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鄭燮《新竹》:28字表達了一個深刻道理,也是個活明白的人

2020-12-06 郝人讀詩詞

作為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 43歲中進士,49歲才到河南範縣做了縣令,做了十年縣令後辭官,又賣了十年畫。雖然成名較晚,但無論是做官還是畫畫,都比較成功,留下的故事也很多,民間的名聲和名望也高。#郝人讀詩詞#

一幅「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成為現在最流行的裝飾用字,他畫的竹子到現在,也無人超越。書法上獨創的「板橋體」獨具一格。一個小縣令也被他做到了離職時被百姓設立生祠的高度,也是歷代少見的。

就這樣一個做啥都能做到極致的人,命運卻多坎坷。從小家境沒落,生活拮据,3歲就沒了母親,30歲沒了父親,37歲時妻子去世,一生中有兩個兒子,也都早逝。中年以後做了縣令,又公正清明,沒有什麼進項,生活過得十分清苦。為了維持生計,開過私塾,賣過畫。坎坷的生活,讓這位才華橫溢的板橋先生唯以「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來安慰自己。

做人正直、做官廉潔的鄭板橋,一生最愛竹子和蘭花。作畫也只畫蘭、竹、石,尤其以竹為最愛。不僅畫竹,還寫詩讚竹。「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都是流傳甚廣的名篇名句。

鄭板橋的寫竹詩一般是題在畫上的。《新竹》就是一首題畫詩,這幅畫是祝賀他的一個兄長生了兒子而畫的,題詩用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的28個字,描述了竹子逐年生長、新竹替舊竹的情景,來比喻「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勝於藍」的道理,也暗喻老人要扶持年輕人,年輕人只有在老人的栽培、扶持下才能更好地成長,是對新生一代的美好寓意和祝福。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新長的竹子能比舊竹子長得高,要靠老的竹幹滋養和催生。明年又會有新長出來的幼竹,會比今年的新竹長得更高。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解讀鄭燮《新竹》:28字表達了一個深刻道理,也是一個活明白的人
    一幅「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成為現在最流行的裝飾用字,他畫的竹子到現在,也無人超越。一個小縣令也被他做到了離職時被百姓設立生祠的高度,也是歷代少見的。
  • 晚唐高僧靈澈上人一首充滿禪理的詩,短短的28個字,寫得很深刻!
    這些僧人與普通的文人不一樣,終日與青燈古佛相伴,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所以他們對於人生的解讀,還有對於現實的感知,其實是要更加深刻,作品自然而然也更有韻味,往往還多了一層禪理。晚唐詩僧靈澈上人這首《歸湖南作》,那就是一首很有經典的作品,當時他正是要去湖南遊歷,於是在路上有所悟,從而寫下了這首詩。
  • 王安石一首充滿禪理的詩,寫得很深刻,讀懂了也就明白了許多道理
    王安石搞了一個變法,使得他在歷史上的評價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他是一位真君子,但是又有人持相反的意見,認為他就是一個小人;其實無論怎麼評價王安石,那都無數抹殺,他對於北宋的貢獻;他的變法儘管在剛開始的時候有些激進,但是出發點無非是希望北宋可以強大,僅僅憑藉這一點,人們就無權指責他;畢竟人無完人
  • 鄭燮出身貧寒曾流浪街頭賣畫,飽嘗人間辛酸,寫下一首詩充滿哲理
    一個人活著在這個人世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夠看到希望,要是連希望都沒有了,自然是活不下去。清朝詩人鄭燮(也就是鄭板橋),出身貧寒曾經還一度流浪街頭,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最終成為了文學大家和書畫家。正是這樣的一種人生經歷,使得他飽嘗人間辛酸,作品也就更具有震撼力,往往用事實說話,也是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美得,所以哲理性也是很強。人們對於鄭板橋比較熟悉的還是書畫,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竹子,後來成為了「揚州八怪」名氣最大的一位藝術家。
  • 鄭板橋的《新竹》,是不是讚美教師的
    我們發現,新竹來自於老竹,老竹根壯,新竹才長得茁壯。新竹參天挺立,是老竹愛護、養育的結果。第二年還會有新的竹子長出破土而出,然後參天挺立。人們可以預想,在老竹的周圍,它的兒孫,全部都身高十丈、英姿颯爽、傲然挺立。詩中最後一句提到了鳳池。
  • 人生明白了這四個道理,一定會活得達觀快樂,做到一個就了不起
    活在世俗中,人們無形中會去攀比,因為攀比就會有心裡不平衡,也就產生了羨慕嫉妒恨,所有那些人性的弱點和醜陋就會暴露無遺,人和人之間也就產生了矛盾和隔膜,有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會採取不擇手段的方式,對別人進行打擊和報復,在傷害了別人的同時也把自己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 鄭板橋(鄭燮)作品賞析:故宮博物院藏及其他館藏
    鄭燮 墨蘭圖 扇頁 故宮博物院《墨蘭圖》扇頁,清,鄭燮繪,金箋,墨筆,縱16.8cm,橫53cm。扇頁有自題:「古人云:寒花餘幾箭。板橋云:一枝也可入東風。故拈筆作此。」「寒字下落『盡蕙』二字。板橋又記。」鈐「克柔」朱文印、「鄭燮之印」白文印。
  • 六十五歲女人自述:退休後,我離婚了,才明白這個深刻的道理
    但是真實的婚姻是一場利益與情感的博弈,前不久李姐告訴我,她六十五歲了,然而沒有想到的是老伴執意要離婚,這讓她的人生轟然倒塌,此時她才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一個女人首先要有自己幸福的能力,即使被離婚了也才不會害怕。李姐和自己的丈夫結婚四十餘年,她沒有想到說散就散的婚姻就結束了,她和我回顧自己這一路婚姻歷程,才發現,在婚姻裡,丟失自我,是她婚姻中最大的失敗。
  • 經歷三朝鄭燮為官清正,寫絕六分半書,自創「板橋體」
    鄭燮性格曠達,不拘小節,喜高談闊論,臧否人物。當時即被人稱為「狂」和「怪」。清人蔣士銓在其《忠雅堂詩集》中云:「板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翻;板橋寫蘭如作字,秀葉疏花見資致。下筆別自成一家,書畫不願常人誇;頹唐偃仰各有態,常人盡笑板橋怪。」
  • 宋代高僧一首28字的詩,哲理深刻、流傳千古,現在2個字就能概括
    大家應該看到了,這三個作者的名字開頭都有一個"釋"字,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都姓釋。在這裡,"釋"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也用來稱呼佛教徒。至於"紹曇""慧開""了一"也不是他們的名字,而是他們的法號。鑑於三個版本幾乎一樣,差別微乎其微,真實作者應該只有一人。究竟是誰呢?
  • 《劍來》中的一個深刻道理,鄭大風一直不明白,文聖多次提及
    烽火戲諸侯所寫的新書《劍來》之中存在著很多質樸的儒家道理。這個作家在寫作的同時,不僅僅是在不斷地重複類似情節的一些內容,更多也是希望將他的一些思想放在作品中,向讀者呈現出一部有價值有深刻含義的作品。
  • 人的一生究竟為何而活?答案只有這四個字,但卻很少有人能夠明白
    人的一生經常被這樣一個問題所困惑,那就是:我是誰?我從何處來?我到何處去?這是一個哲學的根本問題,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卻終其一生,也沒有弄明白。也許理解這個問題,並不需要很高深的哲學思想,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我是我自己,我從父母那裡來,我到越來越好的地方去。
  • 古詩文學習050:六年級下冊,鄭燮《竹石》
    竹石[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賞析鄭燮(1693—1765),清代書畫家、詩人,字克柔,號板橋。這首詩是一首題畫詩,題於作者鄭板橋自己的《竹石圖》上。詩人所讚頌的並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前兩句讚頌了立根於破巖之中的勁竹的內在精神。一個「咬」字,一字千鈞,極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
  • 因為7個字,家長建議將辛棄疾《破陣子》移出課本,有道理嗎?
    但同時他也是一位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因為這7個字,家長建議將辛棄疾《破陣子》移出課本,有道理嗎?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甄嬛傳》:活兩集就被賞「一丈紅」的夏冬春,教給女人4個道理
    由於這部電視劇非常經典,大家在反覆觀看的過程當中,難免會獲得不一樣的道理,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夏冬春這個人物,她一共在電視劇裡面活了兩集,最後因為得罪華妃而被賜一丈紅。關於夏冬春這個名字,大家應該並不是特別熟悉,畢竟電視劇裡面的角色太多,而這個人物一點也不突出,但當大家聽到一丈紅三個字的時候應該就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
  • 王安石這首詩蘊含深刻的哲理,只要讀懂了,相信能夠明白更多道理
    歷史上很多的改革家,那最後都是落得一個不好的名聲,例如秦國的商鞅,以及後世的張居正那也是一樣,他們一心致力於改革,想要振興,復興自己的國家,僅僅是這一點,便是足以令人尊敬。王安石的改革,那也是想要振興,想要讓自己的國家強大,只是如前面所說,他太過於急,以至於會出現如此兩種非常極端的評價。
  • 南宋末年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全文一共28字卻出現了5個「幾」字
    從少年時代我們開始接觸古典詩詞以來,在漫長的求學過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幾首背過去的古詩。而且對於古詩的格式,古詩的格律要求和詩詞內容、常表達的情感、字數等等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產生於南宋末年的古詩,全文只有28個字,但是卻出現了五個「幾」。即便如此,讀起來並不讓人覺得有重複之感,反倒是更增添了幾分俏皮的意味兒。且看: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 和孩子一起讀詩丨新竹高於舊竹枝, 全憑老乾為扶持
    每天一首詩詞,讓孩子的枕邊有更遼闊的世界~  《新竹》  【清】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  全憑老乾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龍孫繞鳳池。  賞析  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來年又有新長出來的,還會長得更高。
  • 成年人,都應該明白的一個道理
    話說回來,即便有人是完美的,也會有人能從中挑出毛病來,就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在不喜歡的人面前,也是一文不值。因緣於此,成熟的人,都懂得一個道理:既不會刻意地討好他人,也不會有讓所有人都喜歡的企望。不論多麼優秀,多麼善意,都不要有這份非分之想,誰也不是人民幣,成人的世界也遠沒有想像的那樣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