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上半年批出28個工廈重建項目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觀點地產網

7月16日,香港政府在2018年施政報告重啟活化工廈,容許業主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地積比率進行重建,據發展局回覆立法會議員的查詢時指,截至2020年6月30日,城規會共收到44宗申請(不包括已撤回的兩宗個案),其中獲批的項目共有28個,不獲批1個,另有15個正在處理。

就已獲批的28宗申請,18宗需要向地政總署申請土地契約修訂,以落實重建,並已有11宗個案向地政總署申請。而為加快重建,政府正就現行的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訂立改善措施,並快將推出實行,相信先導計劃能有助土地契約修訂在計劃下規定的時間表內儘早籤訂。

政府表示,該28宗已獲批的項目,有潛力提供約587.7萬平方呎樓面,當中包括約276.6萬呎屬商業樓面及311萬呎工業樓面。

現時活化工廈2.0措施,提供工廈業主重建後獲得2成樓面,並且不限用途,而重建毋須補地價的工廈用途最受投資者及發展商歡迎,因毋須付出補地價,就可以獲得額外樓面。

相關焦點

  • 新鴻基申請香港荃灣沙咀道工廈重建住宅項目增建63夥
    來源: 觀點地產網8月18日,新地就荃灣沙咀道工廈重建住宅項目,再向城規會提出修訂,申請範圍位於荃灣沙咀道及聯仁街等4幢工廈,包括安泰工業中心、亞洲脈絡中心、王子工業大廈及萬象工業大廈。而新地只持有安泰工業中心,新方案亦限於該工業中心,為整個發展項目的第一期,其餘地盤則維持不變。申請人擬由327個單位增加63個,至390個,並修訂建築物設計及布局以優化公用空間及解決環境噪音問題,並會利用兩條公眾通道的樓宇後移位置,作住宅發展的公用休憩空間,同時在界線的圍欄外提供街道設施,以美化面向兩條公眾通道的街景。
  • 比起住宅,啟德的工廈更有「錢途」……
    啟德機場對於不少香港人來說都是非常珍貴回憶,但隨著啟德機場的搬遷,啟德區迎來的新的發展。極具發展潛力的啟德區不僅成為了地產大佬們的必爭之地,政府還在啟德規劃了一系列的項目。
  • 香港工廈變形記:女工揮汗地 創業新沃土
    地鐵轟隆隆鑽出地面,直接接駁大型購物中心——「觀塘站」到了。此地曾經是香港最大的工業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盛時期,塑膠、紡織製衣和電子廠擠滿工廈,街頭到處張貼招聘啟示,女工們早出晚歸,「星星月亮,不見太陽」的笑談流傳至今。  穿過主街往後走,樓齡動輒三四十年的工廈仍舊充斥觀塘,藉助手機GPS定位才能辨識其中一幢。「客人一般都是在網上查好地址再過來。」
  • 第一太平出售位於香港葵湧永立街全幢全新工廈
    觀點地產網訊:10月19日,第一太平戴維斯表示,出售位於葵湧永立街24至28號(永基路21號)全幢全新工廈,總批則面積約94840方呎。物業毗鄰荃灣路快速公路出入口,兩面臨街,車路可直達,交通便利。第一太平戴維斯(香港)投資部助理董事鬍子申指出,今次出售項目最新落成,規格高,用途彈性大。隨著5G時代來臨,市場對數據中心需求漸殷,其價值亦高於傳統工業大廈。鬍子申續稱,儘管預計疫情將持續或反覆,但基於市場對物流的穩定需求將有助於穩定貨倉類工廈行情。
  • 新聞分析:香港活化工廈 數千幢工廈將重煥新生
    新華社香港10月11日電 題:香港活化工廈 數千幢工廈將重煥新生新華社記者 朱宇軒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0日在施政報告中指出,特區政府將重啟「工廈活化計劃」,並首次允許改裝整棟舊工業大廈作為過渡性房屋使用
  • 香港工廈變形記:老紗廠的時尚新生
    中新社香港7月6日電 題:香港工廈變形記:老紗廠的時尚新生  中新社記者 阮曉 香企容  暗紅色的「南豐紡織有限公司」招牌,斑駁的綠色油漆牆面,早已沉睡的墨色紡織機,都在無言訴說著香港歷史上紡織業「黃金時代」的故事。
  • 香港山頂南區二季度豪宅成交環比激增28%
    目前一些私募基金投資者亦對傳統豪宅物業顯示出濃厚的興趣,「他們主要尋找一些可塑性較高的物業,通過收購、合併、重建及修葺物業來實現投資增值,以收租回報而言,目前這類豪宅的租金回報率約為1%-1.5%。」他指出。隨著海外資金持續流入香港樓市,香港豪宅市場愈發熾熱。
  • 網絡文藝:香港青年「工廈創意文化」的可能轉向
    幾年前的香港牛頭角工廈大火,將香港藝術青年的「工廈創意文化」推到大眾面前。幾年過去了,隨著大陸網際網路的發展,香港藝術青年也從封閉的「工廈」走向了網際網路,「網絡文藝」 也成為部分藝術青年的選擇,他們的作品通過「網絡文藝」形式走向了內地,「網絡文藝」成為香港藝術青年被更多人了解的橋梁和載體。
  • 香港工廈變形記:菜香不怕巷子深
    中新社香港6月22日電 題:香港工廈變形記:菜香不怕巷子深  作者 賈思玉 艾渝  工廠食堂——在年長一些的香港人看來,這幾個字意味著實惠、人情味,卻與珍饌美味相去甚遠。  顧名思義,工廠食堂誕生的使命是為工友「醫肚」(廣東話填飽肚子的意思)。
  • 香港工廈改為居住用途 未來10年或提供1.8萬單位
    中新網10月15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允許改裝整幢工業大廈為過渡性房屋。香港小區組織協會研究發現,香港有124幢市區工廈適合改裝為居住用途,若全數用作發展過渡性房屋,可望在未來10年提供1.8萬個單位。
  • 萬年大廈陸佑行合併重建
    政府致力打造新中環,地王中環街市從勾地表剔除,國際金融中心前臨的商業用途又被大幅削規模,核心商廈供應買少見少下,發展商積極重建,以製造新供應,新世界發展(00017)及陸佑家族各自持有的中環萬年大廈及毗鄰的陸佑行
  • 樓觀察|香港開展重建九龍城項目 恆大深圳舊改一期完成建築拆除
    香港市建局正式開展九龍城一重建項目 面積3020平方米3月1日,香港市區重建局獲香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授權進行九龍城榮光街/崇安街發展項目。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該項目位於香港九龍城銀漢街44號至54號A(雙數)和榮光街72號至118號(雙數),毗鄰香港市建局自2016年以「小區發展」模式展開的五個九龍城重建項目。項目地塊總面積約3020平方米,範圍內的樓宇建於1958年至1961年,樓高約8層,沒有電梯,樓宇欠缺維修和保養,部份天台亦有僭建物。
  • 華人置業收購香港新界荃灣一物業重建項目餘下49%權益
    交易完成將於2020年2月28日(或該協議訂約方可以書面同意的較後日期)發生。買方應付代價最高金額不得超過3.6億港元。公告顯示,目標公司主要資產為目標物業。於該協議日期,目標公司結欠富益銷售貸款。銷售貸款為1.586億港元,為目標公司於該協議日期及於交易完成時結欠富益的總額。
  • 香港大角咀必發道71至75號申重建成新式工廈
    觀點地產網訊:12月22日,據港媒報導,由樂風集團夥拍美資私募基金的大角咀必發道71至75號,申請放寬地積比率,重建成一幢新式工廈,涉及樓面約4.78萬平方呎。申請人認為,有關重建計劃符合政府活化工廈的政策,而雖然地盤面積細,申請人指會沿合桃街街後退並提供綠化空間,以改善街道環境及增加建築物的視覺質量,而重建預計不會帶來負面交通及排汙影響。
  • 遼寧大連甘井子區:上半年開復工億元以上重大項目78個
    值得一提的是,甘井子區發展改革局積極打造服務秘書「四個一」工作模式:建立一個帳本釐清問題、送去一筆物資保障復工、制定一本手冊做好預案、進行一次會診打通堵點。上半年該區開復工億元以上重點項目78個。疫情之下,如何抓好重點項目開復工服務工作?
  • 工廈摸貨19個月新低
    圖:今年8月份全港僅錄18宗工廈「摸貨」買賣登記  欠缺樓花項目應市的工廈市場,買賣交投又再回歸平靜,「摸貨」買賣亦持續尋底。綜合土地註冊處數據,今年8月份全港僅錄18宗工廈「摸貨」買賣登記,較7月份的19宗再減5%,單月登記量更創近19個月新低;鑑於摸售成交偏重細銀碼物業,故此,上月「摸貨」成交涉及款額僅約1.98億元,按月減少20%。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周滿傑指出,按價值劃分,價值500萬至700萬元之間的「摸貨」成交減幅最大,登記量由7月份的3宗銳減至上月1宗,按月跌幅達67%。
  • 廣州將對251個已批未完工舊改項目監督巡查,督促實施
    該項目的招標公告附上了一份名單,列出了廣州市各行政區目前的251個已批未完工項目(項目數量隨著項目批覆和推進動態增減),包括38個舊村項目和213個舊廠項目。這些項目中,最早審批的可以追溯至廣州剛啟動「三舊」改造的2009年,也包括不少今年新批的項目。
  • 高力指黃竹坑活化工廈過程費時
    觀點地產網訊:11月26日, 儘管《施政報告》探討推展「躍動港島南」計劃的可能,惟高力國際香港估價及諮詢服務主管鄭亥延指,自南港島線通車以來,黃竹坑一帶已轉型為小型商業區,區內大多數用地其實已進行重建或活化。該區現存的舊式工業大廈業權分散,所涉及的業權數目多達數百個。
  • 香港特區政府批出啟德新郵輪碼頭租約
    香港特區政府批出啟德新郵輪碼頭租約   中新網3月8日電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
  • 香港富豪1300萬購天價車位 市值僅100餘萬
    原標題:香港富豪1300萬購天價車位 市值僅100餘萬   據香港《星島日報》網站報導,一個車位值1300萬(港元,下同),這個創下香港車位造價歷史新高的「天價車位」在觀塘工業區,買家是躋身「福布斯富豪榜」的資深投資者梁紹鴻,他為統一全幢工廈業權,以便趕上活化工廈「尾班車」,不惜趕急以高價收購該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