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素有「魚米之鄉」美譽,浙江小吃種類豐富繁多,形成鹹、甜、鮮、香、酥、脆、軟、糯、松、滑各色俱有的糕團點心、麵食、豆品的小吃系列。那麼,浙江著名的小吃有哪些呢?本文就為你整理了浙江九大特色小吃及各地有名的風味小吃,去浙江旅遊,這些浙江特色美食小吃一定要嘗嘗哦,看看他們的排名吧
浙江九大美食小吃排行榜:
9、蔥包檜
「蔥包檜兒」是浙江杭州風味的特色傳統小吃。望仙橋畔王二炸「油炸檜」出了名,王二有時炸多了,一下子賣不出去,冷了又軟又韌,味道不佳,更無人買。他對秦檜夫婦的心頭之恨,還憤憤難平,就將冷油炸檜在熱鍋一烤
把烤熟的油炸檜同蔥段捲入拌著甜麵醬的春餅裡,再用鐵板壓烤,烤到表皮呈金黃色,油炸檜「吱吱」發叫,王二方才解恨,他拿起來一吃,覺蔥香可口,便取名叫「蔥包檜兒」,一直流傳至今。其中「兒」為兒化音。
8、縉雲燒餅
縉雲燒餅也稱為桶餅,是浙江省縉雲縣傳統小吃。據說,有650餘年的歷史。縉雲燒餅以麵粉、鮮豬肉和梅乾菜為主要原料製成餅坯,經燒餅桶炭火烘烤製成。
縉雲燒餅1989年被評為「浙江省優質點心」,2008年「縉雲燒餅製作工藝」被列入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獲得省餐飲協會授予的「浙江名小吃」稱號,2015年中國烹飪協會授予縉雲燒餅的「中華名小吃」稱號,被浙江省農業廳評為「浙江十大農家特色小吃」。
7,吳山酥油餅
是浙江省杭州市特色傳統名點,至今已有七八百年歷史,號稱「吳山第一點」。其色澤金黃,層酥疊起,上尖下圓,形似金山,覆以細綿白糖,脆而不碎,油而不膩,香甜味美,入口即酥。別名「大救駕」、「蓑衣餅」。
因舊時其常在吳山風景區供應,又得到杭州太守蘇東坡的讚美而得名。原為宋室宮廷點心,後由御廚傳到民間,人們在吳山風景點仿照此餅改用麵粉起酥製成吳山酥油餅,被譽為吳山第一點,而流傳至今。
6、片兒川
片兒川面是杭州奎元館的名點,也是杭州的傳統風味小吃。面的澆頭主要由雪菜、筍片、瘦肉片組成,鮮美可口。已有百餘年歷史,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館首創,其特色在於倒篤菜和筍片的鮮美,讓食客吃後回味無窮。片兒川的價格適中,是杭州市民最喜愛的日常小吃之一。
相傳片兒川面,還是奎元館初創時小麵店的看家面,傳說是清時某年浙江舉行鄉試到杭州來趕考的讀書人很多,各地考生齊集杭城,店主為招徠這些讀書人的生意,就以倒篤菜、筍片、豬肉片燒製成的大眾化面專門供應外地書生。
5、酒釀圓子
酒釀圓子用優質白糯米為原料,經過水浸水磨後加工成糯米粉,將水磨糯米粉搓成小圓子 待用。以上等白糯米蒸熟後,按一定比例摻和進酵母,幾天後即成香味四溢、甜糯適口的酒 釀。
把水燒開放入小圓子,待其浮到水面,再加入酒釀、白糖和蛋漿,攪勻勾芡,盛入碗後 撒糖桂花即成。酒釀在明朝才作為小吃,色澤潔白,香味濃鬱,陰涼甘甜。桂花甜酒釀與清朝問世的酒釀圓子都是名點。酒釀圓子入選中華名小吃行列。
4、舟山海鮮面
該圖片由註冊用戶"饞嘴家族"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舟山海鮮面是浙江舟山傳統的特色麵食。麵條柔滑湯鮮味美,其濃鬱富有營養的湯底和海鮮特有的鮮美讓人回味無窮。基本材料,分為兩部分:高湯及麵條、配料。高湯:一般為豬骨雞架湯。配料:麵條、活皮蝦、蝦、蟶子等。
3、溫州魚丸
溫州魚丸,以新鮮的魚肉為主料,正宗的溫州魚丸有三大特點:即料碼足、有韌勁、味道鮮。1998年「溫州魚丸」被定為「中華名小吃」之一。
溫州魚丸是一道浙江溫州的傳統名點,水鄉人家常見的風味小吃食品,與世界各地製作的魚丸都有所不同,湯色澄清微酸辣味,魚丸有彈性,多為不規則長條形,並呈半透明的玉白色。
2、紹興臭豆腐
紹興臭豆腐是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浙江紹興漢族民間休閒小吃,屬於浙菜系。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其最風光的時代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一日在吃了王致和臭豆腐後豪情大發,揮筆題下「青方」二 字,使得臭豆腐立即名揚天下
據歷史考證慈禧太后也有吃臭豆腐的嗜好,還將其列為御膳小菜。 臭豆腐好吃,究其原因還是那一壇好滷,滷的製作方法極其複雜,不僅僅是用新鮮蔬菜醃製讓其自然發酵,而是在其醃製和發酵過程中不斷加入各種香料精心調製,沒有幾年的時間不敢稱老滷或好滷,只能稱為清滷,一壇好的滷水常常有二十以上的年頭。
1、寧波湯圓
湯圓是浙江寧波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春節,元宵節節日食俗。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現浙江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豬脂肪油、少許白砂糖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
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1997年入選為中華名點小吃。其中以缸鴨狗、三雪湯圓比較出名。
除了以上九大美食外,還有龍遊發糕,金華湯包和嘉興粽子等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