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期間,在上海文化廣場熱演的音樂劇《媽媽,再愛我一次》是一部看似悲情題材,實際卻蘊藏無盡的暖意的好戲,是一部接地氣、動人心的音樂劇,是近年來上海出現的一部難得的優秀音樂劇。被某些胡編亂造或廉價煽情的電視劇狂轟濫炸多年的觀眾,看了這部真情感人的音樂劇後,無不潸然淚下。
這部音樂劇是每個家庭都值得一看的,尤其是每個做子女的都值得一看。
該劇是根據同名臺灣電影改編的,保留了原著中的親情主線,但將時間變換到當代、空間轉換至上海,增加了愛情、友情等多條副線,構成了一部新創作的音樂劇。電影原作敘說的是孝順孩子喚醒了痴呆母親,而音樂劇則改成了一個逆子回頭的故事。它沒有走電影的純溫情路線,而是關注當下社會的缺失、迷茫和時弊。三年前,音樂劇製作人李盾從電視新聞裡得知上海浦東機場發生的「刺母」事件,對他震動很大,這個事件有相當的典型意義。李盾試著把它插入音樂劇中。「刺母」事件的插入,使戲劇的衝突更加尖銳,而從思想內涵來說,開掘更深,有了一個質的升華。導演周可進一步從這個惡性事件中挖掘母愛的偉大、人性的異化和復歸。母愛的無私寬容、不離不棄,深化了該劇的母愛主題。
音樂劇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形式,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音樂劇是在「劇」的框架下,將音樂、舞蹈、表演、舞美諸藝術元素融合於一體,服務於戲劇的整體要求。近十多年來,上海的音樂劇演出市場越來越繁榮,喜愛音樂劇的觀眾越來越多,這是十分可喜的現象。但從劇目的總的情況來看,引進多於原創,外來多於本土。上海有著中國最好的音樂劇市場,成為音樂劇中心的可能性很大。如要做到這一點,上海需更多原創的音樂劇。《媽媽,再愛我一次》,為製作中國民族化的本土原創音樂劇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
儘管當今社會生活喧囂,許多人的心態極為浮躁,為功名利祿而四出奔走,但這部音樂劇仍然給許多善良的人們一個感情宣洩的埠,激起了大愛無疆的波濤。這齣戲對劇情作了顛覆性的修改,更為貼近當代中國的社會現實,更為觸及時弊,更有教育意義。
全劇的藝術呈現是完整、流暢的,音樂、舞蹈、演唱、舞美的綜合水平較高。青年導演周可對於全劇的節奏、場面、力度、色調的把控十分用心。上海人民熟悉的著名歌手周冰倩加盟飾演劇中「媽媽」一角。雖然她是首次接觸音樂劇,但陌生並不能成為阻擋她前行的一道鴻溝。周冰倩是中國歌壇的才女,被譽為「大陸的鄧麗君」。一曲《真的好想你》曾唱紅大江南北。她具有一種獨特的嗓音,飽滿而富有磁性,婉約纏綿,細膩動人。她在劇中演唱的《媽媽的雨傘》、《千個太陽》、《為了他》、《思念》等多首歌曲,中音純厚,優美而具張力,十分感人。和小男孩合唱的一曲《夢花園》,將母子深情演繹得溫暖動人。在劇中演唱《選擇》這首詠嘆調式的高難度唱段時,臺下觀眾凝神屏氣,鴉雀無聲。演長大後小強的葉麒聖是大學四年級學生,雖然舞臺經驗還不足,但因基本功紮實,理解力強,投入真情實感,經過自己艱苦的努力,也不負眾望,塑造這一角色相當成功。音樂劇不是清唱劇。周冰倩在劇中不僅要唱,而且要做——舞蹈和表演。《媽媽,再愛我一次》為了使劇中的舞蹈與劇情更貼合、更具特色,將「媽媽」設定為一位獲得過世界拉丁舞大賽冠軍的舞蹈演員,要通過許多舞蹈動作來敘述劇情。導演對「媽媽」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悲情和熱辣的結合。編舞唐順昌來自香港,他要求以熱力四射的舞蹈,體現悲情的主調。為了做到這一點,沒有跳拉丁舞經驗的周冰倩努力學習跳舞,全力以赴。在排練時,適逢上海百年未遇的高溫。她又唱又跳,身上流著汗,眼中含著淚,箇中滋味,唯有自知。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以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卓越的藝術成就只有用汗水加淚水才能換取。只會唱歌的周冰倩也學會了跳舞。周冰倩一改以往溫婉柔情的形象,呈現出一個「火鳳凰」的形象。專家對周冰倩在劇中表演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一致予以肯定。另一位飾演「媽媽」的演員胡礦,唱、舞和表演的能力很全面,自此劇試演以來,已演了40多場,在歌舞表演中,以情帶聲,以形表意,全身心的投入,使自己與角色融為一體。劇中的小男孩是北京的小學生,能歌善舞,無論是對唱、獨唱還是跳莎莎舞,都很出色,為全劇增色許多。
該劇的舞臺設計和燈光、多媒體,通過此次修排,提高最為顯著,成為表現和傳達劇作意蘊的一個重要手段。用1600張特製環保紙製作的樹木花草,全部是手工粘製成的。在第二場媽媽和小強夜晚回家的路上,花草樹木也像被感染了母子歡愉的心情,隨著燈光和多媒體詩意的變幻,展示出令人心醉神迷的美夢般的意境。媽媽小屋前的大樹,共有五層結構,底色純白,演出時投射色光,根據劇情的轉換而變換光影,仿佛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無言地見證了一切。劇中還反覆出現滿臺大大小小的飛翔的千紙鶴,這一視覺形象符號,既浪漫又寓意深長。在「傷母」一場戲中,重逢的喜悅被無情地撕碎了,母子在共同搶奪一把刀時,兒子誤傷了媽媽,此時出現了紅光,先是地上一圈,後來瀰漫到全臺,背景上的建築物輪廓都傾斜了,媽媽緩緩倒地,增強了悲劇場景的視覺衝擊力。當悔悟的兒子歸來時母親已經痴呆了,冷色調的燈光灑滿舞臺,令觀者動容。
任何一部好的音樂劇,一定有動聽的音樂,有幾首能流行的歌。該劇由香港金牌音樂人金培達打造的音樂,主旋律舒緩深情感人。主題曲《媽媽,再愛我一次》,可謂是催淚之作。詞和曲都在原電影歌曲的基礎上進行了再創造,明白如話,朗朗上口。「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睡夢裡都在笑……」重新喚起觀眾塵封多年的記憶。作曲家說:「整個創作過程中,心裡滿滿都是愛,我要每一個音符都能飽含深情,讓觀眾能一直被這種感情包圍。」小強被關進監獄後,追悔莫及,聲淚俱下地唱起這支主題曲,最後獄中的囚犯們一起跪地同唱這首歌,唱得盪氣迴腸、催人淚下,似曾相識的旋律與動情的歌詞,叩擊著每一個觀眾的心靈,引起強烈的共鳴。劇終時,全場演員共唱《媽媽,再愛我一次》,觀眾們情不自禁地一邊吟唱,一邊按著節拍鼓掌,場面非常感人。這首歌曲有望傳唱開來,成為推助社會和諧友善、家庭親愛溫馨的流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