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水庫開河捕魚 為保護環境立下嚴規

2020-12-12 環球網

9月25日,經歷了半年的休漁期,密雲水庫重新開河,300艘漁船陸續下水,搖著櫓緩慢地駛向庫中。為確保水庫生態不受影響,今年「開漁季」立下嚴規:所有的捕魚船都只能手搖,不得外掛任何動力裝置;漁網網眼要大於14.5釐米,以保證小魚不被捕撈;漁民必須持有資格證,禁帶遊客進入遊玩。

9月25日下午3點,在秋風的吹拂下,密雲水庫的3號碼頭旁,停靠著十多艘紅色的捕魚船,漁民們有的站在岸邊加固船舷,有的在船上清理船艙,為下水捕魚進行著最後的準備工作。記者注意到,停靠的漁船大多十分原始,沒有任何動力設備,全靠一雙手搖槳划動。「從這算起,到捕魚的地方得劃上2個多小時吧。咋不累呢,但發動機確實會汙染水,咱們就靠著這水吃飯,當然得保護了。」已在密雲水庫捕魚33年的漁民萬明泉有節奏地搖著櫓說。

不一會兒,密雲水庫漁政站的幾名工作人員拿著一摞捕魚證來到岸邊,漁民們見狀紛紛圍了上來。隨後,一名工作人員拿著小尺子跳上了船,開始挨張檢查漁網網眼的大小。「根據規定,水庫捕魚時掛網的網眼要大於14.5釐米,以保證小魚不被捕撈,保護庫區的漁業資源。」這位工作人員介紹,只有漁網合格的漁船才能獲得捕魚資格證,進入庫區捕魚。

不僅如此,密雲水庫是北京重要的飲用水源地,即便是合法的捕魚行為,也不能汙染水環境。按照規定,所有的捕魚船都只能手搖,不得外掛任何動力裝置進行捕撈。「漁船上外掛發動機會導致油汙、廢料等直排入水,對水質有一定的影響。一經發現將處以5000元至5萬元的罰款並沒收違法船隻。」溪翁莊鎮保水大隊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另外,密雲水庫實施全封閉管理,進入庫區的漁民必須持有資格證件,一人一證,嚴禁私帶遊客進水庫遊玩,更不可將捕魚船挪作他用。

每年4月至9月是各種魚類的繁殖和生長期。從1997年起,密雲水庫開始實行夏季休漁制。進入休漁期後,水庫周邊的漁船要定點封存。等開庫之後,漁民才可以進入水庫捕魚。與往年不同,今年的魚王美食節上,為了讓遊客吃到正宗的密雲水庫魚,溪翁莊鎮與鎮域內百餘家水庫魚經營企業籤訂了承諾書,保證所銷售的為密雲水庫魚,接受廣大消費者監督,如有不實假一賠十,並承擔相關責任。

相關焦點

  • 密雲水庫開河啦!首夜豐收水庫魚破15萬公斤!
    開庫首夜,217艘漁船共收穫15萬公斤水庫魚,整個捕撈季預計將有250萬公斤魚出庫。據悉,想在密雲水庫當漁民,要求很嚴格,船要求是非機動船,掛網的網眼不能太小,禁用魚叉地籠,一年只發出217張捕撈許可證,而且全是發給周邊多年以捕魚為生的漁民。蕎麥峪村50歲的萬明泉在密雲水庫捕魚多年,開庫第一天就跟老夥計來碰碰運氣。
  • 密雲水庫開漁 邀你參加魚王文化節
    據了解,9月25日凌晨,密雲水庫結束了長達6個月的「休漁期」,再次迎來開漁,密雲區魚王文化節也正式拉開序幕。每年的4月至10月,是魚的最佳生長繁殖時間。從1997年起,密雲水庫開始實行夏季休漁制,春季封船,秋季開庫,這半年的時間全面禁漁。
  • 密雲水庫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漁民及時保護放歸水庫
    方軍攝   重9.3千克、身長103釐米的野生大鯢(俗稱娃娃魚)日前現身密雲水庫,這也是密雲水庫近十餘年來發現的最大娃娃魚。由於健康狀況良好,目前,它已被重新放歸水庫。  「19日夜裡,我們划船進入庫區起網,突然發現上來一個黑乎乎的『大塊頭』。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條大鯰魚,但仔細一看,它沒有魚鰭還長著爪子!」
  • 密雲漁街「搶鮮」開河魚
  • 密雲水庫之戀
    2014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補充密雲水庫。密雲實行了更加嚴格的保水措施。2016年,密雲決定在一級保護區內清退全部中小規模養殖戶,包括尖巖村在內的密雲水庫周邊43個村全面禁養畜禽。萬明泉賣掉最後一批牛,離開了親手蓋起的牛棚。尖巖的村民們,在區裡政策資金的支持下,實現了全村300多座老房子的升級改造,幹部們鼓勵村民利用改造後的院子搞民俗旅遊。
  • 在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之際,再次來到密雲水庫
    有著「燕山明珠」之稱的密雲水庫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湖,這座橫截潮、白兩河,坐落於燕嶺群峰之中的水庫從1958年決定開建歷時2年於1960年9月建成。水庫建成後即以大壩的巍峨,湖面的遼闊,周圍山靈水秀,景象萬千而吸引著遊人,成為京東最著名的旅遊風景區之一。
  • 北京密雲水庫休漁期結束,0點開捕!首夜收穫15萬公斤鮮魚!霸氣
    文|大李話魚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查看2000餘篇水族資訊及視頻資料,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北京密雲水庫休漁期結束,0點開捕!霸氣這兩天,北京密雲水庫的休漁期剛剛結束,漁民們在期待了半年後,選擇在凌晨的零分投入到了緊張的捕魚中來。密雲水庫受到嚴格的保護,其水體質量極高,非常適合魚類的生存,開捕的217條船首捕就收穫了15萬公斤的魚,預計這個捕撈季可以捕魚250萬公斤,這個數字極其驚人。
  • 走進密雲水庫展覽館,回顧60年來密雲人民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
    在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之際我們來到了密雲水庫,參觀密雲水庫展覽館,懷念當年為建設密雲水庫而作出重大貢獻的密雲人民。密雲水庫是京津唐地區的第一大水庫,華北地區的第二大水庫,也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湖。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保障首都人民的飲用水和農田灌溉,1958年決定開建密雲水庫,歷時二年與1960年9月建成,至今已有60年了。密雲水庫展覽館以詳實的資料,豐富的實物、圖片,系統地展現了60年來密雲人民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位於北京密雲區城北13公裡處的密雲水庫,地處燕山山脈的群山丘陵之中。
  • 紀實文學 | 密雲水庫之戀
    源於塞外的潮白二水,在燕山群峰中蜿蜒曲折,在密雲城南交匯成潮白河。61年前,因這東來的潮水、西繞的白水,人們築起了大壩,修成了密雲水庫。1985年,北京市將密雲水庫確定為首都飲用水源地。為了守護北京人的「大水缸」,密雲叫停水庫旅遊資源的開發,拆除水庫壩上的商業、餐飲、娛樂等設施,撤出網箱養魚,先後關閉鉻礦、小型鐵礦、水泥廠等200多個對水源有汙染的工業企業。
  • 【看點】四月芳菲,密雲水庫的春天正驚豔
    蒼鷺孵蛋為保護好密雲水庫,近年來,北京市水務、生態環境等部門堅持部門聯動、市區協同、京冀攜手,確保水源安全。監測數據顯示,密雲水庫庫區及入庫水質全部達到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密雲水庫管理處鳥類觀測小組負責人&34;為保護鳥類
  • 密雲水庫一甲子,見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京報社論
    當年修建密雲水庫是為了防洪防澇,現在它作為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已成為無價之寶,「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繼續守護好密雲水庫,為建設美麗北京作出新的貢獻。」一個甲子之前,為消除潮白河水患、解決京津地區水荒,京津冀20萬建設大軍會戰燕山腳下,披荊斬棘,戰天鬥地,用短短兩年時間建成了密雲水庫,實現了中國水利工程史上少有的壯舉。
  • 巾幗之力讓密雲水庫天更藍水更清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徐旭「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繼續守護好密雲水庫,為建設美麗北京作出新的貢獻。」在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8月30日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的鄉親們回信,向他們致以誠摯問候和勉勵,並提出殷切期望。
  • 密雲水庫:大水盆一甲子,潤京城六十年
    這裡就是密雲水庫,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庫,北京地區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60年前的今天,密雲水庫正式竣工,截至目前,已累計為京津冀地區供水390多億立方米。60年來,密雲水庫在防洪、灌溉等方面發揮了巨大效益,肩負起「生命之水」的重要使命。
  • 密雲水庫一甲子:從「大水缸」「後花園」邁向「聚寶盆」
    「保水是密雲首要的政治責任。」密雲區委書記潘臨珠說,多年來,密雲人民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加強水源保護,加大環境治理,來保護幾輩人舍家棄業修建起來的密雲水庫,使庫區水質長期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水標準。為緩解首都水資源緊缺,2014年底,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江水通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進入北京,滋潤京城,也使密雲水庫近幾年來得以休養生息,水庫蓄水量持續攀升。來自北京市密雲水庫管理處的數據顯示,2019年10月,密雲水庫蓄水量達到26.8億立方米,為新世紀以來最好水平。
  • 密雲水庫上遊將全部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
    京冀合作 跨流域生態補償 入境水質提高 密雲水庫上遊橫跨北京和河北兩地,為保護好密雲水庫,2018年11月,京冀兩地探索建立了密雲水庫上遊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區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其中協同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就是生態保護補償的措施之一。
  • 白河堡開閘給密雲水庫「解渴」
    昨天,延慶縣白河堡水庫開始對密雲水庫進行今年的第一次輸水,本次輸水總量計劃為3500萬立方米,預計將於5月上旬完成輸水。夏超攝  昨天上午10點整,延慶白河堡水庫的閘門緩緩打開,300米的涵洞裡發出轟隆隆的聲響,水頭奔湧而出,朝著124公裡外的密雲水庫進發。這已經是白河堡水庫第24次向密雲水庫輸水,計劃輸水量3500萬立方米。記者從市水務局了解到,今後,由於南水北調來水能夠回補密雲水庫,保障本市供水,白河堡延續了13年的輸水使命有可能告一段落。
  • 密雲水庫石馬峪,民俗大鍋飯農家院做的水庫魚和現磨豆腐簡直絕了
    這裡是天然氧吧,您可以到本村來盡享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同時體味濃鬱的民俗風情,您來此可騎馬,騎腳踏雙人車,徜徉在林蔭小道;你還可以去果園採摘自己喜歡的各種水果;還可以住農家院、睡農家火炕,品嘗山野菜 、新鮮的水庫活魚、柴雞、烤全羊等。石馬峪村位於溪翁莊鎮東部,密雲水庫內湖南側,與雲湖度假村毗鄰。
  • 尋找最美保水人|密雲水庫移民尉國光
    第二期為您帶來《密雲水庫移民尉國光:舉家搬遷離故土 水庫移民情意長》現年69歲的尉國光是土生土長的密雲水庫人,曾經為修建水庫,他舉家搬遷;為保護水源,他帶頭關閉庫區企業另謀出路;而後帶領全村發展綠色產業走上致富路。今天我們一起聽水庫移民尉國光為我們講述他與水庫的故事。
  • 北京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
    近日,在密雲水庫庫北的庫濱帶內,多了十餘個攝影者的身影。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身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原來,這是密雲水庫管理處與密雲區園林綠化局正在聯合開展的鳥類專項調查,他們將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庫濱帶,記錄鳥類種群的同時調查鳥類生活環境現狀。現在正值一年一度候鳥冬季遷徙季,密雲水庫經常可見遷徙水鳥休整待發、棲息覓食的身影。
  • 蔡奇:守護好密雲水庫一泓碧水 全力推進首都生態文明建設
    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囑託,轉化為推進首都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動力和具體舉措,保護好密雲水庫,加強生態涵養區建設,堅決築牢首都生態屏障。  密雲水庫展覽館內,紀念水庫建成60周年主題展覽通過珍貴的照片、視頻、實物等,再現了水庫建設者揮灑青春與熱血的奮鬥歷程,記錄了庫區幹部群眾為保水、護水作出的無私奉獻,展現了密雲區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轉化為推動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蔡奇在一件件展品前駐足凝視、認真聽取講解,指出,要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好水庫故事,引導全社會愛水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