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高鐵改變中國,高鐵對於城市的作用更是顯而易見。
我國已經構建起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鐵網絡,截止2019年底總長度突破3.5萬公裡,而作為欠發達地區的廣西也擁有高鐵裡程達1751公裡,已有衡柳、邕北、欽防、南廣鐵路和柳南、貴廣、雲桂7條高鐵運營線路,全區14個地市已經有11個開通高鐵,僅有3個地市尚未開通,擁有736萬人口的玉林就是其中一個。
玉林市位於桂東南,毗鄰粵港澳,前臨北部灣,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恰巧處於粵港澳大灣區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結合部。乍一看,區位優勢很明顯呀,再細細一看,玉林在廣西不東不南,既不沿邊也不沿海,更沒有大江大河,難怪「姥姥不疼舅舅不愛」。
1956年1月黎湛線正式開通運營,玉林結束了沒有火車的歷史。黎湛鐵路起自湘桂鐵路的黎塘站,向東南經貴港、玉林、陸川,至廣東河唇、遂溪、廉江,達雷州半島的湛江港。2011年7月洛湛鐵路通車,時隔55年之後玉林才有了第二條鐵路。儘管依然直抵湛江,儘管還是普通鐵路,但仍然成為玉林對外溝通的重要通道。
2008年11月動工建設、2014年12月開通運營的南廣高鐵卻意外地繞過了玉林,也就讓玉林錯過了較早開通高鐵的機會,讓這個廣西第二人口大市倍感失落。抑或為了平撫情緒抑或為了玉林發展,啟動黎湛鐵路電氣化改造,並於2016年12月黎塘-玉林段電化改造完成,貴港-玉林段開行動車,並在幾個市縣開設所謂的「無軌高鐵站」。按照我國現行的標準,時速250km(部分線路200km)以上的高速鐵路系統即被稱為"高鐵",而這段全長98公裡的線路設計運行時速只有160公裡,根本不能算得上高鐵,傷心呀。
玉林,難道就這樣夢碎高鐵嗎?還有沒有機會扭轉局勢呢?
轉機就出現在2019年1月!
2019年1月15日,籌備已久的南寧至玉林城際鐵路正式開工。這項目號稱2019年廣西一號工程的項目,屬於規劃建設南寧至深圳高速鐵路的廣西轄區路段,全長193.14km,按時速350km/h標準建設,項目投資278億元,建設工期42個月。為此,專門組建了南玉鐵路公司,由自治區政府、南寧市政府、玉林市政府和貴港市政府共同出資組建,目前工程已經全面開工,控制性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南深高鐵之玉林段前期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鐵定年內開工建設。
另外一條對玉林十分重要的鐵路規劃是懷湛高鐵。根據《廣西鐵路建設「十三五」規劃(修編)》,規劃建設「五縱五橫」幹線鐵路網,其中的第一縱為:張家界-桂林-玉林-湛江-海口高速鐵路。包括懷化至桂林高鐵、桂林經玉林至湛江鐵路,設計時速為350公裡/小時。在今年兩會上,廣東、廣西、海南、湖南等地代表紛紛建言「將張海高鐵桂林經玉林至湛江段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相關路網規劃」,儘快開工建設,讓沿線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有人會說,紙上談兵誰不會?!那麼,我們去看一下正在建設中玉林北站吧。
玉林北站選址在北流新圩鎮平安山村,車站性質為中間站,林北站總規模7臺17線,為一站兩場布置,分別為南玉高鐵場和懷湛高鐵場,已經為南寧經玉林至深圳高鐵、懷化經玉林至湛江高鐵預留接入條件,懷桂高鐵在玉林北站將採取西進東出方案,桂林方向開往湛江的列車,從玉林北站的西邊進入玉林北樞紐,然後從玉林北站的東邊出去,開往湛江。南玉場的南寧端與懷桂場的懷化端同側,南玉場的深圳端與懷桂場的湛江端同側,南玉場與懷桂場兩端設聯絡線。意思已經非常明確,那就是未來會有兩條時速350高鐵「一橫一縱」交匯於玉林,形成十字交通網絡。
精明的玉林人原來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就是要把玉林變身為桂東南交通樞紐,廣西全面東融的重要通道,成為廣西「東融」的橋頭堡,進而躍升為桂東南區域中心城市,實現玉林的華麗轉身。
實際上,建設高鐵就是玉林發展的一個新起點,未來的發展關鍵還在於玉林人怎麼想、怎麼幹,如玉林精神那樣「敢為先、善創業、尚包容、重務實」,一心一意謀發展,埋頭苦幹創佳績,何愁玉林發展不起來呢?!