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輕的世界徵服者-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

2020-12-16 閒話古今
身先士卒的亞歷山大

19世紀世界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拿破崙大帝曾說過:「亞歷山大是在絕大多數人民心中留下最偉大軍事天才形象的人,他終其短暫的一生都在不停的追尋,他的夢想引領著他奔馳,直到世界的盡頭。」的確,這位青年用了僅僅13個春秋的時間,就憑著自己的雄才大略和東徵西討,短時間奇蹟般地構建了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藥殺水的以巴比倫為首都的龐大帝國,其帝國極盛時疆域550萬平方公裡,人口2050萬,可以說:他的成就超越了他那個時代。

亞歷山大的原意是「人類的守護者」,出生於前356年,是馬其頓帝國的王子,從羅馬著名傳記作家普魯塔克《名人傳》的描述的事跡來看,亞歷山大內在基因中一方面複製了父親作為王者的超群智力、強健體魄和勃勃雄心,同時又從母親那裡遺傳到對事物細緻入微的洞察和寬容善良的品性。他的這些優點早在他年幼時就得到了初步的展現,最為有名的就是在12歲時,他就用細緻的觀察、高超的智慧和非凡膽魄降服了日後成為一生坐騎的布塞菲勒斯(一匹桀驁不馴的烈馬),可能就是從這件事上,腓力2世感受到了兒子作為未來王者的風範和霸氣,從此老國王對機智聰慧的兒子刮目相看。

英勇無畏的國王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天資非凡,自幼就對古典藝術文化充滿嚮往和求知慾,尤好《荷馬史詩》,同樣在12歲那年,有幸拜當時著名學者亞里斯多德為師,從這位希臘先賢那裡他系統得學習了哲學、幾何學、邏輯學、政治學等學科,這為他日後輝煌的政治軍事生涯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礎。據說每次聽到父親出徵凱旋歸來的消息時,他總是悶悶不樂,生怕徵服世界榮譽被父親持有。另外每當波斯帝國有使者前來,他總是熱衷於詢問波斯國內的情況,從政治到經濟,到山川到民俗。伴隨著帝師的教導,一位偉大的世界徵服者橫空出世!

在前336年夏,腓力2世被刺殺在女兒的婚禮現場,剛剛諾冠之年的亞歷山大就接管了馬其頓帝國這副重擔,成為新一代國王。除了赤字的財政和不穩的王位,父親並沒有給他留下其他豐厚的遺產。面對內憂外患的現狀,他勵精圖治、著手進行政治、經濟和軍事一系列的改革,旨在削弱貴族勢力用以統一武裝、加強王權。

腓力2世死亡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多帝國原來被徵服的地區紛紛反叛,亞歷山大臨危不亂、從容鎮定,迅速調集重兵,開始了長達一年多的巴爾幹半島平叛戰爭,很快就平定了希臘各城邦國和色雷斯、伊利裡亞地區,緊接著又人不卸甲,馬不離鞍平息了反叛勢力最強大的底比斯暴亂。作為近鄰的雅典見狀,很快也表示臣服,見到內部已然無礙,徵服多年來魂牽夢繞東方廣大富庶地區的欲望漸漸在他的腦海中升騰。至於出兵藉口就是:波斯參與刺殺父親腓力2世,還有就是波斯曾經侮辱希臘聖地。

波斯帝國始創極盛於居魯士大帝(現在伊朗人稱之為「祖國之父」),疆域從愛琴海到印度河,從尼羅河到高加索,土地遼闊、人口眾多,面對這樣一個泱泱大國,亞歷山大毫無懼色,信心滿滿。出徵前他將所有的財物奴隸等分發給將士家屬,有人不解問:「陛下將所有物品分給別人,把什麼留給自己呢?」亞歷山大微微一笑說:「希望」「我把希望留給自己!它將給我帶來無窮的財富!」在做了充分準備之後,懷著徵服世界的渴望,他率領3萬步兵和5千騎兵和160艘船舶橫渡達達尼爾海峽,踏上了他一生最為輝煌的軍事徵程。

波斯帝國領土是馬其頓的50倍,200多年的阿契美尼德王朝統治,已經使得整個王國百病叢生,搖搖欲墜。之所以還堅挺不倒,僅僅是因為在外人眼中她依舊是個足以讓人望而生畏的龐然大物,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令不少富有野心的覬覦者心有餘悸,不敢輕舉妄動。然而「徵服世界」是少年亞歷山大就夢寐以求的志向,為此他厲兵秣馬、整頓內部、統一步調。時機終於到了。

馬其頓軍隊攜以往平叛戰爭中百戰百勝之餘威,所向披靡,無往不利,迅速就突破敵方防線,深入波斯帝國腹地,伴隨而來的是帝國大片領土和眾多城池的頃刻陷落。作為軍事競技場的東道主波斯帝國的主宰大流士3世自然不能對此無動於衷,於公元前333年率部眾在伊蘇斯和亞歷山大軍隊遭遇,在「馬其頓方陣」的強勁的攻擊下,這位國王損失了10萬將士後,狼狽不堪、幾乎是隻身逃離戰場,連母親、妻子和女兒(其中一個女兒後來還嫁給了亞歷山大)都成了亞歷山大的俘虜。

第2年,亞歷山大揮師南下順利進入埃及境內,自稱「法老」,還在尼羅河頭興建:亞歷山大港(這座城市保存自今)。前331年,亞歷山大攜4.7萬步騎兵挺近美索不達米亞。不甘心失敗的大流士3世再次糾集重兵,這次波斯王一共集結了4萬騎兵、20萬步兵、還有200輛戰車和15頭印度戰象助陣,企圖以泰山壓頂之勢將東徵軍結果了,這場註定要載入世界軍事史的高加米拉大會戰開打了。面對強敵,亞歷山大從容不迫並果斷明智地決定暫避敵人來勢洶洶的強勁兵鋒,採取以逸待勞之計來粉碎敵軍。非常吊軌的一幕出現了:當雙方軍隊在戰場對峙夜晚需要休息時,馬其頓軍士呼呼大睡、泰然自若,可是大流士皇帝可能是上次戰爭失敗的後遺症起作用,竟然同自己的部隊一夜都處於高度警戒、如臨大敵的狀態。待到次日清晨,精神飽滿,鬥志昂揚的馬其頓戰士如猛虎下山一樣將疲憊不堪、士氣全無的波斯軍隊衝擊的七零八落、潰不成軍。大流士皇帝再次故技重施,逃離戰場,亞歷山大乘機攻佔了當時的世界名城「巴比倫」。並為自己加了一個稱號--「巴比倫及世界四方之王」。很快勢如破竹的馬其頓軍隊又佔領了波斯帝國首都蘇撤及其他剩餘城市。

自亞歷山大自踏上波斯帝國的領土以來,逃跑和失敗還有羞辱就成為這位波斯皇帝最忠實的親信和朋友,如影隨形了3年後,到了前330年,這位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皇帝突然不再懼怕亞歷山大及其馬其頓兵團了,因為死神出於憐憫之心已經將他及靈魂從世俗的紛擾恐懼中解救出來。至此,曾經盛極一時的古波斯帝國及阿契美尼德王朝宣告退出歷史舞臺。隨著波斯全境被佔領,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新的大帝國便呼之欲出了。

戰場拼殺中的亞歷山大

徵服波斯帝國絕不是這位雄心勃勃徵服者的終極目標,經過短暫休整後,亞歷山大便率領這支戰無不勝的威武之師決計要踏上炎熱的南亞土地。前327年亞歷山大進軍裏海以南地區繼續東進,經安息、阿麗亞等地並翻過興都庫什山脈,抵達大夏和粟特。到前325年進入印度,同波拉伐斯王國軍隊遭遇,儘管拉伐斯王國國王波拉斯能身先士卒、指揮得當,手下軍士也是能徵善戰、驍勇異常,但是強者自有強中手,最終這位在亞歷山大看來雖敗猶榮、令人欽佩的國王選擇了投降,亞歷山大也表現出了一個王者具有的博大心胸和超凡氣魄,不但禮遇這位失敗國王,還給了他更大的土地讓他管理。當年7月,亞歷山大班師回國,結束了戰場曠日持久的世界徵服之旅。

前323年亞歷山大病逝於巴比倫,因為沒有子嗣繼承王位,他的手下部將便開始爭奪王位,連亞歷山大大帝的母親和妻子都死於非命,很快,亞歷山大帝國便被埃及的託勒密王朝、西亞的塞琉古王朝以及東南歐的安提柯王朝三個國家肢解掉,昔日的超級帝國不復存在,可嘆西方的一代天驕亞歷山大生前富有四海,死後卻是兩手空空。

作為歐洲公認的「四大軍事天才統帥」之首的亞歷山大像神話中的英雄一樣被傳頌至今。其實他的文治亦為後人津津樂道、這得益他早年所受的知識教育,他絕不像後來某些草原民族野蠻的軍事掠奪式的徵服者那樣,他的徵服給佔領區帶來的除了災難還有文明,只不過他的帝國曇花一現、而他的軍事事業又輝煌無比,因此掩蓋了他還作為文治之君的光芒。他的平生事跡連同後來的古羅馬凱撒大帝一道被普魯塔克記載在《名人傳》裡,年紀輕輕就成為當時世界上強大波斯帝國的終結者,同時又締造了一個更為強大的亞歷山大帝國,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攻擊陣型中的亞歷山大

最後讓我們來看這位陸地最強者的個人名言,這或許能從另一個層面幫助我們了解這位偉大的世界徵服者,並從中總結出他獲得巨大成就的秘密。

1.把財富分給他人,把希望留給自己,她將帶給我無窮的財富。

2.山不走到我這裡來,我就走到它那裡去。

3.能夠戰勝恐懼就能戰勝死亡。

4.把世界當做自己的故鄉。

5.獅子率領的羊群戰鬥力遠勝由綿羊率領的獅子。

6.當正義之劍揮出之時,聽到作惡者的哭嚎是必然的!

相關焦點

  • 亞歷山大大帝:西方最年輕的一位軍事偉人,古希臘的徵服者!
    由於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使人們對於自身體格的訓練更加注重起來,有人勸亞歷山大,讓他在奧林匹克競技場上展示一下。亞歷山大直接說:「我只為戰鬥展示,如果是國王來挑戰的話,我義不容辭。」由於腓力二世對亞歷山大十分溺愛,因此在他小的時候就聘請著名學者亞里斯多德為宮廷教師,教導亞歷山大學習科學、哲學、藝術、政治管理以及治國方略等知識。
  • 亞歷山大VS成吉思汗 誰才是最強的徵服者?
    如果說歷史中最強大的徵服者,帝國的建立者,那麼亞歷山大大帝和成吉思汗是我們最先想到的名字。那麼有人會進一步問:他們倆誰是更為強大的徵服者?兩人都是名垂青史的大帝,但所處年代不一樣,地理位置民族文化也是不一樣。所以我們要從不同角度來討論。
  • 馬其頓方陣與多兵種作戰:亞歷山大大帝徵服世界的戰術
    腓力二世的軍事變革腓力二世在公元前359年—前336年間擔任巴爾幹半島國家馬其頓的國王,在位期間對馬其頓的軍務進行了全面改革,最重要的是把多兵種混合成了一支完整的作戰部隊,同時,他還重新為步兵方陣配備了武器:戰士們當時手持的是薩利沙長矛(Sarissa,即馬其頓長矛。
  • 亞歷山大大帝:帶著古希臘的榮耀與光輝,一路前往世界的盡頭
    群雄割據的局面之下,馬其頓這個偏僻城邦悄悄的開始了崛起之路,藉助波斯帝國的失利,馬其頓脫離了波斯的掌控,開始參與希臘城邦的戰爭,為自己爭取地位。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國王。他勵精圖治,整頓軍隊,把原來軍隊的希臘方陣改良為薩裡沙長槍的馬其頓方陣。
  • 亞歷山大死後,馬其頓帝國是如何被瓜分的?
    但是希臘歷史上最讓人心生嚮往的卻不是雅典、斯巴達等文明城邦,恰恰是一個在希臘世界裡最野蠻民族反而成了希臘史上的傳奇,它就是馬其頓帝國。馬其頓位於希臘北部地區,與羅馬只隔了一個伊庇魯斯,在羅馬與伊特魯裡亞糾纏不清的時候,公元前382年,一個名叫腓力的王子在馬其頓首都培拉出生,他早年作為人質被軟禁在底比斯城,在無一兵一卒的情況下白手起家,不斷壯大隊伍,攻城略地,用了約二十年時間奪回了本應屬於他的王位。
  • 亞歷山大東徵時為何沒進攻中國?一幅千年前的希臘地圖,揭開真相
    這位皇帝就是亞歷山大大帝,與奧古斯都凱撒、迦太基名將漢尼拔、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一同被稱為歐洲四大土地徵服者。 公元前356年,亞歷山大出生在位於地中海北部的馬其頓王國,他的父親就是當時馬其頓王國的國王腓力二世。
  • 古馬其頓人與亞歷山大帝國2
    其統治基本沿襲了波斯帝國的舊規,繼承並改進了波斯的行政區劃和管理體制,在原有的基礎上並行馬其頓軍事體系,按照馬其頓方式組建陸海軍。亞歷山大死後,由部將發起的繼承者戰爭連續不斷,帝國終於四分五裂並陷入分崩離析中。一個空前強大的帝國終於瓦解。(1)天才降生前356年7月20日,亞歷山大出生在馬其頓首都派拉。
  • 古代世界史中最傑出的兩位軍事統帥亞歷山大、漢尼拔
    讀《世界名將正傳》一書。其中古代名將漢尼拔、凱撒兩篇文章精讀。讀《世界名帝正傳》此書亞力山大傳記這篇文章和《稱雄一世的名將亞歷山大》,對世界徵服者亞力山大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漢尼拔、亞歷山大是古代世界上兩位最著名的軍事統帥。
  • 亞歷山大大帝是希臘古代世界著名的徵服者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AlexanderIIIofMacedon,AlexandertheGreat,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生於古馬其頓王國首都佩拉城,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曾師從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斯多德,十八歲隨父出徵,二十歲繼承王位。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天才,世界歷史上著名的徵服者。
  • 希臘史25:腓力二世改革和亞歷山大東徵——馬其頓帝國的崛起
    它發展很晚,又長期處於希臘世界外圍,沒有史家專門以它為記載對象。根據現有零星材料,馬其頓早期存在過一些獨立的部落聯盟,各部落均有自己的巴賽勒斯(Basileus,古希臘人對國王的稱謂)。約在公元前6世紀下半葉,馬其頓可能發生過類似提修斯(Theseus)改革的統一運動,形成早期國家,定都上馬其頓的埃蓋,實行君主制,但公民大會仍然起一定作用。
  •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徵服者: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他一人佔據三個!
    文 | 藝軒要說起世界上著名的帝王,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他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不僅如此,他還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他一生最偉大的成就主要還是體現在他的軍事能力上面,他曾一度徵服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中的三個;他統一希臘,橫掃中東,佔領埃及,打垮波斯,兵臨印度河流域等等,這些足以使他名垂青史的戰績還在一步步書寫著應有的華章。不得不承認,亞歷山大大帝確實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徵服者。當然了,畢竟能稱得上世界級大帝的人物也就是幾個而已。
  • 線上講座 |《亞歷山大大帝:英雄還是屠夫?》
    若論古代的世界級徵服者,亞歷山大大帝雖一直與漢尼拔、凱撒和拿破崙相提並論,卻遠超其它三位。這位馬其頓國王以最少的兵力跨越三大洲,攻佔了數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最遠達印度西北部。他一生致力於徵伐,因擁有超越歷史局限的眼光讓自己無法被理解而不斷面臨背叛。他20歲當上國王,32歲時就倒在了徵途之上。他的偉大深深地影響了整個人類的歷史文明。
  • 曾徵服世界三大文明古國的馬其頓方陣,為何會慘敗給羅馬?
    說到歐洲歷史上著名的世界徵服者,排得上號的除了漢尼拔·巴卡、愷撒大帝、拿破崙外,大概就只有亞歷山大大帝了! 巔峰時期,他領導下的亞歷山大帝國成了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超過了東方戰國七雄領土總和。而他的秘密武器,就是大名鼎鼎的馬其頓方陣!
  • 徵服世界三大文明古國的馬其頓方陣,為何最後會慘敗給羅馬?
    說到歐洲歷史上著名的世界徵服者,排得上號的除了漢尼拔·巴卡、愷撒大帝、拿破崙外,大概就只有亞歷山大大帝了! 巔峰時期,他領導下的亞歷山大帝國成了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超過了東方戰國七雄領土總和。而他的秘密武器,就是大名鼎鼎的馬其頓方陣! ...
  • 牛爸常伴牛娃同時出現:亞歷山大的鐵血父親--馬其頓霸主腓力二世
    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前323年6月),即亞歷山大三世,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帝國)國王,生於古馬其頓王國首都佩拉,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西方歷史上四大軍事統帥之首(其餘為漢尼拔·巴卡,愷撒大帝,拿破崙)。
  • 北馬其頓:首都很浮誇,抱亞歷山大的大腿不靈光
    入境北馬其頓後,眼前就是奧赫裡德湖,巴爾幹地區最深的湖泊。,沒有之一,麾下的馬其頓帝國確實輝煌,是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帝國。亞歷山大大帝叱吒風雲,橫掃歐亞非,將希臘的文明廣泛傳播。亞歷山大大帝時代的馬其頓帝國是古希臘人的帝國,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是希臘的先賢亞里斯多德,亞歷山大大帝的家鄉佩拉在當今希臘境內的馬其頓大區。
  • 腓力二世改革:馬其頓全面崛起的序幕,亦是亞歷山大東徵的奠基石
    亞歷山大大帝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被譽為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統帥之首。從公元前336年至公元前324年,在將近十年的歲月裡,亞歷山大從希臘半島出發,跨過達達尼爾海峽奔襲小亞細亞,並旋即沿著西亞地峽南徵至尼羅河流域,不費一兵一卒佔領了埃及,隨後又蕩平波斯帝國,繼而將大軍開拔至中亞阿姆河流域和南亞印度河平原。
  • 2300多年前坐擁當時最大帝國的亞歷山大,對西方文化有多重要?
    但被稱作「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前356年-前323年)的,卻只有2300多年前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一人,也就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撲克牌上的老K所表示的人物。而且今天,凡以「亞歷山大」命名的事物,也大多與這個人有關。
  • 一幅千年前的希臘地圖,揭開謎團,為何亞歷山大沒有繼續進攻中國
    其實在歐洲,也有不少徵服者,比如我們如今喜歡用其諧音「鴨梨山大」的「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帝國)國王,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拿破崙)。亞歷山大先後統一希臘全境,不費一兵一卒而佔領埃及全境,橫掃中東地區、蕩平波斯帝國,往東直到印度河流域,所以他佔領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國裡的三個。如今蝗群一直從東非飛到印度,可想而知當年亞歷山大的軍隊席捲歐非亞時,那氣勢也跟蝗群差不多。
  • 亞歷山大馬賽克:帝國之戰
    至今存世的古代馬賽克鑲嵌畫作品中,亞歷山大馬賽克(The Alexander Mosaic)大約是最著名的一副。它出現在幾乎所有關於亞歷山大大帝的介紹作品中,甚至眾多介紹古希臘藝術、戰爭等書籍的封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