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957年,姚以恩先生翻譯了猶太作家肖洛姆-阿萊漢姆的小說《莫吐兒》。半個世紀來,此書不僅深受小讀者的歡迎,而且得到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日前,我來到位於茅臺路上的姚府。姚先生拿出第八版《莫吐兒》籤名贈我說,「這是最新版本。」捧著散發出墨香的大作,我不由肅然起敬。我們的話題也由此展開……
姚以恩是姜椿芳為校長的上海俄文學校(上海外國語大學前身)首批學生,畢業後留校當起了老師,後成為教授。1951年,參加上海翻譯工作者協會。文革後,上海翻譯家協會成立,他被推選為秘書長。
這是1956年的夏天。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後來以翻譯《牛虻》而聞名的翻譯家李俍民寫信與他說,和譯文科科長任溶溶商量後,想請他翻譯猶太作家肖洛姆-阿萊漢姆的中篇系列小說——《莫吐兒》。
當晚,姚以恩一口氣讀完《莫吐兒》,被深深打動。難怪高爾基在1910年讀了《莫吐兒》後給肖洛姆-阿萊漢姆寫信說:「讀過以後我笑了也哭了……這是一本了不起的好書!整本書都洋溢著深厚、親切而聰明的愛。」
姚以恩接下翻譯任務,白天上班,吃完晚飯後開始翻譯。他是邊譯,邊笑,邊流淚,譯得十分順暢。很快,一百多頁的《莫吐兒》譯完了。不久,中文版《莫吐兒》問世了。令他想不到的是,他收到了文學家和大畫家豐子愷先生的來信,豐老稱讚道:「《莫吐兒》譯得很好!」
而這樣的讚揚,在以後的幾十年裡竟連續不斷——
錢鍾書先生讚揚他的譯文是:「曲傳原作風趣既感且佩。」
蕭乾說:「《莫吐兒》一共不到一百頁。對我卻像濃縮了的狄更斯或馬克·吐溫,也那麼幽默、真實、感人。而且,姚以恩的譯文是多麼上口啊!」
高莽說:「你為肖洛姆-阿萊漢姆盡了自己的努力,肖洛姆-阿萊漢姆在天之靈也會感謝你的。」
趙麗宏撰文評價說:「姚以恩的譯本,是很傳神的一種。」
肖洛姆-阿萊漢姆確是個偉大作家。1959年,在他誕辰一百周年時,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他為該年度全世界紀念的文化名人之一。為此,姚以恩產生了一個美好的心願與夢想:肖洛姆-阿萊漢姆以其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獨特的詼諧幽默風格的作品為世界人民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他在其長達36年的文學創作生涯中,完成了多部中長篇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和許多劇本,尤其是他的劇本《賣牛奶的臺維》被改編成音樂劇《屋頂上的提琴手》,在紐約百老匯帝國劇院連續上演3200多場次,同時在美國以外的20多個國家上演,在1971年更是被拍攝成電影並獲當年奧斯卡3項大獎。
經姚以恩五十年來廣泛收集資料和深入研究,他現在已被業內公認為「首席專家」。
2015年10月,肖洛姆·阿萊漢姆研究中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成立。年近九旬的上海文史館館員姚以恩作了「我的肖洛姆-阿萊漢姆研究」的專題報告。
2016年,紀念肖洛姆-阿萊漢姆逝世百年,由姚以恩編著、中西書局出版的《肖洛姆-阿萊漢姆在中國》首發。對已88歲高齡的姚以恩來說,這本書的正式出版發行,既是對肖洛姆-阿萊漢姆逝世百年的最好紀念,也是對肖洛姆-阿萊漢姆研究的又一新起點。
姚以恩告訴我,他學了俄語,還幹過兩件大事:那就是編纂《漢俄詞典》和修訂《列寧全集》。1974年面世的《漢俄詞典》,而後,幾經修訂,一版再版,成為高校學生不可多得的工具書。
而修訂《列寧全集》的同時,還誕生了它的副產品——《列寧全集俄文第五版人名索引》。在校訂這本書時,裡面錯誤百出。由於外國人名「連名帶姓,還帶上父親姓名」,如要糾正一個姓名,那至少要查核三代。姚以恩就是有這耐性和韌性,硬是把這難題一一攻破。當1992年,《列寧全集》與這本「附錄」一併出版時,一生追求完美的姚以恩笑了,他至今還大言不慚地說:「這是修訂經典,我們經得起後人的考證。」
在書法家張森題匾「雲水風度」的書房裡,我幾乎是在「書海」中,聆聽這位大家的往事。離開姚先生家已經快半夜。屋外溢滿了夜色,而我的心裡,一片亮堂。
「
「寧品讀」專欄投稿請發至shcnwx@163.com,並註明姓名、聯繫電話,一經發布,稿費從優。
猜你喜歡
本文為長寧區融媒體中心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作者:馬信芳
原標題:《【寧品讀】這位長寧人,編纂了《漢俄詞典》,修訂了《列寧全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