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小吃:困境中的新崛起

2020-12-19 中國食品報官方平臺

獨特秘方的老字號小吃,留存的是童年的記憶和家鄉的味道。隨著時代變遷和經濟社會發展,一些老字號小吃麵臨著各種挑戰和困難。在不斷守正創新、積極適應新市場需求的努力下,這些「老味道」正煥發出新的活力。

時過境遷

遭遇困境 老味道迷失新市場

「還記得30年前的冬天,外面的雪有一尺厚,天還沒亮,不少人就站在門口排隊等候。我們7點上班,門一開,呼啦一聲都湧進來了。」西安同盛祥飯莊的老員工馬桂軍回憶起當年的情景,帶著微笑。「來吃羊肉泡饃,嘗嘗西安的味道。」來陝西西安旅遊的王小姐,因為網上推薦慕名而來,「自己動手掰饃吃,就有不一樣的體驗。」「提起長安城,常憶羊羹名;羊羹美味嘗,唯屬同盛祥……」「豆腐圓子腸旺面,荷葉餈粑糕粑店;一品大包刷把頭,沓臊餛飩太師伴……」民謠裡,蘊含著老字號小吃的美味密碼。然而,全國範圍內,不少曾經輝煌的老字號都因為服務水平、人才管理等方面跟不上時代等各種問題遭遇發展困境。媒體報導,西安市12家餐飲類老字號中,歇業的5家,後勁不足的3家,盈利的僅有4家;新疆「人民飯店」、鴻春園的老味道的消失等。更讓人難過的是,與老味道一同消失的,還有老字號所代表的地方特色與文化。

自我崛起

創新管理理念 重新擦亮老品牌

在部分地區,老字號通過不同品牌的「抱團」——共同研發、開展規模營銷、增強信息與資金互通等手段提高競爭力。這種「團結一致」是一種鬆散聯盟,一般不會影響到每家老字號的「味道傳承」,老字號們還是可以留住自己的「老招牌」。

此外,規模經營也是很多老字號的選擇。「我們採取中央廚房的連鎖經營模式,將大多數能標準化生產的產品,比如牛肉湯、丸子等放到中央廚房生產,再集中配送到銷售店面。」新疆四十九丸子湯的創始人王軍青的做法,讓他在短時間內低成本「複製」出了多家店面,味道卻「多店如一」。這種方式還有利於引入現代化企業管理機制,提供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例如,曾經關店的鴻春園重新開店後設立質量運營管理三級體系,各部門設立專門的管理人員;設立創新菜基金,鼓勵廚師每月研發新產品等。

善借外力

擁抱新營銷 老品牌走近年輕一代

擁抱網際網路是老字號借力的第一步。2016年,包括護國寺小吃、望德樓、柳泉居豆包、北京西來順飯莊、慶豐包子、全聚德、稻香村等數十家中華老字號門店加入百度外賣,儘管這種新老結合的方式被一些媒體調侃為「坐在辦公室用百度外賣叫份護國寺小吃,似乎也是滿臉地道。」但不容置疑的是,網際網路的力量成了老字號前進路上的重要推力。

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網絡社交媒體正在幫助老字號進入年輕人的生活。今年6月,北京推出旨在促進老字號產品消費的《尋找原汁原味北京老字號》欄目,商務部網站顯示,該欄目結合時令、傳統節日,每期設定一個主題,根據主題選定2—3家老字號,對於挖掘老字號品牌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第一期《一見粽情北京城》於6月6日在大公網PC端、移動端、新浪微博同步上線,主推北京稻香村。上線僅5天,PC端、移動端網絡專題點擊量突破270萬;網站官方微博主持開設的「尋找原汁原味北京老字號」話題閱讀量突破67萬,視頻播放量突破10萬,微信閱讀及轉發量超過5萬,對拉動端午節期間粽子銷售發揮了積極作用。

此外,越來越多的美食、旅遊、社交類電視節目與個人直播、博主打卡等模式也拉近了年輕消費者與老字號的距離。隨手搜索一下,各地網紅「吃播」主播直播老字號小吃體驗的視頻非常之多,試吃老字號蟹黃湯包、體驗北京南鑼鼓巷老字號小吃、百年義利蛋糕全系列測評的視頻比比皆是。這種直播的模式不僅可以讓人直接看到主播品嘗美食時候的動作、表情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也通過主播的講解、介紹讓一些並不為人熟知的老字號背後的歷史文化、製作工藝、地域特色等有了詳細而直觀的展示。

跨界也成了老字號小吃蓬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媒體報導,曾經專做油貨的湖南老字號品牌馬復勝,先是通過微店、天貓拓展線上業務,2018年開始嘗試糕點系列研發。「2018年新推的綠豆冰糕、蛋黃酥等,主要針對年輕人,銷量也不錯。」馬復勝相關負責人胡先生認為,「消費者想在傳統小吃中找到『記憶中的味道』,我們產品在生產中也最大程度保留傳統技藝。」

(本報記者羅晨 綜合整理自《人民日報》《三湘都市報》、商務部網站)

相關焦點

  • 新豐小吃 只做小吃 , 老字號小吃品牌迅速崛起
    近六十年來,新豐小吃始終堅持傳統老手藝製作,傳承杭州老底子味道。並獲得行業協會頒發的「中國十佳小吃名店」的稱號,成為了杭州小吃的代表(這就是小編為什麼經常推送新豐小吃的原因)。在這個傳統餐飲如履薄冰的冬天,新豐小吃是如何做到的? A: 傳統手藝,代代相傳半個多世紀前,新豐第一代工藝師便開始潛心鑽研於製作出口感細膩、味道獨特的小吃,於是手工製作和老面發酵等傳統工藝誕生。歷經近60年的檢驗,新豐小吃的這份「獨家秘笈」已經傳承了四代人。無論是手工製作的力道,還是老面發酵的時間,傳統手藝中的任何一個小細節都被代代相傳下來。
  • 老字號小吃,留住記憶中的美味密碼(講述·老字號新生態)
    核心閱讀老字號小吃的獨特工藝蘊含著工匠精神,老味道令人難忘。隨著時代變遷和經濟社會發展,一些老字號小吃也面臨著各種挑戰和困難,需要不斷守正創新,積極適應新的市場需求,讓這些老味道飄香更遠。「還記得30年前的冬天,外面的雪有一尺厚,天還沒亮,不少人就站在門口排隊等候。我們7點上班,門一開,呼啦一聲都湧進來了。」
  • 新零售牽手老字號創新發展 盒馬助力中國品牌崛起
    幫助「老字號」適應市場需求,盒馬用數位化重構供應鏈路,使「老字號」企業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在傳承經典的基礎上讓「老字號」高質量創新發展,提升老字號品牌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這是盒馬在與「老字號」的合作中摸索出的發展道路。
  • 老字號小吃新生態:還原傳統味道 探索新經營方式
    還原傳統的味道,適應新市場需求,探索新經營方式老字號小吃,留住記憶中的美味密碼(講述⋅老字號新生態)核心閱讀老字號小吃的獨特工藝蘊含著工匠精神,老味道令人難忘。隨著時代變遷和經濟社會發展,一些老字號小吃也面臨著各種挑戰和困難,需要不斷守正創新,積極適應新的市場需求,讓這些老味道飄香更遠。
  • 老字號小吃應善於「倚老賣老」
    來源:廣州日報還原傳統味道,適應新的市場需求,探索新經營方式——日前,《人民日報》報導了老字號小吃的生存現狀,引起不少關注。說起老字號小吃,它們的生存狀態一直是讓「粉絲」們牽腸掛肚的話題。當前,越來越多老字號謀新求變——其變化之大、轉型之快,讓人刮目相看。當然也不可否認,在不少地方,不少老味道在消失,不少絕活面臨失傳,一些老字號遭遇著發展困境。一興一衰,一起一落,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應該說,每個商家的情況或許截然不同,無法一概而論,是否轉型、如何轉型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要「不服老」,要做好「倚老賣老」這道生死攸關的題。
  • 中國會不會陷入「崛起困境」
    當前,中美關係到達一個新的歷史關口。美國將中國定位為「修正主義國家」和「戰略競爭對手」,從政治、經濟、人文等各領域對華進行全面施壓。在此背景下,有關中國「崛起困境」的討論再度興起。清華大學閻學通教授認為,中國跟美國的衝突肯定會越來越多,這是實力接近帶來的結果,這也是中國所面臨的「崛起困境」,想讓實力越接近,雙方矛盾還要越來越少,這一情況幾乎不可能實現,因為這違背了客觀規律。「崛起困境」出現的原因所謂「崛起困境」,通俗地講,就是崛起國在崛起過程中所面臨的日益增長的體系影響力需求同其他國家對其制衡不斷加強之間的矛盾。
  • 廣州日報:老字號小吃應善於「倚老賣老」
    原標題:老字號小吃應善於「倚老賣老」   還原傳統味道,適應新的市場需求,探索新經營方式——日前,《人民日報》報導了老字號小吃的生存現狀,引起不少關注。   說起老字號小吃,它們的生存狀態一直是讓「粉絲」們牽腸掛肚的話題。
  • 老字號品牌海外大賣 新國貨崛起仍需創新
    而其中,上海老字號尤為特殊,整體銷售同比大增130%。老店經濟火了,而且是火到國外!在這些老字號中,最受矚目的當屬鳳凰和永久牌自行車,以及南極人內衣等耳熟能詳的品牌。數據顯示,購物節期間海外華人購買的鳳凰自行車暴增426%;永久自行車也增長了300%;南極人內衣更是在3天內賣出了55000件。
  • 老字號小吃 北京的別樣味道
    除此之外,就是「黏米」類、「甜食」類居多,如傳統黏食中比較有名的驢打滾、艾窩窩、切糕等,薑絲排叉、奶油炸糕、芸豆糕、冰糖葫蘆等知名小吃,則屬於甜食類。如今,雖然並不是每個小吃品類都有知名品牌,但也不乏老字號的身影。而且在這些老字號小吃中,大多數都是從清朝起源的,比如老字號品牌「奶酪魏」起源於清光緒初年,創始人魏鴻臣在宮廷御廚中學得手藝,很快獲得市井老百姓的肯定。
  • 北京稻香村護國寺小吃等多家老字號有新變化
    2020年接近尾聲,記者近日發現,各家老字號的年貨開始陸續上架。在北京稻香村各門店裡,傳統糕點、年糕、臘八米、罈子雞、罈子肉等各式年貨產品已擺上櫃檯,玉華臺、護國寺小吃等老字號的小串冰糖葫蘆、「找彆扭」等傳統老北京小吃也悄然上市,為市民新年裡的第一口年味兒增添了更多選擇。
  • 如何守住老字號小吃的「味道」
    前不久,知名收藏大家、文化名人馬未都先生來川體驗一家名小吃,卻很不開心——味道普通價格貴,沒吃多久,服務員還開始打掃衛生催人走。馬未都在網上吐槽,老字號只剩招牌,吃美食還是要去蒼蠅館子。隨後,不少網友留言表示認同,「老字號立牌坊,真小吃在流浪」。一系列跟評背後,暴露了有的老字號小吃失去口感的老問題,也擊中了川菜品牌化發展路上的「痛點」。
  • 德意志第二帝國崛起的得與失,對中國破解大國崛起的困境有何啟示
    中國作為海陸複合型地緣政治崛起大國,其安全戰略選擇不僅關係到崛起進程中可能面臨何種壓力,更關係到能否實現和平崛起的全局謀劃。如何從歷史上反覆出現的「威廉困境」中抽象出規律性的理性認知,直接關係到中國和平崛起大業的未來走勢。
  • 老字號怎樣換個新活法?
    陳鍾昊攝(新華社發)北京護國寺小吃豆汁改為罐裝,首次走出門店,進入商超;天津老美華鞋店開出「智慧門店」,「雲貨架」、3D量腳儀等「黑科技」雲集;四川老字號張飛牛肉首次以氮氣鎖鮮包裝的形式賣到全國,讓更多年輕消費者愛上「老味道」……本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面對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很多老字號企業開始主動求變,研新品、上「雲端」、擴渠道,在轉型發展中越「活
  • 「阿大蔥油餅」的尷尬折射地方小吃的困境
    但應承認,「阿大蔥油餅」是難以複製、可遇不可求的個例,一個上海老伯並不能代表小吃行業的道德良心。一般說,無證經營和髒亂差聯繫在一起,類似案例不勝枚舉,代價之大、教訓之深,有目共睹。因此,我們在追捧上海駝背老伯的同時更要看到無證經營帶來的巨大衛生隱患,切莫因阿大的工匠精神而忽視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也別太著急上火,事情還有很大的緩和餘地,最簡單的邏輯是辦證合法經營。
  • 百年老字號煥發新活力!湖州著名特色小吃,「鮮而精,名乃揚」!
    眾所周知,在湖州有著名的「四大小吃」,分別是周生記、震遠同、褚老大和丁蓮芳!這四家百年的老字號都是湖州傳統的美食,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的就是被譽為「四大小吃之首」的丁蓮芳!言歸正傳,丁蓮芳這家百年的老字號到底味道如何?和我們「毛起吃」一起來品嘗下吧!踏進這家充滿了歷史文化氣息的店鋪,在乾淨明亮的大堂內,擺放著各式仿古的家具擺飾,古香古色的韻味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歷史氣息!
  • 拯救廈門傳統小吃|廈門 老字號 傳統小吃_網易新聞
    一份呈交到廈門提案委的提案——《拯救廈門傳統小吃重塑鷺島旅遊文化》引起關注。  該提案的提案者是工商聯人士,現任廈門中坤化學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毅融。提案提議建立廈門傳統小吃生存檔案,重新認定廈門「老字號」,開設廈門傳統食品一條街,鼓勵「老字號」企業及早申請專利和註冊商標,進行品牌保護。
  • 讓東街口地鐵商城「更有味」 大洋攜福建老字號造新國潮小吃街區
    2020年7月25日,東街大洋、福建老字號協會、FC格鬥搏擊館籤約儀式在東街聚春園酒店舉行。大洋集團華南區域總兼福州大洋東街店總經理吳昊、福州鼓樓區相關部門領導及福建省老字號協會領導、福建省武術運動管理部門領導、行業企業代表等出席了本次活動。
  • 突破成長困境 海口本土小吃要敢於「破局」
    從最開始隱藏在尋常巷陌中,到海口市政府扶持建設的海南唯一一家「海南風味小吃街」,成為旅遊+美食的先行者,一時火爆海南,名揚中外,再到如今被取消3A級旅遊景區資格,甚至因經濟糾紛關門歇業,出現人走茶涼的尷尬局面,海口本土小吃品牌成長過程中的遭遇,著實令人感到遺憾,但更讓人有怒其不爭之感。
  • 北京護國寺小吃與無錫皇亭小吃:老字號的價值在於運行
    吳歌原創/餐飲文化明天一早要趕飛機去陝西,先到西安,再去榆林,品嘗一下西北風味的小吃,算是體驗,也是考察。小吃美食,是餐飲中的熱門品類,也是最受餐飲人、投資人青睞的品類。許多小吃美食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成為底蘊深厚的老字號。
  • 福州上下杭老字號小吃街開街 知名老字號小吃店集體開業
    原標題:上下杭老字號小吃街開街 知名老字號小吃店集體開業 昨天,由省老字號協會等單位主辦的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老字號風味小吃街開街儀式,在隆平路舉行。耳聾伯元宵、尚乾拌麵扁肉等一批知名老字號小吃店集體開業。 小吃街位於隆平路,一側緊鄰星河巷,一頭挨著下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