖啡,而第三波就是精品咖啡浪潮。2012年,中國開始進入精品咖啡時代,咖啡館也在分眾,主打不同目的、不同用途的咖啡館出現。
  • 咖啡發展經歷三波浪潮後,大數據新零售咖啡會是第四次咖啡浪潮嗎
    文/咖啡小芝士從19世紀開始咖啡的發展經歷了三次完整的市場更迭,如今的第四次咖啡浪潮依然開始,「新零售咖啡」如何成為第四次浪潮的主角呢?第一波速溶咖啡主導的咖啡浪潮:在第一波咖啡浪潮中,雀巢速溶咖啡是浪潮的代表。
  • 第三波咖啡潮遭遇中式尷尬,星巴克加入戰局
    同時講究烘焙方式,以便讓最終製作出來的咖啡,能還原咖啡豆的風味和口感。   在生意場上,精品咖啡成了第三波咖啡浪潮的主角。   咖啡發展至今,有三次浪潮。第一次是二戰前後,速溶咖啡被大力推廣。第二波是1966年左右,現磨現泡理念開始流行,星巴克成為了這波浪潮的得利者。它通過開設連鎖咖啡館,用工業化的方式流水線生產現泡咖啡。
  • 第三波咖啡潮:咖啡美學化
    上期我們講到了世界上第二波咖啡潮,美國咖啡教父及教母對咖啡精品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讓咖啡市場重新煥發新的生機。今天我們來講講第三波咖啡潮:咖啡美學化。可以說從第二波咖啡潮開始,人們對咖啡的質量越來越關注,而這也是第三波咖啡潮的引子。
  • 雀巢旗下Nespresso發布全新品牌中文名:濃遇咖啡!
    10月10日,雀巢官網發布消息稱,雀巢旗下自由品牌Nespresso品牌正式更換中文名——濃遇咖啡。 雀巢是全球著名的咖啡生產商,擁有「雀巢咖啡」和Nespresso兩大咖啡品牌。
  • 世界咖啡浪潮,你經歷了哪一波?
    咖啡發現於非洲,通過宗教戰爭傳遞到歐洲且被廣泛流傳世界各地;飲用方式也從生豆煮水,到烘熟後磨碎烹煮,再到濾渣飲用,接著滴濾壺虹吸壺等一系列烹製咖啡器具誕生,人們為了咖啡從未停止探索步法,發明咖啡機和全自動咖啡機……飲用方式和烹煮方式也跟隨咖啡發展浪潮在變化。你知道第一波全球咖啡大浪潮是什麼嗎?
  • 臺灣路易莎咖啡創始人 大學時靠便當盒烘咖啡豆
    中國臺灣網8月15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路易莎咖啡平均價50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11元),主打親自烘豆,是臺灣平價連鎖咖啡店中,提供最多莊園級精品咖啡豆的品牌。  走進路易莎位於五股的1650平方米的中央工廠,140公斤的烘豆機高溫運轉,董事長黃銘賢早習慣被咖啡豆烘得汗流浹背,他拿著生豆介紹:「我有3個獵豆師,在島外幫我找豆子寄回臺灣,所以莊園豆我是直接跟產區買,像衣索比亞的耶加雪夫就是從我大量進豆以後,臺灣才開始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