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刻經文最多寺廟!被稱「北京的敦煌」,山門幾經戰火不倒!

2020-12-26 旅遊與攝影頻道

中國是一個經濟大國、文化大國,同時也是一個宗教大國。在中國其實信教的人數相對國外來說不算多,但是寺廟古蹟卻數不勝數。

寺廟作為旅遊名勝,一直深受遊客們的喜愛。但是廟宇間,尤其是同樣信仰的寺廟群落卻都大同小異,有時到底去哪個遊玩實在不好定奪。

在北京,就有這麼一個與眾不同的寺廟,它被稱為全世界「石刻經文」最多的廟宇。雲居寺位於距北京房山區中心70公裡處,地處偏遠而環境幽謐。

雲居寺在九十年代初被評為全世界「石刻經文」最多的寺廟,同時也是北京最古老的的寺廟。雲居寺的石刻經文一萬四千多塊,還有超過七萬七千塊的木刻經文,被稱為「北京的敦煌」。

同時雲居寺也有「碑海塔林」的稱呼,景點中寺塔眾多,造型奇特,唐塔遼塔共12座,還有巨大的紫銅佛像等佛教的物品,非常震撼。

雲居寺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歷史。雲居寺在日軍侵華的時候,曾經被戰火衝擊過三次,寺廟被破壞殆盡,可唯獨山門,如同佛祖守護一般,不論如何攻打都不倒塌。而如今山門上彈痕無數,顯得莊嚴而滄桑。

相關焦點

  • 北京「最低調」的寺廟,壁畫堪比敦煌莫高窟,很多人都不知道
    北京,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其名字多樣,有燕都、幽州、北平等等名稱,基本上每一代都會換一個名字,現在的北京可以說是國內旅遊的一個熱門旅遊地,有很多名勝古蹟,其中就有故宮、天壇、長城、頤和園等景區,這些地方每年的遊客都非常多,但是其實北京還有一些小眾景點非常的人少清靜,法海寺就是其中一個
  • 石家莊市區的千年寺廟,壁畫媲美敦煌,其中一副傳說是唐伯虎畫的
    這裡是毗盧寺,一座始建於唐代天寶年間的古剎,歷經1200年的風雨滄桑,它幾經廢棄,幾經重修。如今的毗盧寺貌不驚人,但因為明代弘治嘉靖年間那次大規模修繕,毗盧寺擁有了一批精美絕倫的壁畫,而且幸運地將這些藝術瑰寶保存到了今天。毗盧寺壁畫以明代水陸畫最為精彩。是中國四大壁畫(即:甘肅敦煌、北京法海寺、河北毗盧寺、山西永樂宮)之一。
  • 北京郊區的「小敦煌」,深藏在白帶山下的地宮,珍藏千年心血瑰寶
    四大天王叱吒山門兩側,歷經了千年而不倒,1942年寺廟遭到日本人的轟炸破壞,雲居寺被毀壞的非常嚴重,只有山門還依舊矗立不倒,於是有傳「山門不倒,寺必重修」一說。寺廟的構建非常古樸,不繁豔明麗,灰色的牆瓦凸顯它的低調和無華,寺內珍藏著中國文化的稀世珍寶,石經,紙經,板經為寺中三絕,這裡的
  • 北京郊區的「小敦煌」,深藏山中的雲居寺,珍藏千年心血瑰寶
    雲居寺的山門和天王廟二合為一,進門就看到左右四大天王叱吒山門兩側,歷經了千年而不倒,1942年寺廟遭到日本人的轟炸破壞,雲居寺被毀壞的非常嚴重,只有山門還依舊矗立不倒,於是有傳「山門不倒,寺必重修」一說。
  • 「命懸一線」的懸空寺廟,靠9根鐵鏈屹立不倒,已懸掛1450年
    「命懸一線」的懸空寺廟,靠9根鐵鏈屹立不倒素有「吊廟」、「活動樓」之稱,正是因為其懸空而立,才有懸空寺的名聲。,高達23米,閣樓一共分為三層,一層名為「清虛閣」,二層名為「造化閣」,三層名為「補天閣」,由九根鐵索將樓體系在崖壁的八個「栓馬鼻上,腳下沒有更急,若是站滿人後,整座樓身會向前傾,讓人有顛簸的感覺,仿佛馬上要往下倒,但這座樓卻堅持了1400多年依舊屹立不倒。
  • 雲居寺為何被稱為「北京敦煌」?
    目的地:房山大石窩鎮水頭村活動強度:沒啥難度就在寺廟裡禮佛而已。行程:天橋汽車換乘917路公交車在雲居寺路口下車,換乘F12路在雲居寺下車步行即到。推薦理由:雲居寺被稱為北京敦煌,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歷史悠久。它不但是藏在北京西山地區的國家瑰寶。還是全國佛教文化的傑出作品,不論從殿寺規模、文物文化、歷史傳承和地理位置,塔林碑海尤其萬千石徑存量之最、影響之大是雲居寺顯著特徵。"塔林碑海,萬千石經,何為文化、何為寶藏,文物傳承,萬古流芳"。
  • 「命懸一線」的懸空寺廟,靠9根鐵鏈不倒,至今已懸掛1450年
    「命懸一線」的懸空寺廟,靠9根鐵鏈屹立不倒素有「吊廟」、「活動樓」之稱,正是因為其懸空而立,才有懸空寺的名聲。,高達23米,閣樓一共分為三層,一層名為「清虛閣」,二層名為「造化閣」,三層名為「補天閣」,由九根鐵索將樓體系在崖壁的八個「栓馬鼻上,腳下沒有更急,若是站滿人後,整座樓身會向前傾,讓人有顛簸的感覺,仿佛馬上要往下倒,但這座樓卻堅持了1400多年依舊屹立不倒。
  • 「妙香佛國第一寺」,自古以來皇帝出家最多,還是國內最長寺廟
    崇聖寺在唐朝開元年間開始修建,是我國南方寺廟中最為雄偉、歷史最悠久的寺廟。這座寺廟有很多的第一。除了前面說的,它還是雕的龍最多的,這也是第一;另外 《張勝溫畫卷》木雕長117米,這已經是世界之最。大雄寶殿神似故宮在崇聖寺遊覽,直覺它實在有點大。加上大理清涼的空氣,又下了雨,時時覺得有涼意襲來。
  • 杭州「最可惜」的寺廟,曾名氣大過靈隱寺,現變成一公園
    ,最中間的大殿還保留著部分石刻柱子,穿過正殿,會出現一座大型的石壁,石壁上刻滿經文,視覺衝擊巨大,是目前杭州最大的摩崖石刻。,邊在崖壁上建造了一個寺廟——彌陀寺。整面石刻有5米之高,24米之長,經文正文加上附記總共有2194個字,石刻上每個字都是15釐米左右的距離,如果撐開手帳放置在石刻上,剛剛好能把一個字覆蓋住。
  • 山城重慶這一石刻景觀,比肩敦煌石窟,傳承千年的世界遺址
    如果你看過敦煌石窟,驚嘆於這樣的歷史遺作,那你一定不要錯過重慶最值得一看的世界遺址,大足石刻。所謂「北敦煌,南大足」,可以跟敦煌石窟相比肩的遺址景觀,一定有其非凡的意義和同樣讓人驚嘆的傑作。到達景區大門後需要再繼續前行一段路,才到達石刻的山門處,這段路有些許陡,可以在景區門口租一輛電瓶車做到山門處
  • 不是普通的寺廟——北京碧雲寺
    北京城區西面的有一個公園卻有著不一樣的特點,這個公園似乎插上了秋季必遊的標籤,每年秋季滿山紅葉時,這裡人山人海,私家車要停在離公園幾公裡以外的地方,這就是香山公園。 有一年秋季我去遼寧本溪去看紅葉,有一位當地人疑惑地問了我一句:「你北京人不去香山看紅葉,跑這麼老遠看紅葉來了?」可見,香山秋天的紅葉在全國影響力有多大!
  • 趣說北京|老北京的八大寺廟,你都去過哪個?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曾對寺廟大加修繕,名護國寺,又稱西寺,與東寺隆福寺相呼應。護國寺廟會也與隆福寺廟會齊名,即所謂「東西二廟」之西廟。《京都竹枝詞》云:「東西兩廟貨真全,一日能消百萬錢,多少貴人間至此,衣香猶帶御爐煙。」如今護國寺內已空無一人,唯有一座護國寺金剛殿和幾間配殿尚存,廟會也多年不辦了。
  • 敦煌藏經洞為何一直被封存了900多年?解讀藏經洞之謎
    公元900年前後敦煌發生戰事,在戰火中三界寺收藏的典籍被付之一炬,劫後的三界寺開始重建,但是寺內藏經匱乏,如何重建進帳成為新人們面臨的迫切問題,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的一件長達6米的手寫目錄,記載了收藏在三界寺所有經卷。
  • 北京有唐代古建嗎?
    那麼,北京有沒有唐代古建呢?這首先要從北京的古寺廟中尋找,從北京目前現存的古剎看,修建在唐代以前(包括唐代)並保存完好的寺廟約有十餘座。如門頭溝的唐代西峰寺、唐代靈嶽寺、唐代靈嚴寺;海澱區的唐代臥佛寺;原宣武區的唐代法源寺等,遺憾的是,這些寺廟經歷代修葺或圮毀後重建,寺廟內幾乎沒有唐代古建。聊以慰藉的是,有些寺廟裡有一些遺存的千年古樹,成為該寺廟歷史悠久的見證。
  • 湖南歷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廟,就深藏在長沙嶽麓山深處!
    麓山寺寺廟已經有1700年歷史了,是湖南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圖中這棵羅漢松樹自從建寺至今也有1700年的歷史,是六朝時期的遺物。寺院位於嶽麓半山之巔,即使是在旅遊旺季,也沒有太多人流,於是,便保有了屬於佛門淨地的那份安寧。
  • 中國伊協會長手書石刻《古蘭經》在北京展出
    原標題:中國伊協會長手書石刻《古蘭經》在北京展出  石刻《古蘭經》是一部融阿拉伯書法藝術和中國傳統石刻藝術於一體的作品,由528塊古樸典雅的石刻經文組成。圖為中國伊協委員在展場參觀、討論。 劉舒凌 攝劉舒凌 攝  中新網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 劉舒凌)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會長陳廣元大阿訇手書全文、朵斯梯王鳳桐完成鐫刻的石刻《古蘭經》31日在北京展出。  中國伊協副會長兼秘書長郭承真介紹,《古蘭經》是伊斯蘭教唯一的根本經典。
  • 北京最低調寺廟,順治皇帝在此出家,門票8元卻少有遊客
    北京,現在熱門的旅遊城市,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其實北京除了故宮、長城這些熱門景點外,還有很多小眾景點少為人知,在北京近郊的石景山區天泰山上,有一個寺廟坐落在天台之上,名為慈善寺,也稱為天台寺,寺廟人煙稀少,環境清幽。慈善寺具體建立的時間已經沒有史料可以考證了,不過從眾多的民間傳說中,可以推測在明末清朝就已經有了這座廟宇,距今也大約有400多年歷史了。
  • 北京延慶關溝石刻保護工程發現石質香爐 清理後將做原址展示
    而這次實施保護工程的關溝地區石刻就有6處之多,其中的關帝廟、觀音閣是在天然的石洞上加入傳統寺廟建築元素,木作、瓦作、油彩一應俱全,就連柱礎都非常規矩,特別是這種石刻香爐的配置在當地更是十分少見,由此也可見當時重修時確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
  • 北京一座低調寺廟,藏有京城最大的石佛頭,順治曾在此出家
    說起我國的熱門旅遊城市,除了網紅城市重慶、成都之外,就要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大都市了。尤其是我國的首都北京,北京有很多的名勝古蹟。例如萬裡長城、故宮等這些都是去北京必打卡的地方,當然北京還有很多的公園,例如朝陽公園,據說還有明星在此跑步呢。但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北京的寺廟,據說是順治帝出家的地方,我們一起來看看!
  • 北京這個藏在胡同裡的明代寺廟,已有500多年歷史,古樸幽靜
    北京這個藏在胡同裡的明代寺廟,已有500多年歷史,古樸幽靜眾所周知,北京作為一個千年古都,遍布著大大小小歷史悠久的寺廟,除了耳熟能詳的雍和宮,潭柘寺這種人氣很高的寺廟外,還有一些清靜人少又小眾的寺廟,藏在東城去祿米倉胡同裡的智化寺就算其中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