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伴君哦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是一個具有遠大抱負的詩人,他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處處受到權貴們的壓制和排擠。壯志難酬,往往按捺不住胸中的激憤,《行路難》一詩就是這種抑鬱不平之氣的勃發。詩的前四句描述了詩人自己面對美酒、珍餚而不能下咽,拔劍四顧,心緒茫然的情態。
「金樽」,極言酒具的貴重,貴重的酒具當然盛的是清醇的美酒,連吃飯用的食具也是名貴的,「玉盤」裡所盛的當然是美味佳餚。
面對這豐盛的美酒佳餚,再加上朋友的一片誠心誠意,「嗜酒」的李白當然要一醉方休,可事實正是相反,詩人卻停杯投著,拔劍四顧,這與飲宴場面甚不協調的舉動,足見其苦悶的深重,悲憤的難捺,英雄失意時的情懷已略見一斑。
「停」、「投」、「拔」、「顧」四個動作接連而出,形象地顯示出詩人內心的壓抑。緊接著寫「心茫然」的原因,正面抒寫「行路難」。「欲渡黃河」、「將登太行」象徵著對政治理想的追求,「冰塞川」、「雪滿山」,象徵著自己仕途受阻的艱難處境,點出題目中世路多艱的本意,再抒英雄失路的苦悶。
「閒來」兩句,詩人忽然遐思造飛,神遊千古,想及姜尚垂釣渭濱,80歲猶能為相,伊尹早先微賤,最終輔佑商湯的故事,借古人的事跡和言論來表現自己對前景的希望與信念,詩的情調頓趨昂揚明朗。然而當詩人的思緒又由上古折回當時,由理想折回現實,由古人折回自身,當面對壓抑眾生、無路可走的社會時,詩人開朗的心情又變得陰沉,情緒由昂揚跌向低谷,再度陷入到苦悶之中。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這節奏短促的感嘆和發問,真實地再現了詩人既想繼續追求進取,又恐世路艱難的矛盾心理,情緒是低沉的。
然而李白畢竟是一個性格豪放、灑脫的詩人,在詩的末尾,再度從低谷中振起,從苦悶彷徨中走出,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意象,表現了對美好前景的熱忱希望和實現理想的堅定信念,從而向人們展示了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整首詩以詩人的感情為線索。從茫然到希望,由希望跌入迷惘苦悶之中,最後從迷惘的深谷中又振作起來,感情層層折轉,大起大落,喜怒哀樂劇烈地變化。理想與現實,希望與失望,自信與自棄,追求與彷徨交相更替,真切地傳導出詩人當時複雜、急劇變化的心理活動;
生動地反映出黑暗的現實對詩人的沉重壓抑與束縛,反映出詩人不怕挫折,不沉溺於悲哀,不放棄自己追求的意志和個性。
同時也使詩在格局上呈現出跌宕、起伏、縱橫翻卷的氣勢,充塞著一股抑鬱不平之氣,一股昂揚奮進之志,給讀者以激勵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