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再愛我一次》:一部接地氣動人心的音樂劇

2020-12-21 東方網

  中秋節期間,在上海文化廣場熱演的音樂劇《媽媽,再愛我一次》是一部看似悲情題材,實際卻蘊藏無盡的暖意的好戲,是一部接地氣、動人心的音樂劇,是近年來上海出現的一部難得的優秀音樂劇。被某些胡編亂造或廉價煽情的電視劇狂轟濫炸多年的觀眾,看了這部真情感人的音樂劇後,無不潸然淚下。

  這部音樂劇是每個家庭都值得一看的,尤其是每個做子女的都值得一看。

  該劇是根據同名臺灣電影改編的,保留了原著中的親情主線,但將時間變換到當代、空間轉換至上海,增加了愛情、友情等多條副線,構成了一部新創作的音樂劇。電影原作敘說的是孝順孩子喚醒了痴呆母親,而音樂劇則改成了一個逆子回頭的故事。它沒有走電影的純溫情路線,而是關注當下社會的缺失、迷茫和時弊。三年前,音樂劇製作人李盾從電視新聞裡得知上海浦東機場發生的「刺母」事件,對他震動很大,這個事件有相當的典型意義。李盾試著把它插入音樂劇中。「刺母」事件的插入,使戲劇的衝突更加尖銳,而從思想內涵來說,開掘更深,有了一個質的升華。導演周可進一步從這個惡性事件中挖掘母愛的偉大、人性的異化和復歸。母愛的無私寬容、不離不棄,深化了該劇的母愛主題。

  音樂劇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形式,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音樂劇是在「劇」的框架下,將音樂、舞蹈、表演、舞美諸藝術元素融合於一體,服務於戲劇的整體要求。近十多年來,上海的音樂劇演出市場越來越繁榮,喜愛音樂劇的觀眾越來越多,這是十分可喜的現象。但從劇目的總的情況來看,引進多於原創,外來多於本土。上海有著中國最好的音樂劇市場,成為音樂劇中心的可能性很大。如要做到這一點,上海需更多原創的音樂劇。《媽媽,再愛我一次》,為製作中國民族化的本土原創音樂劇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

  儘管當今社會生活喧囂,許多人的心態極為浮躁,為功名利祿而四出奔走,但這部音樂劇仍然給許多善良的人們一個感情宣洩的埠,激起了大愛無疆的波濤。這齣戲對劇情作了顛覆性的修改,更為貼近當代中國的社會現實,更為觸及時弊,更有教育意義。

  全劇的藝術呈現是完整、流暢的,音樂、舞蹈、演唱、舞美的綜合水平較高。青年導演周可對於全劇的節奏、場面、力度、色調的把控十分用心。上海人民熟悉的著名歌手周冰倩加盟飾演劇中「媽媽」一角。雖然她是首次接觸音樂劇,但陌生並不能成為阻擋她前行的一道鴻溝。周冰倩是中國歌壇的才女,被譽為「大陸的鄧麗君」。一曲《真的好想你》曾唱紅大江南北。她具有一種獨特的嗓音,飽滿而富有磁性,婉約纏綿,細膩動人。她在劇中演唱的《媽媽的雨傘》、《千個太陽》、《為了他》、《思念》等多首歌曲,中音純厚,優美而具張力,十分感人。和小男孩合唱的一曲《夢花園》,將母子深情演繹得溫暖動人。在劇中演唱《選擇》這首詠嘆調式的高難度唱段時,臺下觀眾凝神屏氣,鴉雀無聲。演長大後小強的葉麒聖是大學四年級學生,雖然舞臺經驗還不足,但因基本功紮實,理解力強,投入真情實感,經過自己艱苦的努力,也不負眾望,塑造這一角色相當成功。音樂劇不是清唱劇。周冰倩在劇中不僅要唱,而且要做——舞蹈和表演。《媽媽,再愛我一次》為了使劇中的舞蹈與劇情更貼合、更具特色,將「媽媽」設定為一位獲得過世界拉丁舞大賽冠軍的舞蹈演員,要通過許多舞蹈動作來敘述劇情。導演對「媽媽」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悲情和熱辣的結合。編舞唐順昌來自香港,他要求以熱力四射的舞蹈,體現悲情的主調。為了做到這一點,沒有跳拉丁舞經驗的周冰倩努力學習跳舞,全力以赴。在排練時,適逢上海百年未遇的高溫。她又唱又跳,身上流著汗,眼中含著淚,箇中滋味,唯有自知。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以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卓越的藝術成就只有用汗水加淚水才能換取。只會唱歌的周冰倩也學會了跳舞。周冰倩一改以往溫婉柔情的形象,呈現出一個「火鳳凰」的形象。專家對周冰倩在劇中表演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一致予以肯定。另一位飾演「媽媽」的演員胡礦,唱、舞和表演的能力很全面,自此劇試演以來,已演了40多場,在歌舞表演中,以情帶聲,以形表意,全身心的投入,使自己與角色融為一體。劇中的小男孩是北京的小學生,能歌善舞,無論是對唱、獨唱還是跳莎莎舞,都很出色,為全劇增色許多。

  該劇的舞臺設計和燈光、多媒體,通過此次修排,提高最為顯著,成為表現和傳達劇作意蘊的一個重要手段。用1600張特製環保紙製作的樹木花草,全部是手工粘製成的。在第二場媽媽和小強夜晚回家的路上,花草樹木也像被感染了母子歡愉的心情,隨著燈光和多媒體詩意的變幻,展示出令人心醉神迷的美夢般的意境。媽媽小屋前的大樹,共有五層結構,底色純白,演出時投射色光,根據劇情的轉換而變換光影,仿佛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無言地見證了一切。劇中還反覆出現滿臺大大小小的飛翔的千紙鶴,這一視覺形象符號,既浪漫又寓意深長。在「傷母」一場戲中,重逢的喜悅被無情地撕碎了,母子在共同搶奪一把刀時,兒子誤傷了媽媽,此時出現了紅光,先是地上一圈,後來瀰漫到全臺,背景上的建築物輪廓都傾斜了,媽媽緩緩倒地,增強了悲劇場景的視覺衝擊力。當悔悟的兒子歸來時母親已經痴呆了,冷色調的燈光灑滿舞臺,令觀者動容。

  任何一部好的音樂劇,一定有動聽的音樂,有幾首能流行的歌。該劇由香港金牌音樂人金培達打造的音樂,主旋律舒緩深情感人。主題曲《媽媽,再愛我一次》,可謂是催淚之作。詞和曲都在原電影歌曲的基礎上進行了再創造,明白如話,朗朗上口。「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睡夢裡都在笑……」重新喚起觀眾塵封多年的記憶。作曲家說:「整個創作過程中,心裡滿滿都是愛,我要每一個音符都能飽含深情,讓觀眾能一直被這種感情包圍。」小強被關進監獄後,追悔莫及,聲淚俱下地唱起這支主題曲,最後獄中的囚犯們一起跪地同唱這首歌,唱得盪氣迴腸、催人淚下,似曾相識的旋律與動情的歌詞,叩擊著每一個觀眾的心靈,引起強烈的共鳴。劇終時,全場演員共唱《媽媽,再愛我一次》,觀眾們情不自禁地一邊吟唱,一邊按著節拍鼓掌,場面非常感人。這首歌曲有望傳唱開來,成為推助社會和諧友善、家庭親愛溫馨的流行歌曲。

相關焦點

  • 音樂劇《媽媽再愛我一次》全新修改版亮點紛呈
    主題層層遞進 多重問題需換位思考音樂劇《媽媽再愛我一次》由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德稻集團、東莞塘廈松雷音樂劇劇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該劇根據八十年代一部家喻戶曉的臺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改編,講述了一位單親母親含辛茹苦將兒子養育成人,兒子成年後犯錯入獄,而母愛偉大的寬容再一次喚醒和挽救了墮入深淵的孩子。
  • 音樂劇《媽媽,再愛我一次》融入虹橋機場刺母案
    東方網8月17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當男主角「小強」在監獄裡唱起催人淚下的音樂劇版主題曲《媽媽,再愛我一次》,似曾相識的旋律與歌詞,打動了所有人……昨天下午,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黑匣子劇場,記者提前目睹了音樂劇《媽媽,再愛我一次》的片段。
  • 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當年的催淚彈,今天還會讓你哭嗎
    平生第二次走進電影院看的是《媽媽再愛我一次》,學校組織的,沒花錢,只留下了眼淚。如果你還記得《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那咱們就有的聊了。來自臺灣省的則基本上以家庭倫理片為主,比如《星星知我心》《昨夜星辰》之類的。當年臺灣省影視劇可能受到瓊瑤影響太深,倫理片特別多,在這種背景下《媽媽再愛我一次》就顯得很普通了。
  • 音樂劇的生命在於反映現實生活
    這部反映現實生活的音樂劇,連演4場不能滿足觀眾觀戲要求,21日下午加場仍是一票難求。什麼原因讓《媽媽,再愛我一次》能在並不景氣的中國音樂劇市場受到歡迎?9月23日該劇製作方邀請本市文化藝術界專家、學者和領導召開大型研討會。
  • 《媽媽咪呀!》二輪開票 實力演繹「這!就是音樂劇」
    近兩年,隨著綜藝的加持、資本的注入等因素,音樂劇這個原本相對「小眾冷門」的藝術門類開始大放異彩。但回顧國內音樂劇的發展歷程,有一個名字是無論如何不能繞過的,那就是——《媽媽咪呀!》2011年,在倫敦西區和百老匯早已名聲大噪的音樂劇《媽媽咪呀!》
  • 中文版《媽媽咪呀!》:中國音樂劇或可達到的「小目標」
    這部音樂劇幾乎具備了成為大熱的所有條件。首先,作為一部點唱機音樂劇,《媽媽咪呀!》的歌曲選自七八十年代瑞典天團ABBA樂隊的流行金曲,動感歡快,自帶超高流量。難得的是,一切都在幽默風趣、歡快有愛的氣氛中進行,有說服力但絕不說教,令人感慨但又不乏調侃,如同地中海燦爛陽光下一股積極樂觀的清流。再有,原版的製作質量及標準,特別是演員在歌舞之外塑造人物的功力,也為其之後各版本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十年前我在倫敦的威爾斯親王劇院看過西區版,幾曲之後,大批觀眾已經嗨得快要坐不住,散場時一個個更是喜上眉梢。
  • 想要了解音樂劇,從《安娜與暹羅王》,再到音樂劇《國王與我》
    大家好啊,我是小贏。今天讓我們來聊一聊音樂劇《國王與我》吧,小贏覺得這個音樂劇的創作歷程不太簡單啊,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我們接著看下去吧。因為我們接下來要說的音樂劇《國王與我》跟這部電影一樣,題材都是改編自蘭登寫的小說《安娜與暹羅王》的呢。讓我們從頭開始聊聊這部音樂劇《國王與我》的誕生的「艱辛」歷程吧。
  • 女子戒毒所學員周記摘抄:媽媽 我錯了 再愛我一次
    女子戒毒所學員周記摘抄:媽媽 我錯了 再愛我一次 原標題:   新華社濟南6月25日專電(記者邵琨、吳書光)6·26國際禁毒日前夕,記者來到山東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採訪,她們平均年齡25歲左右。
  • 中文版美國音樂劇《我愛你》在紐約外百老匯首演
    中文版美國音樂劇《我愛你》在紐約外百老匯首演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1日 21:54 來源: 來源:新華網新華網紐約5月9日電(記者李博)愛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也是人類共通的主題。
  • 想要了解音樂劇,不如讓我們大喊一聲《媽媽咪呀》
    大家好啊,我是小贏。小贏發現身邊有一個朋友的口頭禪特別有趣,是「我的媽媽咪啊」,每到她驚訝的時候總會這麼說。小贏就想到了音樂劇《媽媽咪呀》,這個音樂劇的名字是不是特別有趣呢?讓我們接著看下去吧!百老匯大家都知道吧,在百老匯上演了許多的音樂劇,每個時代都有一部那個時代最棒的音樂劇,像是我們前幾次聊的音樂劇就有40年代的《俄克拉荷馬》,提到過的《貓》呢,就是80年代的,而可以說是二十一世紀新的藝術風範的音樂劇就是《媽媽咪呀》。不過這部音樂劇最開始並不是直接就在百老匯演出的,它第一次演出是在1999年的倫敦西區。
  • 推薦一部催淚音樂劇,記得帶紙巾
    今天聊一部音樂劇,前兩天剛剛首映。 話題很正:關于禁毒的。 這就是故事的原型,這也是中國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 按理說是一部主旋律的作品,很容易樣板化。 但《重生》沒有。
  • 「中國音樂劇教父」李盾來成都,打造的音樂劇《重生》將於2021年春...
    12-14 11:35:29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12月12日下午4點,素有「中國音樂劇教父
  • 媽媽,我錯了,再愛我一次——女子戒毒所學員周記摘抄
    我環視了四周,坐在我面前的有知名導演和幾個有名氣的演員。這些演員是我從小看著他們的電視劇長大的,是我非常崇拜的偶像。看到自己喜歡的演員活生生坐在自己的面前,我無法抗拒。就這樣,在大家的勸說下,溜了我人生第一口冰。也就是這第一口,將我推向了罪惡的深淵。  如果,那天晚上我拒絕了,如果……  可是,生命沒有如果。
  • 合家歡親子音樂劇《媽媽咪鴨之鴨飛沖天》 即將登陸萬達樂園
    >合家歡親子音樂劇《媽媽咪鴨之鴨飛沖天》 即將登陸萬達樂園2018-09-19 16:16:28出處:PCbaby作者:佚名繼動畫大電影《媽媽咪鴨》在今年3月全球上映首獲好評之後,萬達影業與北京兒藝強強聯手打造的一部時尚溫暖的合家歡親子音樂劇《媽媽咪鴨之鴨飛沖天》即將在別克·漢秀劇場、青島東方影都大劇院、哈爾濱萬達樂園中央大劇院三地上演。
  • 送給低幼兒童的音樂劇《小蝴蝶的媽媽在哪裡?》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中國兒藝首部親子音樂劇《小蝴蝶的媽媽在哪裡?》,近日在中國兒藝召開建組會。該劇將於9月28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並在國慶期間陪大小朋友們度過愉快假期。
  • 第七屆中國·東莞音樂劇節|兒童音樂劇《媽媽咪鴨之鴨飛沖天...
    第七屆中國·東莞音樂劇節進入尾聲,又有一部適合兒童觀看的音樂劇將上演!12月8-9日20:00,兒童音樂劇《媽媽咪鴨之鴨飛沖天》將在東莞玉蘭大劇院連演兩場,該劇演出票價優惠,分別為180/120/80/50/30元,還推出300元(120元*3張)、200元(120元*2張/80元*3張)的優惠套票,感興趣的市民可關注「東莞玉蘭大劇院」微信公眾平臺購票。
  • 陳少琪原創音樂劇《愛在星光裡》建組啟動
    8月30日,陳少琪原創音樂劇《愛在星光裡》建組啟動。《愛在星光裡》由致力於推廣藝術文化的FANCL攜手音樂製作人陳少琪聯手打造,是一部關於愛情、成長與夢想的暖心原創音樂劇。  據介紹,《愛在星光裡》是陳少琪於2018年創作完成的音樂劇,故事發生在一個叫「星光裡」的老式弄堂,男主角童菲與青梅竹馬的鄰家女孩小柔共同成長,共同歷經城市變遷、時代發展,從未放棄追求自己的夢想。
  • 本土音樂劇的野望:中文版《媽媽咪呀!》為誰而生?
    《媽媽咪呀!》對中國音樂劇的發展意義遠不止如此。那一次全版權製作中外方「手把手」式教學,讓中國音樂劇工業化水平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從製作流程到現場演出都培養出了一支能夠與國際接軌的隊伍雛形。然而近十年之後,中國音樂劇本土化市場依舊還在黎明之前摸索前行。
  • 中文本土音樂劇從現實題材中開掘溫暖人心的力量
    音樂劇《在遠方》昨晚的演出照。 本報新媒體中心 周俊超攝  「原創音樂劇《在遠方》講述的是我們的父輩所經歷過的時代,他們用勤勞、敬業創下了一個個奇蹟。」劇中男主角快遞小哥姚遠的扮演者阿雲嘎,近日介紹了他參與作曲的首部音樂劇。《在遠方》中包括主題曲《何處是遠方》在內的七首曲目,均由阿雲嘎創作,「我想為奮鬥在理想道路上的每個凡人英雄而歌唱,用音樂傳遞更多勇氣、自信和能量」。  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的《在遠方》,改編自獲得2020年白玉蘭獎四項提名的同名電視劇,由編劇申捷首次操刀音樂劇作品。
  • 55首經典歌曲唱響蓉城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直擊人心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這個故事發生於美麗的巴黎,時值一四八二年,敘述愛與欲望的故事,我們這些無名藝術家運用意象和詩韻,試著賦予它生命,獻給各位及未來的世紀……」12月13日晚,一首強烈而具有震撼力的《大教堂時代》拉開了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聖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