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德意志報》2015年1月1日刊登一篇文章,題為《完美的德國神話》。
《南德意志報》2015年1月1日刊登一篇文章,題為《完美的德國神話》,配以兩個穿德國傳統巴伐利亞服裝的年輕女孩在中國山寨「啤酒節」上的照片。全文內容皆在指出目前流傳在中國網絡上的各種「德吹」文章的不真實性。
文章指出,中國人將青島下水道神話的故事,是不準確的。相信大家都看到過關於中國北部連降暴雨,北京,天津等地都有多處積水,而青島由於約100年前德國人承建的下水管道,全城無一處積水,並且下水管道附近還發現替換零件。其實,這個完美的神話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對於1914年的青島,全城只有五萬多居民,而今天青島市民超過450萬,當年德國人所修繕的下水管道只佔全城管道的3%,所以這些下水管道與「青島的德國奇蹟」並無關聯。
新浪網站也刊登出關於德國廚房的文章,文章指出,德國人的廚房配備有完善的機器,如稱,溫度計,量杯等,每天家庭主婦下廚房都由同一場精密的「化學實驗」,其實這個也是誇大的說法。報導甚至指出,德國現在小偷也是槓槓的多,火車從不晚點更是無稽之談。類似的德國神話還有很多,比如德式閱讀,德國立法禁止學前教育,小學沒有作業等。
一方面可能是因為近些年隨著媒體網際網路的開放,要想博眼球就必須誇大事實,胡編亂造,斷章取義。完全沒有經過調查就憑著看熱鬧不嫌事大,食品安全問題被各大媒體一遍一遍的報導,網上流言四起,什麼地熱輻射會導致嬰兒畸形,蘑菇中含有重金屬,自來水裡全是毒,等各種為了抓眼球而生成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飛速傳播。而揭露真想的文章往往卻得不到應有的關注。這也就不難想像,為什麼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德吹文章會在網絡上流傳至今。
另一方面,德國確實是一個優秀的國家,無論是製造業,科研,教育產業,都體現出其民族認真,勤奮的特點。但是在德國生活久了,也會被德國人固有的固執,繁瑣的程序累的夠嗆。這個民族確實值得我們學習,但學習也不是盲目的崇拜,只有去偽存真,了解那些真正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優點,才能夠成長。
要知道,德國也存在食品醜聞。德國一樣也會大型活動後垃圾滿地,2010年也發生過踩踏事件,年輕人天天坐車捧得大多數也都是手機,上各種培訓班的孩子也多的是,初高中的課本毫不誇張的說,知識點比中國教程多幾倍。不過這類消息往往抓不住人的眼球,當然也沒有人會報導。在這裡我提倡的並不是,中國媒體從此以後要天天盯著西方的缺點報導,而是更要關心西方社會在事情發生後的迅速反應以及彌補措施,如踩踏事件後現在德國對於大型活動的人流控制方法,如猥褻少年案發生後,美國,英國對於曾經有過猥褻行為分子的監管,對於法律漏洞彌補的速度。如德國對於孩子的因材施教,而不是所有人都必須上大學。
很多歐洲人對中國的霧霾「指手畫腳」,殊不知,當年德國魯爾區也是汙染重災區,1962年12月,魯爾區首次遭遇霧霾危機。當時部分地區空氣二氧化硫濃度高達每立方米5000微克。當地居民呼吸道疾病、心臟疾病和癌症等發病率明顯上升。據統計,當月死亡人數同比猛增了156人。
中國固然需要自我批判精神,但是媒體不應該繼續編造西方神話來挑起民眾對於自己國家的仇恨。任何人都覺得一定要出國,連小學都要去國外上,所有的父母都要孩子只吃「愛他美「。重建對Made in China的信任,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熱愛,才是我們應該從南德意志報這篇「完美的德國神話」中領悟到的。(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