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馬其頓人與亞歷山大帝國2

2021-02-13 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三、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又稱馬其頓帝國,由著名的徵服者亞歷山大大帝開創,其版圖東起蔥嶺與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灣並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臘,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歷史上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後第二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

其統治基本沿襲了波斯帝國的舊規,繼承並改進了波斯的行政區劃和管理體制,在原有的基礎上並行馬其頓軍事體系,按照馬其頓方式組建陸海軍。

亞歷山大死後,由部將發起的繼承者戰爭連續不斷,帝國終於四分五裂並陷入分崩離析中。一個空前強大的帝國終於瓦解。

(1)天才降生

前356年7月20日,亞歷山大出生在馬其頓首都派拉。亞歷山大在馬其頓的成長受荷馬《伊利亞特》及其中人物阿喀琉斯和傳說人物海格力斯影響。亞歷山大小的時候,腓力二世聘請了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做他和其他馬其頓貴族子弟在米埃札的導師。普魯塔克記載,前344年,12歲的亞歷山大看到一匹被他人認為不能馴服的馬,名字叫布西發拉斯。他只是柔和的對馬說了幾句話便成功地馴服了那匹馬。

前340年,腓力二世出戰拜佔庭城邦的時候,16歲的亞歷山大代父統治馬其頓,並率領部隊鎮壓馬其頓北部Μαίδοι的起義,建立了城市Aλεξανδρόπολις。真正的挑戰發生在公元前338年,這一年由於腓力在拜佔庭的受挫,希臘城邦中產生了反馬其頓的大叛亂,為此雅典和底比斯兩大城邦結成了同盟準備隨時對抗腓力。腓力不可能漠視這個行動,於是雙方展開了一場決定希臘命運的戰役——喀羅尼亞戰役。這次戰役中亞歷山大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他作為聯軍的左翼總指揮瞅準時機果斷的突入聯軍的縫隙,全殲了聞名希臘的最強戰隊底比斯聖隊,並且從背後直接打擊了敵人,致使馬其頓人獲得了極為關鍵的勝利,此年亞歷山大才18歲,他的天才卻展現無疑。

前337年,腓力二世與奧林匹亞絲離婚,隨後娶了馬其頓貴族阿塔魯斯的侄女克麗歐佩特拉。當阿塔魯斯在腓力二世與克麗歐佩特拉的婚禮酒會上評價說馬其頓王室將會有一個合法的繼承人時(估計是在暗喻小老婆克麗歐佩特拉的孩子將會代替亞歷山大成為王國繼承人), 亞歷山大回答:「那麼我呢,你這卑鄙的人,你把我當成什麼了,一個雜種嗎?」說完便把酒杯向他扔去。當腓力扶著他的侍衛阿塔魯斯站在椅子上向亞歷山大抽劍時,生氣的他因為醉酒站不穩而在椅子上摔倒了。亞歷山大向他嘲弄道:「你們瞧啊!一位準備從歐洲橫掃小亞細亞的國王,卻連一張椅子都跳不過去。」

被腓力驅逐後,亞歷山大與奧林匹斯回到奧林匹亞的娘家伊庇魯斯,然後自己繼續前往伊利裡亞,在馬其頓他原來安穩的繼承權受到質疑。短期之後腓力派使者召回亞歷山大,與他和解。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埃格舉行的女兒克麗歐佩特拉和伊庇魯斯的亞歷山大一世的婚禮,被皇家保鏢保薩尼阿斯刺殺身亡。其策劃沒有最終的解答,奧林匹亞絲因對此公開表示喜悅,以及和兇手伊庇魯斯有聯繫而被懷疑。亞歷山大代表指責此事為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所指使,後來以此為向波斯進攻的理由。此外,也有人說,每當亞歷山大得知他的父親徵服了一塊地,就會哭著說:「難道父親沒有留下一點兒的土地給我徵服?」

但是亞歷山大此後的地位並不牢固,因為他的母親奧林匹亞斯和他的父親腓力二世發生了矛盾,原因是腓力愛上了阿塔拉斯的女兒克麗奧佩特拉。亞歷山大不可能不對這個事情產生反感,在一次聚會上他甚至直接和腓力產生了矛盾,險些被腓力所殺,此後他不得不逃出馬其頓,去了北方的伊裡利亞暫避風頭。腓力的親信和朋友科林斯人迪馬拉圖斯結束父子對峙的局面,他善意的提醒腓力這樣可能的風險,理智的腓力接受了。其後腓力和亞歷山大的矛盾並沒有完全緩和,但是突然的,在腓力二世參加其女兒的婚禮時,被他的舊友保薩尼阿斯刺殺身亡,亞歷山大的時代來臨了。

(2)鞏固政權

20歲的亞歷山大被馬其頓軍隊中的重臣兼外交家的安提帕特推舉為新國王。利用在佩拉的優勢,他通過腓力二世的葬禮和減少稅收的政策贏得了馬其頓人民和軍隊的支持。他以參與腓力二世的暗殺的罪名處死埃羅普斯的兩個兒子,當時被腓力派遣東徵於小亞細亞的阿塔拉斯。同有繼位權的阿明塔斯則以策謀顛覆亞歷山大的罪名被處死。奧林匹婭斯則殺了克利奧帕特拉和她的也有繼位權的兒子,亞歷山大成為了馬其頓王族中唯一健全的男性繼承人。

被迫與腓力結盟的雅典和仇恨腓力二世的底比斯把腓力二世被刺看作是重新贏得獨立的機會,開始展現出了不穩定的跡象。為了贏得希臘同盟的承認,前336年末,亞歷山大帶領軍隊採取表面同意議和,卻暗度陳倉的策略進入原被腓力二世統治的特薩利,他被承認為特薩利新的世襲統治者。亞歷山大之後南下,使得底比斯投降,雅典也再次臣服。

當亞歷山大登位時,馬其頓的國庫緊缺。前335年,在科林斯重新得到除斯巴達之外的希臘城邦同盟支持的亞歷山大出徵馬其頓北部色雷斯,為東徵小亞細亞穩固北部防線,並報復公元前338年當地特裡巴利部落對腓力二世部隊的偷擊和戰利品的盜竊。在多瑙河打敗特裡巴利後,他進軍並打敗威脅馬其頓西北的伊利裡亞,補正了腓力二世執政時的重要失敗。

與此同時,雅典和當地強權底比斯,把亞歷山大死於多瑙河的謠言看作新的機遇。底比斯再次起義後,亞歷山大從伊利裡亞不經馬其頓只用14天便到達底比斯。他與希臘同盟國徹底摧毀了底比斯,消除了威脅馬其頓的三大希臘勢力之一(其餘為雅典、斯巴達),把其國境分給盟國,並把大部分底比斯邦民售為奴隸。軍事支持(但軍隊尚未過國界的)底比斯的其國領袖阿卡狄亞隨之處死,未軍事支持底比斯而已被港口封鎖的雅典隨後也放棄抵抗。不到2年內,亞歷山大就穩固了他在希臘的地位,並且給予了所有反對他的人一個下馬威,此後他東徵時,他的後方只發生過一次有規模的騷亂。

(3)出徵波斯

希臘與波斯的敵對始於公元前6世紀,當時位於小亞細亞的自由希臘城邦淪陷於向西擴張的波斯王國。在愛奧尼亞叛亂和馬拉松戰役後。前481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在第二次波希戰爭時試圖佔領整希臘。雖然薛西斯一世被打回波斯之後也再沒有進攻希臘,但薛西斯一世在公元前480年火燒雅典衛城及其他被認為瀆神的行為使得亞歷山大時的希臘政界仍存在著報仇和反攻波斯的聲音,這也被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所利用。

以父親被波斯人刺殺和「解放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的口號,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出徵小亞細亞,母親奧林匹亞斯則留在佩拉執政,安提帕特也留守在馬其頓,以約12000步兵和1500騎兵維持對歐洲的勢力。亞歷山大自己帶著由馬其頓和其他希臘城邦組成的約30000~40000步兵和4000~5000騎兵越過了希裡帕(今達達尼爾海峽)。雖然他的出徵彌補了腓力二世遺留給他的債務,一個空了的國庫使他只帶了30天的補給。

在小亞細亞亞歷山大和小部分部隊首先訪問了特洛伊,他和他從童年來的親友海菲斯提恩分別祭阿基裡斯和《伊利亞特》中阿基裡斯的親友帕特洛克羅斯。隨後亞歷山大與將軍帕曼紐帶領的其餘部隊會合,繼續向波斯地方總督的要塞進軍。附近的兩個希臘城市已獨立于波斯,不希望被「解放」,而亞歷山大的部隊急需通過徵服得到補給。

波斯的希臘僱傭軍統帥,羅德斯的蒙農建議焚燒周邊的田地,但由于波斯地方總督憐惜他們的財產,未被採納。當時波斯邊疆省份的3位總督,包括波斯皇帝大流士的附馬,聯兵4萬人(2萬波斯騎兵,2萬希臘僱傭兵)在格拉尼庫斯河與亞歷山大正面交戰。亞歷山大在格拉尼庫斯戰役中自己率領著近衛騎兵「夥伴騎兵」隊,率先與波斯騎兵交戰,2位波斯總督被亞歷山大和他的「夥伴騎兵」隊殺死。亞歷山大自己的頭盔和帽纓也被其中一位波斯總督的戰斧劈掉。另外一位波斯總督在亞歷山大身後偷襲時被亞歷山大的部將克利圖斯殺死。為恐嚇為波斯人效勞的希臘僱傭兵,亞歷山大讓部隊於戰場上屠殺大部分希臘僱傭兵,其餘被押回馬其頓強迫勞動。他將300領波斯鎧甲作為給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衛城,帶著如下題字:「來自亞歷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臘人(除了斯巴達人)的奉獻,從居住在亞細亞的野蠻人奪取。」

與波斯部隊相比雖然是敵眾我寡,儘管存在許多不利,亞歷山大仍對波斯軍隊致以一系列毀滅性的打擊,取得了勝利。他的成功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腓力二世留給他的軍隊比波斯軍隊訓練有素。第二,亞歷山大是一位傑出天才將領。第三,亞歷山大本人具有英勇無畏的精神。雖然每場戰鬥初期亞歷山大是在後方坐鎮指揮,但他的方針是如果部隊發動決定性進攻,他則身先士卒。這種冒險的戰術使他屢次受傷,但士兵們看到他與他們生死與共,並不要求他們去冒那些他自己不願冒的危險,這對鼓舞他們的士氣影響巨大。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相關焦點

  • 亞歷山大死後,馬其頓帝國是如何被瓜分的?
    亞歷山大有著強烈的民族精神,為了打敗宿敵波斯,他率領強大的馬其頓方陣步兵和夥伴騎兵橫掃兩河流域,一舉奪取了傳說中的巴比倫城,並自封為第一個埃及法老;他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他率領的遠徵軍一直向東打到了印度恆河流域,先後徵服了超過5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他是第一個建立起橫跨亞歐非三大洲帝國的希臘君王;他有著超過同時代人的思維,當別人還在排斥異族時,他已經開始著手融合東、西方民族了,他以迎娶亞洲人為妻來示範群臣
  • 希臘史25:腓力二世改革和亞歷山大東徵——馬其頓帝國的崛起
    因此,相對來說下馬其頓的經濟、政治、文化也比較發達,在整個馬其頓王國中佔主導地位。馬其頓人來源不清,可能是伊利裡亞人、色雷斯人、希臘人的共同後裔。由於僻處一隅,馬其頓長期處於落後狀態,基本被排除在希臘邦際生活之外。而馬其頓人則粗獷勇武,被看作是非嚴格意義的希臘人,許多希臘人甚至稱他們是異族蠻人。馬其頓國家形成的過程極為模糊。
  • 馬其頓帝國
    伯裡克利廣泛召集各方面的優秀人才,湧現了一大批建築師、雕塑師、教育家、哲學家和戲劇家等,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辯論家名叫——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左)與柏拉圖(右)蘇格拉底獨特的辯證法啟蒙了一代人,他的弟子柏拉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 最年輕的世界徵服者-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
    另外每當波斯帝國有使者前來,他總是熱衷於詢問波斯國內的情況,從政治到經濟,到山川到民俗。伴隨著帝師的教導,一位偉大的世界徵服者橫空出世!在前336年夏,腓力2世被刺殺在女兒的婚禮現場,剛剛諾冠之年的亞歷山大就接管了馬其頓帝國這副重擔,成為新一代國王。除了赤字的財政和不穩的王位,父親並沒有給他留下其他豐厚的遺產。
  • 世界帝國興亡史系列——亞歷山大帝國1
    年~前323年),又稱馬其頓帝國,由著名的徵服者亞歷山大大帝開創,其版圖東起蔥嶺與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灣並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臘,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歷史上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後第二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
  • 馬其頓帝國是怎樣興起和衰落的?
    馬其頓其實從未有過帝國,一般只稱作馬其頓王國。只有亞歷山大大帝時期的馬其頓王國才被稱作帝國(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強盛一時,但在歷史長河中如同曇花一現。也很快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下面就來說說馬其頓王國的興衰史。馬其頓位於希臘東北部的邊緣地帶,與希臘沿奧林匹斯山隔開,西為伊利裡亞,東鄰色雷斯。
  • 亞歷山大帝國怎麼短期就滅亡的?
    ,希臘進入了馬其頓時代。希波戰爭,希臘內戰,連年的戰爭導致希臘衰落,馬其頓位於希臘北部(現為北馬其頓國、保加利亞地區),在文明發展道路上比南部希臘人晚了一大步。公元前四世紀進行改革成為軍事強國。公元前338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取得希臘城邦控制權。
  • 亞歷山大帝國為何崩潰?看秦帝國與亞歷山大帝國的同與不同
    從古代世界各大帝國的興衰國運來看,帝國能否長期維持下去,其關鍵就是要靠第1代領導人的開疆拓土,與第2代領導人的堅持整合,兩者缺一不可。針對亞歷山大帝國和秦帝國而言,帝國創立者亞歷山大和秦始皇都是開疆拓土的明君,雄才大略。不僅完成了整個國家的發展,而且還對國家對於各地區進行一系列的改革,雙方都卓有成效。
  • 曇花一現的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為何迅速毀滅
    他的成就前無古人,他的才能令許多人折服,但也正是因為他的雄才大略,使得帝國命運維繫於他一人身上,甚至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他的命運決定了帝國的命運。繼業者戰爭2脆弱的政治體制正如前文所說,亞歷山大帝國自始至終都沒有真正的中央政府,而各位身居要職的大臣卻沒有明確的職權範圍
  • 新城老城隔河望—馬其頓旅遊見聞(2)
    亞歷山大母親懷孕和其小時母子雕像 馬其頓在公元前有古馬其頓人,後經羅馬、拜佔庭、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和影積蓄力量開始進攻波斯,在10年左右的時間內橫掃中東,一直打到印度,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史上也稱之為亞歷山大帝國。
  • 亞歷山大帝國的馬其頓方陣,遇到秦朝虎師會潰敗?「歪果仁」不服
    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卻是分別都有著很多的強大帝國。而他們之間孰弱孰強,就成為很多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其中西方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亞歷山大,而東方最為矚目的,則是秦始皇了,這兩位大帝無一不是帝王中的佼佼者,秦始皇的事跡不用小編多說,每個人都知道他的事跡。
  • 亞歷山大馬賽克:帝國之戰
    這幅精美絕倫的作品長5.2米,寬2.7米,曾是古羅馬龐貝古城一座房屋「牧神之家」(House of the Faun)的地面裝飾,現藏於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伊蘇斯戰役發生在公元前333年,即亞歷山大遠徵亞洲的第二年。年輕的亞歷山大率領馬其頓軍隊進攻波斯帝國在安納託利亞西南方的疆域。馬其頓軍勢如破竹地擊敗波斯在當地的總督,引起了波斯國王大流士的注意。大流士從波斯帝國各地召集大軍,駐紮索契,準備與馬其頓軍交戰。然而,數日過去,亞歷山大卻按兵不動,沒有主動迎擊。
  • 馬其頓雄獅,橫跨三大洲的帝國之王
    當時國家內憂外患:內有宮廷的爭權奪利及北方各部族的暴動;外有希臘和馬其頓人民的起義。亞歷山大顯示了高超的政治手段,他平定了內亂,鎮壓了希臘城邦的起義,消除了北方的騷亂,穩定了對國內和希臘的統治。 前334年春天,亞歷山大率軍東徵。軍隊主力是馬其頓的重裝步兵和騎兵,此外是希臘各城邦的僱傭兵。共有步兵3萬人,騎兵5000人,戰艦160艘。
  • 亞歷山大東徵,馬其頓方陣立下大功,與秦朝鐵軍相比如何?
    彼時,亞歷山大拿下希臘全境、橫掃中東、佔領埃及,更是開進印度河流域,在橫衝直撞下創建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這裡頭,攻滅波斯帝國的伊蘇斯之戰、高加米拉會戰更是使得馬其頓方陣的威名在古代地中海唱響,也成就了亞歷山大不可戰勝的傳奇。
  • 帝國遺民:馬其頓帝國的亞洲希臘殖民者後裔
    公元前323年6月10日,馬其頓帝國建立者亞歷山大大帝死在了帝國的亞洲核心巴比倫城。他留下的遺產不僅有到那個時代為止,幅員最廣闊的帝國版圖,也包括數以萬計紮根亞洲的希臘殖民者。這些人將在此後的數百年裡,活躍在遠離本土的他鄉,成為古希臘文化在實際上的最後堅守者。
  • 亞歷山大的鐵血爸爸!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至少有他一半功勞!
    馬其頓方陣面對這麼多人的挑釁,腓力二世毫不畏懼毅然迎戰,率軍出戰,喀羅尼亞之戰打響了,面對人數眾多的希臘聯軍,他也絲毫不畏懼,拿出了自己訓練已久的馬其頓方陣,在這場戰役中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也參與了可能是人的欲望一直都在不斷的膨脹,他徵服了希臘之後還要想要更廣闊的領土,他盯上了地大物博的波斯帝國,他準備厲兵秣馬後就向波斯帝國開戰,可能是他的好運氣用光了,他的這個願望還沒實現,就被一場飛來橫禍給打斷了。
  • 北馬其頓:首都很浮誇,抱亞歷山大的大腿不靈光
    銅像四周有雄獅和武士拱衛,底座上的石柱上刻畫了亞歷山大大帝當年創造的讓敵人聞風喪膽的馬其頓方陣,看了讓人熱血澎湃。,是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帝國。亞歷山大大帝叱吒風雲,橫掃歐亞非,將希臘的文明廣泛傳播。亞歷山大大帝時代的馬其頓帝國是古希臘人的帝國,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是希臘的先賢亞里斯多德,亞歷山大大帝的家鄉佩拉在當今希臘境內的馬其頓大區。
  • 牛爸常伴牛娃同時出現:亞歷山大的鐵血父親--馬其頓霸主腓力二世
    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前323年6月),即亞歷山大三世,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帝國)國王,生於古馬其頓王國首都佩拉,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西方歷史上四大軍事統帥之首(其餘為漢尼拔·巴卡,愷撒大帝,拿破崙)。
  • 亞歷山大帝國和秦朝軍隊誰更猛?外國人稱:秦軍必敗!
    亞歷山大帝國和秦朝軍隊誰更猛?外國人稱:秦軍必敗!世界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強大的帝國,比如說西方的幾位排名非常靠前的人物,其中亞歷山大,拿破崙,凱撒大帝都是堪稱世界上最偉大的幾位軍事家,可以說他們在戰爭上的成就無人能比。
  • 希臘史26:馬其頓帝國解體與繼業者戰爭—從群雄割據到三國時代
    亞歷山大帝國版圖亞歷山大帝國,又稱馬其頓帝國,由的徵服者亞歷山大大帝開創,其版圖東起蔥嶺與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灣並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臘,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歷史上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後第二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