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
一、希臘城邦
希臘最早的文明產生於愛琴海地區(海洋文明)。
愛琴文明包括克裡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
邁錫尼文明中斷後,希臘經歷了荷馬時代和城邦時期。
公元前8世紀希臘出現幾百個城邦,突出特點是「小國寡民」。
居民分為公民和非公民。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
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參與統治的權利,能佔有土地,參軍打仗是公民的義務,城邦的各種活動都是以公民為主。
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隸,沒有政治權利,不能佔有土地。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紀中後期,伯裡克利統治時期,雅典達到全盛,民主政治發展到了高峰。
民主政治的表現:
1、公職人員幾乎都是在從全體公民中抽籤產生。
2、代表各地的10個主席團輪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務,召集公民大會。主席臺主席也經抽籤產生。
3、為了保證公民參政議政,還建立了津貼制度。
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利機構,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種職能。
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三、亞歷山大帝國
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帝國發展稱為軍事強國。
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開始進攻波斯帝國,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國滅亡。
亞歷山大東徵成功的原因:
1、波斯帝國太腐朽。
2、馬其頓軍隊的、戰鬥力超強和亞歷山大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
亞歷山大帝國範圍: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跨歐亞非三洲。
亞歷山大東徵的影響:
弊:具有侵略性,給東方人帶來巨大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
利: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繫和貿易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