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筍鰣魚鄉味美--「狂僧」懷素愛吃筍,留《苦筍帖》告知後人

2020-12-15 多藝堂傳播

苦筍又名甘筍、涼筍,多生於我國南方各地崇山峻岭之中。我國是食筍最早的國家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明代「藥聖」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苦筍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熱黃,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熱氣、益氣力、利尿、下氣化氮,理風熱腳氣,治出汗後傷風失音」。可見,苦筍是醫食俱佳的珍稀食材。苦筍味美,自古以來許多詩人都曾讚美過它。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個「吃貨」,他稱讚苦筍「待得餘甘回齒頰,已輸巖蜜十發甜」,還有詩云:「攢金盧橘塢,散火楊梅林。茶筍盡禪味,松杉真法音」。

時下正值春暖花開之季,是春筍上市熱銷之時,苦筍正在成為千家萬戶的美味佳餚。在我國,和尚向來是吃素的。大約在1200年前的唐朝,有一位自幼出家的和尚,他尤為喜歡吃筍,他是一位「狂放」的書法家。他的「狂草」冠絕當時,為世人稱道,還稱為他為「草聖」,他就是懷素(737-799年)。他與另一位草書大家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

▲劉旦宅作《懷素書蕉》

何以見得懷素喜歡吃苦筍呢?他傳世有一草書法帖《苦筍帖》可以證明。此帖為絹本,現藏於上海博物館,只有短短兩行14個字。書法俊健,墨彩如新,直逼二王書風,是懷素傳世書法墨跡中的精彩之筆。不僅能使我們觀賞到那嫻熟的筆法和行雲施雨、走蛇舞龍般的線條之美,同時還可感受到懷素書寫時的內在氣質。

原文: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徑來。懷素上。

大意是苦筍和茗茶兩種物品異常佳美,那就請直接送來吧。懷素敬上。原來懷素家中的苦筍和茶葉沒有了,他特別喜歡這兩樣美味,差遣友人再送點過來。

縱觀此帖收藏傳承有序,宋時曾入紹興內府收藏,後歷經元歐陽玄,明項元汴,清安岐、乾隆內府、永瑢、永瑆、奕訢、戴瀅等收藏。引首有大清乾隆皇帝題字「醉僧逸翰」。帖後還有宋代米友仁米芾,明代大藏家項元汴、李佐等人跋文。著錄於《妮古錄》、《書畫記》、《平生壯觀》、《大觀帖》、《詒晉齋帖》、《三希堂續帖》。可見此帖彌足珍貴。

相關焦點

  • 甘苦自知,苦筍之味
    苦筍細長細長的,只有拇指大小,還有一種特別的苦味,比苦瓜還苦,但苦筍質地脆嫩、色白,清香,回甜滑口,尤其以春末入夏出土的筍苞為佳。入夏,大山裡溪水潺潺,竹香浮動,滿山的筍拔節而出,肆意生長。苦筍也從土裡躥出,掰開小竹筍和苦筍的外皮,可以看到小竹筍是空心的,苦筍是實心的,如再嘗味道,小竹筍宛如山泉般甘甜清雅,苦筍則味道苦澀。
  • 苦筍你知道,可你知道苦筍的故事嗎?
    因為,我算中的至愛一苦筍, 出林了。做個南方人是幸福的。漫山遍野的竹林,生長出種類各異的竹筍。當然,北方些地方, 也有竹子,也產竹筍。不多,而且,肯定沒有苦筍。我一直毫無道理印非常國執地認為,吃不來苦算或者沒有吃過苦筍的人,就不知道筍子的箇中味。懷素著名的(苦筍帖) ;『苦筍及茗異常佳, 乃可徑來。懷家上。」多寶十四字,說盡對苦筍的大喜歡。「乃可徑來」 ,無須多問,直接上來,多多益善。
  • 揭西大洋苦筍:味鮮,回苦甘來
    我們致力於打造最接地氣記錄揭西趣聞 真性情百姓故事 超時尚前沿資訊  點滴記錄 精彩呈現 竹筍是中國傳統佳餚,食用和栽培歷史極為悠久,它因味香質脆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竹筍的種類有多種,根據採摘季節分為冬筍和春筍,而根據口感來分類,還有一種入口先苦,其後回甘、別具風味的竹筍,人們稱之苦筍。在粵東地區,揭西大洋山區出產的苦筍因質佳味美而遠近聞名。
  • 愛吃苦筍的赤水人快看!苦筍竟然…
    把苦筍的外殼全都剝掉苦筍肉呈白色略微帶點嫩綠色最後把苦筍洗淨,就可以烹飪美食了 下面這些是苦筍的經典吃法也是壇哥的最愛下面這些苦筍的經典吃法是赤水人的拿手好菜首先,是大家最常吃的>▼坐鍋,加入適量的油加熱▼將拌勻的肉放入鍋裡煎▼將苦筍倒入鍋裡翻炒,要起鍋是加入切好的大蒜和適量的鹽▼美味的苦筍炒肉好了~~
  • 苦筍:峨眉最具特色的山珍
    初到黃州,就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更為人所知的是「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到底有多愛吃筍,也就可見一斑了。而蘇東坡在茶上的工夫也是不一般,世人都知東坡肉,其實還有東坡茶。
  • 黃庭堅為何為宜賓苦筍帶貨
    佛道兩界食苦筍,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所以唐代著名僧人懷素寫《苦筍帖》也不足為奇。此帖內容如下:(唐)懷素 《苦筍帖》 25.1釐米×12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看來是有人想拜訪懷素,按禮數先修書一封表達意願,並且隨信送上了苦筍和茶兩件禮物。懷素嘗過之後感覺味道非常不錯,於是回了一個便籤條,請他直接過去。
  • 愛吃苦筍的合江人快看!苦筍竟然…
    把苦筍的外殼全都剝掉苦筍肉呈白色略微帶點嫩綠色最後把苦筍洗淨,就可以烹飪美食了 下面這些是苦筍的經典吃法也是新聞哥的最愛下面這些苦筍的經典吃法是合江人的拿手好菜首先,是大家最常吃的>▼坐鍋,加入適量的油加熱▼將拌勻的肉放入鍋裡煎▼將苦筍倒入鍋裡翻炒,要起鍋是加入切好的大蒜和適量的鹽▼美味的苦筍炒肉好了~~
  • 寧都愛吃苦筍的快看!苦筍竟然這麼厲害!
    清明節前後,在大片苦竹生長的地方便會長出苦筍。人們在掃墓完成後便會鑽進竹林內採摘苦筍,過足「苦」癮。寧都人將採摘苦筍形象地稱為「拗」苦筍。                            苦筍又名甘筍、涼筍,野生於重山峻岭之中,其呈苦味的糖甙有刺激巨噬細胞生成的作用,該細胞有防癌解毒的功效;筍含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蠕動,從而縮短膽固醇、脂肪等物質在體內的停留時間,故苦筍有減肥和預防便秘、結腸癌等功效。苦筍質地脆嫩、色白,清香微苦,回甜滑口;以春末出土的筍苞為佳。
  • 大埔苦筍煲
    苦筍是梅州大埔的特產,甘中帶苦,苦中帶甜。苦筍一般有三種做法:燜煲、炒、拌,風味以鹹鮮清淡為主。其中就以苦筍煲最為人熟悉,是一道特色客家菜,是客家飲食文化的體現。  梅州特色「大埔苦筍煲」採用山上野生苦筍,搭配豬腳腕肉或三層肉、客家酸鹹菜、黃豆、蠔豉一起燜煲,將肉片跟筍片夾在一起吃,口感獨特,而苦筍甘爽清涼的餘味湧起,回味無窮,更具有消炎、清腸胃積熱等保健作用。
  • 愛吃苦筍的安遠人快看!苦筍竟然這麼厲害!
    清明節前後,在大片苦竹生長的地方便會長出苦筍。人們在掃墓完成後便會鑽進竹林內採摘苦筍,過足「苦」癮。客家人將採摘苦筍形象地稱為「拗」苦筍。
  • 苦筍肉片湯的做法
    正值苦筍季,家裡的苦筍根本吃不完,一波又一波,一天至少一頓吃苦筍。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咱們這兒的,經久不衰的一款湯,百吃不厭。苦筍從上市20每斤,吃到2塊一斤隨便買,不過最便宜之季才是苦筍本來的味道,苦……不過這個菜跟苦瓜一樣,再苦都有人吃,清熱去火…… 苦筍苦中帶甜、爽口脆嫩、溫潤宜人,食用後有清熱解毒、去火利便的功效,並可以減肥、降血壓。
  • 樂山苦筍研究報告!
    苦筍味苦且甘,性涼而不寒,具有消毒解毒、減肥健身、健胃消積等功效!人們通常用苦筍、排骨、鹹菜配製成苦筍煲,味道鮮美,吃後令人回味無窮。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苦筍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熱黃,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熱氣、益氣力、利尿、下氣化氮,理風熱腳氣,治出汗後傷風失音」可見苦筍是醫食俱佳的珍品。
  • 最洪雅 | 故鄉苦筍鮮
    最簡單的是涼拌苦筍,就是將剝好的苦筍切成細絲,加入食鹽、蒜末和香油拌勻,就是一道時鮮的山珍,爽口清香,又不失脆嫩清爽、苦中回甜的本味。也可切塊燒雞,讓雞的肉香和苦筍的清香形成互補,融合出一道風味鮮美的佳餚。當然,苦筍做湯也不錯。
  • 豐順愛吃苦筍的人快看!苦筍竟然這麼厲害!再不知道就晚了...
    清明節前後,在大片苦竹生長的地方便會長出苦筍。人們在掃墓完成後便會鑽進竹林內採摘苦筍,過足「苦」癮。客家人將採摘苦筍形象地稱為「拗」苦筍。 苦筍又名甘筍、涼筍,野生於重山峻岭之中,其呈苦味的糖甙有刺激巨噬細胞生成的作用,該細胞有防癌解毒的功效;筍含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蠕動,從而縮短膽固醇、脂肪等物質在體內的停留時間,故苦筍有減肥和預防便秘、結腸癌等功效。苦筍質地脆嫩、色白,清香微苦,回甜滑口;以春末出土的筍苞為佳。
  • 愛吃苦筍的平南人快看!苦筍竟然這麼厲害!再不知道就晚了...
    清明節前後,在大片苦竹生長的地方便會長出苦筍。人們在掃墓完成後便會鑽進竹林內採摘苦筍,過足「苦」癮。我們將採摘苦筍形象地稱為「拗」苦筍。 苦筍質地脆嫩、色白,清香微苦,回甜滑口;以春末出土的筍苞為佳。苦筍不但有佳餚原料,而且還可入藥。宋代文學家、詩人蘇東坡稱讚苦筍「待得餘甘回齒頰,已輸巖蜜十發甜」;宋代另一大詩人陸遊還親自烹製苦筍,有詩曰:「薏實炊明珠,苦筍饌白玉……山深少鹽酪,淡薄至味足。」中醫認為苦筍味甘、淡、微苦,寒,有清熱利尿、活血祛風功用,可治風溼、食積、咳嗽、瘡瘍等症。
  • 大洋野生山珍,揭西苦筍正當時!
    在春夏交替之際,大洋深山老林中的天然野生苦竹又生出了許多細長的嫩筍,這就是苦筍。實際上,揭西縣南山鎮、五經富鎮等鄉鎮的山上也都有野生苦筍,但以大洋鄉出產的最多最為出名,也最受歡迎,揭西人也就以「大洋苦筍」作為品牌,成為域內所產苦筍的通稱。苦筍又名甘筍、涼筍,野生於崇山峻岭之中。
  • 客家特色菜-客家苦筍煲
    苦筍又名甘筍、涼筍,野生於崇山峻岭之中。苦筍在客家山區都有出產,其中以廣東梅縣(松源鎮)、大埔縣出產最多。
  • 最具揭西特色美食食材—大洋苦筍
    揭西縣南山鎮、五經富鎮、大洋鄉等鄉鎮的山上都有野生苦筍,但以大洋鄉出產的最多最為出名,也最受歡迎,揭西人也就以"大洋苦筍"作為品牌,成為域內所產苦筍的通稱。用苦筍可以做出多種特色菜,還具除溼去熱消暑的功效。
  • 【閒談美食】苦筍肉片湯
    大街小巷的菜市一夜之間就有了苦筍的身影。一大堆還沒有去筍衣的,旁邊必定有一大堆筍衣殼。剛剝出來的苦筍嫩嫩的,就這樣刺激你的眼球,引起你味覺,勾起你的食慾。來來往往的人群,或多或少的手裡就有了苦筍的影子。於是,一到飯點,飄出的苦筍味道就或濃或淡的飄散在小區的上空。引起你也有去買來吃吃的欲望。
  • 客家人常吃的「苦筍」,到底是什麼?
    清明節前後,在大片苦竹生長的地方便會長出苦筍。人們在掃墓完成後便會鑽進竹林內採摘苦筍,過足「苦」癮。客家人將採摘苦筍形象地稱為「拗」苦筍。 苦筍質地脆嫩、色白,清香微苦,回甜滑口;以春末出土的筍苞為佳。苦筍不但有佳餚原料,而且還可入藥。宋代文學家、詩人蘇東坡稱讚苦筍「待得餘甘回齒頰,已輸巖蜜十發甜」;宋代另一大詩人陸遊還親自烹製苦筍,有詩曰:「薏實炊明珠,苦筍饌白玉……山深少鹽酪,淡薄至味足。」中醫認為苦筍味甘、淡、微苦,寒,有清熱利尿、活血祛風功用,可治風溼、食積、咳嗽、瘡瘍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