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時代的「曹操」?屋大維權勢燻天,為什麼最終沒有稱帝?

2020-12-16 要學著放鬆

屋大維權勢燻天,無需稱帝稱王

後三頭同盟時代的羅馬共和國,在經過了蘇拉獨裁、凱撒專制之後,由於一系列專制統治政策的建立和制度改革,特別是蘇拉時期進行了徹底的軍事改革,使得整個羅馬共和國,已經很明顯由原來的的民主政治,逐漸向軍事獨裁主政治轉變。

這種軍事獨裁與古希臘城邦時代的僭主政治非常相似,只不過由於社會的進步,使得此時的羅馬獨裁政治影響力更加深刻。

與此同時,後三頭同盟中的屋大維在與安東尼、雷必達的激烈軍事政治競爭中,最終笑到了最後。

這使得整個一團糟的羅馬,已經進入到了共和國的黃昏階段,屋大維擔任獨裁官之後,其實他的權力已經不可褻瀆和超越。

當時羅馬政治中的元老院權勢一天不如一天,而屋大維的如日中天,令眾多元老們不得不選擇屈服於屋大維的命令。

像"奧古斯都"的稱號,本身就帶有非常濃厚的宗教色彩,元老們能夠將如此崇高的稱號贈予屋大維,實際上在展現元老院權力衰落的同時,也印證了屋大維已經成為了羅馬共和國晚期名副其實的獨裁者,同時也是金字塔頂端的最高統治者。

能夠集羅馬政治、經濟、軍事大權於一身的屋大維,實際上已經到了笑傲群雄、藐視一切的地步,因此關於是否恢復共和國之前的王政體制,亦或是稱帝,這對於屋大維來說都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就像中國三國時期的曹操一樣,其本身已經佔據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絕對優勢,本人又佔據著天下三分之二居多,因此稱帝與否意義已經不再重大。

民主政治的傳統令屋大維無法徹底實現逾越

後三同盟時代以及屋大維擔任元首的這個階段,實際上羅馬共和國的民主共和政治已經推行已久,經過了奴隸與平民的聯合鬥爭、提拉古兄弟的民主改革,使得羅馬共和國的民主政治得以確立並且不斷發展,這對於發展羅馬公民的民主思維和自我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政治上,我們都知道羅馬共和國時代,不論是獨裁官還是執政官,這些國家主要官職的選舉,都是要通過公民大會進行投票選舉的,這就是與古希臘民主政治的相似之處。

正是因為這種民主政治的形成和鞏固,使得羅馬公民在自身的思想上,不斷得到自由、民主因素的加持,這對於日後抑制獨裁政治和獨裁者的出現具有重要意義。

換句話說,羅馬共和國時期人民的力量還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在這種民主政治逐步定型之後,公民們的參政議政和政治監督的意識已經被完全激發出來,這就令獨裁官所蘊含的獨裁政治,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和壓制。

從蘇拉當政時期,獨裁政治已經得到充分顯現,並在凱撒、屋大維時期達到新高峰,這對於羅馬傳統的民主共和體製造成了巨大衝擊,也必然會引發廣大公民的強烈反對。

同樣的,屋大維儘管斬獲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在盛行已久的共和國民主體制當中,其所擔任的一切官職都是經過廣大公民投票決定的。

因此屋大維如若想要進一步恢復王政專制的話,那麼至少也要經過民眾的同意和支持,否則逆民眾心願而為,必然會造成嚴重的統治危機。

屋大維本人面臨艱難抉擇

在羅馬共和國和帝國兩大發展時期,共和國的存在時間固然不短,其在整個羅馬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也是不能繞過的重要部分。

但是在今天歷史學界,關於羅馬史的研究現狀來看,關於羅馬帝國的研究,還是要遠遠超過羅馬共和國的。

關於這種現象的出現,或許是因為羅馬帝國出現的時間更晚,並且在世界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貫穿過長有著直接關係。

羅馬帝國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文明史的影響力之大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是學者們對其展現出巨大歷史關懷的重要原因所在。

不過即便如此,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歷史同樣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特別是在共和國後期的前三頭同盟和後三頭同盟時期,這是共和國向羅馬帝國轉變的關鍵階段,因此也很有研究價值。

整個羅馬共和國的後期政局發展和演變,實際上是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方面,在民主共和體制已經長期推行的羅馬,人們心中那種自由參政議政的意識已經高度體現,但是突然出現了這一系列的獨裁者,這對於此前的民主政治是一次非常嚴峻的挑戰。

另一方面,對於新型帝國體制的認識,當時羅馬沒有人能夠清楚地有所了解,一切都是在不斷摸索中前進。

屋大維雖然成為名副其實的最高統治者,但是他所面臨的困惑也是廣大公民的困惑,因此對於是否恢復共和國之前的王政時代,亦或是超越雷池自立為帝,這始終是他難以抉擇的。

相關焦點

  • 阿克提姆海戰:屋大維戰勝安東尼,羅馬進入帝國專制時代
    這次海戰之後,屋大維徹底擊敗了用兵如神的安東尼,並且使強大的埃及羅勒密王朝成為了羅馬的一個行省。不久之後,屋大維被推舉為奧古斯都,成為第一位羅馬皇帝,羅馬帝國時代開始了。兩次腓立比戰役後,安東尼在羅馬人中收穫了很高的威望,而屋大維就是個打醬油的。榮光滿面的安東尼開始巡視東方各省,為自己造勢。然而,將軍再強悍,也抵擋不住美女的誘惑。安東尼在西西里島遇到"埃及豔后"克裡奧帕特拉七世。安東尼迅速墮落在克裡奧帕特拉的石榴裙下,成了埃及女王的工具。
  • 從默默無聞到羅馬封神,屋大維內戰得勝,開啟羅馬帝國時代
    安東尼似乎成了愷撒的接任者,但卻半路「殺」出個屋大維。愷撒在遺囑中將其的名號傳給了他的養子屋大維。屋大維雕塑屋大維藉助了愷撒的聲望提升了影響力,也讓自己從默默無聞慢慢走入羅馬政壇的舞臺,不過這只是他邁出的第一步。
  • 屋大維:未改變任何制度,卻改變了羅馬的一切
    著名羅馬史學家塔西佗曾經在他的著作 「The Annals」中回憶起這個時代,羅馬人民「 被剝奪了自由,迷失了對現實的認知,所有人都急切的想要尋找一個有實力的領導人」(The Annals, Book I, IV. 1)。此時屋大維站了出來。
  • 愷撒遇刺 屋大維與安克尼的繼承遺產的紛爭 屋大維陷入困境
    此前屋大維是奉愷撒之命,前往希臘西海岸的阿波羅尼亞軍為遠徵帕提亞集結軍隊。愷撒遇刺的消息傳來時,他還在軍中,當時軍中將領們勸這位愷撒指定的繼承人先不要返回羅馬,留在前線靜觀其變,但屋大維還是決定返回羅馬,以繼承愷撒給他留下的一切。屋大維遵守國家法律規定,未帶軍隊返回羅馬,只帶了幾名隨從。
  • 帝國好後爹——錯綜複雜的羅馬朱裡亞克勞狄王朝
    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第一個世襲王朝即為朱裡亞·克勞狄王朝,而他的創立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屋大維。屋大維乃是凱撒妹妹的外孫,凱撒收其為養子,因而改名,成為了尤裡烏斯家族的一員。一代雄主凱撒南徵北戰,戰功赫赫,出任終生獨裁官,距離稱帝只差一步,但卻在與元老院的政治鬥爭中遇刺身亡。凱撒雖然身死,但其養子,屋大維卻繼承了凱撒的意志,蕩平刺殺凱撒的元老院共和派,打敗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屋大維聲望一時無兩,於是,公元前27年,屋大維正式加冕為奧古斯都,成為了朱裡亞·克勞狄王朝(又稱尤裡烏斯·克勞狄烏斯王朝)的第一任皇帝這標誌著羅馬由共和國時代進入帝國時代。
  • 神龍政變後,五王權勢燻天,可為什麼不到一年就都被扳倒了?
    五人一時間也是權勢燻天,然而還不到一年時間,這五個人流放的流放,自殺的自殺,沒有一個善終的。神龍政變後,五王權勢燻天,可為什麼不到一年就都被扳倒了?雖然太子是名正言順的接班人,等到武則天死後,人家可以順理成章的繼位。但是對於當時的局勢來說,並不明朗。
  • 羅馬的3個世界級英雄,為何只有屋大維能抵禦埃及豔后的勾引?
    可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屋大維卻抵禦住了埃及豔后的勾引,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女人的美貌遠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愷撒被埃及豔后"迷倒",是因其偉大的政治目的一個真正的英雄,是不會被美色迷倒的,反過來,被美色迷倒的男人,難以成為真正的英雄。
  • 凱撒大帝在臨死之前,到底做了什麼樣的選擇改變了他死後的羅馬?
    說起凱撒,他的一生可以說是與中國歷史上的曹操的經歷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凱撒大帝儘管在後世一直被人說為凱撒大帝,但其實在當時凱撒儘管是戎馬一生但是是始終沒有稱帝的,這一點和曹操是比較像的。在他在世的時間,他為羅馬打江山,徵服了周邊的城邦部落,給羅馬以後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國土。這看似不錯的豐功偉績的背後也是偉人的一大無奈。
  • 年僅18歲的屋大維是如何當上羅馬皇帝?他為什麼能做到?
    屋大維當時僅是一個18歲的青年,既沒有軍隊,也沒有政治勢力。但他胸懷大志,頗具政治頭腦,依靠愷撒的財產和聲望,逐步建立自己的地位。這一時期安東尼成為愷撒派主要頭目,由於愷撒派缺乏對奪權鬥爭的統一籌劃,以「羅馬散文泰鬥」西塞羅為首的元老院的地位有所增強。西塞羅和元老院看中了屋大維的能力,想利用他對抗安東尼。
  • 他,歐洲中世紀的曹操,帝國真正的統治者,卻一生沒有稱帝
    他,歷任法蘭克宮相,歐洲中世紀最重要的人物,737年法蘭克國王死後,其真正成為帝國的唯一統治者,但一生也沒有國王的稱號。他就是歐洲中世紀的「曹操」——查理·馬特。自從查理·馬特在715年繼任宮相後,即模仿羅馬軍團建立一支自由農民組成的強大步兵,並似中國的曹操一樣招攬了一些重要將領,並利用這些將領先後擊敗了各地的割據勢力和地方貴族的叛亂,重新統一了法蘭克王國,並成為了國家的實際統治者。
  • 條條大路通羅馬,你可知羅馬帝國是怎樣煉成的?
    公元前27年1月16日,屋大維被羅馬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的稱號, Augustus本意是「至尊至聖",類似於一個榮譽頭銜,沒有實際權力。但是從這一刻起,羅馬帝國誕生了,而「奧古斯都」後來也成了羅馬皇帝的頭銜,並且傳承了一千多年。為什麼屋大維不稱君主,偏要用「奧古斯都"這種榮譽頭銜?
  • 羅馬皇帝|「皇權如奴隸」:自我放逐、蕭規曹隨的提比略
    母庸質疑,此時的提比略已經成為了羅馬最具權勢的將軍,他地位僅次於三人:皇帝屋大維與皇儲蓋烏斯和盧修斯。不過提比略似乎並不喜歡屋大維安排的重任。同年,他公開忤逆了屋大維的意願,辭去了屋大維任命的所有官職,並自我放逐到了羅德島上開始了退休生活。
  • 羅馬皇帝︱傳統而隱忍,為政權犧牲家庭的屋大維
    這個時代,日耳曼人,高盧人,希臘人,非洲人,埃及人,以及拉丁人居住在同一政權之下。而這個龐大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便是歷代羅馬皇帝。羅馬帝國是如此龐大且複雜,統治起來所面臨的困難亦是千節百扣。這些大權在握的皇帝們大多性格迥異,政治追求以及生活愛好也大有不同。也正是這些不同,造就了形形色色的時代,鑄造了羅馬帝國的百年興衰。
  • 曹操為何不稱帝?易中天說曹操嫌自己丑,我認為是曹操不忘初心
    曹操為何不稱帝?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劉備、孫權罵曹操是想要纂漢的曹賊,可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曹操至死沒有稱帝,而劉備、孫權最後卻當了皇帝。《百家講壇》中易中天老師認為曹操之所以不稱帝,是因為曹操嫌自己長的醜;易老師的話,大家笑笑就可以了,當不得真,我也實在是不敢苟同。
  • 羅馬為什麼變成帝國,全民決策真的是好事嗎
    回到羅馬後,在友人的幫助下開始公開演講,極易宣揚自己的這一身份,反覆強調自己是凱撒兒子,並改名為蓋烏斯·尤裡烏斯·撒屋大維。 但此時安東尼隊伍還是具有壓倒性的軍事優勢,而且屋大維沒有任何政治地位,私自建立僱傭軍,也是觸犯了羅馬的死罪。可是由於人民隊伍對屋大維的擁護,以及凱撒繼承人的身份,即使作為執政官的安東尼宣布,屋大維是國家公敵。議案也被元老院的保民官一票否決。
  • 二月為什麼只有28天?
    奧古斯都的地位是高於凱撒的,但是在後期西方世界凱撒的影響力要遠高於奧古斯都,因為凱撒是羅馬帝國的奠基者,相當於開國皇帝,只不過他去世後,他的養子屋大維當上了皇帝。我們一起看看他的短暫而輝煌的歷史,讓我們從羅馬帝國之前說起。羅馬帝國一共經歷了三個時代,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時代、羅馬帝國時代。公元前509,羅馬共和國前是「王政時代」,君主統治。
  • 曹操病死沒能及時除掉司馬懿埋下隱患 司馬懿為什麼不反曹丕(2)
    司馬懿為什麼害怕曹睿?司馬懿為什麼不反曹丕?近日,觀眾們熱追大的劇恐怕就是大軍師司馬懿了,通過這個角色的視角將我們帶回到了三國鼎立的年代。司馬懿是一個謀冠天下的曠世奇才,曹操特別欣賞他。曹丕即位稱帝後,他的才能其實一般,沒有帝王之風範。這種情況下,司馬懿為什麼不反曹丕呢?
  • 羅馬皇帝︱家國難兩全:主宰羅馬卻對接班人無能為力的屋大維
    屋大維如此謹慎地把女兒保護起來,絕非單純出於父親對女兒的保護欲。 共和國晚期時的羅馬上流社會風氣十分開放,貴族男女的家庭觀念受到了希臘同性文化以及個人主義的影響,導致傳統羅馬的保守家庭觀漸漸被放置一邊。貴族男性愈發明目張胆的尋找男寵和妓女,貴族女性也不再將家庭放在心上。屋大維作為一個珍惜羅馬傳統價值觀的人,他對共和國晚期的風氣鄙夷不屑。
  • 身為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權勢滔天,為何不能稱帝?
    唐朝最與眾不同的就是武則天的統治時期了,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稱帝的女皇,她殺伐決斷不輸男人。為當時的女性帶來了極強的自尊心和極高的地位。這樣一位雷厲風行的女帝,想來她的子女也不會是平庸之輩。太平公主是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最小的女兒,從小備受寵愛長大,也見慣了母親的權勢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