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矽巷打造無邊界創新園區破解老城科技創新難題

2020-12-19 南報網

2019-02-27 07:20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嵌入大街小巷,釋放創新空間——

「秦淮矽巷」,破解老城科技創新難題  

在人口集中、建築密集、開發建設空間有限的老城區,如何推動科技創新、激發城市活力?去年9月份,秦淮區發布「秦淮矽巷」空間和產業規劃,提出在老城區打造無邊界創新園區,破解老城區科技創新難題。近日,關於「秦淮矽巷」建設,秦淮區又進行了一攬子規劃布局。

多方取經,為老城找回科創活力

為探索老城區創新發展的新路子,去年以來,秦淮區赴深圳、上海、長沙等地學習取經,並走訪轄區內的諸多高校、院所和企業,「經過反覆研究磋商,最終提煉出『創新不在園區,而是在城市社區』的理念,進而形成『秦淮矽巷』打造的大思路。」負責「秦淮矽巷」工作的白下高新區園區服務處處長金界春表示,「秦淮矽巷」將緊貼城市原有肌理,通過對現有老寫字樓、老廠房、棚戶區加以改造,釋放出創新空間,嵌入式地在大街小巷容納創新創業者。 

改造載體6.5萬平方米,培育或入駐新型研發機構9家、3家完成市級備案,區域內現有3個園區稅收同比增長18%……啟動5個多月,「秦淮矽巷」建設不斷發力,目前已初具成果。去年,南航無人機研究院與秦淮區政府、金城集團共同籤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矽巷建設,中航工業也已決定將中小型無人機及中高端工業級無人機產業布局在中航金城,項目將落戶中航科技城,實現中小型軍用無人機全國前三,200公斤以下直升機全國第一的戰略目標,有望6—8年內打造百億級產業。同時,通過整合院所園企科教資源,「秦淮矽巷」明確了「晶片應用、航天技術、軍民融合」的產業定位,初步構建起「一城一谷一帶」,高校、院所、企業聯動發展新格局。 

區位優越,豐富資源助力「矽巷」騰飛

以中山東路、龍蟠中路、月牙湖和秦淮河為圍合,總面積約4.3平方公裡,這是「秦淮矽巷」的空間範圍。為何選址在這裡?金界春表示,該區域地理位置獨特,有著推動老城創新發展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這裡創新資源集中,有南航、55所、8511所、5311所、金城集團等大院大所大企,還有著豐富的人才資源。在創新載體方面,現有中航科技城、5311紫荊科技園、創意東八區等產業園區,建成載體面積約21萬平方米。在配套功能方面,該區域是秦淮的中心地段,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工作生活功能健全完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研院副研究員孔詳浩認為:「矽巷模式是大都市中心城區創業生態系統典範,它在解決『老城更新、舊城創新』這一命題的同時,還能更好地調動城市原有的資源,讓企業和員工可以更加充分地享受到城區完善的基礎設施帶來的便利。」生活、辦公、商業一體化,員工上下班時間更短,子女上學方便,生活更加便捷,高品質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更容易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這些都是矽巷模式的優勢所在。同時,企業也不用再特意建諸如人才公寓之類的設施,並且能就近獲取高校、研究所等機構的技術支持。 

旗艦引領,「秦淮矽巷」帶動周邊升級

為推進「秦淮矽巷」建設發展,引入創新資源,探索引入市場化的運作機制的「秦淮矽巷」創新廣場也已啟動建設。據悉,「秦淮矽巷」創新廣場將促進科技成果孵化,建設科創亮點,打造創新品牌,營造出濃厚的創新氛圍,成為「秦淮矽巷」的旗艦和地標。 

在紫荊科技園內,記者看到,作為「秦淮矽巷」創新廣場的一部分,「秦淮矽巷」一樓展廳已經建設完成,矽巷建設思路、空間、產業構想、主要任務以及發展成果等內容在展廳內一覽無遺。展廳一側的多功能廳也已投入使用,會議桌上擺放著一些無人機等展品,據介紹,多功能廳主要承擔日常工作推進、產品發布、成果對接及小型活動。 

「接下來,『秦淮矽巷』創新廣場將依託5311廠新建航空發展大廈及部分存量舊樓改造,引入南京海創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介運營平臺,打造『秦淮矽巷』科創綜合體。」5311廠副總經濟師楊通表示。 

記者同時發現,在緊鄰紫荊科技園的藍旗街上,因為油煙擾民、無證照等問題,大部分「上宅下店」式的餐飲店都已關停,其中一些店面還貼出了「門面出租,拒絕餐飲」的告示。據了解,閒置出來的店面,將引進計算機系統服務、數據處理,軟體和信息服務、網絡技術、文化創意和諮詢策劃等新業態,其中不少都可以為科技創新和矽巷建設提供配套服務。 

據介紹,隨著「秦淮矽巷」的建設推進和周邊部分老舊住宅的改建拆遷,以及東八區、世界之窗等約10萬平方米周邊載體地塊產業轉型升級,不久的將來,作為秦淮矽巷的「陣地」之一,紫荊科技園周邊的業態和整體形象,都將發生巨大飛躍。

本報記者 鐘太昌 本報通訊員 秦萱 

相關焦點

  • 南京創新周 | 秦淮矽巷建設帶起老門西的「反差萌」
    作為一項激發老城新活力的工業遺存更新範例,悅動· 新門西老底子與新模式的結合,以體育 科技為核心,致力於打造一個開放式的活力產業園區。園區內,建築立面,道路,路邊綠植煥然一新,很難讓人感覺這裡曾經是衰退的老廠房,如今是一個兼具復古文藝及網紅元素的科技文化園區。物聯網企業總部和體育培訓、文化空間等設立於此,改造後的園區現代商務功能已具備,門西在更高層面具備了新的生命力。在工業廠房裡觀看一場籃球賽,見證時尚大牌發布會,聽曉書館內的文化分享會,家庭暢享攀巖、蹦床、健身等體育運動,這些場景已經出現在我們眼前。
  • 秦淮,拼出「最南京」——「新徵程 新南京」全媒體採訪行動之秦淮...
    新華日報·南京觀察(秦淮區篇)【要聞】精彩試讀>>>秦淮區 拼出「最南京」——專訪秦淮區委書記、南部新城管委會主任、黨組書記林濤回眸「十三五」,秦淮矽巷建設引領老城創新,基層治理改革經驗全省推廣,文旅商融合劍指「國字號」
  • 享譽全國的南京珠江路轉型城市矽巷,對標巴黎打造中央活力區
    不過,與多數發達地區的中心主城區一樣,玄武一方面面臨空間資源受限、可新開發利用土地較少的瓶頸,另一方面又面臨存量載體相對較多,一批老寫字樓、辦公樓、老廠區等低效樓宇亟待「喚醒」的難題。2019年初,作為中心城區的玄武區按照南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大力推進城市「矽巷」建設,並提出在全區範圍內打造「一園五區」創新經濟帶。
  • 珠江路城市矽巷「創客節」正式開幕
    伴隨著震撼炫酷的科技開場舞,今天上午,「2019年南京珠江路城市矽巷創客節」在江蘇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大廳正式開幕,以「創新引領發展,智能引領未來」為主題的創客節系列活動將持續至2020年2月。  得天獨厚,矽巷發展屢出佳績  打造城市矽巷,是2019年南京市委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的建設創新名城的重要抓手。
  • 城市觀察系列|創新時代的新經濟空間:美國東岸模式—紐約矽巷(Silicon Alley)
    嚴格來說,矽巷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科技園區,因為它在地理上沒有明確的邊界。這更像是一個概念,指紐約曼哈頓不斷發展的計算機和網際網路企業群。從20世紀90年代起,矽巷以曼哈頓南部的熨鬥區(Flatiron District)為發源地,逐漸向曼哈頓下城和布魯克林擴大。近年來,紐約憑藉矽巷超越了波士頓,成為第二大科技創投城市,僅次於矽谷,矽巷也被譽為繼矽谷之後美國發展最快的信息技術中心地帶。
  • 聚焦創新、聚力合作!秦淮生根代表團出訪日本、加拿大
    應日本日中產學交流推進協議會及加拿大魔方文化發展公司的邀請,秦淮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素玉帶隊赴日本、加拿大進行科技文化集聚創新資源招商及產業項目合作交流洽談。壹城集團、老城南集團、歷保集團、文旅集團、區科技局相關負責同志隨團出訪。
  • 「最南京」,是秦淮
    這些科創載體就是沒有邊界的城市矽巷,廣大科研人員可以在生活便捷的主城內、在文化濃厚的城牆邊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城市的大街小巷也因此充滿著創新的氣息、創新的味道。秦淮矽巷國際創新廣場。通訊員 孫樂 聶珍香 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攝目前,全區已建成創新載體面積達153萬平方米,在建超100萬平方米,今年底矽巷區域的產值將達300億元。前不久,秦淮區與南航大合作打造創新灣區,大力發展科研人員持大股、市場化運行、職業經理人管理的新型研發機構,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和都市工業。
  • 左手槳聲燈影,右手智慧新城,看古今秦淮「反差萌」
    此外,我們還大力發展文創產業,「秦淮禮物」夫子廟旗艦店,便是用特色文創說好「秦淮故事」的地方。目前,我們打造以秦淮風光、秦淮燈彩、科舉文化等為題材的文創產品8000多種,卡通版「狀元郎」更是擁有自主版權50餘個,系列衍生產品近1000種,年銷售額達到400萬,是名副其實的夫子廟「網紅」。
  • 玩轉第34屆中國秦淮燈會
    最科技的燈會:黑科技扮靚夫子廟,與「王者榮耀」深度合作 今年,秦淮燈會除首次與騰訊旗下「王者榮耀」團隊深度合作,為傳統燈會注入年輕時尚的現代活力外,還用一波赫科技扮靚夫子廟——用科技+創意打開不一樣的「秦淮客廳」。
  • 展望2020 | 秦淮聚力打造秦淮「四張名片」
    秦淮區委宣傳部供圖南報網訊(通訊員 孫樂 南京報業集團融媒體記者 李有明 田詩雨 嚴玲)1月4日上午,南京市秦淮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今年,秦淮區將以矽巷統籌項目,建設南航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等科創載體,打造矽巷國際創新廣場,加快金蝶精品示範園區建設;開工建設科創載體90萬㎡,建成30萬㎡。秦淮區將深化白下高新區改革,實現「管委會+集團公司」一體化運行,強化人才引進,將累計引進市級頂尖專家9名、培育創新型企業家17名,引進高層次創業人才53名。
  • 集聚「中科系」創新資源,麒麟科技創新園未來可期|探尋南京高新...
    目前,自動化所創研院發布了世界上首款主打低比特量化的神經處理晶片(QNPU),從源頭上破解了晶片計算領域備受關注的「內存牆」難題;計算所創研院完成了中科院弘光專項「空天地一體化網絡衛星移動通信終端晶片」,正在推進信息高鐵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校地融合創新,則為園區發展「聚智聚力」,提供堅實儲備力量。
  • 讓科技創新的源泉充分湧流
    「其中重要的是與高校科研院所協同創新、與企業加大產學研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加快我省裝備製造走出去步伐。」王俊峰說。 談到如何整合科學創新資源,王俊峰建議,我省科技企業可以分享、整合、集成生產製造、科技研發、技術儲備、人才隊伍、科研條件及產業化等方面內容,將創新資源轉化為優勢資源,以共同解決產業關鍵技術難題。
  • 枝江安福寺鎮創新思路破解十多個民生難題
    枝江安福寺鎮創新思路破解十多個民生難題發布時間:2019年11月26日 10:36 來源:三峽日報   深化「三服務」,合力破解用工難  安福寺鎮是省級食品加工園區,海通、天元、歡樂家三家骨幹企業逆勢發展,撐起了園區的「半邊天」。  產銷兩旺,用工問題卻一直困擾著企業。「不能等到企業缺工時再去招,應該創新方法綜合施策,全力保障企業用工。」
  • 深圳: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國際開放創新中心
    最近,深圳市政府印發了《關於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國際開放創新中心的若干意見》,《若干意見》以科技創新為主軸,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國際合作為特色,以深港協同為抓手,從市級層面全面構建支持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的政策框架體系,全力支持建設成為深港科技創新跨境合作先行示範區、國際先進創新規則的試驗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開放創新先導區、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中試轉化集聚區
  • 每日優鮮孫原:用創新商業模式破解生鮮電商盈利與規模難題
    每日優鮮孫原:用創新商業模式破解生鮮電商盈利與規模難題 2017-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段紅彪   近日,由中國果品流通協會、上海宜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啟迪協信:科技創新 打造「集群式創新」體系
    ,為創新型科技企業提供完善的增值服務。啟迪協信通過科技園網絡、科技人才網絡、科技企業網絡的搭建,產生聚集、聚合,達到聚焦、聚變效應。搭建推動自主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綜合創新平臺,探索建立全新的科技創新服務模式。
  • 廣慈—思南國家轉化醫學創新產業園區立項,解決醫學創新「最後一...
    具備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雄厚基礎和先天優勢的黃浦區,如何解決醫學創新「最後一公裡」難題?12月19日至12月20日,以「守正創新·轉化引領」為主題的2020年「健康中國思南峰會」在黃浦召開。會上介紹,坐落在黃浦的廣慈—思南國家轉化醫學創新產業園區已正式立項,到2025年將基本建成亞洲領先的轉化醫學創新中心。未來,園區將致力於解決醫學創新「最後一公裡」難題。
  • 金陵科技學院與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政府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秦淮區委書記林濤、代區長張泰、區委組織部部長黃棟林、區政府黨組成員饒萍、白下高新區黨委書記張仲金,金陵科技學院黨委書記陳小虎、校長劉永彪、副校長葛軍、副校長張燕、副校長高永祥出席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林濤主持。林濤代表區委區政府對陳小虎、劉永彪一行表示熱烈的歡迎,並介紹了秦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
  • 夠力金融:創新模式助力小微破解融資難題
    研討會上,柳州市總商會副會長、夠力金融平臺董事長陽立雲以運用「區塊鏈技術+網際網路金融」創建互助模式為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的創新項目實踐分享,獲得與會專家學者的讚揚和肯定。據介紹,夠力金融平臺運用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模式,有效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助力本土實體經濟的發展,引起了越來越多業界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