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的奶奶最饞它,尤其逢年過節,每次煲一鍋,連菜汁都不剩!

2020-12-25 sourcehe

我奶奶今年93歲了,最饞的菜就是香芋釀豆腐,尤其逢年過節,每次煲一鍋,連菜汁都不剩!奶奶說重陽節之後,芋頭最好吃,可以持續到第二年的三月份,在這段時間裡,奶奶隔三差五就要吃釀豆腐。

芋頭釀豆腐是廣東的客家的一種小吃,尤其粵北一帶的客家人。冬天招待客人的最好菜就是釀豆腐。每年年三十,家家戶戶都會釀很多豆腐,放在冰箱,從年初二開始,客人來,拿出來煲、蒸、煮。鮮香美味,老少都愛吃。

釀豆腐食材可以豐可以簡,奶奶最喜歡的是豆腐裡放瘦肉、蝦皮、香蔥、香菇等食材,這樣配料的食材,釀出來豆腐鮮美、清香,順滑,軟糯,煲很好之後外皮油潤,一口咬下,口感豐富,好吃極了。接下來,分享我奶奶最喜歡吃芋頭釀豆腐做法。

【芋頭釀豆腐】食材:芋頭、油炸豆腐泡、香菇、豬瘦肉、蝦米、香蔥、生粉、糯米粉、油、芝麻油、鹽、生抽、姜粉。

1.芋頭去皮,洗淨,用刨子刨成芋頭絲或芋頭漿。芋頭要選擇紫色香芋,或紅芽芋頭,這二種芋頭釀出來豆腐才好。

2.豬瘦肉洗淨,切片之後,放入絞肉機攪碎,放油、鹽、生抽、姜粉順方向攪拌均勻。沒有絞肉機的可以用手剁碎,和餃子餡差不多

3.香蔥洗淨,切好,蝦米熱鍋爆香,香菇焯水切粒,然後把芋頭絲,豬瘦肉,以及所有的食材配料一起倒入盆子裡順時針攪拌均勻,釀豆腐的餡料就做好了。

4.油炸的豆腐泡在邊角處開一個小口,把釀豆腐餡料用筷子夾著放入豆腐裡面,釀滿餡料之後,把口蓋上,這叫「釀豆腐」。如果購買的豆腐泡裡面實心的要把豆腐裡面的白色豆腐用勺子挖出來,才能把豆腐餡料釀入。

5.釀好的豆腐,二個口直接接在一起,這樣煲豆腐, 不會漏餡料,煮出的豆腐才香。

6.釀好的豆腐二塊開口放在一起,均勻放平在砂鍋裡,砂鍋中間放一塊豬骨頭,放好釀豆腐之後,放一個八角,倒入適量水。

7.蓋上蓋上,改為大火煮沸之後,用中小火煲45分鐘左右,煲熟的釀豆腐,有一陣陣的香味飄來,非常誘人。吃的時候,可以有醬油、辣椒、香蔥、蒜末等作為蘸料。

【sourcehe溫馨小貼士】1.芋頭釀豆腐,每家的配料不同,釀出來口味各不同,但是放蝦米、香菇、豬瘦肉是最好的一種口味。2.購買的豆腐泡裡面要很空,才能釀入多的餡料。3.芋頭刨絲或漿的時候,記得戴手套,生芋頭的外皮接觸皮膚容易癢。4.煲豆腐的火不宜太大,融化糊。

這樣的釀豆腐,吃過嗎?如果你喜歡吃豆腐,或喜歡吃芋頭。一定要試試這種做法。這幾天放假在家,奶奶又在釀豆腐吃,感覺自己真幸福。祝大家元旦快樂!

相關焦點

  • 冷天兒子就饞這菜,蒸一蒸就好,出鍋鮮美到流口水,連汁都不剩下
    冷天兒子就饞這菜,蒸一蒸就好,出鍋鮮美到流口水,汁都不剩下!最近南方也開始降溫了,天氣特別冷,南方的冬天很溼冷,而且還沒有暖氣,所以一到冬天就容易冷得直哆嗦的那種。這個時候就惦記吃一些熱乎乎的食物,蒸菜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我們家冷天就很喜歡做蒸菜,蒸一蒸就好,簡單省事,即保留了食材本身的鮮美口感,營養還不容易流失,蒸一蒸營養還不上火,適合全家人一起享用,很多菜都適合用來蒸,冬天我們家更喜歡做蒸肉菜,鮮香又滋補,家人愛吃,我也很樂意做。
  • 春天最饞這道菜,每次做一鍋湯汁都不剩!下飯拌麵都適宜
    老話勸誡人們「不時不食」,換言之就是順應自然規律「應季而食」道出了養生之道,也說出了生活之法。春天萬物復甦,時令蔬菜也爭相上市,其中春筍最惹人喜愛,它就是大自然的恩賜,一場春雨過後,破土而發,挺然翹然,最為鮮嫩,是不可多得的上好時蔬。
  • 初冬,就饞老公燉的白菜,每次燉一鍋,湯都不剩,太好吃了
    導語:初冬,就饞老公燉的白菜,每次燉一鍋,湯都不剩,太好吃了說起東北菜,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從那一大盆一大盆的菜上就看出來,那是真的豪爽,菜量大到兩個人吃一道菜就能吃得飽飽的。東北菜,除了著名的小雞燉蘑菇,還有豬肉白菜燉粉條子,白菜軟爛,粉條爽滑,那叫一個好吃,不光東北人愛吃,就連我這山東人也是每次都吃不夠。前段時間看了一個紀錄片——「闖關東」,裡面介紹,當年闖關東的人之中,山東人佔了8成,可見現在許多東北人當年的祖籍都是山東,難怪山東的飲食習慣跟東北有很多相似之處。
  • 剁椒蒸雞這樣做,香嫩無比,每次吃到汁都不剩,做法不難的
    剁椒蒸雞這樣做,香嫩無比,每次吃到汁都不剩,做法不難的!雞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吃到的一種肉類,它比豬肉的價格要低,但是雞肉的口感也是非常不錯的,而且用雞肉也是能做出很多種美食來的,比如說我特別喜歡吃的大盤雞,辣子雞丁,炒雞,黃燜雞米飯,這些現在都是離不開雞肉的。
  • 天一冷,90歲奶奶就饞它,隔三差五煮1鍋,人參雞湯都不換
    天冷了,對於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勢必會在飲食方面做出相對的調整,當然不能吃寒性食物了,家裡奶奶今年高齡90,身體健康神採奕奕,每每到了冬季,奶奶就會吃它。天一冷,90歲奶奶就饞它,隔三差五煮1鍋,人參雞湯都不換。
  • 這道菜每次都做一大鍋,重口味硬菜,燉一鍋光一鍋,連湯都不剩
    這道菜每次都做一大鍋,重口味硬菜,燉一鍋光一鍋,連湯都不剩豆腐是咱們老百姓的家常菜,不能說天天吃,也是出現率比較高的了,畢竟物美價廉老百姓都吃得起。北方吃得最多的就是滷水豆腐,口感非常柔軟,不失韌勁,而且沒有明顯的豆腥味,燉著吃或炒著吃都非常好。不過要買到貨真價實的滷水豆腐就比較困難了,一般要去那種比較老的作坊,這種老豆腐才是做菜的最佳選擇。購買的時候要選擇那種老字號的店鋪,想吃的也放心,一般會做作假。
  • 60歲奶奶做的餛飩,餡大皮薄,鮮香可口,每次做我連湯都不放過
    餛飩是中華傳統美食之一,它與餃子同屬於中華美食文化的代表。餛飩因形似元寶,因此常被人們用作為逢年過節的食物,吃餛飩寓意著往後的日子招財進寶。我從小就愛吃餛飩,尤其愛吃奶奶做的餛飩。小的時候,父母工作繁忙,我就一直由著奶奶帶大,每次家裡沒有米了或者菜不多了,奶奶就會包點餛飩來吃,餡大皮薄,鮮香可口,每次做我連湯都不放過。因此我對餛飩的記憶已不簡簡單單是一種食物,而是寄託著某種對兒時的記憶情感,更何況奶奶做的餛飩在我們當地也是出了名的。前不久,60歲的奶奶來家裡小住了一段日子,我特意向她學習了餛飩的做法。下面我就將這做法分享給大家,喜歡的寶寶們快快收藏起來吧!
  • 家人最愛的煮魚做法,添一物不用油煎,肉嫩湯鮮,出鍋連汁都不剩
    導讀:不用油煎的家常煮魚,連吃兩碗飯都不夠,鮮美無腥味,孩子的最愛。身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江南人,又生活在魚米之鄉,魚肉絕對是娟媽媽家餐桌上最常見的菜。魚肉富含蛋白質和各種礦物質、無機鹽。而且肉質細嫩容易消化,味道也特別的鮮美。
  • 草魚,我家從來不紅燒,天冷燉上一鍋,暖心暖胃,湯汁都不剩!
    每次去街頭大排檔,對我最具吸引力的不是什麼烤串、鐵板燒、麻辣燙之類的特色美食。反而是那種特色烤魚,當然這種烤魚有點類似於鐵板燒魚。都是那種現場挑現場做,快速搞定的模式。這種烤魚個頭很大,口感更是香嫩無比。有時候真的感覺這種烤魚的口感,其它美食根本無法望其項背啊,真是太過癮了。
  • 天冷要多吃它,麻辣鮮香開胃又下飯,每次炒一大鍋連汁都不剩
    轉眼2020年就剩下兩個月了,進入深秋的季節,秋風吹來帶來了冬天的寒意,天冷了,這時家裡餐桌上就會坐上一些乾鍋菜餚,擺上桌後點上小酒精爐,家人圍在一起吃,熱熱乎乎的,香氣撲鼻,開胃又下飯,好吃到口水直流,怎麼吃也不膩, 讓人感覺到超幸福
  • 夏天就饞雞肉這個吃法,煮熟拌個汁就好,出鍋兩大雞腿一絲都不剩
    夏天我家雞肉很少燉著吃,先煮再拌少油煙,清爽滑嫩,兒子很愛吃雞腿肉價格便宜,做起來也比較方便,便成了我家餐桌上吃的最多的肉類之一,兒子最喜歡吃脆皮大雞腿,偶爾吃一次還可以,脆皮炸雞必竟是油炸食品,小朋友還是少食為宜,土豆燉雞塊也都吃膩了,今天給雞腿換個新吃法,手撕蔥油雞,它是一道涼菜,非常適合夏天吃。
  • 老公喝酒最饞這個菜,每次準要做上2大鍋,不然不夠吃,湯都不剩
    今天一大早就去了菜市場,想逛逛看看能不能買點新鮮貨,還沒逛上一個圈,賣小龍蝦的老闆叫住了我:」美女,今天不來點小龍蝦嗎?」「雖然老在你這買,但我也不能頓頓都吃小龍蝦不是?」「那就來點其它的!」碰巧旁邊一位大媽,正在一邊挑花蛤一邊討價還價:「10塊一斤的,8塊賣不賣?」「8塊賣不了,這種是吐完沙的,進貨都要9塊呢,真的不掙錢。」聽到這,我也忍不住湊過去看看。人還真是有意思,當你看到別人買的時候,自己也想來一點,當然還是這玩意兒特鮮特好吃。夏天,花蛤可以說是燒烤攤上的槓把子,好吃還不貴,關鍵是營養還豐富。
  • 豆腐和它是一對,我家一周吃3次,每次上桌連湯汁都不剩,貴也值
    豆腐和它是一對,我家一周吃3次,每次上桌連湯汁都不剩,貴也值!特殊時期我們一家都儘量減少外出,非必要幾乎都宅在家啊,唯一每周一次超市補貨大概是我在外面最長的時間了吧~這周發現超市食物區多了之前沒看過的『牛肉泡菜豆腐煲』,特殊時期最適合宅在家吃鍋了,一定要買回家吃吃看啊,超實用的陶瓷料理深鍋又可以出來亮相囉!
  • 80歲奶奶教的秘方,做出的豬排堪稱一絕,鮮嫩多汁,醇厚入味
    驅車去下鄉找奶奶聊天,學做菜,我奶奶今年80多歲了,身體健朗,能打理菜園,還做得一手好菜,在我奶奶30歲的時候,她在上海待了將近10年呢,在那邊開了一個小餐館,那時候都是開在弄堂裡的,那種人間煙火,我們現在是感受不到了,而我奶奶一手燒菜本領,經常會傳授給我們這些孫輩,讓我們在家也能做大廚呢!
  • 93歲奶奶最愛吃的黃金豆腐,做法很簡單,補鈣又美味,小孩吃更好
    我家奶奶已經93高齡了,前兩天生了場病後就胃口不太好,不肯吃飯,全家人都挺著急的。上次家庭聚餐的時候我煮過一道「黃金豆腐」全家人都說挺好吃,於是乎我改良了下,給她老人家送了過去。結果效果超級好,奶奶吃了大半碗的豆腐和半碗米飯!
  • 冬天,這菜在我家超受歡迎,美味又營養,家人每次吃的連湯都不剩
    如果你也喜歡吃牛肉,千萬不要錯過這特別的燒牛肉的做法,這道菜在我家非常受歡迎,每次上桌都是最先被消滅掉的一道菜,甚至連湯都不會剩,因為這個湯拿來泡飯也是極其的下飯,冬天燉上這麼一鍋,真的是太享受了。冬天,這菜在我家超受歡迎,美味又營養,家人每次吃的連湯都不剩。
  • 排骨別總燉湯了,教你這樣吃,鮮嫩又多汁,做一盤連湯也不剩
    排骨別總燉湯了,教你這樣吃,鮮嫩又多汁,做一盤連湯也不剩!排骨,是我們常吃的肉類食材。它口感緊實,香而不膩,而且越嚼越香,是豬肉當中最好吃的一個部位。相比其它豬肉,它的價格雖然貴一些,但是菜市場的新鮮排骨仍舊不愁賣,看來喜歡吃排骨的人還是很多的呀。我家小朋友愛吃排骨,所以基本上每周都要買一次。燉湯,或者紅燒,味道都不錯。
  • 這菜我家每年都要吃,每次都燉一大鍋,總能吃得精光,連湯都不剩
    立夏一過,氣溫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狂飆不已。而我們,再也不用把秋衣秋褲反覆拿出來再反覆清洗了。尤其是南方,一進入五月,夜裡的棉被也不得不「躲到」角落旮旯裡,換之而來的是各種輕薄柔軟的絲棉被和小薄毯。與此同時,各種各樣的美食也爭相上市,仿佛就是為了讓人們一飽口福。
  • 春天兒子就饞這早餐,我每周得做2次,每次煮一大鍋連汁都不剩下
    米粉是一種以大米為主要材料製成的食物,在南方非常普及,就如同北方人愛吃麵條一樣,米粉是很多早餐店、小吃攤或者百姓家常餐桌的最常見的食材之一。最近一段時間,大家都安心的宅在家裡,這麵條、米粉、年糕、餈粑、方便麵等都成了搶手貨, 因為製作簡單便捷,吃起來耐餓還有營養, 是很多家庭早餐的首選主食。最近我家用米粉做早餐比較多, 而家人偏愛吃些有湯湯水水的食物,因此常會將米粉煮著吃。
  • 10月排骨和它是絕配,隔三差五燉一鍋,營養滋補,每次骨頭都不剩
    10月排骨和它是絕配,隔三差五燉一鍋,營養滋補,每次做骨頭都不剩。看到標題可能有小夥伴會偷笑,這得有多饞呀!見過啃骨頭的,沒見過連骨頭一起吃的,多久沒吃肉了?哈哈!肉是貴了些,但還是天天吃,今天給大家講的排骨還真不是普通的排骨,它是排骨的一種,但比普通排骨價格高,也不是天天有幸買到,口感好,更重要的是它連骨頭都能吃,它就是動物前腿夾心肉和扇面骨相連的一塊外形酷似月牙的軟組織,所以有個文藝的名字——月牙骨。月牙骨又被人們叫做「脆骨」,上面是一層薄薄的瘦肉,中間是軟骨,吃起來嘎吱嘎吱的,適合多種烹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