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全球女性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誕育下一代,彌補在戰爭中失去的大量人口。戰後全球普遍長期持續生育高峰,這一時期被稱為「嬰兒潮」(Baby born)。時光荏苒六十年,國際嬰兒潮漸漸平緩,但中國的媽媽們還在「努力」。眼下,她們正忙著迎接第五次嬰兒潮高峰。
歐美:文化女強人大行其道
在美國,嬰兒潮最洶湧的時候,平均每11秒就有一個新生嬰兒誕生。全社會都在積極迎合嬰兒潮一代的生活需求。當她們年輕時,穿寬線斜紋布的粗布牛仔褲成為生活時尚,著名服裝品牌Levi’s(李維斯)因此大賺特賺;當她們長大,又掌握了全美國一半以上的可支配所得、四分之三的財富。「女性是消費市場的主力,而嬰兒潮時代的女性擁有更多的金錢可消費」。不過在加拿大,嬰兒潮女性卻在抱怨沒有衣服可穿,似乎加拿大的商家把目光都關注在更年輕的女性身上,對於她們來說,衣服不是太小就是過分花哨。
嬰兒潮一代始終引領歐美流行文化的走向。她們之中的名人有嬰兒潮影星、奧斯卡常青樹黛安基頓;英國王儲查爾斯的現任夫人卡米拉,被社會學家稱為最時尚的「嬰兒潮一代」代表人物——從柯林頓入主白宮到小布希上臺,兩位嬰兒潮總統交替之間,嬰兒潮一代的小老弟,「Y世代」已經成熟。「Y世代」年輕時懷疑一切——牛仔褲、搖滾樂、嬉皮文化、性解放、兩性平權和反戰都是他們的「業餘愛好」。如今,嬰兒潮一代已經成長為美國最龐大的消費者和選民群體,深刻影響著美國政治、經濟和文化。
日本:「團塊世代」面臨退休
日本嬰兒潮世代又被人稱為「團塊世代」,「團塊世代」裡有很多名人,如電影導演北野武,情歌王子小田和正,小說家村上春樹、赤川次郎,太空人毛利衛,政治家鳩山由紀夫等人。
21世紀最大的熱門議題,莫過於「嬰兒潮一代退休之後何去何從?」到2007年,日本嬰兒潮一代將達到60歲退休年齡。很多日本男人決定退休之後與妻子在家共享天倫之樂,甚至將每年1月的最後一天定為「愛妻日」,在那一天,日本妻子要求丈夫回到家大聲對自己說「謝謝,我愛你」;一些嬰兒潮女性致力於思考自我價值,專門研究「新退休文化」,創造出「遊牧享老」文化,要和丈夫做海外長期旅遊,老了也要享受新體驗。
中國:要嬰兒 也要時尚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經歷了五次嬰兒潮。第一次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戰爭造成人口大量流失,需要新生兒充實國力;1963年到1974年是第二次,國家狀況穩定,人們有餘力養育下一代;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期,嬰兒潮第一代已經到了婚育時期,第三次嬰兒潮隨之來臨;因為媽媽們都希望生一個跨世紀寶寶,引發了第四次「千禧年」嬰兒潮。但這還比不上今年生金豬寶寶的動力十足——不只是普通人家,連大明星也一樣,張栢芝、小S、、孫悅、珍妮弗·安尼斯頓、妮可·基德曼都已經蓄勢待發……
這一代女生多是「70後」和「80後」的嬰兒潮一代。她們比起父母輩更關注和了解時尚,她們暢快地吸收世界文化,熱愛嘗試新鮮事物,對於流行敢於說「不」。即使自己將為人母,仍然熱愛時尚,懂得享受懷孕的過程。她們比「60年代」更勇敢,比她們的父母更富足;她們更熱愛這個世界,快樂的時候更多——也許她們忽略了一些什麼,比如眼前就要在產科前排長隊檢查,而未來,扎堆生的孩子也將面臨更多的升學、就業壓力。但至少現在,她們享受著,快樂著。
由於受到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出生人口高峰的影響,從2005年開始,中國出生人口數量開始呈上升趨勢,雖然民俗學家說今年出生的寶寶其實是「火豬」,而非「金豬」,但人們依舊一廂情願地相信,自己把孩子生在了好年份。
在廣州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廣醫二院等眾多醫院,原本就人潮湧動的產科門口如今更是門庭若市,儘管很多孕婦都是提前預約了醫生,但因為人數過多,孕婦們還是不得不排起長隊等候。今年廣州待產的孕婦數量已經超出了去年同期,第一季度公布的新生兒數量為去年的1.5倍,專家預計到了9月10月生育旺季,生育數值還將會有更顯著的上升。
金豬「正名」
2007丁亥年到底是金豬年、火豬年還是土豬年?眾說紛紜。其實,「丁」五行屬「火」,所以2007年實為火豬年。因為唐高祖武德四年,參照西漢五銖標準進行了貨幣改制,其後因「銖」而現的貞觀盛世年被譽為「金銖年」。貞觀之治恰逢丁亥豬年,「金銖年」便被民間流傳並等同於金豬年,於是丁亥火豬年自此改稱為丁亥金豬年。
從五行相生相剋理解,丁為陰火、亥為陰水,理論上是水克火,即水旺則火弱。因為金生水,則水旺即金旺。由於水的存在,火不能成為主勢,但同樣會產生土,是不足以克制水,卻可以產生金的土。因此,確切地說,2007年法應該是火中藏金的金豬年。
嬰兒潮怪談
颶風帶來嬰兒潮?
美國紐奧良市在遭遇卡特裡娜颶風襲擊近一年後,出現了嬰兒潮。很多紐奧良人表示,發現身邊每天都要多好幾個孕婦。在卡特裡娜颶風過去後的9~12個月間,是「颶風寶貝」們呱呱墜地的高峰期。一位孕婦開玩笑說,「因為颶風使得我們無法出門去買避孕藥,所以……」
編輯:芯蕊
(責任編輯:騰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