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青島口岸獲「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測評」第...

2020-12-15 半島網官網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

在日前舉辦的2020中國關務發展大會暨太湖關務節上,「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測評」結果揭曉 ,青島口岸綜合得分位居第二名。組織測評的北京睿庫負責人江小平表示,在國際貿易及其供應鏈受疫情嚴重衝擊的形勢下,青島口岸監管服務部門勇於擔當作為,持續推行便利化舉措,及時解決企業通關和復工復產中的實際困難,為常態化疫情下保持良好的口岸營商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績有目共睹、來之不易。據悉,目前青島關區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持續下降,較2017年基準值分別壓縮57%和78%;至11月底,山東港口青島港貨櫃吞吐量200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

下活「一盤棋」,形成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強大合力

在國際經濟形勢嚴峻複雜的情況下,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重要性更加凸顯。記者採訪了解到,青島市「一盤棋」聯動,成立了由市領導掛帥,口岸、海關、交通、商務、市場監管和港口企業等部門參與,各區、市協助的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專班工作體系,協同攻堅。

2020年,針對常態化疫情下的外貿形勢,市政府辦公廳(口岸辦)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會同各有關部門先後開展了「查收費、查時限、查流程」專項整治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大幹60天攻堅行動,出臺「雙17」攻關舉措,推動優化口岸營商環境走深走實。成立了由高校、海關、港口和物流企業專家組成的口岸營商環境專家諮詢委員會,發揮專家智囊團作用,著力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建設的科學性和創新性。委託北京外經貿大學對青島口岸營商環境開展評估,客觀評價青島口岸營商環境情況,查找存在的難點、堵點、痛點,並提出合理化工作建議。口岸、海關、商務部門與各區、市密切協同,組織520餘家口岸企業參加了6場便利化政策解讀會,鼓勵企業適用「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通關模式。

在通關便利化建設上,注重物流信息互通共享,通過高科技手段的運用,提升便利化效能。充分發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大數據平臺優勢,協調省電子口岸研發運行了進口貨櫃拼箱線上換單功能,率先在全國實現進口貨櫃分撥提貨單電子化流轉,業務辦理由至少跑三次變成最多跑一次,整體通關時效提升80%。開發運行了企業自主更新收費公示系統,實施口岸服務收費動態管理。青島港「雲港通」單證電子化平臺,與24家船代、26家場站實現實時接口對接,打通了青島港進口貨櫃「港至門」的物流鏈條。

深化「一次辦好」「零跑腿」口岸業務改革,在全國首創性實施臨時靠泊外貿船舶電子會籤制度,對前灣港區自動化碼頭臨時靠泊外貿船舶由「一船一議」改為「電子會籤」,每年可為自動化碼頭節省人力、物力成本約30萬元,保障自動化碼頭完成貨櫃180萬標箱,同比增長36%。

創新海關監管,口岸通關便利化改革持續推進

青島海關助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創新自貿試驗區監管制度。推出12項監管創新納入山東自貿試驗區首批「最佳實踐案例」,佔總數33%。全國首創保稅原油混兌調和監管模式,開展業務超百萬噸,助力打造國際原油保稅現貨交易中心、貿易分撥中心。在全國率先開展保稅混礦「邊卸邊混」模式改革,混礦準備時長由6天壓縮至1天。今年前10個月,青島關區完成保稅混礦2404萬噸,佔全國混礦總量的37.9%,居全國海關第一位,助力打造東北亞大宗商品集散基地,為全國接卸港轉型升級物流港、貿易港提供「青島方案」。

支持上合示範區發展,首創「中國-上合組織國家貿易指數」,推動開通首班「上合快線」國際班列,牽頭185家機構成立青島檢驗檢測認證協會,探索建立「上合標準」,推進「檢測前置、結果互認、一路暢行」。

助推中日韓開放合作。推動打造中日韓「海上高速公路」,探索中歐班列日韓陸海快線集結中心等創新舉措,持續推進中韓檢驗檢測結果互認,今年以來72批輸韓食品農產品通過中韓檢驗合作機制抵韓後直接通關放行。

打造「智慧監管2.0」,在全國率先開展智慧監管試點,創新實現「先期機檢+智能審圖」標準化智能查驗流程,貨物提離時間縮短35%。全面實現電子支付稅單自主列印、原產地證書網上申報和網上調查,原產地證書審籤時長由原來半個工作日縮短至1小時以內,超過2成的原產地證書實現系統自動智能化「秒審」。

創新「陸海聯動、海鐵直運」模式,真正將青島出海口搬到了企業家門口。對進口鐵礦、原油等大宗商品實施「先放後檢」,實驗室檢測與貨物放行「並聯」操作,礦產品驗放效率提升70%以上,原油罐容周轉效率提升35%以上。今年前10個月,青島關區進口鐵礦砂、大豆分別增長25%、10%。

在新冠疫情嚴峻形勢下,為受疫情影響繳納稅款確有困難的企業辦理緩稅手續,緩稅稅款超過4億元;為21家企業減免滯納金960萬元。針對航空產業實施保證金減免,青島航空公司進口發動機節約資金1600萬元。推廣關稅保證保險、企業增信擔保、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擔保、匯總徵稅、自報自繳等稅收徵管改革,今年前10個月,接受586家企業提交的關稅保證保險,擔保金額達153.8億元,對548家企業實施匯總徵稅197億元。

龍頭企業引領,青島港勇當「先行官」服務穩外資穩外貿戰略

面對新冠疫情導致的外貿外資嚴峻形勢,山東港口青島港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先行官」作用,全力打造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綠色通道」,向全球主動推出貨櫃班輪「四項承諾、八項保障」量化服務標準。打通「大動脈」,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開通「山東港口青島港-扎魯比諾港-琿春」內貿貨物跨境運輸航線、海陸馬士基亞洲孟加拉直達航線、海豐國際控股冷鏈生活資料東南亞-青島快航等新航線共20條,其中外貿航線14條;陸向開班列、建陸港、拓貨源,相繼開通濟南新陸港、泰安新陸港兩個港站,新增兗州北、董家鎮、武威南等6條海鐵聯運線路,總數達到54條。

今年以來,青島港創出2M聯盟歐洲線船時效率333.7自然箱/小時、泊位效率309.9自然箱/小時,自動化碼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44.6自然箱/小時等多項紀錄;在赫伯羅特、長榮海運等產公司靠泊的全球港口中,青島港綜合績效持續排名第一。

強化服務意識,不斷提升港口服務水平。疫情期間,在全國港口凍櫃接卸插頭紛紛告急之時,青島港主動聯繫船公司,發揮冷藏貨櫃插頭充足和堆場空間優勢,利用商務政策和操作服務雙重保障,解決船公司22萬TEU冷箱、空箱的接卸難題。在得知渤海油脂到港的大豆沒有工人接卸時,立即抽調24名裝卸工分三班24小時幫助客戶進行豆粕加工灌包作業,全力幫助客戶復工復產。面對疫情期間廣大客戶原材料堆存和物流梗阻的難題,青島港提前啟用中石化董家口商儲庫,全力支持山東地煉企業開工復產,截至10月15日,液體散貨吞吐量跨越1億噸,原油管輸量突破5000萬噸,有效助力腹地地煉企業復工達產。

鐵腕執法加碼,市場監管部門對口岸亂收費實施經濟制裁442.95萬元

為服務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工作,加速進出口企業復工復產,市市場監管局打出「組合拳」,頂格推進口岸收費專項整治工作,力促口岸降費紅利真正傳導至進出口企業。

編發《致全市口岸經營服務單位及有關行業協會的提醒信》,督促口岸經營企業做好明碼標價,落實降費政策,依法依規收費。先後形成口岸收費政策彙編1.0版、2.0版,嚴肅查處價格違法行為。今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2738人次,檢查規範口岸經營服務企業1041家,針對口岸收費價格違法案件立案16起,實施經濟制裁442.95萬元,震懾了價格違法行為。督促企業對符合退費條件的費用應退必退、應退盡退、應退快退,為進出口企業挽回經濟損失864.67萬元。

      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青島口岸獲評「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測評」第二名,既是對青島口岸工作的激勵,也是對保持奮進姿態不斷改革進取的鞭策。下一步,青島口岸將繼續聚焦進出口環節的堵點、難點、痛點,圍繞提升企業獲得感、滿意度,進一步強化改革創新,持續提質增效,不斷推動口岸營商環境建設邁上新臺階,推動青島更高水平擴大開放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貨櫃海運口岸營商環境測評 青島第二
    中國十大貨櫃海運口岸營商環境測評結果日前出爐,青島位居全國第二位;在青島發布的首份企業家滿意指數調查報告顯示,「口岸通關服務與便利」「口岸收費」分別獲96.3分和96.17分。因持續優化青島口岸營商環境,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手感謝信。
  • 海運貨櫃口岸測評 寧波口岸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三
    通訊員 高春曉 攝在「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寧波的口岸營商環境在全國排名如何?近日,中國報關協會、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對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聯合開展了測評,結果顯示寧波口岸綜合得分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廈門、青島。
  • 廈門口岸再獲「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測評」第一名
    近日,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測評正式發布,廈門口岸繼去年奪魁之後,今年再次斬獲第一名。  在國務院「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中國整體營商環境得到顯著改善的大背景下,中國報關協會、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對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聯合開展了測評活動。
  • 中國十大貨櫃海運口岸營商環境測評 青島居全國第二
    中國十大貨櫃海運口岸營商環境測評結果日前出爐,青島位居全國第二位;在青島發布的首份企業家滿意指數調查報告顯示,「口岸通關服務與便利」「口岸收費」分別獲96.3分和96.17分。
  • 青島貨櫃口岸營商環境全國第二
    記者從青島市口岸辦獲悉,近日舉行的2020中國關務發展大會上公布「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測評」,青島口岸綜合得分位居第二。今年以來,青島創新改革、精準施策,深入開展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建設,切實發揮口岸在穩外貿穩外資中的關鍵性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
  • 青島口岸獲評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第二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前,中國報關協會、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聯合公布了「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測評」,青島口岸綜合得分位居第二。  今年以來,青島深入開展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建設,切實發揮口岸在穩外貿、穩外資中的關鍵性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青島關區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持續下降,較2017年基準值分別壓縮57%和78%;截至11月底,山東港口青島港貨櫃吞吐量200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
  • 青島口岸綜合得分第二!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測評...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3日訊 近日,由中國報關協會、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組織完成的「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測評」,在2020中國關務發展大會暨太湖關務節上公布測評結果,青島口岸綜合得分位居第二名。
  • 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評測廈門排名第一
    東南網12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廖麗萍 通訊員 葉欣) 11日,「貿易便利化暨口岸營商環境優化」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評測」結果,廈門排名第一,青島、廣州(不含黃埔)/寧波分列第二、三名。
  • 再獲第一!
    再獲第一!好消息傳來廈門又雙叒叕拿了第一名12月11日在江蘇無錫舉行的「中國關務發展大會暨太湖關務節」活動上「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測評」正式發布廈門口岸繼去年奪魁之後今年再次斬獲第一名
  • 北京睿庫「改善口岸營商環境、實現貿易便利與安全」徵文活動圓滿...
    中國發展網訊 2020年12月11日,由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國報關協會三機構共同發起的第二屆「睿庫杯」——「改善口岸營商環境、實現貿易便利與安全」徵文評選結果在江蘇無錫舉辦的「2020中國關務發展大會」上正式對外宣布。
  • 分析| 營商環境「一盤棋」帶動上海跨境貿易大跨越
    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跨境貿易指標排名從2019年的第65名提升至第56名,其中,上海跨境貿易便利度在全球海運經濟體中排名第五。 「跨境貿易」之所以成為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測評的「十大金剛」之一,因為它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體系,涉及大量政府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上海海關、市交通委……也因此,這是一個非常直觀的「視覺窗口」,各條塊之間的統籌、聯動成效如何,企業「體感」強烈。
  • 新海關新風貌 威海海關全力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新海關新風貌新作為  威海海關全力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助力打造威海港國際物流大通道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機構改革要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貿易便利化,威海海關根據部署自今年6月1日起全面取消了《入/出境貨物通關單》,這是報關、報檢流程逐步整合的重要步驟。通關單是原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列入法定檢驗檢疫目錄內的貨物籤發的通關憑證,僅2017年,山東口岸通關企業就辦理《入/出境貨物通關單》約90萬份。取消通關單後,切實為企業帶來了便利、降低了成本。
  • 廈門貨櫃吞吐量穩居全球第十四 廈門港2019年成績單亮眼
    (廈門日報記者 王協雲 攝)   通過積極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創新驅動等舉措,廈門港在2019年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績單亮眼:貨櫃吞吐量完成1112.22萬標箱,比增3.92%,穩居全球第十四、全國第七;郵輪旅客吞吐量41.37萬人次,比增27.38%,排名全國第四,增速全國第二。這是記者昨日在2020年廈門港口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
  • 關港聯 打造優質口岸公共服務平臺
    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事關我國新一輪開放戰略,是國家應對複雜國際貿易形勢作出的戰略決策。口岸營商環境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指標。今年以來,山東港口青島港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等要求和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的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採取多種有效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著力當好服務全球客戶的萬能接口,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 「煙臺港智慧口岸」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為了確保按時完成作業,提升客戶體驗,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近年來,煙臺港聚焦科技前沿領先技術,立足平臺思維,積極推進「煙臺港智慧口岸」電商貿易平臺建設,助力區域經濟貿易更加便利化,加快山東港口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一個帳戶,一鍵審核,「一站式」服務全新體驗。
  •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東省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
    ,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現將《廣東省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廣東省人民政府2019年2月3日廣東省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為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8〕37號)要求,持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我省口岸營商環境,實施更高水平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促進我省外貿穩定健康發展,制定如下措施。
  • 長沙發布首部官方營商環境報告 將爭創國家營商環境改革試驗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長沙發布首部官方營商環境報告,將爭創國家營商環境改革試驗區12月9日,在2020年長沙優化營商環境新聞通氣會上,長沙市發改委對外發布了《長沙營商環境報告2020》。2019年2月,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長沙市「營商環境優化年」推進大會召開,推出效能提速、實體經濟降成本、企業家權益保護、政策落地四大專項行動,21項優化營商環境具體工作全面鋪開,長沙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按下「快進鍵」。2020年4月,長沙推出營商環境優化工程2020年行動方案。
  • 武漢海關三管齊下 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愛虎、周三春、實習生王悅)1月7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專題」第1場新聞發布會,介紹貫徹落實《關於以市場主體需求為目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4.0版政策》)相關情況,武漢海關副關長沈建明表示
  • 深圳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今年整體通關時間再壓縮八成
    原標題:深圳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今年整體通關時間再壓縮八成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8日訊 (深圳特區報記者 吳德群 通訊員 張弓)日前,記者在深圳前海綜合保稅區招商局保稅物流有限公司保稅倉看到,工人正在緊張地忙碌著,電商平臺售出的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