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三巨頭--美國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和蘇聯總理約瑟夫·史達林,在蘇聯度假勝地雅爾達會面。雖然是羅斯福提出的反對納粹德國的統一戰線,但史達林決定了峰會的地點,因為他的部隊擁有更強大的戰場地位。當美國和英國的軍隊甚至還沒有渡過萊茵河時,紅軍就站在距離柏林約40英裡的地方。
「這是史達林的表演,」羅伯特·西蒂諾說,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家博物館的高級歷史學家。「他有一支龐大的軍隊佔領了中歐和東歐的大部分地區。」
每一位領導人來到雅爾達,目的都是為了防止另一場全球戰爭--但他們存在分歧。體弱多病的羅斯福輾轉6000英裡,曲折地穿越大西洋,避開德國的U型潛艇,為了獲得對他建立聯合國提議的支持。史達林試圖分裂德國,使其不能發動另一場戰爭,並將東歐作為一個緩衝區,他還想從德國獲得懲罰性賠償。邱吉爾堅決反對,他認為波蘭的獨立是雅爾達會議最緊迫的事情。
雅爾達會議
雅爾達曾是沙皇的夏季遊樂場,盟軍領導人抵達時,它仍保留著納粹佔領克裡米亞半島而留下深深的傷疤。
會議於1945年2月4日在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的避暑之地利瓦迪亞宮開幕。八天來,盟軍領導人和他們的高級軍事和外交人員在瀰漫著雪茄菸的煙霧中談判,一邊享用魚子醬,一邊喝伏特加和其他烈酒。英國外交官亞歷山大·卡多根寫道,「下午時間看起來很好,儘管喝了幾桶……香檳,這不會損害任何正常人的健康。」
不過,宮殿裡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那麼富麗堂皇。美國人九個人睡一個房間,並要打藥以驅趕成群的臭蟲。只有為數不多的正常運轉的廁所,史達林為了去衛生間也需要排隊。美國將軍勞倫斯·庫特回憶道:「除了戰爭,衛生間是克裡米亞會議上討論最多的話題。」
在峰會結束時,三人同意要求德國無條件投降,並要求將德國劃分為由美國、英國、法國和蘇聯軍隊管理的四個佔領區。他們決定盡最大可能要求德國賠償,數額待定。羅斯福的顧問警告他說,進攻日本可能奪去100萬美國人的生命,因原子彈仍未試驗過,因此,羅斯福獲得了史達林的秘密承諾,即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攻擊日本,以換取對其蒙古獨立的承認,以及1905年俄日戰爭中失去的領土的恢復。史達林還同意在蘇聯獲得安理會否決權後同意成立聯合國。
波蘭的命運引發了分歧
史達林同意把利沃夫地區劃歸波蘭,但是波蘭要以德國的東部領土為補償。隨後關於建立波蘭政府的問題,則又引發了更大的爭議。最後,一直持續到會議進行的第5天,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三人才勉強達成了一個一致意見,先是羅斯福總統對蘇聯做出了讓步,同意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可以獨立國家的身份參加聯合國。然後,在此基礎上,蘇聯也做出了讓步,同意波蘭政府可以吸收一部分的在外流亡人員進入到政府的高層。
至此,雅爾達會議終於勝利閉幕,波蘭問題也得到了一個暫時的解決,而《雅爾達協定》也在公開發布之後,成為了二戰以後維護世界秩序的一部重要準則。當然,就在這個準則當中,史達林成為了最大的贏家,並保住了對波蘭以及東歐各國的實際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