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2年梅山記憶(之一)

2020-12-24 婁底新聞網

編者按:據史料記載,古新化邑秦屬長沙郡,漢為益陽地,隋屬潭州,唐入邵州,五代、宋初,「為梅山蠻踞」,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朝廷以「懷柔之策,工復梅山,建邑置吏,置新化縣。」1072年於古邑新化,實為重要年份。梅山峒蠻是怎樣歸化中原,北宋章惇怎樣肩負起「開梅」重任?本文作者試圖通過史料,開合歷史與想像的區間,探尋古梅山的記憶。本報分節予以連載,以饗讀者。

義大利著名哲學家、史學家貝內德託·克羅齊在《歷史學的理論和歷史》中說:「當生活的發展逐漸需要時,死歷史就會復活,過去史就變成現在的……一切歷史都成了現代史。」

歷史並沒有離我們遠去。「歷史總讓人惦記」,歷史其實是充滿了趣味的,越是原汁原味,就越是能夠吸引人。

我努力地想還原著某段故事,但是我覺得在這裡首先是不能稱為「歷史」的;其次也算不得上是小說,我要寫的其實僅僅是人。

這個人他一直都活在歷史上,也活在小說中。為了分辨歷史中的人與小說中的人,我試圖不把他放在任何的一個歷史鏡像之中。只把他作為一個人來看待。雖然,任何的一個人都離不開時代的鏡像,時代越特殊,時代越偉大,處在這個鏡像中的人也就越特殊,甚至還會更偉大。或許他在某一個時段和某一個區域,他的影響力也是特殊又偉大的。

———題記

1072年2月的一天晚上,梅山十峒的山民,分別在左甲扶小陽、右甲頓小陵兩位年輕首領和各峒峒主、峒長的帶領下,燃起一堆堆篝火,將百裡梅山十峒都連成了一片火海。爆竹聲在夜空砰然炸裂,在火光的映襯下,如流星雨一般飄然散落,帶著明亮的尾巴,劃出絕美的線條,遼闊而寂靜。這一天,是梅山峒民的傳統節日———儺日,喻示著萬物已經復甦,兩位首領和峒主、峒長就要帶領著山民們開荒播種,期待著新年能帶給子民們新的希望。

往事不堪回首。兩位年輕的首領只能將痛苦埋在心靈深處,只能在內心苦苦地掙扎,是不能和十峒的山民訴說的。地震、天災、歉收、戰亂,甚至十峒有的山民還在偷偷地出逃。

殘雪,凍雷,儺舞,打醮,又是新的序歲。新桃已換舊符,爆竹、燈火、笑臉,匯聚成節日的海洋。祝福和祈盼,沿著犬牙交錯的幽谷深澗和山洞,沿著人聲鼎沸的肆欄和寨門,沿著松濤如雷的幽森林海,掠過冰封的湖面,悄然降落在夜的深處。

這是公元1072年,幹支紀元為壬子年。而對於大宋王朝來說,這一年是大宋神宗皇帝熙寧五年,屬鼠。

這是大宋王朝319年時光中的第112個年頭。沙漏裡滴下的日子,如常地向前行進,鬥轉星移,波瀾不驚。假如沒有什麼意外,新的一年依舊會如流經應天府的黃河,淹埋在流沙般的時間碎片中,無影無蹤,無從找尋。

二月,王安石新法之一市易法開始推行。三月,天文學家觀察到太白晝見,金星和太陽同時升了起來,好像是兩個太陽在一起,給應天府那些騷動著的文人們帶來恐懼,生怕又有什麼戰亂發生。四月,章惇經制夔夷,狎侮郡縣,吏無敢與共語。八月,熙寧制定《方田均稅條約》。九月,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卒。十一月,章惇招降梅山峒峒蠻,置新化縣,隸邵州。

時間,舒展巨大的羽翼,包容著蕪雜的萬物。對於梅山十峒的首領和各峒峒主、峒長以及他們的山民來說,地震、天災和戰亂,不啻是一把把利劍和巨戟,刺痛著每一個人的心房,曾經浩浩湯湯的春溪江在早春的三月竟然就乾涸了。殘垣斷壁、滿目瘡痍,他們在心中祈禱著,等待著遙遠的某一天、某一刻,命運之神將它重新開啟。

大宋京城應天府,大宋的第六位皇帝神宗趙頊已經在位五年,熙寧變法也已經有了四個年頭,經過幾年的變法圖強,積貧積弱的大宋王朝經濟取得了空前發展,造就了熙寧中興。然而,陡然間,意外從天而降。天災、地震,讓喜慶的人潮未及散去,災難的噩耗便已傳來。特別是南方梅山十峒的戰亂,讓年輕的皇帝早生白髮。這位勵精圖治的中興之主,期待著自己能有太祖的文治武功。力排眾議實施變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免行法等法規,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大的變革,國力日漸強盛,老百姓也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好日子。他南徵北討,安邊定塞,安西北,開延安府,定隴西,置洮河安撫司,謀劃交趾(越南),四海之內,海晏河清,歌舞昇平。可是南方的梅山地區,離京城也不到800公裡的距離,萬一有一天,那幾個不聽話的峒主蠻子打到京師,祖宗留下的江山易主,又怎麼去面對列祖列宗。

時間老人撫摸著花白的鬍鬚,發出詭譎的笑聲,歷史的河道便在這裡拐了個急彎。

相關焦點

  • 梅山大峽谷景區開建!沉睡了千萬年的世外桃源來了!
    地處北緯27°31′~28°14′,東經110°45′~111°41′,位於湖南中部,資江中遊,雪峰山北段的東南麓(古稱梅山)。新化在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梅山蠻」歸化後置縣。取「新近歸化」之意。新化縣在周時為荊州之域,春秋時屬戰國楚地,秦時屬長沙郡,漢時屬長沙王國益陽縣。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梅山蠻」歸化後置縣。取「王化之新地」之意,隸屬邵州。
  • [喜事]梅山大峽谷景區開建!沉睡了千萬年的世外桃源醒了!
    湖南、新化各種大事、小事、奇事、怪事、趣事、異事,盡在湖南大焦點,聚焦湖南、新化,為您呈現湖南、新化精彩,為您釋放湖南、新化瞬間,為您留下湖南、新化永恆新化號,博採眾長,大氣風範,博而不雜,雜而不俗,雅俗共賞,博大精深:新化城事,新化鄉事,新化大小事,新化奇趣事,3642平方公裡梅山文化核心區域,中國梅山文化藝術之鄉、中國蚩尤故裡文化之鄉、全國武術之鄉、中國山歌藝術之鄉、中華詩詞之鄉諸多榮譽,歡迎您
  • 梅山儺戲 - 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南省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十二:梅山儺戲  梅山儺戲  梅山儺戲是湖南省冷水江市民間舉行祈福、求子、驅邪等儺事活動時搬演的娛神和自娛戲劇,現存《搬開山》、《扎六娘》、《搬架橋》等10餘個劇目,沒有規範的演出腳本,主要角色由儺藝師扮演,根據劇情需要臨場邀請觀眾參與演出。
  • 新化梅山古鎮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保護規劃批前公示
    新化: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梅山蠻」歸化後置縣。取「新近歸化」之意。新化縣在周時為荊州之域,春秋時屬戰國楚地,秦時屬長沙郡,漢時屬長沙王國益陽縣。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梅山蠻」歸化後置縣。取「王化之新地」之意,隸屬邵州。南宋寶慶元年改邵州為寶慶府,新化屬寶慶府。元時屬寶慶路,行政長官稱縣尹。
  • 多民族古老記憶:道教梅山派
    特別是在湘中古梅山地區,它已成為許多巫法壇口手抄本上記載的祖源或祖源之一,其信仰元素已融滲入當地土著巫法流派「梅山教」供奉的神像、法器與巫辭之中,且隱然有「鳩佔雀巢」之勢。本文主要對「梅山教」神系中個性鮮明、易於辨認的「閭山臨水夫人信仰」中的神祇,及其存現形態做一簡述,聊為海內外方家、學長進一步研究晾曬引玉之磚。
  • 梅山梅港,依然是你記憶深處最美的模樣!
    梅港村位於梅山街道南偏西約二千米,由原來的南匯、茶廠、外墩三個小村合併而成。東與梅中村擔峙為鄰,南與梅山保稅港區相望,西鄰梅西村霞岸,北與梅中村外岙、梅西村苔岙為鄰,總面積5平方公裡。這個公園承載了太多人兒時的記憶,只要是梅山人,一說起山頂公園,大家都知道是哪裡,可以說是陪著一些梅山人一起長大的。如今我們已經長大,夢裡的樂園也經過改造提升,將繼續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美夢。陽光透過枝葉斑駁的灑在小道上顯得靜謐而又溫暖。
  • 論文賞析:宋代梅山蠻族屬考釋
    他能發動梅山十峒蠻,很可能是同族的關係" 。伍新福則認為梅山蠻「主要屬今天瑤族和苗族的先民」 。吳 永章 則 認 為 梅 山 蠻 屬 於 瑤 族 ,稱「梅山瑤民,除了南徙之外,留居的瑤民則逐漸與漢族居民混為一體。這就是後世這一地區不再成為瑤人聚居地之奧秘所在" 。在討論梅山蠻族屬之前 ,有必要先考察開梅山的由來。
  • 梅山千年山水文化
    4000多年前,中國有三大部落集團,即陝西渭河的炎帝部落、黃河中下遊流域的黃帝部落和南方的以蚩尤為首的九黎族部落(即湘中梅山一帶)。一代梟雄蚩尤勇武善戰,率梅山瑤苗蠻民與中原炎帝所屬共工部族戰,勝。繼而北上與黃帝戰,在涿鹿(今河北涿鹿縣)血戰中被黃帝擒殺(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
  • 梅山巫術詭異神秘卻又真實存在
    他們的生老病死、勞作生活都離不開巫術,那些在香火中亦真亦幻的巫術之神,千百年來指引著梅山子民的腳步。  古老相傳,梅山巫術的始祖是上古蚩尤大帝,而後世那個雙腳朝上、倒立行走的張五郎(一說為蚩尤的化身)又使梅山巫術的體系臻於完備--千奇百怪的巫術咒語、符水、法門讓梅山籠罩在一層揮之不散的迷霧中。而本文要講述的,就是這層迷霧後的真實傳奇。
  • 梅山書院在湖南安化滔溪落成 國慶節前將對外開放
    於2018年破土動工,2020年5月完成主體建設,目前已進入運營前的裝修布展。計劃在國慶節前對社會開放。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王安石遣章惇採取「懷柔政策」和平開啟梅山,使梅山「一入版圖,人文漸盛」,開創了中央政府對少數民族和平政策的成功典範。此後數百年,隨著梅山族群的遷徙,傳播到了中國南方各省、東南亞、西歐、北美和南澳等地。使梅山成為十多個少數民族「追尋祖靈」的精神家園,成就了梅山文化這一張靚麗的國際IP。而海內外梅山後裔的民族認同更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的精神紐帶。
  • 長沙某市場廠庫發生大火災|火災|寶慶府|梅山蠻|婁底|長沙|新化縣
    新化: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梅山蠻」歸化後置縣。取「新近歸化」之意。新化縣在周時為荊州之域,春秋時屬戰國楚地,秦時屬長沙郡,漢時屬長沙王國益陽縣。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梅山蠻」歸化後置縣。取「王化之新地」之意,隸屬邵州。南宋寶慶元年改邵州為寶慶府,新化屬寶慶府。元時屬寶慶路,行政長官稱縣尹。
  • 梅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南益陽茶馬古道景區
    據新化縣梅山文化研究協會考證,與安化相鄰的大熊山區域為蚩尤出生地及與黃帝等北方部落徵戰的大本營根據地。安化縣梅山文化專家陳首濤的研究成果表明:安化思遊區域留下了部分與蚩尤有關的史料、遺存和風俗,該地地名以「蚩尤」而命。後來,因避諱而改成諧音「思遊」,一直沿用至今。蚩尤部落聯盟為了戰爭的需要引進優良馬種並大量繁殖,以供運輸和騎兵作戰之需。此為安化及古梅山地區養馬的起始階段。
  • 【根在梅山】梅山與新化究竟有著怎樣的神奇呢?本期節目為您揭曉……
    新化是梅山的核心地,更沉澱了梅山文化的精華。國家民間文藝協會授予新化縣為「中國蚩尤故裡文化之鄉」、「中國梅山文化藝術之鄉」。國家武術協會授予新化為武術之鄉,新化被確定為紅色旅遊縣,大熊山被確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紫鵲界梯田被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2005年全國第四屆洞穴會議和2006年全國第四屆梅山文化藝術節在這裡舉行,2017年湖南衛視舉辦的《新春走基層·直播奉嘎山》在全球同步直播,央視和全國主要媒體都競相報導新化風情。 梅山與新化究竟有怎樣的神奇與魅力呢?
  • 這裡是梅山,金寨老城區
    熟悉的聲音,熟悉的站點,熟悉的街道這裡是梅山,金寨的老城區城市就像一本被館藏的書籍,每一頁、每一段文字都是無法複製的珍貴記憶淮河流域重點工程梅山水庫坐落於梅山南端。記憶裡的礫石,閃著螢光忽明忽暗。記憶中好久不見的場景,在這裡轉身就能遇上。
  • 數千年傳承延續至今,梅山巫術詭異神秘卻又真實存在
    古老神秘的梅山巫術,伴隨著梅山先民紮根於這塊土地,並在此發展、興旺,融入梅山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的生老病死、勞作生活都離不開巫術,那些在香火中亦真亦幻的巫術之神,千百年來指引著梅山子民的腳步。  古老相傳,梅山巫術的始祖是上古蚩尤大帝,而後世那個雙腳朝上、倒立行走的張五郎(一說為蚩尤的化身)又使梅山巫術的體系臻於完備--千奇百怪的巫術咒語、符水、法門讓梅山籠罩在一層揮之不散的迷霧中。而本文要講述的,就是這層迷霧後的真實傳奇。  蚩尤神、張五郎,梅山巫術兩始祖  梅山,是中華民族三祖之一--蚩尤部族的世居地。
  • 梅山教·劉胄丨他來自古老神秘的梅山國,要告訴你驅鬼問神的秘密
    跟隨劉道長的腳步探索神秘而獨特的梅山教古物獵人劉胄,作為古物獵人系統裡最資深的老師之一,許多朋友對他大約是非常熟悉了。目前快完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lbqdjr07備註「梅山」,得到這一份難得的內部梅山教傳奇歷史資料。
  •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曾有長達35年的時間,南京人生活所依賴的煤氣,2/3都是由9424提供的。如果梅山要停產,家裡就要揭不開鍋。 由於交通的不方便,梅山人通常管去城裡和新街口,都叫「去南京玩」。那些年,坐上等半天才能來一輛的新九線,然後晃悠悠的顛兩個小時才能進城。
  • 梅山最後的虎匠
    但這職業如今只是傳說,早已退隱於歷史記憶的塵埃中。湖南新化縣奉家鎮月光村有一名叫黃金城的虎匠,今年已是88歲,據說他是梅山地域最後的「虎匠」。奉家鎮位於新化縣西部,群峰林立,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達1489米,常年氣溫在16攝氏度左右。山勢險峻、溝谷幽深;河水清澈透底,水流湍急。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這裡應該是它選擇棲身的最佳場所。
  • 走進梅山之梅山教、梅山神、梅山醫藥及梅山民俗
    走進梅山之梅山教、梅山神、梅山醫藥及梅山民俗 字號:小大 2011-05-20 16:23作者:本網綜合湘潭鄢光潤認為,梅山文化的信仰民俗具有神系龐雜、神祗多、宗教色彩濃厚等特色。懷化李懷蓀通過對湘西南一帶梅山教的田野考察,對梅山神張五郎像製作、祭奠及相關傳說進行了細緻了解,並同閭山教對湘西南流傳了數百年之久的梅山教的關係作了一番探討。他認為源於江西道教分支閭山教對湘西南的滲透,形成了以後在此流傳了數百年的梅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