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和小病患互相看診,模樣認真,醫生:第一次有人掛號給我看病

2020-12-12 硬核媽媽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在醫院裡常看到一些家長帶著孩子掛號看病,沒有哪個孩子是喜歡醫院的,因為醫院不僅有痛痛的針還有苦苦的藥。

但有一位小朋友,帶著自己的「醫療工具」來到醫院。

醫生和小病患互相看診,模樣認真,醫生:第一次有人掛號給我看病

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是一位寶媽帶寶寶去醫院看病的片段,視頻裡寶寶認真短小的模樣萌翻了大批網友。

這天寶寶生病了,寶媽要帶寶寶去醫院看病。

平時在陪寶寶娛樂時,有買過醫生看病類的小玩具,跟孩子假扮醫患玩,在角色扮演者,孩子更喜歡扮演醫生,少年老成的樣子。

這次寶寶聽說自己要去醫院,醫院可比在家扮演正規多了,於是嚷嚷著要帶上自己的「醫療設備」——聽診器。

當排上隊,坐在醫生面前被看診時,醫生拿出聽診器湊近檢查寶寶的胸腔,這是正在認真聽診的醫生,猝不及防被這位小病患給聽診了。

只見寶寶拿起自帶的掛著脖子上聽診器,像模像樣的學著醫生的姿勢,將聽診器的一段按在了醫生的胸前,並一臉認真的聽著。

網友直呼可愛

愛麗達達:孩子太可愛了,一臉正經的樣子,這以後也是當醫生的料啊。

徐阿拉啦846:醫生被「看病」得猝不及防,寶寶當醫生的樣子非常嫻熟啊,我家孩子也喜歡角色扮演,但她喜歡扮演廚師,家裡一堆玩具廚具,寶寶對於自己自創才樂此不疲,但重點是,女兒喜歡讓我們「試菜」,孩子霍霍的食物,真的是一言難盡啊,沙子炒紙片,肥皂水葉子湯……

陪孩子玩角色扮演,益處多多

●提升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漸漸被大部分人所認識,顧名思義就是對待他人的情感情緒,有著共情的能力。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可以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對待他人可以站在多方的角度去理解感受,並給予對方所需要的安慰。

這種換位思考能力,可以提升孩子的情商、情緒管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與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是一個互動交流的過程,對於正在學習說話階段的孩子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遊戲。

通過雙方的語言溝通,模擬場景和對話,讓孩子多聽家長說話,並鼓勵孩子努力表達。

●很好的親子互動

現在很多的年輕家長陪孩子都只是人陪在孩子身邊,卻只顧著做自己的事情或玩手機。

角色扮演遊戲可以通過添加劇情,時親子互動變得生動有趣。

家長也可以通過這類遊戲,引導孩子一些教育問題,如交通安全、校園暴力、等教育。

●解答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小時候正是好奇心最強的時候,面對生活中很多新奇的東西都會愛問「這是什麼?」「為什麼?」

這位問題基本都是生活中能見到和接觸到的,家長就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情景展現的方式,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滿足好奇心。

並通過一些的交流,可以引申出更多的知識,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解答了孩子的疑問。

相關焦點

  • 國外看病等於北京一套房,我們欠中國醫生的不僅僅是一個道歉
    在美國看一次病,分分鐘要你一套北京的房子到美國留過學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美國看病的價格簡直就是一診值千金,掛個號就要花費個100刀,假如稍不小心,嚴重的話,分分鐘看個病都會要你一套房子。就像下面這位母親,親身經歷過這樣可怕的事情:女兒在美國看心臟相關的病,最後一套房子沒了....
  • 平安好醫生:網絡預約掛號將不斷完善
    今年以來,北京、廣東、湖南、四川等多地三甲醫院陸續啟動「非急診全面預約」試點工作,就診患者可通過網絡、自助機、電話等方式進行掛號。這可謂新醫改以來的又一個大動作,為民眾掛號問診帶來諸多便利,保護了危重病患的急診資源,也有利於遏制「票販子」倒賣票號惡行。
  • 醫生沒開藥沒檢查 掛號費是不是該退給我?
    對於門診退號的問題,患者們怎麼看?昨天,記者在醫院隨機採訪了多位正在就診的患者,大家觀點不一。  約半數患者認為,請醫生看病要掛號,天經地義。至於醫生是否開了藥,不是退號的理由。不過也有患者有不同意見,認為醫生看病時間很短,就要收十幾二十元,不合理。  「有時候來看病,排隊半天,輪到我了,醫生就說幾句話。如果沒開藥,我是覺得號子應該退。」
  • 中青年醫生聯合呼籲:請相信我們的熱情和醫術
    和年資老的專家相比,中青年醫生在經驗上的確有所欠缺,但他們精力旺盛,對待新技術、新藥物了解和掌握的速度更快,對待疑難雜症有熱情鑽研。中青年醫生也時常通過互相交流來提升自己。對待病患,他們更有耐心,更願意在病人身上花心思,希望患者能給予中青年醫生更多成長的機會。對於患者來說,看病找老專家的觀念也並非一成不變,無論是老專家還是中青年醫生,最終還是要落實到療效上。
  • 預約掛號,找專家看病不再難
    記者了解到,本地的三甲醫院基本都已開通預約掛號,像中山一院這樣擁有豐富專家資源也已將大部分號源放給預約掛號,不過不少醫院發現,儘管已通過現場告示、新聞媒體等多途徑宣傳預約診療服務,許多患者,特別是老年人、大量外地患者,仍不習慣通過預約掛號看病。看來大家還需要一段時間適應這足不出戶的掛號方式。
  • 醫院電話預約掛號貓膩多 醫生給關係戶留號(圖)
    然而最近在廣州媽媽網上,有位網友投訴打某兩個預約掛號電話,每次要打15分鐘才有人聽電話,甚至有人連續打了39次才有人聽電話,但最後回答是該專家約滿了。這樣的帖子得到不少網友回應。大約半個鐘左右,才有客服,得到的回覆是,「這個醫生掛滿了」,說掛號時間是七點到十二點,「叫我明天七點早點打電話過去,今天就沒有了。第一次電話預約就以失敗告終,這次電話時長82分鐘左右」。隨後兩天裡,該網友連續6點多鐘起床打電話預約,四次結果均是「這個醫生已掛滿」。期間,客服回應說,放號是提前七天,每天中午12點放號,但該網友中午蹲守,依然無果。
  • 我在臺灣怎麼看病
    大醫院沒法做到一個病人就有一位志工服務,所以需要自己找診室、做檢查,但全程標識明確,前一流程的醫護人員會準確告訴你,下一流程該怎麼走。每一個窗口前都只排一列隊伍,電子顯示屏會顯示號碼,姓名中總有一個字會被隱去,很少有人大聲嚷嚷,電子叫號聲是最響亮的聲音。我在候診的走廊裡,安靜地看完了一整本小說。
  • 「我想看病,哪裡能預約?」「網上預約掛號」難倒老年人
    「我也曾讓小輩幫忙,但小輩早起守在電腦旁等待網約,好幾次也都約不上。」程老伯說道。隨後,記者以患者的身份詢問了華山醫院總機關於預約掛號的事宜,接線工作人員表示,如果不會網絡預約,可撥打96886電話預約,但記者撥通後被告知「沒號」。
  • 兒科醫生徐曉軍30年堅守「良心藥方」
    一大早,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院兒科診療中心,主任醫師徐曉軍的門診前已經排起長隊,這些患兒家長中不乏有人凌晨就來掛號,此刻卻仍秩序井然,個個耐心等待。 仔細洗完手,戴好聽診器,徐曉軍開始迎接守候在門診外的患兒家長。 徐曉軍為何能受到這麼多患兒家長的信任?答案是他堅守了30年的「良心藥方」。
  • 排隊3小時,看病3分鐘,孩子看病難背後的真相
    ◆在市一級醫院的兒科診區,凌晨三點和中午十二點,幾乎沒有區別,一樣的人滿為患,一樣的憔悴家長,一樣的超負荷工作的醫師。要了解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知道中國兒科醫生有多少。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這是一筆糊塗帳。有人說是十萬,有人說是九萬,統計口徑不同,說法也不同。
  • 女醫生抱孩子進診室,「這要插隊呀」,兒科醫生的問話:大快人心
    我心想:「這下好了,醫院職工看診肯定插隊,又得多等一個。」但我心有不甘,跟著進去看。平時是男醫生叫一個病曆本上孩子名字,孩子和家長再過來。但男醫生還沒叫名字,女醫生就抱著孩子,一屁股坐在了就診座位上,開始說自己孩子的情況。
  • 華山醫院皮膚科普通門診下月取消現場掛號?有人支持有人擔憂
    72歲上海市民曹阿姨表示,自己使用手機不是非常熟練,一般看病都是由兒子代為提前掛號。她認為,取消現場掛號是好事,主要是可以減少等候就診的時間,「去華山醫院三樓看皮膚科的人一直很多,我有次早上七點多去現場掛號,等了兩個多小時,整個大廳人擠人。」她認為,取消現場掛號後,應該可以緩解候診大廳的擁擠程度。
  • 帶寶寶看病就醫掛號攻略!
    寶寶病情簡介:如果寶寶的病情時間較長,或者想要諮詢醫生的問題比較多,不妨把一些主要的情況及問題寫在一張紙上。這樣可以方便醫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獲取更多的有用信息。(2)一個媽咪包帶小嬰兒看病,一定要帶好嬰兒的尿不溼、奶瓶、奶粉、溼紙巾。如果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最好把米粉、嬰兒勺、小碗也帶上。通常,兒童醫院每個樓層都有哺乳室,方便給孩子餵食及更換尿布。
  • 上海兒科門診的一天:日看逾百名患兒,最快兩分鐘醫生也遺憾
    每一天,都會有一名「把關」醫生,負責審核並開具較為高級別的抗生素,意味著該名醫生必須非常熟悉抗生素分級管理並具備相應權限;及時解決其他醫生求助的問題;參與和主持緊急搶救;醫生人手不夠時還會參與進來,儘快為病患看診;管理臺帳:匯總補夜量、登記個人信息、故障反映。 所以這個崗位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要比普通內科醫生長。
  • ...專屬家醫」、上門看診、私人訂製 重慶市籤約家庭醫生服務亮點多
    家庭醫生究竟為居民們提供了怎樣的公共衛生服務便利呢?探訪實錄》》籤約「家庭醫生」後居民健康更有保障上周五上午10點,記者來到渝中區大溪溝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採訪該中心的家庭醫生團隊全科醫生譚國英醫生、劉婷婷醫生以及附近前來看診的居民,對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具體內容有了進一步了解。
  • 在正規醫院掛號做腎結石碎石,但這裡的「醫生」好像不咋正規!
    最近王利的親屬在佳木斯市肛腸醫院看病,想通過體外碎石的方式,治療腎結石,但在看病的過程中發現這名唐醫生從掛號開始就有點不太對勁兒。佳木斯市民 王利到那兒門診掛號是四塊,掛的是一個大外科,掛的大外科這個人應該也不是這個醫師的名字。
  • 預約掛號 讓看病不用排長隊
    為了緩解這種狀況,北大醫院實行了門診現場預約掛號的辦法,也就是第一天掛號,第二天看病。病人可以託別人去掛號,第二天再按照掛號時指定的時間去看病。預約掛號每天有一定限額,限額滿了就不能再掛。病人複診也可以預約。病人第一次到北大醫院看病,醫生可以根據病情的需要,將這位病人下次來複診的時間約好,替病人填寫好預約券。
  • 去大醫院看病不一定現場掛號 教你線上預約專家號
    原標題:去大醫院看病不一定現場掛號 教你線上預約專家號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梁乾勝 實習生 黃婉茜   掛號難,專家更是一號難求,怎麼辦?預約掛號應運而生,這項便民就醫服務可以縮短看病流程,節約患者時間。這幾年,南寧很多醫院紛紛推出了電話、網絡預約掛號服務(簡稱線上預約),為患者就診提供了方便。
  • 預約掛號爽約遲到 連累醫生空等加班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2014年被稱為廣州「微醫院」元年。各大醫院紛紛在微信、支付寶等平臺上開通當天掛號、預約掛號、就診繳費、病歷存檔、檢驗報告查詢等服務。
  • 在閔行看病,聽完醫生這七句話立馬讓你安心!
    「這段經歷,顛覆了以往我對醫生的看法,我覺得我一定要講出來告訴大家。」徐女士說,最近,他們前往市五醫院就診,正是醫生護士的7句話,給了他們莫大的安慰和對病魔抗爭的信心。 1、「我覺得你應該把自己的病情告訴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