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旅遊新規能否嚇退大數據「殺熟」

2020-09-18 紅網

10月1日起,《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正式施行,其中明確提出,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對旅遊者消費記錄、旅遊偏好等設置不公平交易條件的行為將被禁止。也就是說,在線旅遊經營者利用大數據「殺熟」將「此路不通」。(9月17日 《中國郵電報》)

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在線旅遊市場日益壯大,但當消費者越來越習慣於「一部手機遊天下」時,大數據「殺熟」等亂象也隨之而來。

所謂大數據「殺熟」,是指對同一產品或服務在相同條件下設置差異化的價格,老客戶看到的價格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不僅有違傳統的商業道義,增加了在線旅遊服務相關的投訴舉報,更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合法利益,影響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規定》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回應了社會熱點、行業痛點,填補了在線旅遊領域行政規範和市場監管的空白,其落地執行將對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毋庸置疑,《規定》對在線旅遊平臺的「把關」責任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將倒逼後者選擇產品和服務更加規範的供應商,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旅遊產品,也應看到,大數據「殺熟」本質上是利用信息不對稱實施的價格歧視,還需平臺建立價格公示機制,對商品或者服務進行價格公示,提高在線旅遊市場透明度,扭轉消費者的信息劣勢,並引入權威第三方監督,及時處理和清退侵權商家,規避「殺熟」行為。

雖然《規定》對大數據「殺熟」現象明令禁止,消費者再遇類似「陷阱」將有法可依,但其處罰標準及力度仍有商榷空間。《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然而,相較於不法商家的違規收益,該處罰力度無異於「罰酒三杯」,讓實際的約束力和威懾力大打折扣,對大數據「殺熟」還需設定更具威懾力的處罰標準,探索建立懲罰性賠償機制,按情節嚴重程度增加賠償。

大數據「殺熟」具有較強的隱蔽性,消費者維權時常面臨舉證難的窘境。縱然超半數被調查者表示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但由於目前關於大數據「殺熟」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判定是否「殺熟」的界限比較模糊,經營者往往以新人紅包、新人專享、時間點不同或系統出錯等理由予以否認,也呼喚主管部門通過行政立法對大數據「殺熟」加以釐清,積極落實《規定》要求,將評價權保障、旅遊者信息使用等熱點納入監管範疇,與時俱進升級監管手段,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真正讓消費者「說走就走」,擁有一個舒心的旅遊消費環境。

相關焦點

  • 在線旅遊新規能否嚇退大數據殺熟?
    10月1日起,《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正式施行,其中明確提出,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對旅遊者消費記錄、旅遊偏好等設置不公平交易條件的行為將被禁止。也就是說,在線旅遊經營者利用大數據「殺熟」將「此路不通」。
  • 旅遊新規出臺大數據殺熟能被反殺嗎
    國慶將到,旅遊高峰即來。不少人點開手機App,尋找心儀的景點和酒店。然而,有人發現,同樣酒店、同樣時段,老用戶明顯要多花錢。為防止「大數據殺熟」,相關部門出臺新規。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提出,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
  • 旅遊新規出臺 大數據殺熟能被反殺嗎
    國慶將到,旅遊高峰即來。不少人點開手機App,尋找心儀的景點和酒店。然而,有人發現,同樣酒店、同樣時段,老用戶明顯要多花錢。為防止「大數據殺熟」,相關部門出臺新規。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提出,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換3部手機、出現3種價格大數據仍在「殺熟」國慶節前一周,記者通過一款知名旅行App預訂一家酒店,App出現兩款房型,一款是16平方米有窗雙床房,另一款是16平方米有窗大床房,價格均為189元。
  • 在線旅遊新規正式實施 「大數據殺熟」等被戴上「緊箍咒」
    央廣網北京10月1日消息(記者劉倩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從10月1日開始,《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個聚焦於在線旅遊市場的監管規定。「大數據殺熟」「不合理低價遊」等亂象將被戴上「緊箍咒」。
  • 在線旅遊新規正式實施「大數據殺熟」等被戴上「緊箍咒」
    央廣網北京10月1日消息(記者劉倩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從10月1日開始,《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個聚焦於在線旅遊市場的監管規定。「大數據殺熟」「不合理低價遊」等亂象將被戴上「緊箍咒」。
  • 新規出臺,「大數據殺熟」能被「反殺」嗎?
    新華社天津9月24日電 題:新規出臺,「大數據殺熟」能被「反殺」嗎?新華社記者王井懷、潘曄國慶將到,旅遊高峰即來。不少人點開手機App,尋找心儀的景點和酒店。然而,有人發現,同樣酒店、同樣時段,老用戶明顯要多花錢。為防止「大數據殺熟」,相關部門出臺新規。
  • 新規出臺「大數據殺熟」能被「反殺」嗎?
    新華社記者張龍 攝新華社記者王井懷 潘曄國慶將到,旅遊高峰即來。不少人點開手機App,尋找心儀的景點和酒店。然而,有人發現,同樣酒店、同樣時段,老用戶明顯要多花錢。為防止「大數據殺熟」,相關部門出臺新規。
  • 新規出臺,「大數據殺熟」這次能被「反殺」嗎?
    為防止「大數據殺熟」,相關部門出臺新規。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提出,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備受爭議的「大數據殺熟」,這次能被「反殺」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 在線旅遊新規正式實施,「大數據殺熟」「不合理低價遊」都要管
    從10月1號,也就是今天開始,《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個聚焦於在線旅遊市場的監管規定。「大數據殺熟」「不合理低價遊」等亂象將被戴上「緊箍咒」。 新規今天起實施,遏制在線旅遊亂象最近幾年,我國在線旅遊發展迅猛,在線旅遊預訂用戶規模和使用率都呈現持續上漲勢頭。
  • 文化和旅遊部出臺新規 在線旅遊不得用大數據「殺熟」
    文化和旅遊部出臺新規保障旅遊者合法權益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黎存根報導:8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於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要求,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基於旅遊者消費記錄、旅遊偏好等設置不公平的交易條件,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
  • 《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大數據殺熟」能被「反殺」嗎?
    國慶將到,旅遊高峰即來。不少人點開手機App,尋找心儀的景點和酒店。然而,有人發現,同樣酒店、同樣時段,老用戶明顯要多花錢。為防止「大數據殺熟」,相關部門出臺新規。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提出,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
  • 在線旅遊戴上「緊箍咒」大數據「殺熟」將納入監管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韋夏怡)10月1日起,《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下稱《規定》)正式施行。根據新規,不合理低價遊、評價權保障、旅遊信息使用等將納入監管,一直飽受消費者詬病的大數據「殺熟」(價格歧視)等不良經營行為也成為重點規範領域。
  • 首個在線旅遊規章將實施,大數據殺熟取證、判定依然難
    近日,文旅部公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為「《規定》」)將於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明確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明確給大數據「殺熟」劃道「紅線」,於此同時,針對在線旅遊行業「低價遊」、「非法刪評論」等業內存在的熱點問題都做出了具體規定。
  • 首個在線旅遊規章國慶起實行劍指"大數據殺熟"你被"殺"過嗎?
    隨著9月27日「世界旅遊日」以及「國慶出遊季」雙節的到來,網上訂機票、訂房間也是一片火熱。然而,平臺「暗箱操作」使得用戶成為被區別對待的「案上魚肉」。可謂是,懂我的「人」坑我最深,消費者也是苦在線旅遊平臺「大數據殺熟」久矣。在此背景下,文旅部公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為「《規定》」)並於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劍指「大數據殺熟」,那麼,未來能否終結?
  • 大數據是讓你這麼「殺熟」的?
    為防止「大數據殺熟」,相關部門出臺新規。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提出,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備受爭議的「大數據殺熟」,這次能被「反殺」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 遏制在線旅遊大數據「殺熟」
    2020-09-24 04:20:32 來源:人民日報莊鵬在網上訂酒店、買機票,同一個酒店房型,不同用戶看到的價格不一;同一張飛機票,瀏覽幾分鐘後漲價,這一被稱為大數據「殺熟」的問題飽受詬病。今年10月1日起,《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將正式施行,明令禁止在線旅遊行業利用大數據「殺熟」行為。今後消費者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將有法可依。
  • 「大數據殺熟」
    編者按 文化和旅遊部日前發布新規,規定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將於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此,本報刊發《給大數據「殺熟」劃道「紅線」》一文,並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現將網友們的代表性見解刊出,以饗讀者。回應了社會熱點■孔德淇所謂「大數據殺熟」,涉嫌「價格欺詐」,侵害消費者的知情同意權。文旅部的這則規定,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回應了社會熱點、行業痛點,填補了在線旅遊領域行政規範和市場監管的空白,將對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 新規出臺,大數據殺熟,一場數字時代的"恩將仇報"
    在"十一出遊季"即將到來之際,文旅部發布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從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在線旅遊經營者利用大數據"殺熟"等行為被明令禁止。
  • 在線旅遊被畫「紅線」!10月1日後大數據殺熟、非法刪評論等都要被...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於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明確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明確給大數據「殺熟」劃道「紅線」。此外,針對在線旅遊行業「低價遊」、「非法刪評論」等業內存在的熱點問題都做出了具體規定。
  • 首個在線旅遊規章出臺 大數據殺熟納入監管
    出新規,劃紅線1999年被稱為中國在線旅遊發展元年,大量在線旅遊公司正是從那年開始陸續創立,經過20餘年的發展,我國在線旅遊市場迅速壯大,在線旅遊企業和平臺的數量不斷增多。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用戶維權案例庫顯示,每個旅遊消費旺季結束後,在線旅遊(OTA)就成了投訴重災區,問題集中在默認搭售、霸王條款、大數據殺熟、訂單退改、信息洩露、虛假宣傳、低價陷阱、下單後漲價或無票、訂單失誤、旅遊意外賠償等10個方面。在此背景下,加強在線旅遊市場監管、規範市場秩序已成為社會共識。但責任邊界的模糊加大了監管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