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筍又名甘筍、涼筍,多生於我國南方各地崇山峻岭之中。我國是食筍最早的國家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明代「藥聖」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苦筍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熱黃,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熱氣、益氣力、利尿、下氣化氮,理風熱腳氣,治出汗後傷風失音」。可見,苦筍是醫食俱佳的珍稀食材。苦筍味美,自古以來許多詩人都曾讚美過它。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個「吃貨」,他稱讚苦筍「待得餘甘回齒頰,已輸巖蜜十發甜」,還有詩云:「攢金盧橘塢,散火楊梅林。茶筍盡禪味,松杉真法音」。
時下正值春暖花開之季,是春筍上市熱銷之時,苦筍正在成為千家萬戶的美味佳餚。在我國,和尚向來是吃素的。大約在1200年前的唐朝,有一位自幼出家的和尚,他尤為喜歡吃筍,他是一位「狂放」的書法家。他的「狂草」冠絕當時,為世人稱道,還稱為他為「草聖」,他就是懷素(737-799年)。他與另一位草書大家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
▲劉旦宅作《懷素書蕉》
何以見得懷素喜歡吃苦筍呢?他傳世有一草書法帖《苦筍帖》可以證明。此帖為絹本,現藏於上海博物館,只有短短兩行14個字。書法俊健,墨彩如新,直逼二王書風,是懷素傳世書法墨跡中的精彩之筆。不僅能使我們觀賞到那嫻熟的筆法和行雲施雨、走蛇舞龍般的線條之美,同時還可感受到懷素書寫時的內在氣質。
原文: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徑來。懷素上。
大意是苦筍和茗茶兩種物品異常佳美,那就請直接送來吧。懷素敬上。原來懷素家中的苦筍和茶葉沒有了,他特別喜歡這兩樣美味,差遣友人再送點過來。
縱觀此帖收藏傳承有序,宋時曾入紹興內府收藏,後歷經元歐陽玄,明項元汴,清安岐、乾隆內府、永瑢、永瑆、奕訢、戴瀅等收藏。引首有大清乾隆皇帝題字「醉僧逸翰」。帖後還有宋代米友仁米芾,明代大藏家項元汴、李佐等人跋文。著錄於《妮古錄》、《書畫記》、《平生壯觀》、《大觀帖》、《詒晉齋帖》、《三希堂續帖》。可見此帖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