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在線旅遊規章出臺 大數據殺熟納入監管

2020-09-04 邁點網

9月1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將於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首個聚焦於在線旅遊市場的監管規定。

「《規定》出臺恰逢其時。」美團旅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對在線旅遊企業而言,這是一股不能忽略的新風向,同時也說明在線旅遊市場「合規高質量發展」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規定》明確了適用範圍和相關主體,並將不合理低價遊、評價權保障、旅遊者信息使用等熱點問題納入監管。這是否意味著,在線旅遊消費環境將得到進一步規範,在線旅遊行業或將迎來發展新階段?

「《規定》是一條行業發展的金線,讓行業更規範、更具方向感,」螞蜂窩旅遊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肯定《規定》的出臺,「明確了在線旅遊企業的平臺責任,有利於在線旅遊行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出新規,劃紅線

1999年被稱為中國在線旅遊發展元年,大量在線旅遊公司正是從那年開始陸續創立,經過20餘年的發展,我國在線旅遊市場迅速壯大,在線旅遊企業和平臺的數量不斷增多。《2019年度中國在線旅遊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在線旅遊用戶規模達4.13億人,同比增長5.36%,在線旅遊市場規模達10059億元,首次突破萬億。

伴隨市場的快速增長,在線旅遊市場亂象頻出。由於旅遊產品和服務具有與交易的非同步性、消費的異地性等特點,再加上在線交易的虛擬性以及旅遊市場自身存在的頑疾,導致在線旅遊交易各種問題頻發。

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用戶維權案例庫顯示,每個旅遊消費旺季結束後,在線旅遊(OTA)就成了投訴重災區,問題集中在默認搭售、霸王條款、大數據殺熟、訂單退改、信息洩露、虛假宣傳、低價陷阱、下單後漲價或無票、訂單失誤、旅遊意外賠償等10個方面。在此背景下,加強在線旅遊市場監管、規範市場秩序已成為社會共識。

但責任邊界的模糊加大了監管的難度。北京外國語大學旅遊研究所所長劉思敏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國家對傳統旅遊的管理是比較輕車熟路的,在線旅遊隨網際網路應運而生,相比傳統旅遊行業的監管更為複雜。「在線旅遊行業監管涉及方方面面,誰來管、怎麼管一直都是一個問題。目前,文旅部已經向前邁出了一步。」

記者注意到,《規定》針對在線旅遊的行業特點和實際情況提出了更具體的規定,回應了虛假預訂、不合理低價遊、價格歧視(大數據殺熟)、信用監管等社會熱點問題。

比如2018年和2019年最牽引輿情的案例,是多名消費者投訴攜程、飛豬等在線旅遊平臺頻現「大數據殺熟」、平臺刷單等方面問題,《規定》第十五條明確指出「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基於旅遊消費記錄、旅遊偏好等設置不公平的交易條件,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

「科技和創新應該作為在線旅遊企業提升服務質量和產業效率的手段」,馮饒表示,在線旅遊企業應該通過自身的技術發展和產業深耕,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讓旅遊消費更加安全和便捷。

「這對旅遊企業來講,是『利好』而不是『施壓』。」美團旅遊相關負責人認為,《規定》針對在線旅遊市場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症下藥的解決方案,對在線旅遊市場進行了更加嚴密的約束,例如針對不合理低價遊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明確規範,這將對在線旅遊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和行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聚焦熱點,回應期待

《規定》對於市場運營的規範作用已達成業界共識。馮饒向記者表示,在旅遊市場競爭中,曾經的「不合理低價遊」、「大數據殺熟」等行為,利用行業信息壁壘,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也對市場競爭秩序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如今將這些行業積弊納入法制監管,對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為品質好、服務好的旅遊產品提供了更多市場空間,保障了遊客的消費權益。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認為《規定》首次以規章的形式明確了一些要求和倡議,細化了一些政策要求,更加便於業內遵照執行。「這對於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打造良好的在線旅遊服務消費環境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規範的市場更加有利於我國在線旅遊行業的發展壯大。」

一個更加規範、高質的在線旅遊市場成為社會共同的期待。值得注意的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在線旅遊市場正在加速回暖。程超功認為從長遠來看,疫情對於在線旅遊行業而言既是一場危機,同時又蘊含著機會,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旅遊產業鏈信息化及消費線上化發展的「大提速」。疫情期間,非接觸服務、在線預約等成為旅遊消費領域的剛性需求,從而為擁有大數據及信息技術積累的在線旅遊平臺提供了新的機會。

除此之外,旅遊專家劉思敏還特別提醒,未來在線旅遊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會越來越高,將成為旅遊產品和服務銷售的主要渠道。面對這一龐大的市場,在《規定》之外更要完善相關法律,做到清晰立法、分等定級,並加大懲罰性賠償的力度,提高供應者的違法成本,降低消費者的維權成本。

相關焦點

  • 在線旅遊戴上「緊箍咒」大數據「殺熟」將納入監管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韋夏怡)10月1日起,《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下稱《規定》)正式施行。根據新規,不合理低價遊、評價權保障、旅遊信息使用等將納入監管,一直飽受消費者詬病的大數據「殺熟」(價格歧視)等不良經營行為也成為重點規範領域。
  • 還想大數據殺熟?沒門!在線旅遊領域迎來重要監管規章
    來源:經濟日報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印發《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不合理低價遊、評價權保障、旅遊者信息使用等熱點納入監管,並作出相應規定。專家表示,《規定》填補了在線旅遊領域監管空白,將更好保障旅遊者合法權益。
  • 【普法課堂】在線旅遊領域迎來重要監管規章 還想大數據殺熟?沒門!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印發《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不合理低價遊、評價權保障、旅遊者信息使用等熱點納入監管,並作出相應規定。專家表示,《規定》填補了在線旅遊領域監管空白,將更好保障旅遊者合法權益。
  • 首個在線旅遊規章將實施,大數據殺熟取證、判定依然難
    近日,文旅部公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為「《規定》」)將於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明確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明確給大數據「殺熟」劃道「紅線」,於此同時,針對在線旅遊行業「低價遊」、「非法刪評論」等業內存在的熱點問題都做出了具體規定。
  • 「大數據殺熟」亟待技術監管創新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簡稱《規定》),首個在線旅遊監管規章正式出臺,其中社會詬病頗多的「大數據殺熟」也被納入監管。《規定》要求,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基於旅遊者消費記錄、旅遊偏好等設置不公平的交易條件,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同時要求,在線旅遊網站不得擅自屏蔽刪除評價。該《規定》將於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 還想大數據殺熟?——在線旅遊迎來監管規定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印發《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不合理低價遊、評價權保障、旅遊者信息使用等熱點納入監管,並作出相應規定。專家表示,《規定》填補了在線旅遊領域監管空白,將更好保障旅遊者合法權益。
  • 首個在線旅遊規章國慶起實行劍指"大數據殺熟"你被"殺"過嗎?
    隨著9月27日「世界旅遊日」以及「國慶出遊季」雙節的到來,網上訂機票、訂房間也是一片火熱。然而,平臺「暗箱操作」使得用戶成為被區別對待的「案上魚肉」。可謂是,懂我的「人」坑我最深,消費者也是苦在線旅遊平臺「大數據殺熟」久矣。在此背景下,文旅部公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為「《規定》」)並於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劍指「大數據殺熟」,那麼,未來能否終結?
  • 在線旅遊新規正式實施 「大數據殺熟」等被戴上「緊箍咒」
    央廣網北京10月1日消息(記者劉倩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從10月1日開始,《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個聚焦於在線旅遊市場的監管規定。「大數據殺熟」「不合理低價遊」等亂象將被戴上「緊箍咒」。
  • 在線旅遊新規正式實施「大數據殺熟」等被戴上「緊箍咒」
    央廣網北京10月1日消息(記者劉倩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從10月1日開始,《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個聚焦於在線旅遊市場的監管規定。「大數據殺熟」「不合理低價遊」等亂象將被戴上「緊箍咒」。
  • 在線旅遊領域迎來重要監管規章
    來源:經濟日報圖集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印發《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不合理低價遊、評價權保障、旅遊者信息使用等熱點納入監管,並作出相應規定。專家表示,《規定》填補了在線旅遊領域監管空白,將更好保障旅遊者合法權益。
  • 在線旅遊新規正式實施,「大數據殺熟」「不合理低價遊」都要管
    從10月1號,也就是今天開始,《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個聚焦於在線旅遊市場的監管規定。「大數據殺熟」「不合理低價遊」等亂象將被戴上「緊箍咒」。 新規今天起實施,遏制在線旅遊亂象最近幾年,我國在線旅遊發展迅猛,在線旅遊預訂用戶規模和使用率都呈現持續上漲勢頭。
  • 旅遊平臺「大數據殺熟」,該治了
    針對「大數據殺熟」等違規使用用戶數據信息的問題,此次出臺的《規定》提出明確要求,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基於旅遊者消費記錄、旅遊偏好等設置不公平的交易條件;在收集旅遊者信息時,經營者必須事先明示收集旅遊者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旅遊者同意。「將『大數據殺熟』等行業積弊納入監管,對保障遊客消費權益,促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有深遠意義。」
  • 鳴鏑 | 旅遊平臺「大數據殺熟」,該治了
    值得一提的是,被誤導的旅遊者一旦發現大數據推送的旅遊產品名不副實而發表客觀評價時,則會被在線旅遊平臺刪除和屏蔽。大數據是個好東西,但是被濫用或變成資本逐利工具,就會異化變質。「將『大數據殺熟』等行業積弊納入監管,對保障遊客消費權益,促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有深遠意義。」馬蜂窩旅遊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表示,利用行業信息壁壘進行「大數據殺熟」不僅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也對市場競爭秩序造成了巨大衝擊。《規定》的出臺將有利於從根本上遏制這樣的違法違規行為,為品質好、服務好的旅遊產品提供更多市場空間。
  • 在線旅遊新規能否嚇退大數據「殺熟」
    10月1日起,《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正式施行,其中明確提出,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對旅遊者消費記錄、旅遊偏好等設置不公平交易條件的行為將被禁止。也就是說,在線旅遊經營者利用大數據「殺熟」將「此路不通」。
  • 在線旅遊新規能否嚇退大數據殺熟?
    10月1日起,《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正式施行,其中明確提出,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對旅遊者消費記錄、旅遊偏好等設置不公平交易條件的行為將被禁止。也就是說,在線旅遊經營者利用大數據「殺熟」將「此路不通」。
  • 還想大數據殺熟?沒門!堅決說不!給大數據殺熟戴上「緊箍咒」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印發《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不合理低價遊、評價權保障、旅遊者信息使用等熱點納入監管,並作出相應規定。專家表示,《規定》填補了在線旅遊領域監管空白,將更好保障旅遊者合法權益。
  • 害怕在線旅遊網站大數據「殺熟」?專家教你怎麼做
    8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將在10月1日實行,規定明確在線旅遊網站不得大數據殺熟。《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明確,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基於旅遊者消費記錄、旅遊偏好設置等設置不公平的交易條件,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
  • 文化和旅遊部出臺新規 在線旅遊不得用大數據「殺熟」
    文化和旅遊部出臺新規保障旅遊者合法權益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黎存根報導:8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於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要求,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基於旅遊者消費記錄、旅遊偏好等設置不公平的交易條件,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
  • 買機票訂酒店被「大數據殺熟」?文旅部出手
    「被大數據狠狠『宰』了一刀」  隨著在線旅遊平臺的普及,「機票價格越搜越貴、酒店起價越看越高」已經不是新鮮事,「大數據殺熟」也成為消費者普遍熱議的話題。  針對「大數據殺熟」等違規使用用戶數據信息的問題,此次出臺的《規定》提出明確要求,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基於旅遊者消費記錄、旅遊偏好等設置不公平的交易條件;在收集旅遊者信息時,經營者必須事先明示收集旅遊者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旅遊者同意。
  • 買機票訂酒店被「大數據殺熟」?文旅部出手整治
    即使考慮機票餘量導致價格變動,自己「顯然也是被大數據狠狠『宰』了一刀」。針對「大數據殺熟」等違規使用用戶數據信息的問題,此次出臺的《規定》提出明確要求,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基於旅遊者消費記錄、旅遊偏好等設置不公平的交易條件;在收集旅遊者信息時,經營者必須事先明示收集旅遊者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旅遊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